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區”建設背景下北京國際孵化平臺創新要素集聚路徑研究

2022-03-24 19:59李憲振
科技智囊 2022年9期
關鍵詞:兩區孵化器人才

伊 彤 李憲振 常 靜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創新發展戰略研究所,北京,100089

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區”建設是在我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北京推動“五子聯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一“子”[1]。2022年8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致賀信時強調:“服貿會是中國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引領創新的重要平臺,為促進全球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堅持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不斷放寬服務領域市場準入,提高跨境服務貿易開放水平,拓展對外開放平臺功能,努力構建高標準服務業開放制度體系。中國愿同世界各國一道,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普惠包容、合作共贏,攜手共促開放共享的服務經濟,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注入動力?!币鲃臃蘸腿谌雵抑卮髴鹇?,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建設與國際先進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和要素供給體系、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的開放型產業體系。

長期以來,孵化器、眾創空間、科技園等孵化平臺在堅持開放包容、參與國際合作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提供國際化創新創業服務的國際孵化平臺,是引進吸納國際科技創新資源要素的重要載體。北京市高度重視和支持國際孵化平臺的發展,提出將發揮首都科技資源優勢和國際交往中心優勢,到“十四五”末期,重點打造5~10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桿型孵化器,轉型和培育100家左右專業型孵化器,初步形成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創業孵化網絡體系,完善創新創業生態,推進國際化合作進程,這為未來國際孵化平臺的發展明確了目標和方向。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國際孵化平臺

孵化平臺是創新資源要素的整合者。顏振軍指出,孵化器的要點在于集聚。[2]孵化器作為創業孵化生態系統中的網絡活性節點,使區域內原本分散、獨立發揮作用的創新創業相關方通過開放、流動的孵化網絡緊密聯系起來,釋放出巨大的集聚效應和協同效應,促進整個生態系統更高效有序運行。[3]國際孵化平臺是指能夠為在孵企業提供國際化創新創業服務的孵化機構,其扮演著鏈接全球科技創新資源、提升創新創業服務效能的重要角色,而國際孵化平臺功能的實現受一個地區的自然稟賦、創新政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北京市以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主動鏈接全球創新網絡,建設發展在全球范圍內開展業務的國際孵化平臺,如Plug and Play中國(簡稱“PNP”)、北京斯坦??萍挤趸鳎ê喎Q“斯坦福孵化器”)、中加天使聯盟(簡稱“中加天使”)、北京市留學人員海淀創業園(簡稱“海淀創業園”)等,這些國際孵化平臺在吸引來自海外的資金、人才、技術以及幫助創新創業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等方面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資源要素集聚之路,對于提升企業的創新效率、國際化能力、全球影響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二)研究方法

創新資源要素是評價一個地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然而創新資源要素的具體構成并無固定統一的標準。例如,每年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共同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中,“創新投入”指標所指向的就是一個國家的創新資源要素投入水平,具體囊括了制度、人力資本和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企業成熟度等多個維度。每年由歐盟發布的《歐洲創新記分牌》(EIS)將人力資源、研究體系、金融支持等列為“創新驅動”指標的主要構成要素。杜斌等基于國際公認的六大權威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了創新型國家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創新投入包括研究與試驗發展(Research and Test Development,簡稱“R&D”)經費的投入強度、基礎研究經費占R&D經費比重、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占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等。[4]由此可見,資金、人才、技術是最基本的創新資源要素,同時,吸引集聚創新資源要素落地所需的承載空間(含基礎設施)和暢通的信息(含制度、市場等方面)渠道同樣重要。鑒于此,筆者按照資金、人才、技術、空間、信息等維度構建創新資源要素集聚路徑的分析框架,并于2021年通過實地走訪、專家座談等方式先后深入調研了10余家在京國際孵化平臺,以充分了解其發展現狀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二、國際孵化平臺集聚國際創新要素的實踐路徑

(一)綜合運用國內外資本,促進金融服務領域開放創新

深化和加強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是“兩區”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國際孵化平臺通過綜合運用國內外資本,在資本合作、拓展國際融資渠道等方面開展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初步顯現了金融資本對科技產業的助力效果。

