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園過渡活動讓幼兒遇見更好的自己

2022-04-15 14:37黑龍江省黑河市教育幼兒園張成嬌
黑河教育 2022年12期
關鍵詞:入園幼兒園情境

黑龍江省黑河市教育幼兒園 張成嬌

托班幼兒剛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生活環境和內心都有很大的變化,身邊不再有爸爸媽媽等親人的陪伴,也不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環境中生活,因而難免有分離焦慮的情緒。而入園過渡活動能夠幫助幼兒緩解分離焦慮情緒,縮短入園適應期,消除對幼兒園的恐懼心理,使幼兒在生活自理、社會交往、語言表達、運動協調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

一、讀幼兒,懂幼兒

三歲前是幼兒心理生長發育和體格發育的重要時期。在剛進入幼兒園期間,幼兒與其依戀的人分離時所表現出的恐懼、焦慮、緊張和不安情緒和行為稱為入園分離焦慮。剛入園,幼兒需要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如自己吃飯、獨立睡覺等,這給他們帶來壓力和不安,甚至嚴重影響幼兒心理及生理的發展。入園焦慮期持續時間通常是1~3 個星期。由于幼兒自身條件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因而新入園時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兒對新環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好奇,而隨著新鮮感的消失,他們開始想家,甚至哭鬧。有的幼兒一入園就表現為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有的幼兒整天眼淚汪汪。還有的幼兒甚至出現生理上的種種不適,如頭痛、肚子痛、尿頻等,而這種癥狀一回家便會馬上消失。孩子入園的不適應困擾著家長,如果不及時糾正,會嚴重影響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三歲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是很多幼兒的必經之路。每逢托班開班時,總會伴隨著新入園幼兒的哭喊聲,一些幼兒少言寡語,出現攻擊性行為,我們把這一階段叫做幼兒的分離焦慮期。從小班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來看,他們的行為具有強烈的情緒性,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如果不能幫助幼兒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不但會造成幼兒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礙,還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是托班幼兒入園時常見的情緒,通常表現為與親人分離時哭泣吵鬧、不喜歡吃飯、不愿在幼兒園睡覺、不合群等。由于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境和親人,幼兒難免產生分離焦慮情緒。鑒于此,幼兒園開設親子入園過渡課程可以縮短幼兒分離焦慮的時間,有效幫助幼兒盡早融入集體生活中。

二、研究幼兒,成就幼兒

當父母把幼兒送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與其揮手告別時,內心的擔憂和牽掛也涌上心頭,如何讓家長放心、幼兒開心,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通過教育實踐,我們發現入園過渡活動可以有效促進托幼銜接。入園過渡活動關注幼兒入園的心理轉變,通過創設幼兒喜歡的環境和活動,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促進幼兒情緒情感的良性發展。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指出:“情緒情感是兒童心理發展中的重要方面,對兒童心理、行為具有重大影響?!眱和挲g越小,情緒情感在兒童心理和行為發展中的影響就越大,因此,我們應重視托幼銜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積極的情緒,順利度過入園的分離焦慮期。入園過渡活動并不是教會幼兒一首兒歌、一個律動,而是在玩耍與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創造力、運動力、適應力和社交能力。0~3 歲幼兒所有的發現、學習、成長都是在玩中進行的。在入園過渡活動中,幼兒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進行親子探索,從小小發現家到小小探索家,從小小活動家到小小學習家,在探索中發現,在學習中認識身邊的世界。

入園過渡活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生活自理篇

幼兒園保教工作中有很多教學目標,其中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剛進入托班的幼兒習慣于父母的照顧,依賴性強,所以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重中之重。

1.進餐習慣

在入園過渡活動中,幼兒進餐時可以提出如下要求:屁股坐深一些,緊靠椅背,挺直腰板穩穩做好;用不拿筷子(勺子)的那只手扶住或端著碗,防止碗滑落;吃飯時兩只手應該都在桌子上,不要站起來走動,嘴里有食物的時候不要說話。

