?

產后出血168例臨床分析

2022-03-17 21:31叢淑田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3期
關鍵詞:臨床分析表現產后出血

叢淑田

摘要:目的? 分析產后出血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方法? 對60例產后出血患者作以簡要臨床分析。結果? 產后出血原因中宮縮乏力占52.38%,胎盤因素占43.45%,軟產道裂傷占3.57%,其他占0.6%。結論 影響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主要是前置胎盤和妊娠中的并發癥,胎盤早剝,分娩中的損傷,子宮內膜受損傷(多次人流引產導致)。產后出血起病急,進展快,若能早期診斷病因,給予及時準確的治療,可明顯降低并發癥和致死率。

關鍵詞:產后出血;表現;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14.46+1?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3--01

產后出血的概念是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可分為胎兒娩出后至胎盤娩出前、胎盤娩出至產后2小時以及產后2小時至產后24小時內三個時期。產后24小時以后陰道多量流血者稱晚期產后出血。目前,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的資料及全國孕產婦死亡監測結果顯示,產后出血居我國孕產婦死亡原因的首位,發生率國內統計約為分娩總數的2%~3%。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18年2月-2020年2月住院分娩診斷168例,發病率約1.64%,其中陰道分娩56例,占發病人數的33.33%,平均年齡為27.3歲,孕周39.4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140例;有剖宮產史、人工流產史、引產史者145例,占比例86.31%。

1.2診斷標準

產后出血的定義如上所述。失血性休克在產后 表現為煩躁、皮膚蒼白濕冷,脈搏細數,脈壓差縮小,嚴重時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腎血流量銳減而出現尿量減少甚至無尿等臨床表現。

1.3方法

測量產后出血主要用容積法和稱量法[1],剖宮產者由醫生在術中測量出血量。①稱量法:為失血量(ml)=[胎兒娩后接血敷料濕重(g)-接血敷干重(g)]÷1.05。②容積法:用產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放入量杯測量失血量。③面積法:可按接血紗布面積粗略估計失血量。另有休克指數可臨床參考估計失血量,方法為:正常為脈率/收縮壓<0.5表示血容量正常;0.5~1表示出血<20%,約500~700ml;>1表示失血30%-50%,約1500-2500ml,此類病人病情相對危重,需要立即緊急止血、輸血,必要時行手術治療以挽救產婦生命。

2 結果

2.1產后出血原因

子宮收縮乏力88例(52.38%),胎盤因素73例(43.45%),軟產道損傷6例(3.57%),其它1例(0.6%)。

2.2治療效果

168例產后出血病例中,1例因出血無法控制行子宮次全切除術,發生休克42例,其余病例均針對病因給予補充血容量等積極對癥治療,其中輸血38例,治療效果滿意。

3 討論

3.1臨床類型

3.1.1子宮收縮乏力

其特征為暗紅色產后出血,間歇性并伴有血凝塊繼發于宮縮乏力性產程延緩。捫及子宮輪廓不清,袋狀松軟,按壓宮底則可出較多從宮腔流出來的血液或血塊,用宮縮劑后出血迅速改善。

3.1.2軟產道損傷

其特征是會陰部見有少量鮮血細水長流,好似會陰部分掛著紅線,稱為穿珠狀流血。按摩宮體輪廓清楚且收縮好。如內出血在道壁或盆底形成血腫,則產婦肛門部墜脹、疼痛難忍,同時有面色蒼白、血壓低、脈細速,失血征與外陰出血量不符。

3.1.3胎盤因素

胎盤尚未娩出即有多量陰道流血。娩出胎盤后可見胎盤表面漿膜層粗糙,查見胎盤小葉缺損,或查胎盤邊緣與胎膜連接處見血管斷裂面,或膜不能完整覆蓋胎盤的母體面,提示有胎盤組織或副胎盤及胎膜殘留。

3.1.4凝血功能障礙

產婦在孕前或產前有出血傾向。多系嚴重的產科并發癥如重度妊高癥、死胎、羊水栓塞、重型胎盤早剝等引起。

3.2鑒別診斷

3.2.1注意產后出血的病因可能不止一個,如胎盤因素與宮縮乏力并存等,必需全面檢查,一一糾治。

3.2.2有凝血功能障礙性出血者,應鑒別原發病。

3.3治療計劃

3.3.1處理原則

針對病因迅速止血、輸血/輸液糾正失血性休克及控制感染。

3.3.2治療方法

(1)胎盤因素出血的處理

①胎盤滯留、宮底高,導尿后按摩子宮,牽引臍帶娩出胎盤。

②胎盤粘連或有胎盤胎膜殘留可徒手剝離,必要時用大號刮匙清宮。

③胎盤嵌頓需麻醉下松弛子宮后取出。

④ 對胎盤植入應立即停止人工剝離。植入性胎盤,原則上應立即子宮切除。

(2)宮縮乏力性出血的處理

①促進宮縮:應用縮宮素10U肌內注射或宮體注射,再以縮宮素10-30U加入5%-10%葡萄糖液靜脈滴注維持子宮收縮。血壓不高、無心臟病者可用麥角新堿0.2mg肌內注射。

②宮腔填紗:用無菌紗條緊密填塞宮腔,24~48小時后取出,對剖宮產術后出血尤為重要。

③盆腔血管結扎止血:可結扎子宮動脈上行支,在宮頸陰道兩側上端用腸線縫扎雙側壁深約0.5cm。如無效則需剖腹手術,在宮頸內口平面距側壁1cm處避開輸尿管進針,從闊韌帶無血管區貫穿而出,縫扎子宮側壁[2]。

④盆腔動脈栓塞術:進行髂內血管或子宮血管的介入栓塞術,對難治性產后出血有明顯效果。

⑤切除子宮:各種措施均告無效可做次全子宮切除術,保留雙附件。

(3)軟產道裂傷的處理原則是立即準確地修補

①縫合時要按原有的解剖結構對合,第一針在裂傷頂端上方0.5cm處縫合,以免回縮的血管遺漏而造成血腫[3]。陰道裂傷底部應避免留死腔,但亦不可縫合過緊造成組織壞死。

②陰道彌漫性出血難以縫合或橫形宮頸裂傷無法縫合時,均可采用紗條填塞法,48小時取出后,短期內避免陰道檢查。

③軟產道裂傷若延及子宮下段或子宮破裂,應開腹行修補術或子宮切除術。

④會陰裂傷嚴重要將傷口處先沖洗干凈,然后按解剖結構分層對合縫合,術后保持局部清潔,嚴控飲食及抗生素的預防應用。

(4)針對凝血功能障礙出血的處理

嚴格排除產科因素出血后積極促進子宮收縮,同時大量快速輸入新鮮全血、血小板、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等糾正凝血功能[4]。各種止血方法無效時行子宮切除術。

(5)產后處理

產后要在產房留觀2小時,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宮縮情況和陰道流血情況,合理使用藥物。

參考文獻:

[1]婦產科查房手冊/邵振堂主編.-2版.-南京:2014.7

[2]高建榮.結扎止血術的臨床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07).

[3]陳建英,曹迎九,吳偉燕.軟產道裂傷治療措施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7(20)

[4]王志弘.產后出血治療措施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7(14).

1868500783352

猜你喜歡
臨床分析表現產后出血
廈門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癥病例臨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結核患者臨床分析
不同給藥方案對剖宮產術后出血產婦的心率及血壓影響
攝影藝術中的美學探討
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益母草注射液聯合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