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幼兒園開展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的途徑與策略

2022-03-27 02:00門玉英
科學與生活 2022年2期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幼兒園

門玉英

一、幼兒園開展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伴隨時代飛速發展,社會環境不斷變化,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人的心理發展也帶來巨大的影響和變化。在幼兒園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發現有“問題”的幼兒占比在逐年上升,“個性”幼兒的增加,讓老師們在工作中應接不暇。為什么工作難度越來越大?為什么孩子越來越難管?為什么家長越來越難溝通?這是困擾老師們的一大難題。雖然家園共育工作在幼兒園已經常態化,可是我們總感覺似乎還少點什么。

現在中小學校都已建立了心理咨詢室,有專職心理教師,相對來說幼兒園在這方面就比較欠缺。如果我們在幼兒園階段就能指導家長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認識到成年后心理健康存在明顯缺陷的人,往往與其從小的家庭環境和家長的行為個性有直接關系。促使其關注自己心理健康發展,自覺主動地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采取科學的育兒方法,從而影響和幫助孩子從小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并能積極有效地配合、支持幼兒園開展教育工作。

二、抓住契機找到開展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的突破口。

1.成立“中智家長工作室”,理清家長的教育需求和存在的教育誤區。

2019年我園開始探索如何能夠有效地開展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工作。首先,

成立“中智家長工作室”,由具有“少兒心理咨詢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資質的教師負責工作室工作的全面開展,家長受眾群體定位為小小班和小班家長,建立學習交流群。其次,下發《家長育兒需求現狀調查問卷》,從家庭基本信息、家庭育兒困惑、家庭育兒需求三個方面,圍繞30個問題展開調查,通過對問卷結果的科學分析,梳理家長的教育需求,同時找到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誤區。第三,制定工作室工作計劃和課程安排及具體實施方案。

2.以“新冠肺炎疫情”為突破口,開啟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第一課。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疫情初始,不斷攀升的發病數據威脅著大家的身體健康,不斷增長的疑似病例撥弄著大家敏感的神經,不斷擴大的疫情范圍讓大家惴惴不安,更對心理承受能力帶來嚴峻考驗。居家隔離持續時間的不確定性,讓我們認識到疫情防控和心理干預應同等重要。如果不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家長進行心理疏導和調節,一旦家長心理出現狀況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為今后的園所工作增加難度。于是從2月2日起,我們以全國第一本非常權威的《新型冠狀病毒大眾心理防護手冊》作為教科書,重新編輯整理了八期內容,以幼兒園簡報為載體,持續對家長進行心理干預和指導,從家長與老師們每日交流與反饋中我們觀察和感受到家長的心理變化,效果凸顯。

三、多種形式建立起開展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的長效機制。

1.有計劃地持續開展家長心理健康教育大講堂活動。

當下家長對兒女期望值過高,會讓孩子成為這些期望的擔負者,這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通過指導家長對心理知識的學習,讓大家掌握無論是幼兒還是成人,每個行為的背后都存在心理動機,如果家長學會改變,幼兒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受疫情影響,我們采取錄制講座音頻的方式進行線上交流,至今已向家長分享課程40余期,每期均有固定主題,涵蓋心理學基礎知識、中國孩子心理現狀分析、幼兒各年齡段心理發展特點、如何面對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獨立期、正確認識看待幼兒敏感期、正確認識情緒、培養自我負責的孩子系列講座、每周閱讀等,按照幼兒不同年齡階段講授不同內容。參與收聽學習的家長人數近百人。同時通過提交課后作業、群內交流分享、撰寫心得體會等方法,提高學習效果,達到教育目的。

2.有針對性地進行家長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定期征集和整理家長在育兒方面的困惑,針對共性問題,結合園所工作的時間節點,以圖片形式對家長進行幫助和指導,便于家長將方法有效地使用到幼兒心理問題的預防和教育中。例如:“解讀新入園幼兒的哭鬧”、“孩子挑食怎么辦?”、“打架與挨欺負”、“到底該不該學寫字和計算?”“回家就餓是啥原因?” 等等。依托網絡信息平臺,分享“每日親子教育”短視頻,短小精悍地傳達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對于家長的個別需求,給予耐心的解答和積極的回應,使家長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越來越專業。

3.有目的地提升教師心理專業技能,暢通家園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家庭和幼兒園的良好教育環境需要家長和教師共同創設。當教育環境從家庭轉移到幼兒園,幼兒園的教育環境以及教育方式就成為了孩子學習的對象。我們及時調整教師培訓的內容,所有內容均與心理知識相結合,不斷提高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儲備。同時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多留意幼兒的行為表現,對個性幼兒和有不良行為的幼兒,均從心理方面入手給予教師專業引領,指導教師如何有效地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信服,形成合力,達到教育目標一致性。

利用家長委員會成員每周入園陪餐的機會,在用餐過程中與家長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掌握家長心理動態和需求,同時傳遞幼兒園的辦園思想和教育理念,增進感情的同時有利于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以點帶面提高家園共育的效果。

四、建立幼兒心理健康檔案,科學規范地開展家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針對有問題的幼兒,我們建立了幼兒心理健康檔案,與教師、家長一起采用觀察、記錄、交談、矯正訓練、措施建議等方法,不僅對幼兒的心理和行為發展進行階段性記錄,還對家長及家庭環境情況做以記載。通過讓家長參與各項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在多次測試以及不斷的觀察記錄后,讓家長對幼兒的一些行為有正確的解讀,了解幼兒的想法,感受幼兒的情緒特征,掌握幼兒的性格特點,幫助家長找出和認清自己在心理方面的癥結,讓家長在幼兒教育問題上能主動探尋自己的心理行為對幼兒的影響,從而不斷調整家庭教育方式,使幼兒的成長教育環境更為積極健康。幼兒心理健康檔案還能為教師日后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幫助和借鑒。

聯合國專家說:“從現在到二十一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帶給人們持續而深刻的痛苦”。二十一世紀人類最大的敵人不是饑荒、地震、病菌、癌癥,而是人類的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會,表現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幼兒、家長是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有機的組成部分。我們始終牢記幼兒園的工作任務,將把開展家長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園所今后工作的重點,爭取做到:準確掌握家長心理變化,隨時調整教育方向,轉變更新教育理念,不斷探索教育方法,充實完善課程體系。邊實踐邊總結,邊反思邊提升。與家長和社會一起,共同關注心理健康發展,共同構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身心和諧地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心理健康心理幼兒園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愛“上”幼兒園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