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陽里與偉大建黨精神
——第五屆“上海漁陽里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學術論壇綜述

2022-03-17 09:15胡孝鍇
黨政論壇 2022年2期
關鍵詞:中共黨史建黨中國共產黨

○ 張 云 李 瑊 胡孝鍇

2021年10月31日,第五屆“上海漁陽里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學術論壇(簡稱“漁陽里論壇”)在上海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皾O陽里論壇”是由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漁陽里研究專業委員會(簡稱“漁陽里研究會”)主持搭建的學術交流平臺,已連續舉辦六年(2016—2021),是上海中共黨史研究領域的一塊紅色品牌。

第五屆“上海漁陽里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學術論壇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指導,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漁陽里歷史文化研究會、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共四大紀念館、俞秀松研究中心、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上海青少年國際交流中心、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協作組、《開天辟地》課程組聯合主辦。論壇共收到55篇論文,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國防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等文化場館領導以及數十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黨的初心始發地,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孕育地。本次論壇是在黨的百年華誕這一歷史節點上所舉辦的一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學術探討,對于深入發掘“漁陽里”的學術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推動老漁陽里2號的研究宣傳與保護利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此次論壇以“漁陽里與偉大建黨精神”為主題,與會學者從漁陽里與偉大建黨精神、漁陽里與建黨創團、漁陽里的史料發掘以及漁陽里的開發保護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凸顯了這次論壇的理論導向、歷史內涵、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這也是這次論壇的主要特點。

一、鮮明的理論導向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習近平發表的 “七一”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觀點、重大論斷,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次論壇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以漁陽里為研究平臺,以偉大建黨精神形成過程為基本線索,闡述漁陽里與偉大建黨精神之間的歷史關聯性和內在邏輯 性。

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在致辭中重點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紅色資源的有關論述,指出從上海漁陽里到上海大學,是紅色血脈的賡續,是革命精神、實踐的傳承。漁陽里是中共建黨時期重要的核心活動區域,也是許多重要歷史人物的聚合點和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見證地,而上海大學作為中國共產黨實際領導的第一個高等學府,是傳播馬克思主義、醞釀反帝愛國運動的堡壘,在中共黨史和革命史上處于重要地位。兩者在時間銜接、人員構成、精神特質和實踐層面上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和深厚的淵源。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徐建剛在致辭中指出,漁陽里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發起地、最早的中央機關所在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源頭。他對漁陽里研究會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指出漁陽里研究會的工作已經在上海社科界嶄露頭角,在漁陽里史料收集、研究和宣傳等方面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連續舉辦漁陽里研究學術論壇,匯聚黨史研究的相關人員、革命前輩的后代,成為上海社科界的一個品牌項目。他強調,要進一步以偉大建黨精神為引領,把漁陽里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在主旨發言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建黨先驅在漁陽里的斗爭實踐,培育與弘揚了偉大建黨精神??梢哉f,漁陽里是偉大建黨精神的主要形成地之一,是中國革命的發源地之一。他認為,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于建黨先驅開展的偉大建黨過程之中。一方面,建黨先驅在漁陽里開展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與宣傳是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理論淵源。另一方面,組織建黨工作是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實踐淵源。忻平強調,偉大建黨精神體現在偉大建黨先驅身上。在救亡圖存的時代背景下,在漁陽里的建黨先驅們身上集中體現了早期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精神,形成了救國救民的理想信念,確立了初步的馬克思主義觀。經過實踐的檢驗和理論的升華,建黨先驅們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馬克思主義觀三大內涵逐步凝聚升華,最終形成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形成后,進一步助推建黨先驅的建黨實踐,促成黨的整體性創建工作的完成。偉大建黨精神是激勵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二、厚實的歷史內涵

漁陽里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組織的誕生地,是中共中央機關的第一個駐扎地,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孕育地,也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史研究的中心之地,歷史內涵十分豐富厚實。上海師范大學邵雍從四個方面對漁陽里的建黨精神作了闡述:關于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認為陳獨秀等人在漁陽里拋棄無政府主義和基爾特社會主義,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主義決定方向,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正如陳獨秀指出的那樣:“主義制度好比行船底方向,行船不定方向就會觸礁?!标P于踐行初心、擔當使命,認為建黨先驅們當年提出的“依靠人民大眾的力量建立獨立的人民共和國”等主張,是為民族復興、為人民謀幸福的最初表述,而致力于建黨大業,就是一種使命擔當的首要任務。關于不怕犧牲、英勇斗爭,陳獨秀于1920年秋就明確表示:“革命事業非以生命來換不可”的,“死是不怕的”。而從漁陽里走出的革命烈士李漢俊、俞秀松正是“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偉大實踐者。關于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這是從漁陽里走出來的建黨先驅們始終保持的崇高品格,他們為捍衛黨的信念而不懈奮斗,用生命之光書寫了忠誠于黨、不負人民的光輝篇章。

