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如何創新優化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

2022-03-27 22:45凌茜
啟迪·上 2022年1期
關鍵詞:創新優化古代文學高職教育

凌茜

摘要:網絡大環境既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滿足了人們對多種知識的渴求,也沖擊著人們對古代文學經典作品的閱讀,便捷的快餐式閱讀比起靜心長久閱讀經典更容易。但作為承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深厚文化底蘊的古代文學經典對于整個民族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認真探討如何創新優化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經典新讀,挖掘經典的豐富內涵。

關鍵詞:高職教育;古代文學;創新優化;有效策略

引言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創新,已經全方位實施起來,新的教學內容,在不斷地發生改變,而傳統教學中的落后方式,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和進步,通過課程的調整,才能實現整體課堂教學效率的持續上升,幫助學生逐漸內化知識,以滲透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觀念,確保整體課堂教學的高效運行和發展。作為高職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教師,通過有效的方式,進行課程的改革和升華,要與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文化,緊密地結合起來,融入文化自信的理念,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不斷的變革和調整教學思路,確保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升華,真正為學生帶來新的體驗和感受,以提高中國古代文學的教育教學效率和質量?;诖?,下面就對如何創新優化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進行如下分析。

一、創新優化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的重要性

新的教育教學環境在不斷地發生改變,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創新更加明顯,中國古代文學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科目之一,在經受風霜洗禮的過程中,依然保持著亮麗的色彩,能夠真正引領學生不斷的前行和進步,促使整體的傳統文化得以優化和升級。作為高職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師,需要認清當前的形勢,高效地進行課程內容的開發和運用,要挖掘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探索新的教學路徑,確保整體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和生機,真正意識到提高高職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性。集中體現在:

(一)有助于凝集教學智慧,傳承中華優秀的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各族人民在漫長歲月中創造和積累起來的精華,只有通過有效的方式進行傳承和弘揚,才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文化的獨特氣息,增強民族文化的自信,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提供堅強的后盾。在高職中國古代文學課堂教學改革中,提高其教學效率更有助于展現整體課堂教學的智慧,不斷的進行傳統文化的弘揚,找到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促使優秀傳統文化所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強大。

(二)有助于創新課程內容,推動中華文化的變革

課堂教學在不斷地發生改變,新的教學內容已經緊跟時代的變遷得以創新,真正為整體課堂教學的變革提供條件。從高職中國古代文學的實際發展來看,其教學效率的提升,更能挖掘出豐富的民族精神,引導學生積極的前行,真正實現課程內容的創新和實踐,把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高效的總結和歸納,以更好地展現課堂教學的優勢,確保中華文化的不斷變革。

二、當前高職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教學帶有太強烈的目的性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中,很多科目的學習都是以最終的考試為目的的,學生想要考高分,教師希望學生能夠獲得好的成績。因此,日常教學中,教師更注重的是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學生也往往是在各種習題的海洋中暢游。高職古代文學的當前教學也是如此,學生學習過程中帶有太過強烈的目的性,無法對課程內容生發出足夠純粹的熱愛,對很多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情感也不能感同身受。甚至會因為考試以及無休止的練習題而對課程本身產生厭倦心理。這樣的狀況下學生自然不會是深入探究古代文學,發現傳統文化之美。

(二)古代文學教育不受重視

我國在不斷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采取了非常多的全球化措施,對國家經濟的繁榮帶來了非常大的幫助。但與此同時,一些外來的思想,文化也在不斷侵襲著年輕一代的心靈,造成當前很多學生對文化更加推崇,反而忽視了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探尋。高職中的古代文學課程開設也受到這種大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很明顯可以發現,近幾年報考古代文學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少了,很多學生都是因為本身高考成績不夠理想,又想在心儀的學校中學習,迫不得已調劑過來的。而高職本身對于古代文學的教學發展也不夠重視,無論是教學資源還是其他師資力量等方面都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造成古代文學的教育教學變得越來越頹喪。

(三)傳統文化逐漸被取代遺忘

當今社會以及學校中,有很多個體對于傳統文化是存在偏見的,很多人并沒有認識到傳統文化與社會發展之間的正確關系,僅僅是覺得我們當前生活的環境是更現代化的,因此需要更多的是科技的力量,而不是所謂的傳統文化。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但在高職以及社會中確實普遍存在的,不得不說,某種程度上這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悲哀。高職在對學生進行古代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取合理科學的措施去幫助古代文學與現代科技進行更深入的融合,幫助學生正確意識到傳統文化與社會當前以及未來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潛在親密關系,對學生的錯誤認知進行糾正,古代文學教學與傳統文化傳承才能有更光明的未來。但當前很多高職并沒有尋找到足夠合理的方式來對其進行落實,還需要更多時間的嘗試。

