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踐行生本理念,構建自主樂學的語文本色課堂

2022-04-15 14:37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四嘉子滿族鄉學校秦圣華
黑河教育 2022年12期
關鍵詞:樂學語文課堂

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四嘉子滿族鄉學校 秦圣華

郭思樂教授提出:“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資源?!痹谛畔r代,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腦海里都有一個巨大的信息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由獵取的各種知識,包括生活經驗、閱讀經驗、思維想象等,都可以成為教師的教學資源。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構建自主樂學的本色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在自主樂學的本色課堂中轉變教師角色

(一)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做一個傾聽者和引領者

在課堂上,教師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后達到真正掌握知識的目的。由于每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專注力有所不同,教師在課堂上要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動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創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氛圍。當發現學生的回答出現錯誤時,可以鼓勵其他學生給予糾正或補充。在學生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表現,了解學生對待問題的不同看法,給予學生及時的引導和幫助。第一課時的語文教學,通??梢韵茸寣W生交流預學生字和詞語的收獲,然后在小組內檢測成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如有學生問:“炙烤”是什么意思?我告訴他:“這個詞語大家也不理解,你能想辦法找到答案并講給同學們聽一聽嗎?”還可以引導學生:“你從哪個自然段里看到的呢?你如何理解這個詞語呢?”學生很快通過查字典的方式找到答案,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結合文中句子進行體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克制住自己“有問必答”的急切心情,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從中歷練能力,獲得真知。

(二)在學生討論問題時做一個小組成員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當教師發現學生遇到困難時,應積極參與到小組交流中,不要直接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而要做一個小組成員,認真傾聽大家的思路和心得,并適時發表自己的想法。

(三)在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時做一個外援

當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時,教師不要去打擾或干涉學生的設計活動,只為學生提供活動時的技術支持和知識技能指導即可。學生能做到的事,教師就不要參與,要放手讓學生去做。

(四)在學生提交課前小研究時做一個欣賞者

在評價學生的課前小研究時,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讓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激勵和賞識。與此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先學的效果,及時總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五)在學生寫文章時做學生的伯樂和知音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豐富知識儲備,通曉各個學科的知識,這樣在點評學生的文章時才能游刃有余、出口成章。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用激勵和贊賞的語言對學生文章中的獨特之處進行評價,時時呵護學生的成就感,多為學生制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情緒,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發現學生作品中有不適宜的言論,教師要及時糾正,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做知行合一、德才兼備的人。

二、在自主樂學的本色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好習慣

(一)培養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傾聽是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在小組合作時,學生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不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所以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幾點要求:首先,別人回答問題時要認真傾聽,不插言。其次,做到手不離筆。運用提取關鍵詞的方法,把其他小組同學回答問題的主要內容記錄下來,提高自身收集信息的能力。再次,其他同學回答后,不要急于發表自己的想法,而要先思考,再針對他人發言的內容進行點評或補充。這樣既有助于了解別人的觀點,有針對性地評價,提出合理的建議,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處理信息和反思評價的能力。

(二)培養有疑必問的好習慣

宋代教育家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為長進?!痹趯W習過程中,有一些學生遇到問題很少去研究、去詢問,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如把課堂上遇到的不懂的問題、完成課前小研究時遇到的問題、課外讀書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都隨時記錄下來,待到讀書分享會或課堂上提出來,與同學和教師一起交流探討。平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把學生潛在的創造力發揮出來。

(三)培養一課一得的好習慣

郭思樂教授曾說過:“學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擁有大量的素材,然后形成素材加工的能力?!薄耙獙懽顭岬狞c?!泵抗澱n結束后,為了鞏固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布置一個既符合每個年齡段學生心智特點,又具有一定開放性的小練筆,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特色,并把學習后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然后再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和互評。

(四)培養多讀書多積累的好習慣

每學期開學和期末假期來臨時,教師都應與各個合作學習小組一起梳理推薦給大家閱讀的書目清單,然后引導每個小組成員買不同的書,大家輪流看。閱讀后不要求寫長篇讀書心得,但要求不動筆墨不讀書,讀過的書要在書上留痕,哪怕覺得詞語好畫下來也可以。通過不斷積累提高語文素養。

三、在自主樂學的本色課堂中建立合作學習小組

(一)根據學生特點建立小組

在鄉鎮小學的班級里,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的孩子比較多,監護人大部分都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他們輔導孩子完成作業有些困難,因此,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時應以村屯為單位,每個小組中安排一名優等生、一名中等生和一名學困生。小組內成員各司其職,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成員的觀點,填寫各項表格或記錄重點學習內容,板書本組意見等;資料員負責搜集學習資料,匯總小組成員意見;報告員負責撰寫學習報告,代表本小組進行匯報。

(二)小組長發揮大作用

1.評選小組長,要求學生學習成績優秀,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強,在合作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組織和協調作用。

2.小組長分配任務時要結合教師的活動要求,根據需要隨時調整。

3.課堂上,小組長可以根據組員所長,安排其回答問題。每節課后,要與組員一起總結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惑,共同商議解決辦法。