1.注重國內外投資機構聯合,助力科技創新創業

支持外資投資機構參與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資試點是“兩區”建設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的發力點,國內外資本的合作有利于我國探索境外投資便利化的機制。目前,在北京的國際孵化平臺大都與國內外投資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例如,斯坦福孵化器作為具有國際化服務特色的創新型孵化器,除了自有的沃克邦創業投資基金和海峽資本外,還聯合了我國主流投資機構和投資人資源,與科創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北軟天使基金、中國青年天使會等眾多社會知名的早期天使投資機構建立起良好合作關系。海淀創業園與中國高新區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燧石星火等投資平臺機構開展投資服務合作,與國內投資機構聯合建立合作基金投資初創企業,并為孵化企業上市提供全鏈條服務,截至2021年,海淀創業園已經與800多家國內外投資機構進行了合作。中加天使聯盟于2015年5月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卓越中心(OCE)成為戰略合作伙伴,于2017年7月被評為加拿大最活躍的天使投資組織,并于2019年4月建立中加直投基金,截至2021年5月,已累計投資超過40家加拿大的創新公司,投資總額近2000萬加元,帶動了國內14家基金參與聯合投資。

2.運用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幫助孵化企業拓展國際融資渠道

幫助初創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科技金融政策的關注點,對此,《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針對企業跨境融資方式、金額和時機等,探索賦予中關村科創企業更多跨境金融選擇權。國際孵化平臺憑借經驗豐富的投融資管理團隊和科技創新領域的長期服務經驗,能為孵化企業提供精準的早期融資服務,促進境內外資本的便捷流動。例如,斯坦福孵化器搭建國際投資服務網絡平臺,為在孵企業和國內外投融資機構、金融機構等提供在線發布和展示融資需求或投資意向的窗口;根據創新產業方向和具體需求或意向內容,設計線上自動匹配系統,并為匹配雙方提供線上或線下交流溝通平臺。海淀創業園在充分了解園區內創業項目具體融資需求的基礎上,通過線下路演和定向推介等方式幫助其對接合適的投資機構。

(二)提供國際人才綜合服務,增強對高端創業人才的吸引力

國際孵化平臺不斷優化人才全流程服務體系,為國際人才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以人才服務保障北京“兩區”建設,在人才引進便利化、人才創業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打通全流程,提升人才引進便利化水平

根據2021年12月31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的《關于支持外籍人才來京創新創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在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北京地區經主管部門認定的大學科技園、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業孵化載體中創業的外籍人才,可通過創業孵化載體直接申辦來華工作許可。調研發現,在政策規定層面外籍人才引進基本通暢,但在具體實踐層面,涉及的環節、流程十分復雜,非常容易出現反復,從而影響外籍人才的引進效率。在提供邀請函、用人單位接收證明、擔保函等相關材料和聯絡協調相關部門等方面,國際孵化平臺承擔了打通全流程的職能。以中關村創業大街為例,作為中關村外籍人才服務窗口和海淀區APEC商務旅行卡申辦服務站,其通過出具擔保函、對接人才需求方、集成政策服務,在打通人才落地的全流程方面開展了有益的探索。截至2021年,中關村創業大街已累計服務外籍人才超過500人次,成功幫助22名外籍人才辦理創業簽證,幫助4名外籍人才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2.提供人才創業服務,吸引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來北京落地發展

調研發現,國外人才來北京創業非常關注政策的可獲得性,即從何處查找相關政策,從何處能走通流程。國際孵化器能夠為國外人才來京創業提供國際化咨詢和培訓服務。例如,斯坦福孵化器與美國加州大學、斯坦福大學和中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高校進行合作,開展國際創業輔導和人才培訓,聘請國際創業導師進行線上線下跟蹤輔導,在提供專業技術咨詢的同時,傳授國際管理經驗。中關村創業大街搭建了中關村國際青年創業平臺,支持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對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進行資助。截至2021年,中關村國際青年創業平臺已入駐超過39家外籍團隊,它們分別來自10多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自2018年開始,海淀創業園啟用“洋創社區”孵化外籍人才項目,并成立專職服務團隊、設立海外代表處、制定《建設國際人才社區支持辦法》,舉辦國際項目線上線下路演、組織國際人才考察對接以及開展國際交流等一系列重要舉措,積極對接海外技術、人才與項目資源,提升跨境孵化服務能力,成功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亞、喀麥隆、加納、伊朗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0余個國際團隊入園創業。