三、創新優化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古代文學的鑒賞

白居易認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苯處熢诟呗殱h語言教學中,在開展詩詞文學閱讀的過程中,需要解讀作者的個人經歷與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學開展之前,學生應了解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與個人經歷,這樣學生才能夠充分解讀詩詞的思想內涵,進而掌握的詩詞的內在情感,在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學習:其一在學習開展之前查詢基礎知識,掌握作者的思想經歷。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還可以指導學生在閑暇時借助網絡或圖書館資料或參考數據來進行查詢,并且收集作者的經歷資料,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好的解讀詩詞內容。如在閱讀李白詩詞的過程中,需要學生了解李白先生的性格特點;其二還需要解讀的詩詞的創作背景。詩詞是作者在特殊社會環境中有感而作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借助的搜索資料來開展解析。這種方式既可以培養學生們的信息收集能力,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的可以講學生帶入到特定情境中,進而使學生對詩詞內容有一個精準的認知。例如在《文心雕龍·時序》中說道:“歌謠文理,與世推移?!笨梢哉f這首詩歌的文辭思想與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經歷緊密相連。另外,教師在講述《贈汪倫》時,其可以先講述汪倫邀請李白做客,即為汪倫在桃花潭中隱居,每天都在朗讀李白的詩詞佳作,進而對李白有了欽佩之情。然后聽說李白要來安徽,就給李白寫了一封信邀請他來到自己的住處。而李白也早早就聽說過汪倫,在接到邀請之后便高興地去了。但到桃花潭之后,李白感覺自己被騙了,眼前的桃花潭沒有十里桃花,就是一個酒店的店名,這一景象并沒有使李白惱怒,反而大笑起來,說道:“臨桃花潭,飲萬家酒,會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之后汪倫與李白就成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在離別時,汪倫送給李白一首歌,使李白十分感動,隨之寫下了《贈汪倫》這首詩,這首詩因為有這個美好的故事而流傳至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講述清楚內容,以此來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二)以文史互證教學法為基礎培養學生積極性

在開展高職古代文學史教學中,往往由于長期以枯燥單一的內容對學生展開教學,導致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性低下,最終整體教學工作開展難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因此,在當下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不斷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之中。通過應用文史互證的教學方法能夠滿足這一教學要求,能夠通過將歷史知識融入課程教學的方式對這一教學工作進行優化,最終則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高職古代文學史課程教學高效開展。例如在進行《紅樓夢》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這一文學作品內容教學,同時可以通過對作者簡介、創作背景以及當時的環境背景進行分析教學,促使學生能夠明確這一文學作品的出現與各方面因素息息相關,最終則能夠保證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具有高度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工作高效開展。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文史互證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優化過去教學工作中學生積極性低下問題,進而則能夠為這一教學工作高效開展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古代文學史相關知識充分掌握。

(三)應用平臺豐富教學方式

應用平臺到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之中,學生可以應用移動終端進行知識學習等活動。對于教師而言,也可以同樣應用平臺,并結合不同的教學模式,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如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在對相關知識點講解時,教師只能讓少數同學回答相關問題,很容易導致其他學生的參與感下降。教師可以將問題上傳到平臺相應的試題庫中,引導學生定時完成相應的任務,從而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在完成平臺預習后,教師可以應用翻轉課堂教學的模式,鼓勵學生針對自身課前預習情況到講臺上,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講解論述,其他學生針對講臺上學生的論述進行相應的補充,借助該種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意識,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

(四)積極獲取國家政策方面的支持

高職教師在教導學生古代文學,幫助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熱愛之情的過程中能夠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到了高等教育階段,學生自己本身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思想,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未來就業生活,教師能夠將古代文學發展成學生的一個愛好,但更多的還需要社會以及國家去建立更多的保障制度,有更多有利于傳統文化傳承的政策,才能對學生產生更大的激勵。故而,高職在進行學生古代文學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去尋求國家在相關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說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古代文學課程,讓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去接觸古代文學,構建一個更加系統化的古代文學以及傳統文化學習氛圍,以此推動全社會的古文化學習熱潮,高職學生也會受到環境影響,在古文學與傳統文化方面有更好地發現。

總結

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深藏在各類的古代文學作品中,不露聲色卻神秘到引人探尋。凝結著最深奧的古代人民智慧,也對今人的更好發展產生著不小的影響。我們要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榮,認真學習古代文學知識并進行傳統文化的不斷傳承。高職教師在教導學生古代文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轉換教學觀念與方法,將古代文學知識與傳統文化和學生當下的生活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帶領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感觸,從而使其被傳統文化折服,主動對文化進行傳承。同時還應該積極獲取到國家政策方面的支持,從社會環境的角度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局勢進行改變,反哺高職古代文學教學,構建更具古文化氣息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石瑾.淺析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面臨的困境與優化措施[J].散文百家(理論),2021(08):185-186.

[2]劉威韻.論如何創新優化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J].文學教育(上),2020(05):80-83.

[3]馬松.高職院校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困境與對策[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9(06):53-55.

猜你喜歡
創新優化古代文學高職教育
古代文學作品鑒賞思維與視角的轉換
高校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研究
網絡環境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模式探究
加快工業經濟創新優化的對策思考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間接融資支持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財務會計在銷售創新與優化中的作用研究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管理工作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