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盛夏一次低渦強降水天氣過程診斷分析*

2022-03-18 06:53馬文倩牛法寶孫績華馬志敏
中低緯山地氣象 2022年1期
關鍵詞:渦度低層強降水

馬文倩,向 影,牛法寶,孫績華,馬志敏,裴 玥

(1.云南省氣象臺,云南 昆明 650034;2.云南省昭通市氣象臺,云南 昭通 657000)

0 引言

云南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麓,地形復雜,同時受印度季風系統和東亞季風系統影響,干濕季明顯,全年85%~95%的雨量集中在雨季[1]。夏季雨量集中,多暴雨,暴雨引發的城市內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常對云南的社會、經濟產生不利影響,而低渦是造成云南暴雨的天氣系統之一,其位于對流層中低層,是中心氣壓較四周低的氣旋性小渦旋。低渦由于水平和垂直尺度小,模式對其預報能力較差[2-5],但低渦造成的降水常具有突發性強、雨強大的特點,易造成極端天氣事件,故低渦及其降水也受到國內外氣象工作者較高的關注[6-11]。

對于西南渦、西北渦和高原渦等常引起大范圍強降水的低渦,氣象學者從統計特征、環境流場、結構特征和發生發展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關注和研究。郁淑華等[12]和黃一航等[13]對青藏高原低渦的統計特征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近40 a青藏高原低渦的頻數呈增加趨勢,生命史超過60 h的高原低渦除造成高原暴雨外,還可能造成云南大部分地區大雨以上的降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以下簡稱西太副高)對低渦的移動、路徑有明顯的影響。郁淑華等[14]的研究表明,高原低渦移出高原時,西太副高位置偏南,但切變流場中的低渦移出高原時,西太副高位置偏北。顧清源等[15]的研究也表明,移出高原主體的高原低渦環流背景中,西太副高明顯西伸。此外,其研究還表明,青藏高原上500 hPa上的正渦度平流利于高原低渦的生成和加深。不同的低渦、不同時期的低渦結構特征可能存在差異。江玉華等[16]對西南渦的結構特征研究顯示,西南渦正渦度中心隨高度向西傾斜,而陳貴川等[17]對2015年8月16日四川盆地西南渦的結構研究顯示,西南低渦成熟階段,高低層正渦度柱幾乎呈垂直狀態,水平流場上則表現為近圓形。關注低渦的形成和維持,有利于對低渦及其伴隨的天氣進行預報和監測。何光碧等[18]對一次低渦暴雨發生機制進行研究時指出,高原低渦和西南渦的耦合有利于低渦發展維持,中層的正渦度平流和低層的輻合上升運動則是低渦發展的重要影響因子。崔恒立等[19]利用位渦追蹤高層擾動,指出高層位渦異常時,其下方的氣旋性渦度增強,并向低層發展形成氣旋性渦柱,該渦柱移到西南渦上空時有利于西南渦東移發展。王強等[20]對比分析了3次西南渦暴雨天氣過程,指出3次過程降水主要分布在低渦東南側及其東側的切變線附近。

云南的低渦降水,近年來也引起了氣象學者的關注。郭榮芬等[21]在分析2002年6月30日云南中部一次低渦暴雨的中尺度特征時指出,低渦暴雨發生在高能高濕的強烈上升區,暴雨過程中有低渦云團發展,同時雷達回波有中尺度輻合線、中尺度氣旋等中尺度系統,中尺度特征明顯。張騰飛等[22]關注了2002年6月云南低渦切變影響下發生的6次強降水的中尺度特征。結果顯示,6次大到暴雨過程是在川滇低渦影響下,由中尺度對流復合體造成。秦劍等[23]對以昆明為中心云南東部地區1988年6月18日出現的一次暴雨過程進行分析時認為,500 hPa上有兩高(滇緬高壓和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輻合區加強,導致700 hPa上西南渦和北部灣低渦相遇,兩個低渦合并的過程中發生了暴雨過程。

