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土空間體系背景下基于GIS的村莊規劃數據庫建設研究

2022-03-27 02:00周瑞呂賓
科學與生活 2022年2期
關鍵詞:圖斑空間規劃圖層

周瑞 呂賓

摘要: 目前我國正逐步組織開展國土利用空間規劃的組織 編制工作,要求生產、生活、生態領域空間規劃科學合理布 置,增強國土利用空間規劃對其余各項空間規劃的組織指導 協調作用。本文從GIS數據庫特點切入,通過研究GIS村莊規劃數據庫的建設工作,討論數據庫內容與規劃內容、要點的對應關系和村莊規劃數據庫成果在規劃體系中的作用,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村莊規劃數據庫的編制與合理運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規劃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建設

1GIS空間分析方法

通過利用GIS等空間數據分析儀的功能,可以直接提取整個研究重點區域內的必要空間信息,或將這些空間數據直接轉換為研究所必須符合信息。GIS系統除可以進行管理大量的空間數據外,還可以植入許多空間分析模塊用以幫助解決城市與區域規劃問題。GIS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空間屬性與非空間屬性形成統一的狀態,能夠實現各類非空間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工作,并且還能以最快的速度產生經濟指標表格,而對各種類型圖的統計之后也可快速形成專題圖。

2空間規劃及數據庫信息平臺研究

2.1平臺建設重點

空間規劃的現實基礎,在于邏輯相同但成熟度有別的多種規劃[8]。從地理信息角度來看,多規沖突的本質是各個規劃的信息難以共享,缺少交互融合的平臺。因此,需要智慧型國土空間規劃在工作中實現“多規”疊加分析與檢測修正,完成打破信息壁壘的任務。此外,當前空間規劃的角色發生轉變,自傳統土地利用藍圖的傳遞者向多尺度多行業空間政策的承載者和實施平臺發展,從而對空間規劃的工作過程提出了“先布棋盤、后落棋子”的要求。因此更需要數據庫信息平臺的輔助,整合提出以“雙評價”體系為代表的一系列整合邏輯,為空間規劃在資源配置的價值取向和措施方法上提供數字化角度的量化評判。

2.2規劃數據庫建設指引

數據庫信息平臺建設的要求,可以概括為目標、坐標、指標、精度、邊界的統一,具體執行則需要空間規劃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空間規劃編制成果數據庫、相關業務審批數據庫、其他相關資料數據庫的相互協同支撐。對于村莊層面規劃數據庫的建設,則主要體現為對各類用地、各類區域的界線及控制區提出了相對更為精細的空間粒度要求,需要以村莊各細化地類、管制分區等項目為對象,在建設過程中完成邊界及要素進一步的體系化、精細化整理,從而對村莊規劃數據庫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參考北京市村莊規劃GIS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在GIS基礎上通過引入J2EE體系架構與ArcIMS技術,來優化視圖與增強用戶界面的交互性。通過GIS與管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結合,最終實現空間圖形與人口、產業等村莊規劃信息的聯動查詢,整合規劃建設各階段綜合信息,有效實現村莊發展過程的動態跟蹤。

3 GIS規劃數據庫建設研究

3.1村莊規劃數據庫內容分析

建設過程中,基于村莊土地利用現狀、建設現狀、土地開發潛力等前期現狀普查成果,疊加對比各類上級規劃進行分析,最終通過規劃村莊范圍圖斑此類管理類數據圖層,與建設用地管制區圖斑、期末地類圖斑、土地用途圖斑此類核心規劃數據圖層記錄與處理,最終實現村莊內部要素空間關系的記錄、建設指引及可視化表達。

核心規劃數據圖層中,主要以村莊內農業用地、建設用地與其他用地的各細化地類為處理對象,對其屬性進行編輯與分類,從而整理對應基本農田保護、村莊建設管制、歷史文化保護等控制性內容。當前,村莊規劃數據庫建設重難點,主要在于前期村莊數據的獲取、數據真實性與空間對位的問題;以及依據當前已出臺的入庫成果標準,總結完善村莊規劃數據庫制作流程及優化方向。

前者主要依托于GIS系統與遙感、測量等相關數據獲取系統的聯系與配合,而后者則需要規劃從業者在數據庫制作過程中對技術要點進行歸納,總結建設過程中圖層數據的使用、分析,針對所遇到的數據沖突、缺失等問題對上層進行反饋。在具體數據圖層內容上,則注意消除城規與土規在地塊性質認定上的分歧,統一依據使用屬性完成現狀土地數據的整理,進一步支撐后續村莊規劃內容的制作。此外,由于過去規劃編制中常使用的CAD等軟件精度有限,容易出現各種微小偏差及細碎要素,導致其規劃成果文件易存在各種點、線、面的微小偏離,需要在規劃數據庫建設過程中進行處理修正,提高各點、線、面要素記錄的精度。

