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古詩詞自主閱讀組織策略研究

2022-03-27 22:45祁妍婕
啟迪·上 2022年1期
關鍵詞:組織策略高中語文

祁妍婕

摘要:本文針對高中語文古詩詞自主閱讀組織策略進行研究分析,旨在變革古詩詞學習方式,引導師生走向學習的自主和教育的自覺,實現學生的主動閱讀和高效閱讀。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自主閱讀;組織策略

我國古代,詩同社會生活密切結合,祭神唱詩,送別吟詩,盟會賦詩,科舉考詩……散文、小說、戲劇都有詩化現象,中國文學簡直就是詩化的文學。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創造表現的能力”,“應該引導學生自覺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附錄中“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要求學生背會40首詩詞曲,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均有涉及。[1]

可見,古詩詞直至今天仍然是高中語文閱讀與鑒賞的重要內容。

高中生古詩詞學習現狀分析

學習態度冷淡

對生活在智能化時代的當代高中生而言,古詩詞的語言體系、思想內容和情感距離他們太遙遠,很難讓他們有真切的情感體驗,以至于高中生與古詩詞間存在嚴重的隔閡感。

學習動機功利

很多高中生在應試教育的誘導下,學習目的功利。為了應對高考,很多學生在考試中用“不變”的“公式化”答題模板和“程式化”閱讀經驗來應對“萬變的試題”。

教學中心偏移

學生為應考而記,教師為應考而教。教學以考點中心,重題型訓練,輕古詩詞的內容情感,對古詩詞的鑒賞雖有涉及但總體偏弱。在應試心理驅動下,教師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易漠視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和審美體驗。

在這樣的教學格局下,即使有少量的學生有興趣學習古詩詞,也基本流于碎片化閱讀,在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可能有所欠缺。筆者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致力于研究高中生古詩詞自主閱讀的組織策略。

這里所說的“自主閱讀”“不是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材料而教師不加干涉的課外閱讀,而是專指閱讀教學的一個環節,是在合作閱讀和探究閱讀之前進行的第一個閱讀實踐?!盵2] 是親近文本的真實閱讀,是不可替代的獨立閱讀,是講究方法的主動閱讀。

這種前置性閱讀強調的是全面依靠學生,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閱讀時有任務、有層次,學生對古詩詞先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為后續的合作閱讀和探究閱讀打好基礎。

高中語文古詩詞自主閱讀組織策略

素讀感知

“素讀是一種基于閱讀認知規律,引導閱讀主體不依靠或者很少借鑒外部條件,直面文本,以培育其閱讀原初感受為原點,最終指向其語文核心素養的閱讀型學習方式?!盵3]學生首先須認真閱讀古詩詞3-5遍,借助注釋,不參考任何資料,初步感知詩意。學生與古詩詞素面相見,回到文本本身,回到語言本身,與所讀古詩詞進行一場最原始的對話,并形成對所讀古詩詞的最樸素的解讀。[4]

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對更深刻、更透徹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創作本意和思想情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鼓勵學生在“素讀感知”后借助互聯網或其他渠道搜集了解所讀古詩的相關背景知識。持續的古代文學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于學生建構文學史的知識框架,這樣學生就會在文學文化知識的長期積累中逐漸擁有高瞻遠矚、觸類旁通的古詩詞鑒賞智慧和能力。

涵泳體味

組織學生反復涵泳,用自己的心靈去追尋詩人的心靈蹤跡。中國詩學歷來反對條分縷析式的細讀法,中國詩學選擇的是一條由生命直達心靈的直覺體驗、整體觀照的理解之路。新課標也著重強調學生要“獲得對語言和文學形象的直覺體驗”“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讀寫作經歷,發揮想象,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發現”。[5]

比如閱讀李商隱的《錦瑟》,學生深潛古詩之中展開的反復玩味與推敲幫助學生在閱讀思考中形成新的閱讀認知,激活了學生的生命感受,調動了學生儲存在記憶中的人生經驗,從而獲得了一些全新的意義。

成果表達

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有效的閱讀支持,定期組織學生交流自主閱讀成果。教師通過搭建網絡學習平臺,組織、鼓勵學生運用跨媒介進行多樣化、個性化的表達與交流,展示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

學習平臺的搭建有利于學生的互動互評,交流展示的過程中可能產生激烈的思維碰撞,不僅能養成個體獲取知識信息、整理疑難困惑、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而且有助于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積累整合

學生按照古詩題材歸類、古代文化常識、散文化語言描繪詩歌的內容、概括詩歌主旨情感、閱讀感受等幾個方面整理古詩詞閱讀筆記。梳理整合筆記把古詩詞自主閱讀落到實處,學生通過記錄閱讀過程中的思考、探索和收獲,不斷擴展自己的古詩詞積累,豐富自己的閱讀體驗,使所學的古詩詞知識結構化,還能進一步理解蘊含其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逐漸養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品位。

總而言之,開展這樣的古詩詞自主閱讀實踐活動,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中生閱讀古詩詞的隔閡感,實現學生的主動閱讀和高效閱讀,并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展開后續學習——合作閱讀和探究性閱讀,從而走向學習的自主和教育的自覺。

參考文獻: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2]李雁.自主閱讀:回歸閱讀的零度[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5(12).

[3]戴繼華.說說素讀、裸讀及細讀——兼與于軍民老師商榷[J].教育教學與評價(中學教育教學),2020(05).

[4]楊建章.語文教學應重視“素讀”[J].語文建設.2013(19).

本文是徐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2018年度立項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自主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H-13-18-L308”。

猜你喜歡
組織策略高中語文
基于網絡交際情境下高中語文寫作學習任務群設計的應用初探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引導”方法研究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基于突發事件條件下鐵路行車組織問題探討
英語學習組織策略輔導活動課設計與實施研究
高中生物互動式課堂的組織策略
談小學英語樂學課堂模式的組織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