影響云南的低渦常見的形勢有以下幾種:西南渦南移進入云南形成的低渦[24]、西行熱帶氣旋進入云南后減弱形成的低渦[25]以及孟加拉灣風暴向東北方向移動登陸減弱形成的低渦[26]。除上述幾種形勢外,兩高之間輻合區中的低渦也常造成云南強降水,但相較于上述幾種低渦,此類低渦較少見。云南夏季易受兩高之間輻合區的影響,許美玲等[1]的統計指出,云南夏半年,此類輻合區平均出現11.21次,但并不是所有的兩高之間輻合區都能造成暴雨[27]。兩高之間輻合區中發展出低渦時,由于夏半年云南水汽充沛,輻合區低渦常常能造成較強的降水。一方面,已有研究顯示,低渦的形成、移動等受到大尺度天氣系統的影響,另一方面,已有的云南低渦降水研究多關注其中尺度特征。因此,關注兩高之間輻合區中的低渦及其降水,研究其發生的大尺度環流背景,了解其動力、熱力等特征,能為此類強天氣在業務實踐中的監測、預警提供指導。2018年8月3— 4日,受兩高之間輻合區中低渦影響,云南出現一次大范圍、連續性強降水過程。造成此次強降水過程的低渦除生成于兩高壓之間輻合區的環流背景外,還受到臺風及青藏高原低渦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對此次低渦強降水過程進行診斷分析,以期對此類強降水過程有更全面、深刻的認識,進而為業務實踐中此類強天氣過程的預報、監測預警提供有用信息。

1 資料和方法

本研究所用降水數據為云南省125個國家站和3 400個區域站2018年8月2日20時— 4日20時逐24 h降水量,以及研究時間段內國家站逐小時降水量。再分析數據則來自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ReAnalysis Interim (ERA-Interim)[28],包括2018年8月不同氣壓層上的水平風場、相對渦度、垂直速度、散度、相對濕度、溫度以及水平水汽通量垂直積分。再分析數據水平分辨率為0.5°×0.5°,時間分辨率為逐6 h(世界時00時、06時、12時、18時,為與降水數據保持一致,再分析數據時間統一轉換為北京時)。此外,本研究所用FY-2H衛星相當黑體亮度溫度(TBB)逐小時數據來源于國家氣象衛星中心,分辨率為0.1°×0.1°。

本研究利用假相當位溫(θse)分析降水過程的熱力特征。θse根據Bolton[29]推導的公式計算:

(1)

其中,T、p、r為初始高度上的絕對溫度、氣壓和混合比濕。TLCL為抬升凝結高度上的絕對溫度。TLCL的計算根據Bolton[29]推導的公式計算:

(2)

其中,e為水汽壓,其計算可根據Tetens經驗公式:

es=6.11×10at/(t+b)

(3)

es為飽和水汽壓,a、b為常數,分別為7.5和237.3,t為溫度。將公式(3)中的溫度取為露點溫度即可得水汽壓。

2 降水實況

圖1為云南省2018年8月2日20時— 4日20時逐24 h降水量。由圖1a可知,3日(2日20時—3日20時)云南西北部至東南部及東北部出現大范圍大到暴雨,局地出現大暴雨。由國家站降水數據可知,3日云南共23個站達到大雨量級,3個站達到暴雨量級,最大降水量出現在麗江華坪站達66.1 mm。4日(3日20時—4日20時)出現大到暴雨降水(圖1b)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以南以及云南東北部(昭通,由于低渦向西向南運動,4日昭通不在低渦影響的范圍內,故4日云南東北部的降水原因不做分析),降水大值中心大致位于云南普洱一帶,該區域出現了大范圍的暴雨,局地達到大暴雨。國家站中19個站達到大雨量級,10個站達到暴雨量級,1個站出現了大暴雨,最大降水量為117.6 mm(普洱寧洱站)。

為更好地體現降水特征,選取降水大值區的昆明站(位于云南中東部,過程總降水量為56.9 mm)和普洱寧洱站(位于云南西南部,過程總降水量為118.7 mm),分析其逐小時降水演變情況,以進一步揭示低渦降水的時間演變特征(圖1c、d)。由圖1c可知,3日降水持續時間較短、降水時段較集中,降水過程中出現了短時強降水(小時雨量≥20 mm)。4日,降水持續時間相對較長,一方面,同樣也出現短時強降水,另一方面,累積雨量較大(圖1d)。同時,結合圖1c和1d可知,研究時間段內,雨帶向南向西移動。

由上述分析可知,2018年8月3— 4日云南出現連續性強降水過程,此次過程有以下特點:降水時效長、強度大,強降水過程中伴有短時強降水;降水過程影響范圍大;降水大值區自東向西向南移動。