(三)鏈接不同類型創新主體,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

國際孵化平臺不斷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效率,是北京加快推進“兩區”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與高校院所、企業、政府等各類創新主體相互協作,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1.同國內外高校院所進行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是全球領先的創新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2018年,波士頓科學與清華大學強強聯手,在中關村東升國際創業園成立了T3創庫,這是一個前沿醫療科技創新基地,也是波士頓科學亞太區的創新引擎,匯聚亞太各個地區優秀的創業、投資、研發、市場及法規政策團隊,共同啟迪創意、孵化創新。憑借在全球醫療領域積累的良好聲譽和豐富資源,在清華大學的技術需要和醫生對接時,波士頓科學可以為其提供機會和渠道,同時,對于成立后的創業企業,由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和波士頓科學合作的基金給予資金支持。這樣一方面提高了技術的轉化率,使好的技術、想法能夠變成現實;另一方面提高了轉化的成功率,如波士頓科學與明尼蘇達大學合作的項目兩年時間就取得了原定5年才能獲得的進展,而臨床試驗的成本也僅為原來的1/20。PNP總部位于美國“硅谷”,先后成功早期投資和孵化了包括谷歌(Google)、PayPal等在內的世界科技巨頭公司,PNP中國總部自從2015年入駐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智造大街以來,陸續通過與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等在內的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整合力量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幫助培養了一批高端技術經理人。

2.同國內外行業領先企業進行合作,培育開放型創新創業生態

中關村創業大街致力于打造由服務機構、品牌傳播、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領軍企業和金融機構共同組成的創新生態雨林,服務于前沿企業、胚芽企業、高成長企業、明日之星企業、金種子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截至2021年,中關村創業大街通過建立中關村創業會客廳、牽頭成立“中關村融創企業開放創新促進會”等全球產業創新生態加速平臺,與150多家大企業進行了溝通、與30多家大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對接超過800個創新項目。其中,包括與英特爾合作開展“英特爾AI百佳創新激勵計劃”,與德國電信合作開展創新交流活動,與斯柯達合作開展創意馬拉松,以及與瑪氏公司、日立、法國電力集團合作開展相關活動等,有力提升了成果轉化項目的成功率。

3.同國內外政府機構進行合作,營造全鏈條孵化服務環境

中加天使聯盟創立于2014年5月,致力于成為中加創新生態的建設者和創新成長的加速器,結合創業孵化過程中加拿大在人才、技術、科研、創新方面的優勢和中國在資本、供應鏈、市場方面的優勢,深度融入中加兩國的創新生態系統,聯合加拿大安大略省卓越中心(OCE)、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委會、中加天使聯盟、大河資本合作主辦中加聯合創業營(CAMP,China Angle Mentorship Program)。該計劃每年在加拿大選擇10支優秀創業團隊,對其進行投資并帶到中國進行為期兩周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主題課程、參觀交流、政策宣講、導師1V1、初創企業1V1、路演日和投資對接等。自2016年起,CAMP已成功舉辦4屆,累計超過40個加拿大團隊到中國進行學習;超過10個項目和中國進行了合作、落地等,在科技成果轉化的落地、拓展、本土化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如研究開發了世界上最小的血液凈化系統等。

(四)提供優質場地,服務解決創新創業空間需求

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離不開辦公空間、社交空間、資源共享空間等方面的空間支持。北京“兩區”建設促進了創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動,支持離岸創新創業,而國際孵化平臺無疑是承載離岸創新創業活動的重要空間載體。

1.提供價格優惠的辦公場地,降低創新創業初期成本

無論是外籍人才項目進入國內落地,還是國內的創新創業項目入駐海外,都需要尋找合適的辦公場地。尤其對初創期企業而言,國際孵化平臺的場地設施使用費用通常具有一定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國際孵化平臺對于國內外的創新創業政策法規、語言文化、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更加熟悉,因此能夠在為企業解決辦公空間需求的同時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幫助企業節省創新創業的初期成本。自2019年起,海淀創業園先后創辦“洋創社區”“中關村科學城國際人才港”兩個共享辦公空間,為孵化的外籍人才項目提供免費或價格低廉的使用空間和注冊地址,同時協助國際人才企業進行產業對接、市場推廣、人才招募及品牌活動共建,切實幫助國際團隊在北京落地生根。中關村創業大街不僅為初創期創業團隊提供集中辦公空間和企業注冊服務,而且為創業成長期的企業提供價格優惠的獨立辦公空間,同時中關村創業大街在海外建設了孵化服務場地,打造國際化服務窗口,如駐法國巴黎辦公室、駐阿聯酋迪拜辦公室等。

