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沙水電站非天然河床流量下導流明渠截流關鍵技術研究

2022-03-21 03:57李瞬旭燕段會平李雷
水利水電快報 2022年3期

李瞬旭燕 段會平 李雷

摘要:金沙水電站三期截流戧堤位于導流明渠內,導流明渠過水面較窄、水流深、流速大,若上游水電站受電網調節,河床流量將遠遠大于正常徑流的兩倍以上,增加截流難度及風險,影響金沙水電站建設周期。因此,開展非天然河床流量下導流明渠截流關鍵技術研究十分有必要。通過建立截流模型試驗獲取水力學數據,優化截流方案,最終順利實現了導流明渠截流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導流明渠; 截流模型試驗; 非天然河床流量; 金沙水電站

中圖法分類號:TV551.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2.03.004

文章編號:1006 - 0081(2022)03 - 0014 - 05

0 引 言

金沙水電站三期截流時,截流僅能采用立堵、單向進占方式,截流設計標準為11月下旬重現期10 a的旬平均流量,Q=1 470 m3/s。明渠截流落差超過4 m,加之明渠岸坡陡峭、渠底平整光滑不利于拋投料的穩定堆積,同時截流流量受上游水電站調控,截流時流量變化大,截流難度較大[1]。為實現安全經濟截流,有必要進行非天然河床流量下導流明渠截流關鍵技術研究[2]。開展了截流物理模型試驗研究,制定了安全經濟的截流實施方案,為工程截流設計施工提供依據,保證截流一次性成功。

1 工程概論

金沙水電站左岸布置電站建筑物,右岸布置泄洪、導流設施。該工程采用明渠分期導流方式[3]。導流明渠布置于右岸,導流共分為3期:① 一期進行右岸導流明渠和混凝土縱向圍堰施工;② 二期主河床截流,在二期土石圍堰和混凝土縱向圍堰保護下施工3孔河床溢流壩段、廠房壩段和左岸非溢流壩段,水流從導流明渠下泄;③ 三期進行導流明渠截流。泄流能力試驗研究目的為測量戧堤閉氣落差,初步判斷截流難度以及復核戧堤頂高程合理性。

2 三期截流模型試驗

2.1 模型設計及制作

模型為正態整體模型,按重力相似準則設計,與原型保持幾何相似、運動相似和動力相似。模型比尺為1∶80(Lr=80)。模型長37.0 m,寬5.5 m,高1.5 m,模擬了壩軸線上游1 200 m至下游1 500 m范圍內高程1 030 m以下的河道地形。

地形采用等高線法制作。地形、各期導流上下游土石圍堰采用水泥砂漿抹面,縱向圍堰、明渠與表孔溢流壩面采用水泥砂漿刮制,表孔閘墩、表孔缺口及排沙孔等采用有機玻璃制作。模型制作和安裝精度均符合SL 155-2012《水工(常規)模型試驗規程》和SL 163-2010《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導流和截流模型試驗規程》要求。

河道糙率是洪水演進模擬中的重要參數,根據三期圍堰工程下泄流量與上下游水位對應關系,本次研究區域內糙率取值為0.040~0.066。

試驗采用電磁流量計量測流量,采用水位測針量測水位,采用小旋槳流速儀量測流速。儀器設備均經過檢驗,并在有效期內,滿足測試要求。

2.2 泄流能力試驗

排沙孔+2個表孔+1個表孔缺口的泄流能力試驗在明渠封堵條件下進行。試驗流量區段為304~1 640 m3/s,試驗流量級5級。試驗成果如表1~2所示。

試驗證明:戧堤頂高程合理,下游水位對分流建筑物頂托作用較大,對于明渠截流,由于底板光滑,Q=950~1 470 m3/s的戧堤閉氣落差高于3.50 m,根據模型試驗流失量判斷,截流難度將會較大[4]。

2.3 截流水力特性研究

考慮到明渠截流難度大,根據現場實際條件,選取可能降低截流難度的多種方案進行試驗。

2.3.1 方案一

截流戧堤樁號0-89.9 m,即設計位置,由右向左采用單戧立堵方式進占。該方案下進行截流前需增設一條馬道,以便拋投料的運輸,馬道高程為1 007.0 m,寬7 m,坡度1∶1.5接明渠底板。