3 大氣環流背景

圖2為3日08時及4日08時500 hPa水平流場和700 hPa水平風場。由圖2a可知,3日降水發生時,500 hPa上,青藏高原北部為反氣旋環流形勢,中心位于青海北部,與此同時,青藏高原南側存在兩個高原低渦,中心分別位于西藏西南部和青海西北部。云南以西為滇緬高壓,在滇緬高壓和青藏高原北部高壓之間為切變形勢。西太副高主體位于華北至日本一帶,南海上空也存在一個反氣旋環流,中心位于菲律賓以北的洋面上。西太副高主體和南海一帶的反氣旋環流之間為臺風“云雀”,中心位于浙江東北部。受滇緬高壓和位于南海一帶的反氣旋環流影響,云南受該兩高壓之間輻合區的影響,輻合區中有低渦生成,3日08時低渦中心位于云南東南部至廣西西部一帶。700 hPa上,輻合區低渦則位于云南東部(圖2b),低渦切變呈西北—東南向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至東南部,3日降水主要沿低渦中心和低渦切變分布(圖1a)。4日08時,500 hPa上(圖2c)青藏高原北側反氣旋環流減弱,高原東側的低渦也減弱消失,西側的低渦略向東移,其東側的切變較前一日有所減弱。滇緬高壓中心位置少動,但其強度較前一日則明顯減弱。南海上空的反氣旋環流中心消失,臺風“云雀”也明顯減弱。云南仍然受低渦影響,且向西向南移動至云南西南部,強降水落區也隨低渦的移動而移動。700 hPa上(圖2d),云南南部繼續受低渦控制,其切變演變為東西向分布,與4日云南降水分布基本一致,降水中心和低渦中心也較一致(圖1b)。

圖1 2018年8月2日20時—3日20時(a)、3日20時— 4日20時(b)云南省降水量以及昆明站(c)、寧洱站(d)2日20時— 4日20時逐小時降水量Fig.1 The 24-hourly accumulative precipitation during 20:00 on Aug. 2 to 20:00 on Aug. 3 (a), 20:00 on Aug. 3 to 20:00 on Aug. 4, 2018 (b) over Yunnan Province and hourly precipitation during 20:00 on Aug. 2 to 20:00 on Aug. 4, 2018 for Kunming (c) and Ning’er (d)

圖2 2018年8月3日08時(a-b)、4日08時(c-d)500 hPa水平流場(G、D和臺風符號分別代表高壓、低壓及臺風環流中心)和700 hPa水平風場Fig.2 The horizontal streamlines (The G , D and the symbol of typhoon represent the centers of the highs, lows and typhoon) on 500 hPa and horizontal winds on 700 hPa for 08:00 on Aug. 3 (a-b) and 08:00 on Aug. 4, 2018 (c-d)

進一步,結合低渦中心位置演變,分析造成云南強降水的低渦的結構和移動特征。圖3為研究時間段(2日20時— 4日20時)內逐12 h低渦中心位置演變。2日20時500 hPa影響云南的兩高之間輻合區內,發展出兩個閉合低渦,分別位于云南東北部和廣西西部,至3日08時,云南東北部的低渦南下,廣西西部的低渦北上,合并為一個低渦,中心位于云南東南部以東。隨后,該低渦沿云南南部邊緣向西向南移動,3日20時— 4日20時,移速相對前一日較慢,在云南西南部影響時間較長,導致云南西南部出現強降水中心。4日20時,500 hPa上低渦中心移出云南,對云南的影響逐漸減小。與500 hPa相似,700 hPa上2日20時也存在兩個低渦,中心分別位于四川東南部和廣西西北部,相較于500 hPa上的低渦,700 hPa上的低渦中心偏西偏北,也即兩個低渦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為傾斜結構,自下而上呈現西北—東南向傾斜。3日08時,700 hPa上兩個低渦也合并,中心位于云南東部,隨后在云南中部一帶向西、向南移動。3日低渦位于云南東部一帶,造成云南西北部至云南東南部及云南東北部的降水。4日低渦移至云南西南部,造成云南中部以南出現強降水。至4日20時,低渦中心移至云南西部邊緣,對云南的影響逐漸減小??梢?,低渦系統在演變過程中,其中心在垂直方向上都維持傾斜結構,自下而上呈現西北—東南向傾斜。降水實況也表明,3— 4日,降水大值區向南向西移動,結合該部分分析可知,降水大值區的移動由低渦的移動造成。