2.排泄習慣

排泄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之一,也是與人體健康緊密聯系的非常重要的習慣。要引導托班幼兒2~3小時上一次廁所,并能意識到自己的尿意。在入園過渡活動中,一些幼兒難免會有失誤,不應責怪他們,而應認真觀察,了解每個孩子的排泄間隔時間并正確引導。

3.穿脫衣物習慣

隨著孩子運動機能的發展,控制自己身體姿勢的能力(大肌肉運動)和手指操作的能力(小肌肉運動)都相應提高。在入園過渡活動中,我們要在一旁觀察幼兒,對于能自己穿脫衣物的幼兒給予表揚和鼓勵,并與幼兒一起分享“做到了”的喜悅;對于穿脫衣物不順利的幼兒,教師和家長可以對幼兒說“我們一起穿脫衣服吧”,并且幫助幼兒完成穿脫的行為,讓幼兒感到“做到了”的喜悅。

4.清潔習慣

在入園過渡活動中,洗手的環節會多次出現,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幫助幼兒掌握洗手的方法和技巧,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在進餐過后,要引導幼兒及時漱口。對于幼兒來說,收拾東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習慣。在入園過渡活動中,要先讓幼兒理解收拾東西的意義,然后引導幼兒在收拾東西時動腦筋,學會用收拾盒收納物品。

5.睡眠習慣

在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養成健康良好的睡眠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總結幾點入睡前的注意事項,讓家長在入托前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在午睡時,盡量為幼兒提供寬松舒適的衣物。在入睡前,要確保幼兒已經排泄完畢,為幼兒創造一個能夠安心睡眠的環境。在午睡前,不要讓幼兒特別興奮,可以在入睡初期給幼兒講故事或聽音樂,幫助他們盡快入睡。

掌握生活技能,學會照顧自己,是幼兒入園前的第一門必修課。我們要在生活自理方面做足功課,以免幼兒入園后過度依賴教師,影響自身獨立性的培養。

(二)社會交往篇

幼兒社會性交往是幼兒之間為交流各自的生活經驗和對人、對己、對事、對物的評價等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行為。社會交往能力也是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幼兒期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會為其以后的人格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入園過渡活動,不僅能讓孩子提前感受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也能消除家長緊張的入托心理。在入園過渡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探索科技室,體驗小廚房的烘焙活動,嘗試自己在幼兒園吃飯,體驗與同伴在一起游戲的樂趣。

1.探索科技室

在每月一次的入園過渡活動中,可以帶領幼兒探索神秘的科技教室,與孩子們一起動手完成科學小實驗。如科學小實驗“牛奶煙花”,操作起來很簡單,在牛奶中加入洗潔精和顏料后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化學反應,這個實驗讓孩子們驚喜萬分,從中感受到探索發現的樂趣。

2.開展小廚房的烘焙活動

在每月一次的入園過渡活動中,我們帶領幼兒進入幼兒園的小廚房,變身小廚師,做披薩、壽司、漢堡、布丁等等,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烘焙成果展示,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愛上幼兒園。

3.開設入園過渡課程

在每月一次的入園過渡活動中,可以安排同伴互動的集體活動,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在一起活動的樂趣,也可以帶領幼兒及家長參觀幼兒園的戶外設施,讓幼兒更熟悉幼兒園。

4.進行學期末匯報展示

2.3 真實的情境下考查社會責任和生命觀念 真實的情境是運用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載體。將測試試題嵌入在具有啟發性和過程性、真實、有意義的情境之中,適度呈現有一定的信息量、不同陌生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知識,表現自己的真實水平,促進生物學知識向真實生活情境的再認識和適度遷移。真實的答題情境可來源于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系,可來源于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成果,可來源于真實的現實生活[2]。在真實情境中考查社會責任是學業水平測試試題的靈魂。

