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思維的辯證規律

2022-03-23 13:47李華平陳劍泉
中學語文 2022年7期
關鍵詞:局部矛盾整體

■ 李華平 陳劍泉

語文思維要遵循思維一般規律中的辨證規律。辨證規律,也就是辯證法。在語文思維過程中,尤其是在作文審題、時事評論、學術論文中尤其要遵循辯證規律。辯證規律有三條: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肯定否定規律。對立統一規律是核心規律;量變質變規律是關于變化的規律,揭示的是事物內部變化的規律;肯定否定規律是關于發展的規律,揭示的是事物外部過程的規律。

一、語文思維的對立統一規律

1.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別稱“矛盾規律”,又稱對立面的統一和斗爭的規律。它揭示,客觀存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等)都包含著內在的矛盾性,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事物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動力,推動事物發展。

辯證法中的“矛盾”,不同于普通邏輯中的“矛盾”。普通邏輯講的“矛盾”是在思維中違反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而造成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狀態,是應當排除的。辯證法講的“矛盾”,是指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對立又統一的本性及其在人們頭腦中的正確反映。

臧克家有這樣的詩句: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在常識看來,一個人要么死了,要么活著,兩者必居其一。詩人的說法豈不是自相矛盾嗎?如把生與死僅僅理解為肉體存在與否,毫無疑問兩者是對立的。但是,在辯證法看來,一個人的存在既指肉體上的,也指精神上的;一個人的死亡既可是肉體意義上的,也可以是精神意義上的。從這兩個意義上來說,生與死又具有統一性。在詩人看來,一個人的肉體可以腐爛,但精神可以永存,雖死猶生;另外的人雖然在肉體意義上存在,但卻失去了精神支柱,如同行尸走肉,雖生猶死。詩人用通俗的語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告訴人們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

(1)對立統一規律的基本內涵

①事物內部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都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斑\動本身就是矛盾”。對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析也是應該分析的,所謂“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1938年5月,針對“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毛澤東發表了著名的《論持久戰》[1]。在這篇文章中,毛澤東從分析抗日戰爭矛盾變化的角度提出“持久戰”的抗日戰略。后來抗日戰爭形勢的變化證明他的分析完全正確。

②具體事物內部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比較復雜的事物都是由諸多矛盾(矛盾群)構成的系統,都包含著自身特殊的矛盾,矛盾力量、矛盾發展都存在不平衡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特點,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在矛盾群中又存在著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只有如實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才能采取正確的方針和辦法去解決矛盾。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在《論持久戰》一文中,對中日戰爭這對特殊的矛盾,毛澤東首先分析中國和日本單個矛盾中的具體實際情況。對于中日戰爭之間的矛盾,從時間、地域和性質等方面客觀全面分析戰爭矛盾諸方面的特殊性。毛澤東提出中日戰爭特殊性的表現是犬牙交錯的戰爭形態??谷諔馉幧婕暗降牟恢皇侵袊腿毡具@兩個國家,甚至影響全世界的利益調整。中日戰爭不僅包括兩國的軍事、國情、經濟、物力、民眾等各方面的因素,還包括了政府決策與戰場動態的內在聯系。

③統一和斗爭是矛盾運動過程中兩種不可分割的基本關系。在對立面的相互斗爭中,就有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斗爭的結果,可以使雙方相互轉化、相互過渡。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提出堅持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以推動敵我雙方力量的矛盾轉化。他提出了三條統一戰線——國內統一戰線、國際統一戰線、日本革命勢力的戰線。同時,在同一中有斗爭,在斗爭中有統一??谷諔馉幾詈蟮男蝿菀舱沁@樣:國共兩黨團結抗戰,全國人民同仇敵愾;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逐漸匯聚,日本帝國主義一步步走向孤立無援;日本國內反戰情緒逐漸高漲,侵略戰爭的本質逐漸為日本國民認識。

(2)對立統一規律的方法論意義

根據對立統一規律進行矛盾分析,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的方法論思想。

“兩點論”就是要同時看到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以及主次之間的辯證關系。因此,要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爸攸c論”就是在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同時,必須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為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不能將主次等量齊觀,更不能顛倒主次。因此,要反對“折中主義的均衡論”。必須做到堅持“兩點論”反對“一點論”,堅持“重點論”反對“均衡論”,即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