2.提供展覽展示和信息交流場地,推動創新成果走向市場

斯坦福孵化器分別在北京和美國“硅谷”設立了產品展示廳,通過播放展示企業宣傳片及產品介紹等方式,為在孵企業提供國際展覽展示服務。同時,斯坦福孵化器還提供會議室等場地協助國內企業同國外進行遠程對接。中關村創業大街通過牽頭或參與舉辦全國“雙創周”北京會場、中關村論壇、“創響中國”海淀站等活動,為在孵企業提供實體展覽展示的空間或信息發布、交流的線下平臺。

(五)開展信息服務和研究成果發布,暢通國內外信息交流渠道

企業想要“走出去”,就需要熟悉當地的政策環境。搭建信息服務、研究成果發布、連接資本市場的對接平臺是國際孵化平臺的一項重要功能,也是促進國際經濟交往的途徑之一。

1.提供信息對接服務,幫助國內企業了解國外市場

斯坦福孵化器借助在美國“硅谷”設立的服務窗口,幫助在孵的國內企業對接國外市場信息,企業可以通過線上提交具體的需求申請。同時,斯坦福孵化器通過對國外市場的調查,幫助企業量身定制國際市場營銷方案,協助其拓展在美國的市場。中關村創業大街負責建設的駐阿聯酋迪拜辦公室,主要幫助中國的科技企業了解阿聯酋當地的市場情況、對接當地資本和拓展當地市場。

2.發布信息研究成果,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中關村創業大街成立專門團隊開展創新創業研究,發布《大企業開放創新報告》,系統地總結了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開放創新的做法和模式,牽頭成立“中關村融創企業開放創新促進會”,進一步服務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PNP和國內智庫機構聯合系統梳理了國際大企業的開放創新情況,研究形成世界范圍內國際大企業開放式創新榜單。

三、北京國際孵化平臺建設發展的困境挑戰

盡管國際孵化平臺在集聚科技創新所需的資金、人才、技術、空間、信息等要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對于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和北京“兩區”建設的要求而言,目前北京國際孵化平臺集聚創新要素的層次和水平仍有待提高,其開展的國際科技合作多停留在戰略層面,產生實質性關聯的較少。

(一)推動全球標桿孵化器落地有待進一步加強

目前,北京市具有全球標桿地位的國際孵化平臺數量較少。北京市科技創新資源豐富,創新創業活躍度高,對具有全球標桿地位的國際孵化平臺具有較強吸引力,但在推動全球標桿孵化器落地方面,還存在著引進目標不明確、對接渠道不通暢、聯系溝通不緊密等問題,在政策配套、服務保障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二)資金雙向流動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受益于“兩區”政策的突破,國際科技合作資金出境限制目前已大幅放寬,但在審批流程、周期時效等方面仍存在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同時,有些國際孵化平臺受限于事業單位的管理要求,所建立的合作基金在規模和投資范圍等方面尚無法完全滿足優質企業的需要,特別是基金出資參與境外基金的運作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實踐探索。

(三)人才匱乏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目前,海外項目在國內招聘人才存在困難,缺少專門的服務機構和服務網站幫助海外項目找到適合的專業性人才。因海外項目人才招聘的業務規模相對較小,國際孵化平臺很難與國內現有的招聘網站達成合作。在調研過程中還發現,國際孵化平臺自身的服務人員需要具備多語種交流能力,并對國際規則、文化背景等具有較為充分的了解,才能準確把握海外項目的服務需求,但目前具備國際孵化服務能力的人才較為匱乏。

(四)知識產權服務有待進一步優化

國際孵化平臺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過程中,往往涉及為項目提供優質、高效的知識產權服務,如國際知識產權的申請、保護以及與之相關的政策宣講、指導培訓等。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外籍人士對項目在華落地仍然存在知識產權合作的疑慮,且大多數國外項目更傾向于來華拓展市場,而不愿意進行技術轉讓。

(五)場地綜合利用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

目前,北京市內場地租金成本的上升已經成為影響國際孵化平臺拓展國際業務的重要制約因素。在調研中了解到,受空間限制,國際孵化平臺無法實現專業孵化器建設,無法實現大小企業聯動的創業微生態,這影響了其服務效能。同時,符合國際創業者在華創業需求的國際創新創業社區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促進北京市國際孵化平臺建設發展的對策建議