在每學期末,我們都開展幼兒匯報展示活動,組織冷餐會、點心會等,還舉辦親子徒步行、親子運動會等活動。在活動中,我們結合每一位幼兒的成長情況為其頒發成長獎狀,并回憶這一學期的成長歷程,給幼兒的早期教育畫上圓滿的句號。

在入園過渡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還應注意以下事項:入園離園時引導幼兒主動向教師和同伴問好、說再見;點名時,提醒幼兒想一想今天誰沒來,引導幼兒對于缺勤的同伴表現出關心;在集體活動中,可以讓兩名幼兒同看一本書,也可以讓他們自行選擇與誰一起看;開展音樂游戲時,讓幼兒與多位同伴握手、擁抱,感受一起玩耍的快樂;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為幼兒提供有差異的材料,引導幼兒開展合作、協商、互換等活動,并教會他們學習相應的語句。

正如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所說:“小孩子玩,要有伴侶一同玩,要同別的小孩子對話,不但如此,小孩子間可以相互刺激、互相學習。我們要讓孩子在群眾中、在集體中成長起來,培養他們好的思想品德?!?/p>

(三)語言表達篇

兒童語言的發展是指兒童對母語的理解和產生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的過程。這一過程始終和思維的發展形影相隨,它開拓了吸收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因而語言的發展是幼兒智慧發展的重要標志,又是幼兒社會化歷程中重要的里程碑?!队變航逃笇ЬV要》中指出:“要給幼兒創造敢說、想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闭Z言也是交往的工具,當幼兒獲得語言的那一刻,即意味著他們開始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喜怒哀樂,他們可以借助語言與他人溝通,認知和探索周邊的世界,所以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在入園過渡活動中,語言表達訓練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教具使用要適當

形象化的教具有助于創設情境,幫助幼兒理解語義。需要注意的是,可用可不用的教具應不用,以免視覺信息多了干擾幼兒語言的吸收。

有些幼兒聽不懂指令、膽小、不了解規則、情緒不好、不愿意表達,教師應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幫助這些幼兒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努力獲得表達的經驗。

3.利用自我介紹和兒歌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每天的活動課中,讓每名幼兒進行自我介紹,并根據幼兒的月齡特點提供適合的兒歌,幫助幼兒積累人生中的第一批詞匯。通過自我介紹和兒歌展示,讓沉默的孩子想說,讓膽怯的孩子敢說,讓活潑的孩子能說,讓愛說的孩子會說。

(四)動作發展篇

對于幼兒來說,動作發展是成長的關鍵,幼兒動作的發展是在腦和神經中樞、神經、肌肉控制下進行的,因此幼兒的動作協調與幼兒的身體發展以及大腦、神經系統的發展密切相關。在兒童早期,動作的協調發展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其心理發展水平。

在入園過渡活動中,要鼓勵幼兒自己上下樓梯,自己吃飯,下蹲排便等;晨間活動時,讓幼兒在音樂中輕松地舞動肢體,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美感;在戶外活動時,組織與幼兒月齡特點相符合的器械活動,如搖搖車、蹺蹺板、滑梯、蹦床等。

體能訓練可以調動孩子的運動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身體素質、意志品格和堅毅個性。通過訓練,孩子可以在快樂的運動中提高反應、靈敏、協調、平衡、方位等關鍵運動能力,促進運動、體能感覺統合、專注力等全面發展。

通過組織開展入園過渡活動,幼兒有了顯著的成長變化,在生活自理、社會交往、語言表達、運動協調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入園過渡活動縮短了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期,促進了幼兒的健康成長。

新《綱要》中多次指出:“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有個性地發展?!彼?,教師和家長應重視孩子的這一時期,鼓勵孩子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新環境,并幫助其順利度過入園的分離焦慮期,為入園做好鋪墊。

猜你喜歡
入園幼兒園情境
基于“自主入園”的沉浸式場域教研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愛“上”幼兒園
護患情境會話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陜西籌措15億元緩解“入園難”
寶寶入園巧加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