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電網的線損管理措施

2022-03-27 02:00佟偉
科學與生活 2022年2期
關鍵詞:電能表電能用電

佟偉

摘要:電力網電能損失率(簡稱線損率)是電力企業的一項重要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是電能在傳輸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功電能、無功電能和電壓損失的總稱,它反映了一個電力網的規劃設計、生產技術和運行管理水平。在電力網線損構成中,10KV配電網線損占全部線損的主要部分,配電網的線損按性質可分為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而線損管理是目前供電企業普遍的一個技術難點和管理難點。

關鍵詞:配電網;線損管理

1線損的含義

在電力系統中,發電廠生產出的電能是通過聯結成網的高、中、低壓輸配電線路和變配電站供給工業、農業和居民等用戶的。電能在輸電、變電和配電工程中,電力網內所有元件,如線路、變壓器、無功補償裝置、電壓調整設備以及測量和保護裝置等,都要耗費一定數量的電能。在給定時期(日、月、季、年)內,電力網內所有元件中產生的電能損耗稱為電力網的線路損失電量,習慣上簡稱線損。

2線損管理的主要內容

線損電量是供、售電量的差值,因此,線損管理是對供、售電量的管理。正確反映供、售電量的數值和保證多供少損是加強線損管理的主要目的。因此,加強用電營業管理、計量管理、降損技術措施的管理及線損分析,便是線損管理的主要內容。目前線損分析采取分壓、分區、分線線損統計計量;母線電量平衡計算;理論線損計算及供售電量實際完成與同期對比等。通過分析找出管理的薄弱環節,在次基礎上,由主管領導協同各部門關系,使其目標一直,完善各局工作,線損值才具有科學性和正確性,線損管理中的問題方能暴露和糾正。

3降低配電網線損的措施

3.1技術線損

3.1.1提高負荷率

(1)合理調整負荷,對用戶負荷進行管理

電力負荷的調整是一項帶全局性的工作,供電部門要把生產用戶按地區劃片,實行輪流廠休制度;按季節特點,安排農業用電和工廠大修停電;按供電負荷曲線,錯開上下班時間,避開生產,禁止大功率設備在峰段投運;按生產工藝,盡量安排三班制生產和安排低谷時段生產用電等。

(2)實行峰谷電價,用經濟手段管理負荷

實行峰谷時電價,這是“削峰填谷”措施。旨在提高負荷率。如果單純降低高峰負荷,會造成用電量的減少,平均負荷也降低,結果負荷率提高不明顯。而實行峰谷電價對用電負荷實施調整,不僅降低高峰負荷,而且使一部分高峰負荷轉移到谷段。實行峰谷分時電價,應逐步拉大峰谷電價的差距。這樣才能使用戶在電費支付中權衡經濟利益,自覺地采取“削峰填谷”措施,提高負荷率。

(3)依靠技術手段,完善“削峰填谷”措施

農村供電管理中,在經濟政策和其他手段相對滯后的情況下,應把技術措施作為“削峰填谷”的主要手段??刹捎脽o線電集中負荷控制或電力定時控制等裝置來實現。采用技術措施可實現負荷的宏觀調控和微觀調控的統一,能根據用電負荷情況及時有效地實現調控,能對不同季節、不同時段適時進行控制,從而“削峰填谷”,提高負荷率。

提高負荷率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只要電網內發電、供電、用電方做好各自的工作,正確發揮各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削峰填谷”和提高負荷率的工作必將取得成效。那么,提高負荷率必將在電網降損節能中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提高負荷率是農網降損的捷徑。

3.1.2確定環網的合理運行方式

從降低損耗的觀點來考慮,在均一的網絡中,即各段線路的R/X為常數,則自然功率分布與經濟功率分布是一致的,這時,合環運行可取得較好的降損效果。在非均一程度較大的網絡中,環網的不均一程度越大,自然功率分布和經濟功率分布的差別越大,有功功率損耗的差值也就越大。同時,對不均一電力網,合環運行時將出現循環電流,因而線損增加。這時,只要將負荷調整適當,開環運行對降損將是有利的。