2.語文思維的對立統一規律

語文思維也要遵循對立統一規律,在讀寫聽說的思維活動中進行矛盾分析。在分析矛盾的過程中,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在語言文字運用的矛盾群中要著重處理好以下幾組矛盾關系的對立統一。

(1)內容與形式的對立統一

①文本內容與文本形式的關系

語言文字運用中的內容和形式,包括寫作時的文本內容與文本形式,解讀時的文本內容與文本形式,口頭表達時的話語內容與話語形式。

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是一對廣泛而又具體的概念,它們之間的區別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抒寫什么,描述什么,這是它的內容;怎樣抒寫,怎樣描述,這是它的形式。我國古典文藝理論把文學作品分為志(情)與文、質與文、意與辭、實與華、情與采等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志(情)、質、意、實等概念相當于內容,文、辭、華、采等概念相當于形式。

文本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沒有內容,形式就無法存在;沒有形式,內容也無從表現。這兩者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各以對方為存在條件的。因此,我們只能在抽象的意義上把它們分別開來。

②文本寫作中內容與形式的對立統一

從寫作的一般過程看,總是先有了一定的內容,然后才有用來表現這種內容的形式,因此內容起著主導的、決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作家對于社會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了深刻的感受,在腦海里逐漸形成生動的生活畫面或人物形象,醞釀和構成作品主題,然后才用一定的藝術手段把這些生活畫面或人物形象組織起來,賦予一定的形式,構成文學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學創作中,文學的規范形式“以其規范(如單純和豐富的統一)強迫內容就范,消滅某些內容,預期、衍生某些內容,就是按形式規范的邏輯,誘導內容向預留空間生成?!盵2]30舉例而言,李白詩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常為人所稱道,認為他以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燕山雪花的獨特之處。人們稱道,是因為把它當詩句來看,“詩的虛擬性決定了它的想象要自由得多”[2]114??扇绻钱敵缮⑽膩砜?,或者就是在游記散文中,說看到雪花一片一片像席子一樣地落下來,就會是一個大笑話了。

這樣看來,是內容決定形式,還是形式決定內容,也并不是一個恒定的公理。在不同的寫作情形、寫作體裁中,內容與形式的矛盾對立關系是此消彼長的,最后達成一致,在文本的物質基礎上形成統一,即用最好的形式來表現最好的內容。

(2)文本解讀中內容與形式的對立統一

文本解讀尤其是文學文本解讀,是在內容與形式之間的往復運動。抓住內容與形式的矛盾運動過程,充分利用二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從文本形式的角度理解文本內容,從文本內容的角度理解文本形式。在此過程中,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文本解讀既指向文本內容,也指向文本形式;在特定的解讀情境中,比如具體的一堂語文課上,二者可以有側重,但不可偏廢,尤其不能“得魚(內容)忘筌(形式)”。要在內容與形式之間來來去去,不斷地做著往復運動,即寫了什么樣的內容(“說什么”),用了什么樣的形式(“怎么說”),特別要考究這樣的內容為什么要用這樣的形式(“為什么這么說”)。

語文學層面的考量既要依據學界的基本認識,也要顧及語文活動的順利進行。從這個角度說,在語文學中,文本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認識。

①動態地把握。從語文學或語文教學的角度來考量,有的文本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是“核桃式”——內容是仁肉,語言是外殼,二者可以分離;有的則是“洋蔥式”——一片片洋蔥剝下來,到最后并不可能得到一個核,喻指內容與形式的不可分,恰如張志公先生所說:“語文和思想老是長在一起,分不開?!盵3]這里的關鍵是怎樣看待、怎樣處理——有時可以當作“核桃”去看待與處理,有時可當作“洋蔥”去看待與處理。一般說來,科學類文本可當作“核桃”處理,文學類文本可當作“洋蔥”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格律詩(絕句、律詩)其格式與內容基本不發生關系——其篇式、句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古典詩歌中的詞,其格式(詞牌)與內容關系也不大。語文學或語文教學中,則不妨將其當作被砸開的“核桃”,品其核肉即可。當然,品味需要依據語言文字進行。

對于頗費理解的文學類文本,也不妨先當作“核桃”處理,敲開語言文字堅硬的外殼;然后回過頭來當作“洋蔥”處理,看作者怎樣把深層的意圖通過語言文字來表現的——一方面極力隱藏創作意圖,另一方面又要努力露出狐貍的尾巴,讓讀者循著這條尾巴獲取深層的意圖。

