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育活動點亮童年的小桔燈

2022-04-15 14:37黑龍江省黑河市教育幼兒園黃曉敏
黑河教育 2022年12期
關鍵詞:壽司粗糧月餅

黑龍江省黑河市教育幼兒園 黃曉敏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和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食物是幼兒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和享用的,食物背后也隱含著豐富的飲食文化。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學習與食物相關的知識,獲得有關飲食的正確信息,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從而達到健康養生的目的。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边@就說明了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開展食育活動正是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通過“自主操作”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通過看、聽、嘗、聞、摸、做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究操作、解決問題,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日常生活中的“食育”

“以啟童稚”,“食育”應從兒童抓起,以啟發的形式讓兒童明悉日常所食之物,并知曉其基本營養。食育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幫助其養成正確飲食習慣,獲取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飲食方面的獨到見解,以科學指引手段達到合理引導和教育的目的。

現在大多數幼兒在飲食方面以精細食物為主,愛吃肉類、油炸類食物,不愛吃粗糧,從而導致孩子養成了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在活動《愛吃粗糧的果果》中,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幼兒認識、了解粗糧,并在自主探究粗糧的過程中,知道粗糧含有豐富的營養,有益于身體健康,從而愛上粗糧。

食育活動可分為三個階段開展,每個階段體現不同的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尋找生活中的粗糧

活動前,教師通過家園共育的方式和孩子互動,請家長帶孩子在家里和超市中找一找“我們身邊的粗糧”,活動中教師請幼兒將尋找到的粗糧帶到班級里,并開展了分組活動——什么是粗糧、認識粗糧、粗糧分類等。以談話的方式,引導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了解的粗糧,通過分享可以加深對粗糧的認識,以及自己喜歡的粗糧是什么,把它的美味之處分享給同伴。

第二階段:我愛吃粗糧

通過活動前調查發現我們很少會吃粗糧,但粗糧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顒又?,結合前期經驗發現了米的不同形態,比如我們常見的玉米,它可以變成玉米碴、玉米面,于是就有孩子問:“這是同一種食物嗎?”于是教師就此問題生成了“玉米大變身”的活動。

教師結合這一主題,帶領孩子們制作玉米餅、玉米粥等,孩子們了解食物的營養價值和它的制作方法。有了前期的經驗了解,孩子們做起玉米餅和玉米粥更是得心應手了。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的孩子和面,有的孩子做餅,有的孩子烙餅,不一會玉米餅的香味就飄了出來。

熬玉米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攪拌不及時就容易結疙瘩,兩組幼兒不斷嘗試,經過幾次失敗后,最后發現冷水放玉米面,邊加熱邊攪拌不容易結疙瘩。經驗是需要不斷嘗試和慢慢積累的,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食物便格外的美味?;顒雍?,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發現和成果,與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自己的制作過程與感受。

第三階段:健康飲食我知道

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烹調方式不正確也會變成不健康的食物?;顒忧?,我們一起了解不健康的食物如爆米花、薯條等?;顒又?,結合圖片說一說哪些是健康的烹調方式,從而了解蒸、煮、水煎等烹調方式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最有益。

在“動手制作粗糧美食”的活動中,我們制作了美味的窩窩頭,這一平時不受孩子們歡迎的粗糧食物。在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們積極嘗試,不斷探索,用電子秤稱量玉米面、糖,用量杯量牛奶、水,然后放到盆里進行攪拌、揉面、制作窩窩頭。為了更有食欲,我們還在每個窩窩頭上面放了葡萄干。做好后放在蒸鍋里面蒸,隨著漸漸飄出來的香味兒孩子們都瞪著亮晶晶的小眼睛,盯著蒸鍋,還不停地咽著口水??粗⒆觽兛蓯鄣臉幼?,真是被這道風景吸引住了。

在孩子們的期盼中,金黃的窩窩頭出鍋了,帶著甜甜的玉米和葡萄干的香味,我將窩窩頭分成了小塊,每個孩子一塊,大家一起分享美味的食物,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活動后,師生一起分享制作窩窩頭的喜悅,孩子們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感受與經驗,還說出了如何與同伴合作。在活動后延伸到親子活動,以家園共育的方式,引導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通過找、看、摸、做、食感知粗糧的特征與美味,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增進親子感情,培養全家吃粗糧的好習慣。

二、傳統節日中的“食育”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重視每一個傳統節日,開發不同節日的潛在資源,配以適當有效的活動形式,并與家長積極協同,孩子們通過參與傳統節日活動,了解節日、節氣的由來與習俗,感受節日氛圍,從而激發愛國情感。

幼兒園進行傳統節日活動,讓孩子從小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通過聽一聽、看一看、做一做、嘗一嘗等多種活動方式了解節日節氣的起源、習俗、食俗,在通俗易懂的食育中,感受健康生活帶來的快樂,從小樹立以健康為本的生活理念,傳承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魅力。

中秋節是最受孩子歡迎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會準備一場月餅盛宴,滿足每個孩子的小心愿。

活動一:《我們的中秋節》

第一階段:了解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活動前,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知道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的重要節日之一。在中秋節這一天,每一個炎黃子孫,不論身在何地,都要全家圍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共享天倫之樂。時至今日,中秋節代表的是親情,是團圓,是吉祥,是祝愿?;顒又?,幼兒時刻感受傳統節日的氣氛,了解各種形式的節日活動,節日由來、習俗,以及傳統節日中代代傳承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讓這種文明在我們身上傳承下去。

