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郁質形成的中醫學原理及其與其它各體質類型之間的動態關系

2022-04-11 22:48曹程蘇永學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6期

曹程 蘇永學

關鍵詞:氣郁質、形成中醫原理、各體質間動態關系

【中圖分類號】 R2-5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6--01

1.氣郁質形成的中醫學原理

1.1氣郁質的概述及特征

根據中醫基礎理論,人體體質分為平和型、陽虛型、陰虛型、濕熱型、氣虛型、痰濕型、血瘀型等九種,其中氣郁質的形成與先天不足,后天的生長過程中又未能給予機體安穩的情緒,亦或是精神上的刺激,導致機體極易郁悶的一種體質。特征為性格過于內向,不想與人相處,情緒不穩定,易陷入憂郁的情緒當中,對外界的變化過于敏感脆弱??偟膩碚f形成這種體質的原因除了先天稟賦不足之外,還有外部生長環境息息相關,例如人體長期處于壓力之下造成了壓力過大,易產生過度焦慮。

1.2氣郁質形成的機理

從五行學說的角度出發,五臟與五行之間有著從屬對應關系,二者緊密相連,肝屬從于木,心對應火,脾對應土,肺屬從金,而腎則屬水,彼此之間相互影響,互為關聯。氣郁傷肝,肝藏血以濟心,心又生脾,脾運化水谷之精氣以益肺,肺生腎為金生水,清肅以資腎,腎又藏精以滋肝,五臟與五行是緊密聯系,動一而發全身。[2]

氣郁質的形成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①肝郁氣結:情志不舒,肝疏泄失常,心神受損,上犯于腦,或肝郁乘脾。②氣滯血瘀:氣滯則血瘀,血脈不暢,清竅失養。③五臟紊亂:肝升于左,肺降于右,脾升胃降為氣機樞紐,氣郁終始龍虎回環失調脾胃受損。[3]④神明受損:憂思傷脾,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精微輸布異常,清竅失養,或心氣郁結,神失所守,導致氣機不通,日久形成氣郁體質。

1.3氣郁質的調養

1.3.1起居調攝

(1)起居養生:多參加社會文娛活動;??聪矂?,使身心放松;多聽歡快音樂,多讀積極向上有美好愿景的書籍,培養外向性格;不計較得失,知足常樂。

(2)經絡調養:氣郁質保健的穴位有:任脈——中脘、氣海;心包經——內關、勞宮;肝經——太沖、行間;膽經——日月、俠溪。

1.3.2飲食調攝

食物療法;氣郁質者具有氣機疏泄失常的表像,應選理氣疏肝、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柚子、陳皮、大麥、白蘿卜、玫瑰花、茉莉花等食物。

2.氣郁質與其他各質的動態關系

2.1動態關系概述

人體是一個恒定狀態下的能動整體,由諸多系統組成,每個系統又由臟腑、脈絡、氣血津液而構成,構成上的差異使得體質千差萬別。因此不同個體在發病、病后轉歸都是不同的。有人既病后很快痊愈,有人則纏綿難愈,即使感同一病邪,由于個體體質的不同,發病類型也不盡相同。因為不同的個體對邪氣的反應性不同,內部固有的陰陽寒熱虛實的偏向不同。但這些差異性又會相互轉換,如氣郁質,若是憂勞過度,氣滯難以抒發,因氣為血之帥,氣滯則不能生血,不能行血,不能攝血,則血瘀于體,日久形成血瘀質。這樣的病變在機體內隨著后天調養時常變化,由此,若按照五臟的分布對九種病理體質類型之間的關聯進行總結,可歸納為:心虛體質、肝旺體質、脾虛體質、肺虛體質、腎虛體質五類,同屬臟類的體質病變相對來說更易轉變。[4]

2.2臟類體質動態關系

心虛體質:素體心虛(氣陰陽虛)者常有心悸、遇事易驚、精神緊張、寐差、夢多、脈多細數無力等表現?;馂槟局?,肝藏血、心行血,肝失疏泄,心失所主。出現氣郁質向氣虛、陰虛、陽虛的轉化。例如陰虛質者體內津液精血虧少,性情多急躁,易眩暈耳鳴,難以入睡,入睡后易驚醒,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易心跳加速、緊張盜汗,常帶心律不齊,患心血管類的疾病較多。

肝旺體質:素體肝旺者多見面赤、好動、急性之人,愛生氣,脈多弦。這種體質者易患肝氣郁結、肝陽上亢諸病證,如肝硬化、膽囊炎、高血壓病、中風、各種血證、女性月經失常、痛經、臟躁等。氣郁累積于體,氣不能運血,轉為血瘀,血瘀于體,阻礙津液在體內運行失常,出現痰濕,濕蘊而化熱藏于體,久而久之轉變為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

脾虛體質:素體脾虛者多濕盛,可有納少、便溏、肢體疲乏、嗜睡、消化功能差、痰多,形體肥胖,舌有齒痕、苔膩,脈濡滑等表現,此種體質易患消化系統疾患、水腫等。肝郁乘脾,脾陽不足,水液失于溫煦,氣郁質可轉化痰濕質與陽虛質,這兩個體質多肌肉松軟,畏冷,喜熱食,精神不振,性情偏溫和,易患濕證等。

肺虛體質:木侮金,肝郁氣滯反克金,出現肺虛(氣虛、陰虛),氣郁質易轉化為氣虛質,表現為瘦長體形、平素多氣短乏力,易著涼,發為感冒,轉化為陰虛質?;挤谓Y核等。

腎虛體質:素體腎虛體質平素多表現為腎陰虛質與腎陽虛質,水生木,木為水之子,肝腎同源,子病及母,出現氣郁質向陰虛質和陽虛質的轉變。腎陰虛體質平時多見虛熱象,腎陽虛體質平時多見虛寒象。腎虛體質是可以引起多種慢性、虛弱性病變的體質,其中包括泌尿、生殖、神經、內分泌、心血管、呼吸、消化等多種系統病癥。

參考文獻:

[1]劉美華,李春紅,李書為,鄒生燕.中醫優質護理體系建設策略的探討與思考[J].現代醫院,2022,22(01):79-81+93.

[2]陳志文,胡希軍,葉向陽,葉劍楠.中國傳統村落有機體生長內在邏輯研究[J].經濟地理,2020,40(11):225-232.DOI:10.15957/j.cnki.jjdl.2020.11.025.

[3]劉操.小柴胡湯合下氣升血湯加減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失代償期合并肝淤血的臨床研究[D].西南醫科大學,2016.

[4]馬壯.《黃帝內經》體質分類的理論與應用[D].遼寧中醫藥大學,20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