②分別地把握。盡管在學術上,文本內容和形式的關系無法分開,但從語文學或語文教學的角度是可以分別把握的。原因有二:

第一,內容和形式往往不對等。文質兼美是我們對優秀文本的要求,但實際上卻往往有困難。有時作者所寫內容很好,卻沒有采用與之相應的恰當的形式——體裁不夠恰當,結構安排混亂,表達技巧拙劣,語言干癟,等等。有時形式很不錯,但“言之無物”——內容空洞,無病呻吟,如南朝駢文堆砌詞藻、專事涂澤、講究駢偶、推敲聲律卻空虛無聊。

第二,分開學習有利于把握。學習講求“循序漸進”,往往需要一個先后有別的次序,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此所謂矛盾分析的“重點論”。因此,對于內容與形式的學習也往往需要分開進行,或先明了文本內容,或先熟悉文本形式。一般說來,需要經歷兩個階段:一是從形式到內容(通過語言表達形式把握文本內容),二是從內容到形式(通過文本內容揣摩語言表達形式的奧妙)。

③聯系地把握。在語文教學中,對文本內容和形式的把握,盡管可以分別把握,可以先后有別,但不能割裂二者的關系,一定要彼此聯系,考察這樣的內容為什么用這樣的形式來承載、來呈現。特別是對文學文本的解讀,一定要將內容和形式聯系起來考察;“如果有人專從內容著眼或專從形式著眼去研究文學作品,他對于文學就不免是外行?!盵4]這正所謂矛盾分析的“兩點論”。

當然,聯系的把握是有所側重的把握。在語文學或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有以課文的言語形式為綱,自覺而明確地指向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語文課”[5]。也就是“將語文學習文本——課文所隱含的語文核心價值凸顯出來,重點訓練學生的語言感受力和表達力,重點完成語文課應達成的教學目標,而適當弱化文本可能隱含的其他教育價值,比如科普教育價值、社會生活認識價值及思想品德教育價值,把語文教學從關注文本內容轉到關注文本形式上來,讓學生理解文本內容與文本表達的統一”[6]。此所謂矛盾分析的“重點論”。

聯系時,特別要注意二者之間的滲透與互動。文本內容與文本形式,是相互解讀(循環闡釋)的重要通道,需要動態地聯系起來看。比如,當我們閱讀楊絳的《老王》,我們是把它當作散文來讀呢,還是當作小說來讀?不同的體裁通道,對文本內容的解讀所獲結論往往是不同的。在這里,如果當作小說來讀,重心則在理解“老王”的形象,并借由其形象來表現一個群體的命運;如果當作散文來讀,重心在理解“我”——即使是對“老王”形象的解讀,也是為理解“我”的“愧怍”服務的。而要辨析一個文本到底是什么體裁,我們又需要根據內容來確定。小說以虛構為能事,散文以寫實為本事。從文中所寫內容來看,我與老王的交往是真有其事(如送錢鐘書看?。?,所以當作散文為妥。

(3)整體與局部的對立統一

無論是言語表達還是理解,都要注意整體與局部的對立統一。整體由局部構成,局部接受整體統領。重要的局部可以影響整體,甚至替代整體;沒有經過精心營構的整體,會削弱局部的影響力。

①言語表達時整體與局部的對立統一

在言語表達時,需要首先從整體上對局部進行結構化思考,把每一個局部放在恰當的位置,讓局部與局部之間協調配合,以獲得1+1>2的整體效果。不少人在寫作時會先反復打磨寫作提綱,其道理就在這里。在寫作每一個部分時,又把這個部分當作整體,讓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都為整體服務、為整體效力。當然,在寫作局部時,也常常會回過頭來修改整體構思。整個反反復復的過程,就是整體與局部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過程。

②文本解讀時整體與局部的對立統一

在文本解讀時,要遵從“整體——局部——整體”的思路,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然后站在整體的高度理解局部,綜合局部理解整體。整體把握不準,局部就會偏離方向;局部差之毫厘,整體也會謬以千里。

正確的文本解讀必須在文本整體理解與局部理解之間進行反復的循環。從解讀學理來說,這個整體與局部之間反復的循環稱作“闡釋的循環”,或“循環闡釋”?!瓣U釋的循環”主張局部與整體之間循環闡釋,正好避免了整體把握與局部細讀的偏枯:為了理解整體,必須懂得局部;而為了懂得局部,又必須對整體有一定的感悟。