3.2村莊規劃數據庫建設研究

3.2.1現狀要素整理

在對城規、土規等文件進行整理前,主要通過現場調研等方式,通過實際土地利用現狀校對城規、土規數據文件,提高前期數據真實性與時效性。此后,對以往以CAD文件形式保留的城鄉規劃成果的處理(如圖1所示),主要通過將CAD文件轉化為SHP(shapefile)文件進行精度提高。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解決CAD冗余數據影響、轉換過程中存在的投影偏差等問題。

在淄博某鎮各村村莊規劃數據庫建設中,通過對原村莊規劃成果CAD進行整理,在CAD中通過“填充?重生成邊界”的做法使各性質用地重新生產閉合多段線邊界,并移動多段線邊界重新校核坐標,使其吻合測繪所得空間數據,得到可待轉換的CAD文件以處理坐標問題。因此,需要預先了解CAD文件坐標系類型,才能通過移動或在GIS中進行重投影以修正坐標,從而處理規劃成果銜接帶來的失準問題。此后,在GIS先將待轉換的CAD轉換為SHP,并在轉換過程中刪除多余字段映射內容,再使用ARC ToolBox工具中的重點數據管理工具進行要素轉面,即可得到可作為村莊GIS數據庫使用的規劃面要素SHP文件。

GIS建立個人數據集后,將規劃面要素SHP文件與期末地類圖斑、土地用途分區、建設用地管制區等其他規劃銜接內容一同導入個人數據集,即可進行圖層整合。整合過程實質是對各圖層空間關系的關聯與對比,排查各圖層存在的邊界偏移、要素錯位等問題,從而提高規劃的準確性。針對此類邊界與要素的問題,可以通過拓撲工具輔助檢測。通過添加各類拓撲規則,即可對面圖層要素進行排查(如圖2所示)。

在淄博某村的處理中,選擇了“層內要素是否自相交”及“層內要素是否重疊、是否閉合”兩個規則,可以有效排查重線、重面及地塊獨立分離等出現頻率高的錯誤。此后需要核對各規劃及現狀情況,通過編輯器對錯誤圖斑進行調整,確保各圖層正確對應且無多余要素,實現現狀要素圖斑的簡潔準確。

3.2.2規劃建設分析

村莊規劃數據庫對規劃內容的記錄,主要在現狀要素整理的基礎上增加其圖斑規劃屬性字段,并根據村莊調研內容,將規劃調整內容錄入村莊規劃數據庫中。與現狀要素內容對比,規劃變更內容,主要體現在期末地類圖斑圖層的QMDLBM與QMGHFLBM內容、土地用途圖層的TDYTFQDM(土地用途分區代碼)、建設用地管制區圖層的TDKJGZFQDM(土地空間管制分區代碼)三類屬性中。期末地類圖斑圖層的QMDLBM與QMGHFLBM內容,主要通過與現狀要素整理時記錄的DLBM與GHFLBM字段進行對比,直觀地體現規劃用地較現狀是否發生改變。賦屬性值后,各用地能夠通過地類代碼快速檢索及確認用地的綜合屬性,及時校對規劃內容。如選中某地塊QMGHFLBM為2120(農村居民點用地),其對應管制區地塊代碼為1030(限制建設區)或1040(禁止建設區),說明地塊規劃編制存在問題,需要進行調整。對比直觀明顯且便捷,有利于規劃準確性及精度的提升。

5結語

本文基于新時代空間規劃背景下數字化“新生態”發展導向,結合空間規劃數據庫信息平臺整體定位、功能與發展基礎,以村莊層面視角對信息平臺中規劃數據庫的作用及工作進行研究。GIS村莊規劃數據庫作為數字化動力的重要組成,需要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指導下不斷完善,助力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構建與運作。

參考文獻:

[1]張鴻輝,洪良,羅偉玲,等.面向“可感知、能學習、善治理、自適應”的智慧國土空間規劃理論框架構建與實踐探索研究[J].城鄉規劃,2019(6):18-27.

[2]劉彥隨,王介勇.轉型發展期“多規合一”理論認知與技術方法[J].地理科學進展,2016,35(5):529-536.

[3]袁小燕,王滿,花曉波.基于ArcGIS的鄉級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建設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7(9):85-91.

猜你喜歡
圖斑空間規劃圖層
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國土空間規劃思路探索
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
基于模型構建器的三調地類變化類型標注方法研究
地理信息系統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分析
為《飛舞的空竹龍》加動感
全國三調辦印發通知要求:做好統一時點更新調查國家級核查發現疑問圖斑整改
遼陽市生產建設項目擾動圖斑復核的思考
淺析當下國土空間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以假亂真窺探濕玻璃后的風景
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地表覆蓋分類技術與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