4.每天中午的讀書時間和周末的讀書時間,小組長要掌握組員讀書的狀況,出現問題時要及時提醒,遇到問題時及時找教師解決。

5.寒暑假期間,小組長要組織好作業答疑、好書推薦等活動。

四、在自主樂學的本色課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對課前小研究采用激勵性評價

上課前,教師批改或檢查課前小研究時,不要只是簡單地寫一個“閱”字,或只是總體評價“優”“良”,也不要求一定在結尾處寫一串很工整的評語,只要看到小研究里有可取之處,就可以給予激勵性評價。這樣既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先學的情況,為課堂上組織教學活動和有效點撥學生做好充足的準備,又有助于激勵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前小研究。

(二)多種學習形式相結合

1.課前個人學習

生本理念下的語文課堂要把學生的“學”放在首位,讓學生通過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加深對知識的學習和感悟。在布置前置性小研究時,要本著“低入”的原則,設置簡單的容易完成的活動,讓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

2.課上合作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各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把基礎知識的學習放在小組合作學習的互相檢測部分,根據學習內容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全班交流環節,可以充分利用引導、喚醒、激勵等方式營造民主、活躍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交流活動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知、領悟、理解和掌握。

3.課后探究學習

課后,為了促進學生深入開展探究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自己給自己制定下一節課的學習計劃。如有的學生在學習完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走進魯迅》后,就給自己布置了作業:充分利用午讀時間閱讀魯迅的《朝花夕拾》一書,然后寫閱讀心得。這樣有助于學生把在課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學習能力。

五、在自主樂學的本色課堂上靈活運用多種課型

(一)三、四、五年級古詩詞課:吟誦、歌唱、表演

在低、中年級的古詩詞課堂上,學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也可以用自己小組喜歡的方式學習。如創編自己喜歡的律動、歌謠、舞蹈、手勢舞,或即興表演等。有的學生把唐代杜牧的詩《山行》創編成手勢舞,有的學生把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望洞庭》編寫成歌謠,在校園里吟唱。這樣的詩詞教學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六年級古詩詞、古文課:樂享、評述、思辨

初中階段課程比較多,需要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六年級教學中教師“教之以漁”顯得尤為重要。生本理念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形成新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提高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

1.古詩和古文課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教學生。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上課,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設計、制作課件、插入拓展知識、分享自己的收獲。課后由學生講授搜集到的同類詩句。

2.在設計古詩賞析課時,如果學生遇到問題,要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如很多學生不會制作多媒體課件,可以讓組內擅長電腦操作的學生錄制PPT 制作方法的視頻,然后組織小組成員一起學習。還要鼓勵擅長利用電子文檔設計課件的學生進行授課,引導其他學生掌握利用各種鏈接插入視頻的方法。

這樣的古詩欣賞課各具特色。如有的小組在講解《采薇》這首詩之前,先利用插入的視頻鏈接給大家介紹《詩經》;有的小組在《馬詩》一課的知識拓展環節,別出心裁地加入趣味問答的內容,并把有關動物的詩句用圖片展示出來,讓大家說出相關詩句;有的小組在講授每首詩后,指導大家如何賞析古詩,還布置寫一篇古詩賞析課的學習心得。

(三)閱讀理解精讀課中發揮小任務的大作用

1.閱讀理解精讀課中小任務的設置要適合本年段學生的學習特點,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少而精,具有開放性和趣味性的原則。

2.設計時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設置的任務是否能讓學生產生探究的興趣;其次,設置的任務是否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再次,設置的任務是否能幫助學生利用好學到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究。

(四)復習評研課形式多樣

1.學習每個單元后,每個學生出一套小卷,把教材、教材配套的資料以及自己搜集的本單元知識進行歸類并篩選試題,自己設計卷面題型、分值并做出答案,然后進行互動式“做題”,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創造性。

2.引入競爭機制,“做題”時采用不同的對決方式:小組與小組對決、同學與同學對決(學生自由挑戰)、學生與教師對決。這樣,學生在做題、批改、評分、講解的過程中就把知識和技能牢牢地掌握了。

3.激烈的對決后,每課或每個單元評選出一套最優秀的試題,作為全班單元檢測的材料,存入班級語文題庫。

(五)習作品評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

1.習作品評課每次由一個合作學習小組負責。

2.匯總學生完成的單元習作和學生課余時間寫的文章。

3.每節習作評價課的主題和活動內容,由負責的合作學習小組進行策劃,每個小組成員都有不同分工,有的設計作品評價細則,有的設計從哪些方面提出修改意見,有的分析作品錯誤頻率并對作品進行總體評價,有的提供搜集寫作素材。在每位同學的習作本上都會看到其他同學的評價和建議。

4.每次習作品評課后,把學生的優秀文章整理成冊,在班級微信群里展示。

總之,生本理念下構建自主樂學的語文本色課堂,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設計好課堂的活動形式和內容,靈活運用多種課型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猜你喜歡
樂學語文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課堂花開
《樂學選集》閱讀札記
『淋漓盡致』樂學機器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