在對多級電壓的環網中,有的是由電纜線路和架空線路構成環網,有的由導線截面相差很大的線路或變壓器構成環網等,由于變壓器的電抗與電阻的比值,比線路的電抗和電阻的比值要大,所以使電力網的不均一程度增大。為了降低網損,首先應考慮環網合環或開環運行。其次如果是開環運行,則進一步考慮開環的斷開點位置。

當各個變電站的負荷曲線形狀基本相同時,只需要比較不同斷開點的方案,或者合環和開環不同運行方式時的功率損耗。而如果各個變電站的負荷曲線形狀差別比較大,則需要比較不同方案的電能損耗,才能確定哪個運行方案比較經濟合理。

配電網具有環形結構,通常以開環方式運行。配電網中包含大量的分段開關及少量聯絡開關,在正常運行條件下,一方面可以根據不同的負荷情況改變這些開關的開/關狀態來調整網絡結構,可降低網損;另一方面,可以使負荷在各線路和變壓器之間盡量平均分配,以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和安全性。

3.2管理線損

3.2.1加強計量管理

線損統計工作是建立在計量基礎上的,而電度表是發、供、用電計算的唯一依據。計量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線損統計的準確性。因此,供電企業應加大計量裝置投入,提高計量精度,保證計良準確性,對國家明令淘汰的電能表應全部更換;優先考慮使用電子式電能表;定期檢查電能表和互感器,消滅錯接線、錯倍率現象。建立定期母線電能表平衡制度,母線電能表不平衡率小于2%。采取多級電能表平衡方法,分析線損,監控表計運行。

3.2.2實行線損目標管理

將上級下達的線損率指標,實行線損目標管理,簽定責任書,開展分所、分壓、分線考核,井納入內部經濟責任制,使線損工作落到實處,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實踐證明,有些供電企業對線損工作采用分壓、分片逐條考核計算線損,收到良好效果。如陜西安康供電局通過實行部標管理考核,線損由1998年的13.3%持續穩步下降到2003年的5.5%,下降了8個百分點,5年時間節電近300kWh,增收120多萬元。

3.2.3組織用電普查,堵塞營業漏洞

用電普查采取突擊查與定期查,互查與自查相結合的用電普查方式,它對于用戶用電計量的正確性和合理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而對線損統計的正確性也有一定的作用,有效堵塞了發生錯計、漏抄的現象。

3.2.4建立、健全線損管理組織

線損管理工作與其他管理工作一樣,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走群眾路線,群策群力地搞好線損管理工作,一般供電公司生產副經理或總工程師親自負責領導線損工作,建立一個自上而下的線損管理網,制定線損管理制度,明確分工職責,實行分級管理,層層落實,收集資料,編制線損手冊。

3.2.5加強設備的維護和檢修管理工作

電力網各種元件在實際運行中,可能存在帶電設備絕緣不良而漏電損失。

這種損失可以通過加強電網元件的維護工作來降低。

加強檢修管理,縮短和減少檢修停電、停運時間和次數。輸、變、配電設備檢修時。一種情況需停電檢修;另一種情況是設備停運檢修時而其他線路繼續向用戶供電。前者應盡量避兔停電檢修,后者應縮短檢修時間。實行統一檢修,以減少不必要的停電和停運次數,并降低轉供電線路的電能損耗。

4結束語

降低損耗是減少配電網供電成本的直接途徑。加強線損管理,合理選擇降低配電網線損的措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電網降損管理工作者除了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外,還需要根據電網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本地電網的降損措施,以取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關榮祥.關于降低配網管理線損措施的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7,0(12):88-88.

[2]田博紅.降低配電網線損的措施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14):88-88.

猜你喜歡
電能表電能用電
電能表的計算分類解析
閃電潮汐轉化儀
可輸出電能的椅子
第11講 電能與電功率專題復習
第12講 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專題復習
學習用電小知識
物理電功率專題練習
細說電能表
輕松面對 “電能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