對文本的解讀,有賴于局部與整體的這種交互作用。個別、部分的意義保證對整體意義的理解,整體也改變著句子在表述和思維圖式中詞語的含混不清之處,并使之得到明確。當然,這里的“局部”“整體”都是相對概念,就全文的“整體”而言,段落是“局部”;就段落的“整體”而言,句子是“局部”;就句子的“整體”而言,詞語是“局部”。這其實揭示了文本解讀的一個基本規律:先理解單個詞的意義,積詞成句,再理解每句話的意義,積句成篇,再理解全篇的意義;然后,回過來,根據全篇的意義再理解每句話的意義,根據某句話的意義再來理解每個詞的意義。

我們可以用圖來表示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這種相互依存、相互闡釋的關系:

圖1

上圖中居于外層的大圓圈表示文本整體,緊靠大圓圈的小圓圈表示各個局部,居于中心的圓圈,是文本的意義中心。正如小圓圈所示,每個“局部”的意義指向都是多方面的,這些意義指向甚至會交叉;但,所有“局部”的“多向意義指向”中,都會有一個意義指向中心圓圈,并交叉于圓圈中心。這一交叉點,就是整個文本的“意義中心”。我們要理解文本整體的意義中心,就得從文本各個局部去尋找共同的“意義指向”;要確定文本局部的意義,又得反過來,從文本整體的“意義中心”返觀局部。正如錢鐘書先生所說,“積小以明大,而又舉大以貫??;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窮末;交互往復,庶幾乎義解圓足而免于偏枯”[7]。

文本解讀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斷章取義”。這種“斷章取義”式解讀文本的方式流毒深遠,危害極大。執教者懷揣某一個自認為頗為高明的能夠“啟蒙”學生的觀點,從文本中摘出一句話,甚至一個詞,無限放大,作為自己觀點的佐證;然后由此生發開去,展示豐富的材料,把自己的觀點“精彩”地演繹一番,直至“拋售”完畢。有人解讀《竇娥冤》,抓住其中一個情節——竇娥三樁誓愿之一“亢旱三年”,就認為竇娥是一個因為個人冤屈而危害社會的危險分子;解讀《愚公移山》,假設愚公與天帝早有預謀,從而認為愚公是一個狡猾、陰險、毒辣的陰謀家。這都是魯迅先生所說從“衣裳上撕下來的一塊繡花”,進行的“吹噓或附會”;也是葉圣陶先生所說的“硬找些不相干的問題來摳”。

(4)言內意與言外意的對立統一

①言內意

“言內意”實際是話語組合所產生的字面意思,即結構意義。此處的結構是指語法結構,也就是由不同層次的語法單位(語素、詞語、短語、單句、復句)構成的語言結構。

同樣的字詞,語法結構不同,往往意義不同。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①姑 媽 姑媽 姑的媽

②成都的王二麻子 王二麻子的成都

③明天不上班。明天不上班?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由于語言結構不同導致的語義不同;盡管存在不同,但我們并不需要增加語境因素也能夠理解到這些詞語、句子的意義。這種意義稱為“言內意”,是指不同的字詞、短語、標點等因組合關系而產生的較明確的結構意義。

②言外意

“言外意”是指語言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暗含著的沒有直接說出來的意思,即特定語境下所產生的語用意義。文學作品或者運用文學手法的句子常常有言外之意?!把酝庖狻笔俏膶W文本表現的重心之所在。但從表現文字篇幅來看,作者濃墨重彩表現的確是“言內意”?!皟取笔恰巴狻钡幕A和依托。所以,不少文本從篇幅結構來看,重點在“內”,但文本“醉翁之意不在酒”,精神指向卻是“外”。

言外意需要學生結合言內意及話語的語境因素通過語用推理而獲得。我們看下面的例子:

大媽給他倒了一杯茶:“請喝茶?!?/p>

李明笑著答道:“我剛吃了一個大西瓜?!?/p>

這個對話中,一個說喝茶,一個說吃西瓜,字面意思都很簡單明了。但把兩個句子放在一起,就會發現第一個句子成了第二個句子的語境。在語境之光的照射下,原來簡單明了的意思發生了變化,就不是在單純陳述“剛吃了一個大西瓜”的事實了。通過推導,就可知道李明答話的隱含意思:既然我吃了一個大西瓜,也就不口渴了,并且肚子裝滿了,所以就不用再喝茶了。簡單地說,就是“不用喝茶了”,這與該句的字面意思“吃西瓜”相距甚遠。這正是語境的神奇效果。

