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業能力狀況分層調查與提升路徑

2022-03-26 13:43程瑋陳峰
高教學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創業能力大學生

程瑋 陳峰

摘? 要:基于專業和年級分層調查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狀況,采用自主編制《大學生創業能力自評量表》,抽取19所高校的本科大學生進行調查,采集有效樣本4 248份。發現大學生創業能力整體處于中等水平,在專業和年級背景變量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專業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影響不顯著,年級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影響極其顯著,創業學習是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徑?;趯嵶C分析,提出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能力;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05-003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ir majors and grades. Methods: 4248 undergraduates from 19 universiti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elf-developed Entrepreneurship questionnaire, and the vali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in the middle level,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th major and grade. Major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grad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path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持續深化改革,將創新創業能力培育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也成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這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現實中,大學生參與創業的比例仍然較低,且成功率也偏低,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大學生創業能力不足[1]。

目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已從“雙創”教育擴展提升到“三創”教育的內涵建設,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F有研究中關于大學生創業能力理論的相關研究較少,導致量表開發更少,實證分析相對有限,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獲得的大學生創業能力理論模型[2-3],以采用自主編制《大學生創業能力自評量表》為研究工具,開展實證分析,考察基于專業和年級的大學生創業能力發展狀況,探析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路徑。

一、量表編制與檢驗

《大學生創業能力自評量表》包括69道題目,量表參照李克特(Likert scale)五級量表設計,該量表的編制分兩步驟:一是基于前期研究修正的由6個維度28項要素構成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六維理論模型,獲得由88道題目構成的測評指標體系,初步生成一份大學生創業能力自評量表[3]。二是采用編制大學生創業能力自評量表開展預測分析,以8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為調研對象,采集有效樣本607份,先抽取2所高校的96份問卷進行預測分析及專家評估,獲得一份由69道題構成的大學生創業能力自評量表,在此基礎上,再隨機抽取96份問卷進行驗證性分析,采用內部一致性系數、基本適配度檢驗、整體模型適配度檢驗和內在質量檢驗對量表的信效度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大學生創業能力自評量表總量表的內部性系數為0.988,6個分量表的克侖巴赫系數在0.927~0.969之間,這說明量表的信度較高,達到測量學要求?;具m配度檢驗中評價項目“是沒有負的誤差變異量”,檢驗結果數據均為正數;“因子負荷均>0.7”滿足>0.5的標準;“是否沒有很大的標準誤”,檢驗結構數據為0.266~0.500,三項模型適配判斷均為“是”,顯示本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基本適配指標均達到檢驗標準,表示估計結果的基本適配指標良好。整體模型適配度檢驗方面,絕對適配度指標較為合理,增值適配指標欠佳??ǚ綖? 611.731,p值為0.000<0.05,說明數據和理論模型不夠適配,但從卡方值與自由度之比看 (5 611.731/2 262=2.481),在正常范圍之內(1~3),表示假設模型與樣本數據的契合度較好。SRMR和RMSEA基本接近和基本滿足適配標準。從驗證性分析數據看,整體模型而言,該量表的三階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與實際觀測數據的配適狀況良好,即模型的外在質量較好。在假設模型內在質量的檢驗方面,題項信度上均大于0.5,測量模型的收斂信度和構想信指標度均達標,所估計的參數均達到顯著水平,T值介于19.70~45.52之間;所有估計的參數p值均為0.000,均到達顯著水平;題項的信度>0.5,各題項均>0.5,潛在變量的平均解釋方差比例均>0.5,潛變量的組合信度>0.6,可見模型的各擬合指數均達到擬合優度的條件,表明模型的內在質量良好。以上驗證數據說明編制的《大學生創業能力自評量表》具有較高的信效度,作為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測量工具是穩定可靠的、科學的。

二、數據統計與分析

(一)調查對象

調查樣本取自黑龍江、河南、山東、重慶、四川、廣東5個省和1個直轄市的19所高校本科生,其中公辦高校15所(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聊城大學、洛陽師范學院、廣州美術學院、西南醫科大學等),民辦高校4所(廣東白云學院、廣東培正學院、廣州大學松田學院、重慶工商學院),采用紙質和電子版兩種形式發放問卷5 000份,回收問卷4 500份,回收率90%,有效問卷4 238份,有效率94.18%。性別方面:男生1 689人,占比39.9%;女生2 540人,占比59.9%。專業方面:理工科1 272人,占比30%;財經類1 201人,占比28.3%;藝術類856人,占比20.2%;文法類(文史哲和教育)608人,占比14.3%;醫學類98人,占比2.3%;農學類73人,占比1.7%;其他130人,占比3.1%。年級方面:大一1 224人,占比28.9%;大二1 136人,占比26.8%;大三1 351人,占比31.9%;大四527人,占比12.4%;其中性別缺失9人,占比0.2%。

本研究通過SPPS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差異性分析及相關分析等。

(二)結果

1. 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整體水平

通過描述性統計結果發現(見表1):大學生創業能力總分均值為3.63分,整體上處于中等水平,在具體維度上,按水平程度的高低排序,依次為創業者基本素養、職業通用能力、創業領導能力、創業領導者特質、創業管理通用能力、創新創業技能。