復旦大學談思嘉從陳望道早期革命實踐中,探索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他認為,偉大建黨精神生發于中國共產黨的創黨實踐。陳望道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核心成員,親歷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建的全過程,在思想宣傳和組織動員上為創建中國共產黨作出了卓越貢獻,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提供了鮮活例證和生動注腳:一是千秋巨筆,首譯《宣言》,體現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精神;二是心系國難,參建黨團,體現了“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精神;三是革新刊物,指導工運,體現了“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四是不辱使命,為黨工作,體現了“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精神。

在漁陽里開展中國共產黨建黨活動的先驅們的后代,包括俞秀松之子俞敏、施存統侄子施根葉、陳公培外孫女曾曉莊、李漢俊外孫甘子久等在發言中,對前輩們在漁陽里建黨活動中的生動情節作了回顧,高度贊揚了上海學者,特別是對漁陽里研究會孜孜不倦、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敬佩,指出宣傳漁陽里,就是宣傳黨的初心,就是宣傳偉大建黨精神?!秷F結報》鮑家樹、上海大學姜楠等指出,漁陽里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的發源地,偉大的建黨精神哺育、繁衍老上海大學精神,老上海大學精神則是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大革命時期的生動體現和發揚光大。

三、獨特的學術價值

學術研討會的使命就是提升其學術水平和學術質量,與會者普遍認為,本次研討會在建黨史研究領域具有的獨特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學術見解、學術探索和學術梳理等方面:

關于學術見解。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在主旨報告中指出,黨的創建史研究,是一個老課題,但又是一個難課題,因為這個課題跨越了建黨前后的歷史。有鑒于此,他提出研究中共黨史特別是研究中共建黨史,應注重幾個維度:一要注重過程。研究建黨歷史,要關照前因后果,首先要把建黨的過程說清楚。二要注意結合,研究建黨史,不能只著重研究幾個人物,這是不夠的。要注意把參與者和當時中國社會狀況結合起來,防止研究的碎片化,學術論壇要有個整合的作用。三要注意比較研究。漁陽里建黨先驅們,他們為建黨偉業走到了一起,但各有特長,各有貢獻,要在比較中進一步提煉建黨理論和建黨精神,這是深化建黨史研究的一個重要途徑。

上海師范大學蘇智良以“初心之地漁陽里”為題做主旨發言,提出老漁陽里2號是建黨指揮部,應加強對漁陽里相關“朋友圈”的關注,例如對共產國際代表、國民黨人士、國際友人,包括日本、朝鮮、韓國等國相關人員的研究,這個研究領域有待新資料的發現;在大力加強研究的基礎上,當務之急是保護、開發好漁陽里這個“初心之地”。要深化對漁陽里的研究,進一步擴大研究視野。

上海大學李瑊認為,漁陽里是中國共產黨的發源地,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建黨先驅在漁陽里的各項活動對于中共的創建發展及其演進趨向有著深刻的影響,由此奠定了黨的百年發展之基,也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開篇書寫。她對漁陽里研究提出了幾點思考,包括為什么說漁陽里是紅色征程的起點?為什么要從政治、理論、實踐及學術等多種視角審視才能深化對漁陽里的研究?為什么說真理在無聲中前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無法阻止的?這些學術見解,將為漁陽里研究開辟新境界,提供新思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曾景忠對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間以及陳獨秀在建黨時期的歷史貢獻進行發言并提出,漁陽里歷史遺址的內涵和定性包含:陳獨秀故居、《新青年》編輯部、中國共產黨創建處、中國共產黨早期辦公處等幾重內容。漁陽里歷史遺址的正確定位,必須以承認陳獨秀1920年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真相為前提條件。他認為對中共黨史的研究,應該抱著求實求真的態度,宣傳口徑應吸收黨史研究的新成果。他認為陳獨秀1920年的建黨貢獻絕不僅止于發起成立,而是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其故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黨部,并建議將“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改為“中國共產黨創建活動舊址”。

上海市虹口區委黨史辦公室王佩軍對中共創建歷史邏輯進行發言,他認為中共的創建是一個歷史過程和歷史選擇的結果,包括醞釀、誕生、正式成立到探索、收縮的全過程等閉環環節,有一系列會議、活動組成,陳獨秀始終居于自然形成的核心地位。他以1920年4月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入駐虹口長治路177號醞釀無產階級政黨組織為例,分析了虹口黨史資源在中共創建史上的重要地位與歷史作用,認為中共創建史研究,應該進一步放開視野、完善方法、積極討論。