為使國際孵化平臺在吸引海外人才、加強資本集聚、助力國外優質科技創新項目在華落地、營造開放創新生態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更好地集聚全球創新資源要素,推動開放型創新創業,促進北京“兩區”建設,針對調研中了解到的北京市國際孵化平臺的主要需求,結合不同創新要素的具體特點,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引導支持國際孵化平臺做大做強

1.支持推進現有國際孵化平臺高質量發展

通過完善分類認定標準等方式,適度放寬對專業領域孵化服務機構認定或備案的場地面積限制,對符合條件的投資型虛擬孵化服務平臺給予引導和支持,將其納入可享受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和稅收優惠的政策范圍。引導國際孵化機構進一步加強專業硬件平臺建設,完善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小試中試等專業孵化服務支撐;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開放的專業化自助孵化服務,不斷創新和完善“云端+線下”的平臺化服務模式。

2.引進一批國際標桿孵化器

國際標桿孵化器建立了高度專業化的項目發現遴選和孵化運營機制,具有很強的資源整合和對接能力,能深刻把握創業者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撐服務。對北京市各區縣而言,應當結合具體的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定向引進國際標桿孵化器在京設立分支機構,通過標桿孵化器引進先進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集聚人才、資金等國際高端創新資源,服務硬科技創新創業。

3.促進國際孵化平臺間的資源開放和共享

加強國際孵化平臺行業內部的服務資源匯聚、整合和共享,強化國內、國外聯動發展。打造線上國際創業企業一站式落地服務平臺,以政府和市場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為跨境項目在京落地提供政策、人才、法律等一站式服務。

(二)完善創業投資資本市場的引導政策

1.完善投資機制

關注天使投資人群體,在項目的早期階段給予其更多的扶持資金及市場機會,給予人才招聘、宣傳等各方面配套支持,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和海外資本支持創新創業。

2.創新“走出去”機制

探索利用現有基金出資參與境外基金的新機制,出臺針對投資出境的具體政策和操作細則,研究通過使用“資金包”等方式在規定的額度內對資金出境只進行登記備案和定期審批等,以資本的“走出去”加快創新資源的“引進來”。

(三)營造適宜國際人才集聚發展的政策環境

1.提升國際人才引進落地的便利化

針對留學生、外籍人才創新創業和外國項目落地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產業領域和不同創新階段的發展需求,提高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支持政策的針對性和可行性,進一步優化相關優惠政策辦理程序。

2.面向全球引進國際技術轉移服務人才

在人才引進、獎勵,以及人才簽證和外國人工作許可證、出入境、住房、醫療服務、子女教育等方面,針對國際技術轉移服務人才給予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3.打造符合國際創業者的創新創業環境

依托國際孵化平臺進一步完善和創新國際人才港、國際人才社區、國際人才交流中心等對外開放平臺的綜合服務功能,打造真正符合國際創業者在華創業需求的國際創新創業社區。

(四)增強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化服務能力

1.引進國外知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

通過設立專項啟動資金等方式,支持國外知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來華設立辦事處,或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條件下設立國外知名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分公司或子公司,開展國際知識產權服務相關業務。

2.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選擇幾家重點領域的高水平國際孵化平臺進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站布局,對接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資源,面向具有較多國際業務和需求的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專家輔導、專題咨詢、培訓等基礎性服務,并在知識產權評估、海外知識產權申請、預警和維權援助等方面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指導服務。

3.完善數字貿易知識產權相關制度

緊跟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對標國際標準,重視發達國家經驗和知識產權領域最新發展動態,積極探索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和標準規范,完善數字知識產權保護。

(五)搭建國內外信息溝通交流的創新服務平臺

1.支持設立海外科技服務平臺

鼓勵有條件的國內孵化服務機構在海外設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聘請專職人員開展相關工作,工作內容包括收集整理海外科技創新信息和市場發展需求、舉辦展覽展示活動,以及協助有海外市場拓展需求的孵化企業同國外相關機構進行對接等。

2.進一步強化國際孵化平臺與各類創新主體的合作

鼓勵國際孵化平臺加強同國內外大企業、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和其他孵化服務機構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定期收集、發布應用場景和融資渠道信息,助力形成國內國外、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健康生態。

3.支持舉辦高級別的創新創業賽事

鼓勵國際孵化平臺組織在孵項目參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賽事,或牽頭舉辦國際性創新賽事,進一步擴大開放創新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拓寬在孵企業信息溝通交流與展示渠道,提升國內創新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猜你喜歡
兩區孵化器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孵化器 倒閉潮來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聽課記
中國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鮮
孵化器的春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