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異家庭里幼兒的心理健康個案研究

2022-03-27 10:36李佳佳
文學天地 2022年2期
關鍵詞:康康書籍家庭

李佳佳

一、案例觀察

上周五晚上,尤尤媽媽發信息告訴我尤尤閱讀書籍沒有帶回家,被康康拿走了。當周一的時候,我向尤尤和康康詢問情況。尤尤說:“周五書籍分享日的時候,康康覺得我的書籍有趣,就想帶回家。我對他說不行,媽媽會知道的?!笨悼嫡f:“沒關系的,你不告訴媽媽就可以了?!贝藭r康康說:“我只是想帶回家玩玩嘛?!苯處熤赋隽丝悼档腻e誤行為,并讓康康明天把書籍帶過來還給尤尤。

在事后追蹤的時候,教師發現過了一個禮拜,康康依然沒有把書籍還給尤尤,每次尤尤詢問的時候,他總是答應明天帶過來,第二天就說忘記了。

二、背景闡述

康康從小爸媽就離婚,一直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爺爺視力不好,平時就讓康康自己玩,奶奶要上班沒時間照顧康康。

三、個案情況分析

隔代教育是指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悼党錾痪酶改妇碗x婚了,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屬于隔代教育。在上述案例中,康康因為喜歡尤尤的書籍,就想把書籍帶回家。當尤尤說媽媽會知道的時候,康康反而說你不告訴媽媽就可以了??悼翟谧鍪虑榈臅r候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所有的行為都是圍繞“我想玩”這一目的去開展的,其次康康表現出對“媽媽”這一名詞的一種冷漠。他沒有享受過母愛,沒有與媽媽形成良好的依戀關系,不知道母親對于孩子的重要性,認為做了事情不告訴媽媽就可以了,完全不考慮媽媽知道后的后果是怎樣的。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發現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幼兒 交給長輩撫養,幼兒 缺少情緒宣泄的渠道,不能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系,違規,違紀行為發生次數比正常幼兒會多。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離婚對父母,對幼兒都是一次心靈上的手術,震動很大。它對幼兒的情緒,認知和社會化發展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就起原因主要有三個:1.原有的家庭生活方式全被攪亂,要適應一套新的,強加的生活方式。2.離婚父母因受種種壓力(如經濟,家務,社會輿論,自我概念)二線的緊張,焦慮,沮喪,孤獨,缺乏關心和愛心,影響親子關系和正常的教育。3.幼兒感到自尊心受蹂躪或內疚,影響學習活動,害怕與同伴交往。我們可以發現,康康對于拿了別人東西不還沒有任何的負罪感,不知道這是一件錯事,缺少正確的是非觀念??悼蹈改鸽x婚不管康康,爺爺奶奶忙于工作,再加上年紀也大了,無法照顧康康??悼档氖澜缬^,是非觀念是在日常生活中獨立建構起來的,缺少父母的正確引導。雖然在學校中教師也在引導幼兒 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但是缺少家庭的配合,尤其是父母的言傳身教,這顯然是不行的。

四、離異家庭里幼兒的心理健康策略

離婚不僅僅是父母之前的分離,也是整個家庭的分離。這種分離,會給未成年人帶來不可預估的問題,他們不理解為什么自己的爸爸媽媽會分開了,自己很難再見到爸爸或者媽媽。在他們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時,如果在這個過渡階段缺少正確的引導,會形成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作為教師,要格外注意這些孩子的日常教育。

(一)在班級活動里鼓勵孩子

在班級生活中多鼓勵這些孩子參加,培養對集體的歸屬感與成就感;多關注孩子的行為,發現不良行為時及時引導,多注孩子值得稱贊的地方,避免過多的批評,因為過多或不適當的批評都會引起抵制和反感,兩者之間的關系將越來越疏遠。當孩子參與班級活動時,多關注孩子的努力,而不僅僅是結果。在現在出現的年輕人的心理問題中,“不能接受自己”是較常見的問題之一。父母和教師要培養孩子欣賞自己,孩子自然就會充滿自信,活力和快樂。另外,教師可以通過班級活動,幫助問題幼兒在幼兒群體中建立聲望,并提高他的人際關系和在課堂中的地位。

(二)離異家庭要建立密切的家校聯系

家校聯系對于第一時間掌握幼兒信息具有決定性作用,幼兒的生活一般是兩學校與家庭兩點一線,心里產生偏頗,也只會發生在家庭與學校的生活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作用都是雙方促進的,家庭教育將會給幼兒帶來帶來認知上直面的影響,所以,學校應當及時了解幼兒的家庭情況,結合教育理念,給幼兒提供緩解家庭壓力的釋導方式,改變幼兒以偏概全的認知模式。比如,定期開展家長會,定期展開家訪與電訪活動,將幼兒的任何情況實時與家長進行溝通,總結出相應的意見,減少幼兒攻擊性行為事件的發生。當然,教育幼兒要因人而異。幼兒的錯誤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不同,他們的年齡,性別,性格和偏好也不同。因此,教師應根據過失的程度和人格特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不能一概而論。同時,教師也要聯系家長,做好家長的工作,鼓勵家長做好孩子的引導工作,幫助家長解決在家中出現的教育問題,實現家園共育。讓幼兒 穩的度過過渡期,適應父母離異給自己生活帶來的變化。

(三)引導家長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1.心思時間不可少

家庭雜事可以要求某人做這項工作,但是親子活動不能偽造其他人。無論您有多忙,都應每天為孩子留出盡可能少的時間。大家談論一天,了解彼此的心情,也可以一起做某事。在專注于“他為什么不跟我說話”問題之前,請不要等孩子遇到問題。如果孩子最好的朋友是電視,視頻,視頻游戲,那么他不一定只是聽話,他可能會太孤獨。

2.用心聆聽孩子說話

一位家庭教育家說:“說話者是弱者?!边@個孩子很虛弱,需要說話。有人需要聽,并仔細聽。只有多說話,孩子才會變得更堅強。父母耐心地聽孩子的話,有幾個好處:第一,孩子覺得父母尊重自己,第二,父母可以理解孩子的想法,第三,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這種家長教育要比直接對孩子說:“您只想說什么”和“為什么不聽我的演講”好得多。

參考文獻:

[1] 張一紅.淺析離異家庭幼兒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J].黑河學刊,2021(02):71-73.

[2]王明光.家校共育,讓離異家庭孩子得到更多關愛[J].家長,2021(02):8-9.

[3]楊婷. 幼兒感知婚姻沖突、自尊與校園欺凌的關系及教育對策[D].河南大學,2020.

[4]熊猛,馬建平,葉一舵.相對剝奪感對離異家庭幼兒抑郁的影響: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0,28(03):523-527.

[5]蘇媛. 離異家庭幼兒人際交往障礙的個案工作介入[D].長春工業大學,2020.

猜你喜歡
康康書籍家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國書籍享譽海外
妙趣橫生的倫敦書籍長椅
家庭“煮”夫
曹文軒主編的書籍
康康日記
書籍與少年
康康日記
康康日記
戀練有詞
康康日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