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振適宜的技術

2022-03-19 17:05丹尼·羅德里克
南風窗 2022年6期
關鍵詞:前沿技術經濟學家小組討論

丹尼·羅德里克

1973年,英國經濟學家E. F. 舒馬赫出版了一本名為《小的是美好的》的書,主張在貧困國家使用更適合當地人口規模且資本密集度較低的技術。這本書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引發了經濟學家對“適宜技術”的激烈討論。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運用富裕國家創造的新技術的能力肯定是一個重要優勢。但是,由那些本身技能和資本密集的發達經濟體開發出來的技術,頂多只能算是種好壞參半的饋贈。而最近由國際經濟學會召集的一場包含多位知名經濟學家的小組討論,就表明當前可能有更多理由去對進口技術的適宜性感到擔憂。

正如牛津大學經濟學家弗朗西斯·斯圖爾特在早前一輪“適宜技術”小組討論中所指出的那樣,東亞地區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成就,似乎掩蓋了制造業可能無法在較貧窮國家創造足夠就業機會并提高生活水平的擔憂。

韓國、中國都制定了一條擺脫貧困的路徑,并因為現代工業工廠將農村勞動力吸收到了更具生產力的崗位中,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但當前以出口為導向的工業化運作方式已經不同于以往了。制造業技術越來越向技能密集化發展,自動化和其他形式的創新已經減少了勞動力在制造業增加值中的份額。

許多中低收入經濟體受到了“過早去工業化”的沖擊—相對于先前那些國家,它們制造業的就業份額在尚處于低收入水平時,就開始趨于平緩和下降。即使在那些工業化繼續快速發展的地方,大型現代化企業所能提供的就業增長也是相當匱乏的。

此外,新技術不僅偏向于受教育程度較高者,而且偏向于擁有研究生學位的人—他們才是主要受益者。而這類勞動者在低收入國家的稀缺性,限制了這些經濟體吸收前沿技術的能力,也造成了技術轉讓必要性和勞動力市場平等性之間的矛盾。

例如,巴西一項對國際技術租賃征稅的政策方案,確實降低了受影響企業中技術工人的比例,但同時也拉低了整體就業。盡管巴西是一個擁有一定技術實力的中上收入國家,但也有理由認為其國內技術只能在有限程度上替代國外前沿技術。而一個更有希望卻也更具挑戰性的任務,則是將全球創新本身扭轉到更有利于勞動者的方向。

畢竟,有很多來自其他領域的證據表明,創新的方向會對現行的激勵措施做出反應。比如哈佛大學的雅各布·莫斯科納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卡西克·沙斯特里近期的研究,就展現了農業方面的生物技術改進是如何集中于解決特定的本地病原體,從而降低了這些創新在不同氣候區的可轉移性。又如,麻省理工教授阿斯莫格魯指出,一旦政府項目和社會壓力結合起來改變了私營部門的行為動機,美國的可再生能源研究就會大幅增加。

那么問題就在于,是否有可能開展類似工作,去鼓勵更有利于勞動者的全球創新。無論是制造業中與人合作而非取代人的“協作型”機器人,還是允許教師或護士執行更熟練更專業任務的人工智能工具,相關實踐已經以各種形式存在了。而當前的挑戰就是,如何依據這些例子,在創新政策中體現這一新方向。

要求那些技術先進國家的政府為了較貧窮經濟體的利益去重新規劃自身的創新方法,可能太過苛求。但是,自利動機應該推動它們朝著同一方向前進,因為發達國家也在遭受著經濟不安全感、勞動力市場兩極分化、優質崗位的消失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和政治弊病。

其含義似乎相當清晰:要讓技術的發展路徑適應社會的需求,而不是期望社會適應技術的要求。這不僅僅是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挑戰,也應該是發達經濟體的優先事項。

3795500218529

猜你喜歡
前沿技術經濟學家小組討論
眼底成像前沿技術研究進展
全球紡機前沿技術集結
粉末冶金前沿技術專題 序言
粉末冶金前沿技術專題
經濟學家還需汲取的教訓
厘清小組討論的兩種取向
從經濟學家到攝影師
當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 詹連富
如何提升初中社會課小組討論的有效性
蔡昉:富足的“窮人經濟學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