圖3 2018年8月2日20時— 4日20時逐12 h500 hPa(藍色點)和700 hPa(紅色點)低渦中心位置演變(起始時刻用空心圓點表征)Fig.3 The 12-hourly positions of the low vortex on 500 hPa (blue dots) and 700 hPa (red dots) during 20:00 on Aug. 2 to 20:00 on Aug. 4, 2018 (the starting positions are indicated by the hollow dots)

綜上所述,2018年8月3— 4日云南連續性強降水過程發生在兩高之間輻合區環流背景下,輻合區內發展出低渦,低渦生成后向南向西移動,過程中低渦中心自下而上呈現西北—東南向傾斜。降水基本沿低渦切變線分布,降水中心和低渦中心較一致,降水大值區隨低渦向南向西移動。

4 云圖演變特征

上述分析指出,2日20時,青藏高原北側高壓和滇緬高壓之間存在切變線,高原東西兩側存在低渦。由圖4a可知,2日12時,四川東南部低渦造成對流云系A,同時高原低渦和切變云系也開始發展。2日20時,高原南側兩個低渦及其之間的切變云系強烈發展,TBB低于-50 ℃,強對流云系中心TBB甚至低于-70 ℃(圖4b)。由于云南以西為滇緬高壓,500 hPa上云南西部為偏北氣流,高原南側西藏—四川交界處的切變對流云系沿著500 hPa偏北引導氣流南下,在云南西北部麗江一帶強烈發展,云頂TBB達-80 ℃(對流云系B),導致3日麗江出現大到暴雨天氣。云南東北部的低渦和西太副高外圍氣流形成風向輻合,導致云南東北部以東的強對流云系D。此外,2日20時,云南東南部有強對流云系C,該云系由700 hPa上四川東南部低渦(圖4a中對流云系A)南下和廣西西北部低渦北上合并而產生,也即造成云南3日強降水的對流云系。隨后,強對流云系D向西北方向移動(圖4c中強對流云系E),對云南的影響較小。強對流云系C向西移動并減弱,與強對流云系B合并為強對流云系F(圖4c),同時在輻合帶中,云南東南部有對流云系G新生東移,與對流云系F合并為I(圖4d),該云系維持,導致4日降水(云系H為副高外圍新生云系,不屬于低渦云系)。此外,上述分析指出,4日滇緬高壓較3日減弱,500 hPa上云南西北部為偏東氣流,盡管4日高原上也有切變云系生成、發展,但高原南側切變云系隨著偏東引導氣流快速西移,云南西北部降水較3日即顯著減少。

圖4 2018年8月2日12時(a)、2日20時(b)、3日08時(c)及3日20時(d)FY-2H衛星TBB(云南及其附近強對流云系用字母標注;a中綠色(3日)和藍色(4日)虛線為圖6散度場剖面圖所在位置)Fig.4 The FY-2H TBB for 12:00 on Aug. 2(a), 20:00 on Aug. 2(b), 08:00 on Aug. 3(c) and 20:00 on Aug. 3(d), 2018. (Severe convective clouds over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are marked with letters. The green (for Aug. 3) and blue (for Aug. 4) dotted lines in a are the locations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divergence in Fig. 6)

上述分析可知,此次云南連續性強降水過程不僅受到了兩高之間輻合區中低渦的影響,云南西北部的降水還受到了高原系統即高原低渦及其與之伴隨的切變線對流云系的影響。高原系統一方面隨引導氣流南下直接造成云南西北部的降水,另一方面,與低渦云系合并、發展,造成云南中部以南的降水。

5 動力、熱力場分析

5.1 低渦形成和維持的有利條件

上述大氣環流背景分析指出,2日20時,700 hPa上四川東南部和廣西西北部存在兩個低渦,四川東南部的低渦南下,廣西西北部的低渦北上,3日08時兩個低渦合并。同時,3日08時,西太副高和南海一帶的反氣旋環流之間為臺風“云雀”,臺風“云雀”為相對渦度大值區,同時其位于西太副高主體的南側。西太副高南側的偏東氣流對“云雀”的相對渦度的傳輸可能對云南低渦的合并和維持產生有利影響。由500 hPa相對渦度及水平流場的分布可知(圖5a),西太副高主體南側的偏東氣流導致“云雀”對影響云南的兩高之間輻合區有正相對渦度平流,有利于云南低層低渦的形成(即利于原兩個低渦的合并)和維持。此外,青海西北部的低渦也為相對渦度大值區,滇緬高壓東側的偏北氣流導致該低渦對影響云南的兩高之間輻合區有正相對渦度平流,也有利于云南低層低渦的形成和維持。4日,隨著臺風“云雀”的減弱以及滇緬高壓的減弱,上述兩個正相對渦度的輸送作用減弱消失(圖5b)。