2. 專業的差異

以專業為自變量,以創業能力總分和各具體維度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見表2:大學生創業能力總分在專業上的差異極其顯著(F=7.218 2,P<0.001),其中理工類的學生創業能力總分最高,其次是藝術類、財經類,農學類和其他得分偏低。在具體維度上專業差異均顯著,其中創業管理通用能力得分偏高的是農學類、理工科類和其他類;創新創業技能得分較高的農學類、農學類、理工科類和其他類;創業者基本素養得分較高的是醫學類、農學類和藝術類;創業領導能力得分較高的是理工科類、農學類和藝術類;職業通用能力得分較高是藝術類、醫學類和文法教育類;創業領導者特質得分較高的是醫學類、藝術類和文法教育類。據此推測,專業可能影響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

3. 年級的差異

以年級為自變量,以創業能力總和諧和各維度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見表3):大學生創業能力總分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F=7.218,p<0.001)。但在各具體維度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其中在創業管理通用能力、創新創業技能上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在創業者基本素質、職業通用能力、創業領導者特質上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創業領導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將創業能力總分和各具體維度上的得分比較,大四學生得分最高,其次是大三學生、大一學生,而大二學生最低。據此推測,年級可能影響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

4. 專業和年級背景變量與創業能力的相關分析

將專業和年級變量與大學生創業能力總分及各維度進行皮爾遜相關分析,結果發現(見表4):除創業基本素質外,創業通用能力、創新創業技能、創業領導能力、職業通用能力、創業領導者特質與年級均呈顯著的正相關(r=0.038;r=0.052;r=0.041;r=0.045;r=0.054,p<0.001),創業能力總分與年級呈顯著正相關(r=0.047,p<0.001)。除創業領導者特質與專業呈顯著的正相關(r=0.008,p<0.001)其他維度與專業均無關。這表明了專業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影響程度極小,但年級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影響極其顯著,整體來看大學生的年級越高,其自身的創業能力越強。由此可見,大學生階段的創業學習是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關鍵路徑。

三、結論與對策

大學生創業能力整體上處于中等水平,從具體維度上的水平高低評估,依次為創業者基本素養、職業通用能力、創業領導能力、創業領導者特質、創業管理通用能力和創新創業技能。大學生創業能力在專業和年級背景變量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專業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影響不顯著,年級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影響極其顯著,由此可見創業學習以及其依賴的基礎創新創業教育是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徑,這一研究結論與相關研究是一致的[4]。

基于以上結論,提出四點對策:

第一,高校應構建分層次、分年級建立梯度式的專創融合的教育體系。研究結論顯示,年級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影響顯著,這說明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生成與提升需要依賴創業相關學習來實現,因此高校應建立多元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一是構建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及第三課堂對接和融通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5]。二是分年級開設創新創業類實驗班和特色培訓課程。三是分層次搭建梯度式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四是分年級建立校企共建的校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活動和校內眾創空間等多鏈條的創新創業實踐實訓活動,即第三課堂。

第二,以“互聯網+”與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關系為切入點,創新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策略。如培養學生互聯網的創新創業思維、意識以及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等綜合應用能力;開展互聯網+創新創業類競賽;搭建在線創新創業模擬實戰平臺,“創辦網站對初涉商海的大學生要求不高,可以發揮其聰明才智,是一種比較便捷的互聯網創業途徑。[6]”

第三,高校應建立用人單位、畢業校友創業能力評估的持續追蹤與反饋機制。通過對關聯利益者的用人單位與畢業生創業發展軌跡和創業能力評估的持續追蹤調查,建立數據庫,采用大數據分析平臺,以“數據導航+創業發展評估”的模式牽引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并不斷檢驗、變革和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質量,進而實現以創新創業教育為突破口的人才培養的持續改革。

第四,高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高校內部質量評估嵌入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質量評價指標,建立以創業能力提升為導向的人才培養評價機制。創業能力是一種復合型的發展型能力,其培養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改革應緊密結合大學生創業能力評估,在人才培養全程中精準嵌入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內容,將創業能力的提升融入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同時,開展創業能力評估的持續改進激勵政策,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創業能力的交互提質。

參考文獻:

[1]種玉泉,彭健伯.大學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15):151-153.

[2]程瑋.大學生創業能力結構模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5):133-136.

[3]程瑋.大學生創業能力結構模型的修正與測評指標體系建構[J].創新與創業教育研究,2020(3):97-103.

[4]尹苗苗,張笑妍.我國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路徑探析[J].科研管理,2019,40(10):142-150.

[5]程瑋.大學生就業能力自評量表(CSEQ)的信效度分析及啟示[J].大學教育,2020(2):191-195.

[6]肖航,宮萍,李慶棟.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需要創新思維[J].科技風,2017(18):50.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平臺及重大科研項目“財經類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特色課程體系與實踐模體研究——基于創業能力六維模型理論”(2017WTSCX120);廣東省高等教育和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專創融合視角的三創教育體系優化與實踐”(CIQX-JT20201)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程瑋(1966-),女,漢族,河南洛陽人,博士,教授,創新創業學院院長,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就業創業教育等。

猜你喜歡
創業能力大學生
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高職生就業與創業能力培養的探討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產學研用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研究
基于TRIZ理論的女大學生創業能力與精神培養研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研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獨立學院經管專業創業實訓課程體系架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