③言內意與言外意的對立統一

語言文字運用是言內意與言外意的對立統一。言內意是推求言外意的基礎。沒有對言內意的完整、準確的理解,就無法準確理解言外意。

朱自清《背影》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父親在來信中說:“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备赣H這句話的言內意有三點:a.身體平安;b.身體有點小毛??;c.快要死了。由于是寫信,與兒子的關系便是潛在的語境。其言內意由于這一語境因素,便產生了言外意。分開來看,言外意也有三點:a.你不用擔心;b.你不用太擔心;c.你快見不到我了,你就好好擔心吧。這三點言外之意,第一、二點是一致的,這兩點與第三點卻是矛盾的。

父親如果只說“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所傳遞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不用太擔心我”。父親如果只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所傳遞的言外之意是“你快見不到我了”。但父親卻說了充滿矛盾的話:“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币贿吺遣挥脙鹤訐?,一邊是要兒子擔心得很。這種相互矛盾的言外意,卻生發出另外一個言外意——兒子,你不用擔心我,但我很想見你。有人錯誤地解讀了朱父來信,認為朱父是在向兒子“預告死期”[8]。其錯誤的原因,首先就在于沒有完整理解朱父話語的言內意,只是抓住了“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的信息,這樣一來對整句話言外意的理解就落空了,錯誤也就在所難免。

解讀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言內意”去推導“言外意”。這里的推導需要語用推理手段和一定的文本解讀方法。

在語言文字運用的矛盾群中除了要注意以上三組矛盾關系的對立統一外,還要注意目的與技巧的對立統一、觀點與材料的對立統一,等等。我們都要動態地考察二者的關系,利用二者的矛盾關系,改善聽說讀寫的語文活動,提升語文思維水平。

二、語文思維的量變質變規律

1.量變質變規律

(1)量變質變規律的含義

量變質變規律又稱“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量變和質變的兩種狀態,以及由于事物內部矛盾所決定的由量變到質變,再到新的量變的發展過程。這一規律,提供了事物發展是質變和量變的統一、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的觀察事物的原則和方法。

某年某省高考作文題“一步與一生”,就蘊含著量變質變規律。寫這個作文可以選擇的立意角度有:一步決定一生,人生關鍵的選擇往往如此,這是指質變的決定性作用;一步不能決定一生,人生必須步步為營,這是指質變必須依賴于量變。

2.量變質變規律的基本要求

(1)重視量的積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首先從量變開始,沒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質的變化,就不可能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既然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依賴于量變,那么在學習和實踐中就必須首先作艱苦的量的積累工作,要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要一點一滴地做細小的事情,反對急于求成、立竿見影、揠苗助長。否則,欲速則不達。就好像開門,用力若太猛,門會反彈回來關上;只有徐徐用力門才能開。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薄叭找妗薄叭論p”都是量變的過程。我們做任何事都必須重視量的積累,有步驟、分階段地一步一步地去實現目標。

(2)堅持適度原則。由于量變只有在一定的范圍和限度之內,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質,所以,當需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時,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堅持適度的原則。

(3)抓住時機促成飛躍。事物的發展最終是要通過質變來實現的,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所以,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只有改變事物原有性質才能向前發展。這時,我們就要果斷地不失時機地突破其范圍和限度,積極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2.語文思維的量變質變規律

語文思維能力的發展、語文思維品質的提高,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是連續性、階段性的統一。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促成質變;質量也會在特定情況下發生突變。

(1)語文思維能力的發展

語文思維能力是語言文字運用過程中的思維能力,主要是閱讀思維能力、寫作思維能力、聽說思維能力。每一個方面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是一個量變與質變統一的過程。

比如閱讀思維能力的發展。主要包括七個方面[9]:(1)文本的獲取力——從眾多的閱讀資源里,選擇并獲取合適的文本;(2)符號的解碼力——識別語言文字,并對其進行解碼;(3)信息的理解力——對新詞新語構成的新信息、新事件的理解力;(4)內容的評判力——對文本內容的正確與錯誤、正面與負面的評判;(5)情景的感受力——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能依據文本描述的場景,有身臨其境之感;(6)再現的表達力——通過有聲語言的朗讀和副語言(體態語言)將文字形之于聲,這是閱讀能力的高級層次體現;(7)審美的構建力——閱讀經典、美文,能夠通過文字與古今中外作者進行情感交流,產生思想共鳴,激發聯想,形成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而思維貫穿七個方面,成為連接七個方面的線索。這七個方面由淺入深,在閱讀過程中共同發揮作用。要想掌握閱讀要領,需要將這七個方面研究清楚,通盤考慮,從而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能力的核心就是語文思維能力。