圖5 2018年8月3日08時(a)和4日08時(b)500 hPa相對渦度及水平流場Fig.5 The relative vorticity and horizontal streamlines on 500 hPa for 08:00 on Aug. 3 (a) and 08:00 on Aug. 4 (b), 2018

因此,此次造成云南連續性強降水過程的低渦的形成和維持受到了臺風和青藏高原低渦的影響,較以往純粹由兩高之間的輻合區引起的低渦存在一定的特殊之處。

5.2 散度場

大氣的輻合輻散為降水提供動力背景,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配置更有利于降水的發生。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此次低渦降水過程的散度場特征,本研究利用散度場剖面圖進行分析,如圖6所示。為了更好地了解低渦所在區域的散度場配置情況,3日按圖4a中綠色虛線(104°E,22~29°N)所示位置獲取剖面,4日按圖4a中藍色虛線(99~105°E,23°N)所示位置獲取剖面。選取3日08時和4日08時(降水相對較強的時間)進行分析。由圖6a可知,3日08時,低層低渦中心所在位置(25°N附近)存在明顯的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散度場配置,低層輻合中心高度大致位于800 hPa,中心強度約為-8×10-5s-1。輻合上方有強輻散中心對應,輻散中心高度位于600~500 hPa之間,中心強度約為8×10-5s-1。4日08時,低層低渦中心所在位置(101°E附近)也存在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散度場配置(圖6b),但輻合輻散強度較3日08時明顯減弱。低層輻合中心高度大致位于850 hPa略偏上,中心強度約為-3×10-5s-1,700~400 hPa為大范圍輻散,強度較小,500~400 hPa之間存在一個輻散中心,中心強度約為3×10-5s-1。對比3日和4日降水中心強度可知,4日降水中心雨量大于3日,而4日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強度弱于3日,由圖3及章節3分析可知,這是由于4日低渦在云南西南部影響時間較長導致。

圖6 2018年8月3日08時散度場高度—緯度剖面圖(a)和4日08時散度場高度—經度剖面圖(b)Fig.6 The altitude-latitude cross section of divergence for 08:00 on Aug. 3 (a)and altitude-longitude cross section of divergence for 08:00 on Aug. 4(b), 2018

上述分析可知,降水過程中散度場均為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有利配置,降水強度除受低層輻合和高層輻散強度影響外,低層輻合高層輻散在某一地區影響時間的長短對降水量的累積也有明顯的影響。

5.3 假相當位溫場

根據章節1中所述的方法,計算假相當位溫θse,以分析降水過程中云南的熱力特征。圖7為3日08時和4日08時700 hPa上θse及垂直速度(分析垂直運動和大氣熱力場的配置;僅顯示負值即上升運動)的分布。3日08時,除云南西南部外,全省范圍內的θse基本上都超過了350 K,大氣高溫高濕,大值區域從云南西北部至云南東南部呈現西北—東南向分布(圖7a)。由垂直速度的分布及降水的分布可知,3日降水位于θse高值區及上升運動較強的區域。4日08時,θse超過350 K的區域位于云南省中部以南及云南北部(圖7b),與4日降水大值區位置較一致,同時伴有較明顯的上升運動。因此,此次低渦連續性強降水過程中,強降水大致出現在θse大值區和強上升運動重疊的區域。

圖7 2018年8月3日08時(a)和4日08時(b)700 hPa假相當位溫θse(填色)和垂直速度(等值線,僅顯示上升運動)分布Fig.7 The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pseudo-equivalent temperature θse(shading) and vertical velocity (contour, only the ascending motion are plotted) on 700 hPa for 08:00 on Aug. 3 (a) and 08:00 on Aug. 4 (b), 2018