關于學術探索。研討會對建黨時期史料的發掘有所突破。上??萍脊芾砀刹繉W院王建軍闡述了《密勒氏評論報》與中共建黨關系,對該報報道的“漁陽里時期”的工人運動進行梳理,認為這些史料對研究中國工人運動有較大參考價值,特別是其中保存的不少中文材料中少見的工運史料:一是《密勒氏評論報》較早“揭秘”了共產國際召開遠東各國工人大會的“計劃”;二是《密勒氏評論報》“還原”中國早期工人運動盛況,該報一直都是支持工人運動并從正面報道工人運動正能量的媒體;三是《密勒氏評論報》“記錄了”上海工人光輝的革命斗爭史;四是《密勒氏評論報》報道中國工運史的價值,這些史料為研究中國工運提供了“初稿”。

上海師范大學蔣杰介紹了法國外交檔案中的“環龍路漁陽里”和“蒲石路漁陽里”資料?!碍h龍路漁陽里”相關資料為1922年8月陳獨秀第二次被捕時生成的檔案,“蒲石路漁陽里”主要涉及1927年上半年國民黨左派在此處的活動情況。他梳理了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后,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警務處巡捕房治安處,承擔起偵搜上海共產主義運動情報的任務,從而形成了所謂的《上海布爾什維克活動》報告,主要涉及中共在上海的活動、國民黨左右兩派在上海的活動、外國布爾什維克黨員的活動以及孫傳芳等北洋軍閥的動向。作為20世紀20年代早期上海革命活動的主要陣地和中共黨員的一個重要聚集地,坐落在法租界核心區域內的幾個“漁陽里”,自然而然地成了法國警察當局監控的一個重點。蔣杰的介紹與發現,為漁陽里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和新的視角。

關于學術梳理。韓洪泉對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研究進行評述,認為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研究具有顯著的后發性、現實性、地域性特征,整體呈現繁榮態勢,但也面臨著亟待突破的發展瓶頸。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進一步深化對建黨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深化建黨精神研究,必須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跳出狹隘地域局限、走進建黨歷史過程。他提出:一是要正確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因為建黨是一個歷史過程,建黨精神的形成在時間上、空間上、內涵上都有其相應的跨度。二是要處理好歷史與現實的關系。革命精神是歷史的產物,也是今日的財富。研究建黨精神,必須著眼于當今時代,與時俱進弘揚建黨精神,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發揮其現實指導價值。三是要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建黨精神研究具有穿越時空的深遠意義,也具有得天獨厚的特殊優勢。

四、重要的現實意義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豪斌認為,“南昌路”是中共黨史研究、中國近代革命史研究、上海地方史研究中繞不開的地名,近代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國共兩黨的核心人物,都與這條不到一公里的小馬路發生過密切聯系。這一特殊性決定了南昌路街區紅色文化研究必須突出其整體性,即必須以“老漁陽里2號”(南昌路100弄2號)、“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南昌路180號)和“大同幼稚園”(南昌路48號)三處革命舊址為核心,與周圍其他革命舊址進行聯動研究,方能有效揭示南昌路的紅色底蘊。他認為,一是發掘與宣傳上海紅色資源有迫切性;二是發掘與宣傳上海紅色資源有特殊性;三是發掘與宣傳南昌路紅色文化有重要性,希望加強南昌路紅色文化整體性研究與推廣。

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馬然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蘊藏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其中,兩個“漁陽里”萬眾矚目,但它們互不相通,不利于“漁陽里”精神的傳承與弘揚,亟待進一步開發保護。城市更新作為上海建設人民城市的重要手段,在保護像“漁陽里”這樣的紅色資源,傳承弘揚紅色精神的過程中,需要法治保障。這些見解,對當代和未來上海紅色資源的開發、保護和利用,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名譽會長、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張云做了總結發言,認為這次會議以漁陽里與偉大建黨精神為主題,具有鮮明的理論導向、厚實的歷史內涵、創新的學術價值、深刻的學科價值和鮮活的現實意 義。

猜你喜歡
中共黨史建黨中國共產黨
張靜如對中共黨史研究生教育的貢獻
廣東各地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童心向黨”慶祝建黨100周年書畫作品展
“在黨的陽光下茁壯成長——慶祝建黨100周年”繪畫大賽(1)
“在黨的陽光下茁壯成長——慶祝建黨100周年”繪畫大賽(2)
小畫家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
社長/總編薦書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