其中每一個方面,也可以單獨或組合起來進行培養。在語文學習中,“多讀”是基本規律,這其實就是通過量變促進質變,正所謂“觀千劍而后曉器,操千曲而后曉聲”。這其實是通過“多讀”獲得具有個人性、默會性、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實踐性知識,逐漸習得語感。在語文教學中,優秀教師不僅尊重“多讀”的語文學習規律,而且注重傳授恰當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識,比如文本解讀方法。學生理解了文本解讀方法,閱讀思維能力就能有質的飛躍——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方法傳授、技能訓練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質的飛躍。

閱讀思維能力的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如果沒有“多讀”做基礎,解讀方法的傳授、解讀技能的訓練都會“空轉”,質變就難以發生;如果沒有解讀方法的傳授、解讀技能的訓練,“多讀”也往往會是自發的、低效的,質變也難以發生。

(2)語文思維品質的提高

語文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五個方面,而這五個方面又統一在系統性的基礎上。這六個方面實際就是對語文思維品質進行評判的六個維度。

這六個方面思維品質的提高,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任何一個方面思維品質的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量變過程。在量變過程中,要通過有效措施促成質變。這一過程需要強化有意訓練,并加強思維監控與反思。這個工作主要由學校教育承擔,語文教師要下大力氣。其基本方向是:思考速度快,思考半徑長;解答環節多,解答思路清;答案要點齊,答案新意顯;答案結構化,結構邏輯化。

為了提高學生語文思維品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①循序漸進。語文思維品質培養要抓好讀書,讓學生通過讀書在獲取信息、認識世界、提高審美素養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在這一過程中要處理好“熟讀”與“精思”的辯證關系,尤其是先后順序。宋代學者、教育家朱熹指出: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10]

②認知沖突。語文教學要經常磨礪學生的語文思維之刀,磨刀要掌握好斜度、力度。引發學生認知沖突是重要的途徑與方法,拉開學生與與原始認知之間的距離。著者在教學楊絳《老王》時[11],在第一段教學時就通過激發學生認知沖突的方式推進教學進程。該段文字為: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

筆者在執教時主要提了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一段告訴你什么樣的信息?學生紛紛舉手,他們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有學生說“我和老王很熟悉”,有學生說“我很關心老王”,有學生說“我和老王是比較親密的朋友”。

第二個問題:從詞句來說,大家發現什么毛病沒有?學生們最開始一怔:難道大作家會寫出有毛病的句子?稍加討論,有學生發現了語言表述不簡潔的問題:

生1:這里第一句說“我常坐老王的三輪”,說明她是坐著的,然后“他蹬,我坐”我覺得這里就有一個說得重復了,本來就是她坐著老王的三輪,老王本來就該蹬,可這里偏要闡述一句“他蹬,我坐”。

第三個問題:楊絳先生作為大作家,肯定知道寫作語言要簡潔,為什么還要這樣多余、重復呢?下面是課堂教學實錄片段。

生3:有一種多余叫做強調。

師:有一種多余叫做強調,它強調什么呢?

生3:強調他們之間的關系。強調老王是蹬車的人,“我”是坐車的人。

師:老王是蹬車的人,“我”是坐車的人,強調這樣一種關系,他蹬車,我坐車,然后我下車的時候我就給錢,那我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生3:雇傭與雇主的關系。

師 :“我”是雇他來蹬車的,他就是蹬車的,“我”就是坐車的,是這么個關系。非常好,請同學們在旁邊批注“多余其實是強調,強調我們之間的關系”。

至此,學生終于明白,這短短一段文字并不是粗粗看上去那樣簡單,而是通過有意重復語義強調“我”和“老王”之間的距離——雇傭與雇主的關系。著者正是抓住學生可能輕易放過“他蹬,我坐”這一故意違反語言表達簡潔原則之處,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學生由于有了經歷了認知沖突過程,因此對此過程印象十分深刻。學生的語感和語文思維深刻性等品質得到了很好訓練。