6 水汽收支分析

為定量估算此次連續性強降水過程期間云南省的水汽收支,按圖8a確定的云南省東西南北4個邊界,結合水平水汽通量垂直積分進行水汽收支的估算。由圖8b可知,在整個研究時間段內,云南省為凈水汽收入,但水汽收入量和主要的水汽輸入邊界存在一定的差異。3日,全省不同時次水汽收入量較穩定,基本維持在1×108kg·s-1,水汽主要從西邊界(主要)和東邊界(次要)輸入。4日,全省不同時次水汽收入量除3日20時及4日14時外,水汽輸入量也較穩定,水汽主要由東邊界輸入。圖8b還顯示此次降水過程中云南省水汽收支有以下特征:東邊界一直為水汽收入;西邊界3日為水汽收入,4日為水汽支出;南邊界3日為水汽支出,4日為水汽收入,與西邊界的水汽收支呈現反向變化。大氣中高層水汽含量較少,絕大部分集中于對流層中下層,且降水區中水汽通量輻合主要由風的輻合造成[2],3日對流層低層低渦位于云南東部,其風場分布導致了3日云南東西邊界均為水汽收入,南邊界為水汽支出;隨著低渦向西向南移動,4日低渦中心位于云南中部以南地區,其風場分布特征導致4日東邊界為水汽收入,西邊界則由3日的水汽收入轉為水汽支出,南邊界則由3日的水汽支出轉為水汽收入,因此,南邊界和西邊界的水汽收支呈現了反向變化。此外,3日水汽由東、西邊界收入也導致了3日降水偏北,4日隨著收入邊界之一轉為南邊界,降水落區也偏南。

圖8 用于估算云南省水汽收支的4個邊界(a)及2018年8月2日20時— 4日20時逐6 h 4個邊界水汽收支及總收支(b)Fig.8 The 4 boundaries for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water vapor budget over Yunnan Province (a) and 6-hourly water vapor budget cross 4 boundaries and the total water vapor budget (b) during 20:00 on Aug.2 to 20:00 on Aug.4, 2018

上述水汽收支定量分析表明:整個降水過程中,云南為凈水汽收入;東邊界在整個過程中為水汽收入;西邊界3日為水汽收入,4日轉為水汽支出;南邊界3日為水汽支出,4日轉為水汽收入,與西邊界呈現反向變化,這主要是由于低渦在降水過程中向西向南移動導致的。

7 結論

2018年8月3—4日,云南在低渦影響下,發生連續性強降水過程。此降水過程時效長,強度大,范圍廣,對其發生的環流背景、動力和熱力因子以及水汽收支特征進行了診斷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①造成此次云南連續性強降水的低渦發生在兩高之間輻合區的環流背景下。一方面,相較于常見的影響云南的低渦,兩高之間輻合區低渦較少見;另一方面,此次兩高之間輻合區中低渦的形成和維持受到了臺風及青藏高原低渦的影響。

②云南西北部的降水還受到了高原低渦及與之伴隨的切變線的影響。高原低渦及與之伴隨的切變線對流云系南下,造成云南西北部降水,該云系和低渦云系合并、發展,繼續影響云南并產生降水。

③造成云南強降水的低渦生成后,向南向西移動,中心自下而上呈現西北—東南向傾斜。

④低渦的移動導致雨帶向南向西移動,降水基本沿低渦切變線分布,降水中心和低渦中心較一致。

⑤降水過程中,散度場為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有利配置,該配置在某一地區影響時間的長短影響降水的累積。降水發生的區域,大氣高溫高濕,且有強上升運動的配合。

⑥整個降水過程中,云南的水汽收支為凈水汽收入,東邊界在整個過程中保持水汽收入。隨著低渦的移動,西邊界和南邊界的水汽收支發生變化且兩者呈現反向變化。

猜你喜歡
渦度低層強降水
南海夏季風垂直結構的變化特征及其對中國東部降水的影響
2020年8月中旬成都強降水過程的天氣學分析
MJO背景下文山州區域強降水分析
2020年江淮地區夏季持續性強降水過程分析
臨汾市多尺度短時強降水時空分布特征*
T639數值預報模式產品對吉林地區預報檢驗
斜壓渦度的變化與臺風暴雨的關系研究
關于低層房屋建筑工程造價的要點及控制措施探討探索
2017年11月16日至17日博州降雪天氣分析
陵水縣2016年8月17—18日強降雨天氣過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