該方案在設計流量Q=1 470 m3/s時截流難度較大,其截流終落差為4.92 m,龍口圍堰寬度B=29 m的龍口、堤頭的最大垂線平均流速分別為5.77,6.55 m/s,龍口下游的最大流速為8.13 m/s,該區段拋投料流失量較大。同時,截流戧堤軸線位于壩軸線上游89.9 m處,其右側為陡峭山體,需在明渠內鋪設道路,方便進料車的進出,道路施工困難,成本較大。

2.3.2 方案二

考慮截流進占交通問題,戧堤與圍堰不結合,將戧堤軸線一端布置在縱向圍堰頭部,另一端與右岸道路相接,戧堤軸線位樁號0-279.95 m。

方案二截流難度較大,其截流終落差為5.00 m,截流困難段圍堰寬度B=38~22 m區段堤頭的最大垂線平均流速為5.84 m/s,龍口中心線處垂線平均流速達8.73 m/s。該方案的截流戧堤軸線位于明渠進口處,道路交通較為方便。

2.3.3 方案三

鑒于方案二進占前依然要沿高程1 007.0 m平臺鋪設近80 m長的馬道,工程量較大,為達到安全經濟截流目的,對方案二的截流戧堤軸線再次進行了優化,進占起點直接從高程1 007.0 m寬平臺開始,另一端仍位于縱向圍堰頭部。

該方案在設計流量Q=1 470 m3/s時截流終落差為4.52 m,截流困難段B=33 m時,堤頭的最大垂線平均流速為5.46 m/s,龍中線垂線平均流速達9.31 m/s。該方案的截流戧堤軸線位于明渠進口處,無需鋪設道路。3種方案水力參數對比見表3。

在方案三各級流量下,水流行進平穩,堰前水面平靜,分流建筑物進流順暢,消力池水體波動較小,與下游水面銜接平順,排沙孔出流順暢,水面波動不大;明渠進流順暢,縱向圍堰堤頭未發現明顯的繞流現象,適合截流施工。

綜上,在設計流量Q=1 470 m3/s時,方案三的落差、流速等水力特性參數均小于方案一及方案二,雖方案一及方案二的總拋投量小,但不含預增馬道的拋投量,從施工工期和安全經濟等方面綜合考慮,推薦方案三。

3 截流方案設計及施工

3.1 截流水力學計算

根據DL/T 5741-2016《水電水利工程截流施工技術規范》附錄A對該工程三期截流開展水力學計算,水力特性參數如表4所示。

水力學計算與模型試驗成果總體偏差不大,水力學計算結果最大流速為6.586 m/s,模型試驗成果最大流速為6.93 m/s,水力學計算結果偏小。因三期截流模型試驗采用水工整體模型,完全模擬金沙水電站同種工況,為保證三期截流施工更為順利、安全,龍口拋投料品種和數量計算時采用最大流速較大、成果更為真實可靠的截流模型試驗成果[5]。

3.2 龍口施工區段劃分及拋投料物

上游截流戧堤龍口從右岸向左岸單向立堵進占,為便于施工時控制拋投材料,根據合龍過程中不同龍口寬度的流速[v]、落差[z]等水力學指標,將龍口劃分為兩個施工區段(不含預進占及結束段)。預進占:圍堰寬度B=113~88 m(龍口寬度b=73~48 m)龍口平均流速5.42 m/s。第一區段:龍口圍堰寬B=88~73 m(龍口寬度b=48~43 m),龍口平均流速6.11 m/s,落差3.3 m;第二區段:龍口寬圍堰83~53 m(龍口寬度b=43~13 m),龍口平均流速5.76 m/s,落差3.9 m[6]。龍口拋投料物工程量見表5,龍口分區拋投料示意圖見圖1。

3.3 截流水情觀測

3.3.1 水情預報

因導流明渠截流是在非天然河床流量下進行,若上游水電站受電網調節,河床流量最大可能達到3 225 m3/s,將遠遠大于正常徑流的兩倍以上,增加截流難度及風險,因此做好水情預報對明渠截流工程十分重要,影響和制約截流的成敗。

3.3.2 水位觀測

(1) 水尺布置。在截流河段內增設戧堤上、戧堤下、導流底孔上、導流底孔下、導流明渠中部、導流明渠出口共6個水位站。在戧堤上、戧堤下兩側邊界以外適當位置,觀測戧堤上、下水位落差;在導流底孔上口和導流底孔下口觀測水位,控制截流河段的總落差;在明渠中部及出口觀測水位,水位監測站網布置如圖2所示。