③縱向運動。課堂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橫向運動,屬于語文思維品質的數量疊加;只有在上下方向的縱向運動,學生語文思維品質才能在單位時間內發生質變。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的縱向運動主要有三種在程序上緊密相關的思維運動方式:第一,辨析性運動——尋找作者語言文字運用的特點;第二,概念性運動——根據作者語言文字運用特點,抽象概括為一定的概念,或者 引導學生在后續閱讀中應用語言文字運用規則;第三,條件性運動——根據提出的內容性條件(前后勾連)、形式性條件(特殊句式)、綜合性條件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運用訓練。

筆者的《老王》教學第二個實施方案,從最后一段切入。下面是其中一個教學片段。[12]

師:同學們覺得,要讀懂這一篇文本,哪一句話特別重要?

生1:我認為,在最后一自然段,“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p>

師:找到這句話的請舉手。

(眾生舉手)

師:大家挺不錯的嘛。那么,這個句子和文本的其他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位置上又有什么特點?

生:這篇文章前面幾乎都是敘述,只有這個句子是議論句,而且位置在文末。

師:所以這句話最關鍵??磥?,同學們很會讀書,很善于抓關鍵。我們一般將這樣的話稱為什么句呢?

生:(齊)中心句。

師:非常好,請同學們在旁邊做好筆記,“中心句”。我們讀一個文本,常常抓住這樣一個中心句就能夠迅速地從整體上把握這個文本。大家把這句話齊讀一遍。預備,起!

生:(齊讀)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這一教學片段中,學生思維就做了辨析性、概念性的縱向運動。首先是辨析性運動,探究“這個句子和文本的其他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位置上又有什么特點?”然后是向上的概念性運動,給這樣的關鍵句予以概念確認——概念是思維的結晶,它凝結并鞏固著人類在一定階段對事物認識的成果。對語言文字運用特點進行辨析、進行概念確認,思維的深刻性得到了質的飛躍。如果接下來,再進行這樣的量的重復,這種深刻性就會得到重復與強化。語文思維品質的量變、質變在更高層次上再次統一。

三、語文思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

1.否定之否定規律

事物的發展是通過自身的辯證否定實現的。辯證否定是事物內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其實質是自我揚棄。否定是對舊事物的質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對舊事物的簡單拋棄,而是變革和繼承相統一的揚棄。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是對前一階段的否定,同時它自身也被后一階段再否定。經過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就表現為一個周期,在更高的階段上重復舊的階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構成事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發展過程,體現出事物發展的曲折性。

2.語文思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對語文思維具有方法論的指導價值。我們對一個文本的解讀,過了一段時間后會有新的理解。這個新的理解是對之前理解的否定。再過一段時間,可能又會有新的理解,對之前的否定再進行否定。到這個時候,我們對文本的理解就會再上一個新臺階。不斷的閱讀,就會有不斷地否定。學者王冶秋曾經這樣表達自己反復閱讀魯迅《阿Q正傳》的反應:

第一遍,會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點不笑的成分;第三遍,鄙棄阿Q 的為人;第四遍,鄙棄化為同情;第五遍,同情化為深思的眼淚;第六遍,阿Q 還是阿Q;第七遍,阿Q 向自己身上撲來;第八遍,合而為一;第九遍,又一一化為你的親戚故舊;第十遍,擴大到你的左鄰右舍;第十一遍,擴大到全國;第十二遍,甚至到洋人的國土;第十三遍,你覺得它是一面鏡子;第十四遍,也許是報警器……

西方有一位文化巨人羅曼·羅蘭,讀了《阿Q正傳》,滿含熱淚:“法蘭西也有阿Q!”這剛好說明王冶秋所述閱讀效應。若羅曼·羅蘭多讀幾遍,也會有新的理解來不斷地否定自我。

寫作過程也常常如此,一遍又一遍地推翻自己先前的稿子,從材料到結構、到用語,甚至立意都會發生重大變化。魏巍先生寫作《誰是最可愛的人》,寫作過程中不斷地否定自己,直到寫完后又刪掉了兩個例子。

猜你喜歡
局部矛盾整體
爨體蘭亭集序(局部)
再婚后出現矛盾,我該怎么辦?
矛盾的我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蘭]
對矛盾說不
歌曲寫作的整體構思及創新路徑分析
關注整體化繁為簡
實現鄉村善治要處理好兩對矛盾
設而不求整體代換
丁學軍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