(2) 水位觀測。采用激光全站儀觀測水位。預進占及截流期間分別派專人觀測水位,預進占每2 h觀測一次;龍口合龍期間至少每1 h觀測一次。

(3) 流速監測。導流明渠底板光滑、明渠流量大,斷面狹窄,采用電波流速儀非接觸式測速。監測位置設在左岸順堤堤頭上游接近龍口處。觀測頻次:非龍口段每2 h觀測一次,龍口段每1 h觀測一次,連續監測龍口口門區流速變化,并用浮標法進行流速驗證。根據實測的流速,由技術人員分析截流拋投材料粒徑,確定截流實施方案,并將分析得到的結果匯報到截流指揮中心,指導截流的實施。

(4) 龍口寬測量。為掌握截流工程施工進度,有效地服務截流工程施工預報、水文及水力學計算。采用激光全站儀無人立尺進行龍口水面寬(截流戧堤軸線兩水邊點間距)測量。觀測頻次:非龍口段每2 h觀測一次,龍口段每1 h觀測一次。

3.4 截流施工

導流明渠截流時,現場配備自卸汽車20臺(25 t),挖機(PC400 1.8 m3)1臺,挖機(CAT330 1.6 m3)1臺,挖機(PC4002 m3)5臺,推土機(TY320)1臺,裝載機(ZL50C 3.0 m3)1臺。2019年11月25日00:00導流明渠截流正式進入最困難段。龍口寬度43.8 m,河床流量1 235 m3/s,導流明渠分流量673 m3/s,分流比54%,堤頭流速6.5 m/s,落差2.97 m。

導流明渠分流較設計高,導流效果較設計差,導致龍口流速在河床沒達到設計流量時,已接近設計計算值,此階段進占十分困難。為減少沖刷流失過大,現場立即加大資源投入,采用凸出上挑角(約30°)施工,用特大塊石(粒徑與流速匹配)和混凝土預制塊串從戧堤軸線上游側利用汽車直接拋投進占,再將石渣集中傾倒在戧堤軸線中下游側,受場地限制,截流僅能利用1臺推土機、1臺挖機同時向前推進,保證拋投足夠的塊石,各工序銜接流暢,戧堤進占穩步向前。

明渠截流整個過程持續時間長達98 h,龍口拋投量為13 526 m3,最大拋投強度為524 m3/h,龍口最大流速達8.4 m/s,遠遠大于設計流速,中間約12 h戧堤未有絲毫進占,現場立即采取備用措施,將大預制塊作為固定點,將所有四面體預制塊全部串聯至大預制塊上,保證預制塊全部拋投至龍口處,同時不被高速水流沖走,最終順利實現導流明渠截流。

4 結 語

截流設計流量為5 a一遇平均流量Q=1 470 m3/s,實際截流時,受上游水電站電網調節影響,河流最大流量為1 680 m3/s,龍口流速、落差均超設計計算值,截流難度大大增加。通過前期方案優化和截流準備,建立截流模型,收集相關截流參數,確定金沙水電站最經濟、可靠的方案,降低截流風險。在截流實施過程中,實時進行水情監測,面對流失量大的情況,迅速采取相應措施,最終順利實現導流明渠截流,對其他明渠截流施工起到指導性作用。

在經濟效益方面,若采用原設計進行截流則需備料及拋投截流料物等共計10萬m3。推薦最適宜的截流戧堤位置及截流方案,建立水情預報及監測系統,實時計算出拋投強度、拋投粒徑等數據,直接指導現場施工,實際備料及拋投截流料物共計9萬m3,投資節省100余萬元,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賀昌海,胡志根,周宜紅,等. 立堵截流方案風險度分析[J]. 中國工程科學,2002(4):58-63,68.

[2] 胡志根,劉全,賀昌海,等.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初期導流標準多目標風險決策研究[J]. 中國工程科學,2001(8):58-63.

[3] 長江三峽大江截流工程編委會. 長江三峽大江截流工程[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9.

[4] 肖桃李,李新平,魏文俊. 水電站截流三維水流數學模型研究[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1,33(11):88-92.

[5] 肖煥雄. 施工水力學[M]. 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2.

[6] 張智涌,雙學珍.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7.

(編輯:李 晗)

388850190826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