活動后,延伸到晨間、離園談話活動時的分享環節或親子互動環節,有效培養分享表達能力。

第二階段:制作美味的月餅

活動前,師生一起了解月餅的種類、面料、餡料、圖案、制作方法等。知道了冰皮的月餅皮是用糯米粉制作的,可以直接食用,油面皮是用油和的面,需要經過烘烤才能夠食用的。餡料的種類更是繁多,師生共同了解了月餅餡,有五仁的、哈密瓜的、豆沙的、棗泥的;還認識了壓花器,有大有小,圖案各異,接下來我們準備開始制作月餅了。

活動中,我們自主選擇面團、餡料、月餅模具,然后開始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有的幼兒用力地拍打面團、有的幼兒想要將餡料包住、有的幼兒則在研究如何脫?!黄瑹狒[的景象盡現眼前。不一會兒就聽到此起彼伏的求助聲:“老師我包不上”“老師我的面壞了”“老師我的月餅粘在模具上了”。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塊塊可愛的月餅誕生啦,冰皮的正在等待我們的享用,油皮的正在等待進入烤箱。

在制作過程中師生合作互助,討論工具使用的方法、圖案的選擇,了解制作月餅的過程、步驟,體驗做月餅的樂趣,感受與同伴互助的快樂。整個過程有效培養了幼兒的自主性、合作互助能力、探究能力、認知能力?;顒雍?,我們一起整理物品,品嘗美味的月餅,分享月餅的制作方法和自己發現的小妙招,體驗與同伴分享的樂趣,享受傳統節日帶給我們的快樂。

第三階段:親子互動——制作月餅

親子互動的意義與價值在于能夠增進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和孩子之間感情需要互相交流,任何一種感情的升華都需要交流,都需要時間和精力去維持增進彼此的情感。

活動前,鼓勵家長與幼兒交流溝通,聊一聊中秋節,感受“團圓”的意境。然后確定月餅面料(冰皮、油面皮)與餡料。

活動中,引導家長與幼兒合作互助,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鼓勵幼兒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與方法,在合作互助中提升幼兒的自主性與成就感,記錄親子互動的精彩瞬間。

活動后,引導幼兒大膽分享親子合作的感受,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親手制作的月餅,增進親子情感。

活動二:《美味的餃子》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勞動人民獨有的文化遺產,是影響千家萬戶衣食住行的特殊習慣。開展節氣習俗的食育活動,了解節氣的特點和對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結合二十四節氣“冬至”設計系列活動《美味的餃子》。

第一階段:了解冬至的由來與習俗

活動前,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冬至的習俗有很多,祭祖、吃水餃、九九消寒、吃餛飩、喝羊肉湯、吃湯圓、吃赤豆糯米飯等,其中北方最常見的習俗是“吃水餃”。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的故事而來。

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畫一畫,來表達自己對冬至的理解。幼兒通過觀看圖片、視頻,了解餃子的多種制作方法和我們經常吃的餃子的包法。說一說你見過的餃子是什么樣子的,你喜歡吃什么餡的餃子等。畫一畫我心目中的餃子,感受餃子對我們中國人的意義,知道餃子有財源滾滾、合家團圓的寓意。

活動后,在區域中,與同伴分享自己了解的冬至,說一說我們的冬至小愿望等。

第二階段:制作美味的水餃

中國傳統的冬至文化包含著感恩等吉祥的祝福,開展冬至系列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前,通過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做一做、嘗一嘗、畫一畫等活動形式,不僅能讓幼兒了解了冬至的由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更感受到了自己動手操作的喜悅和勞動的快樂。

在活動中,我們自主選擇小組進行剁餡、和面、搟面皮、包餃子、煮餃子,一片火熱的勞動場面盡現眼前。孩子們自由分工、合作互助,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最后,在教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可愛的小餃子呈現在眼前,孩子們品嘗著自己包的餃子,都贊不絕口。

活動后,我們從多角度了解冬至,分享品嘗自己包的美味水餃的感受,講述水餃里面的故事,體驗成功的喜悅與快樂。

第三階段:親子活動——包餃子

有效的家園共育能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顒忧?,通過觀看視頻,了解節氣、時令與食物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的了解冬至習俗。

活動中,親子互動洗菜、剁餡、和面、包餃子,鼓勵幼兒與家長創新活動,比如不同顏色的餃子皮,寓意著吉祥與祝福等。有的包了白綠相間的“擺財餃子”,有的包了白粉相間的“富貴牡丹餃子”,有的包了彩色的“七彩餃子”,每一種餃子都包含著美好的向往與寓意。最后,鼓勵幼兒大膽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方法,培養成就感與勝任感。

活動后,親子共同品嘗美味的水餃,同時了解基本的餐桌禮儀,如:長者坐定后方可入座、要坐端正、不可玩弄餐具、大聲喧嘩、口中沒有食物方可說話等,感受傳統文化蘊意,增進親子間情感。

三、世界飲食中的“食育”

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的西方飲食也是深受孩子們歡迎的,比如:漢堡、三明治、壽司、蛋撻等。

根據國外飲食特點,結合小廚房活動,開展了系列活動《舌尖上的美味》,通過活動了解國外一些地區的飲食文化。

活動一:《美味的三明治》

三明治是孩子們喜愛的食物之一?;顒忧?,通過視頻了解三明治起源于英國,是將蔬菜、肉類、蛋類夾在面包里面的一種方便快捷的食物,深受西方人的喜愛。

活動中,我們自己動手選擇食材,并一層一層地擺放好,然后切開。面對自己喜歡的食物,孩子們總是不能平靜,有幾個孩子已經迫不及待地制作起來。只見悠悠取了三片切片面包、生菜、火腿片、黃瓜片、沙拉醬、番茄醬,一層一層地小心翼翼地做著,不時的還幫助旁邊的彭彭。

活動后,我們一起品嘗美味的三明治,悠悠還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制作方法,可以看出,在自己勝任的事情上,她是自信滿滿的。最后,我們共同整理,清洗餐具,擦拭桌子等,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和自我服務意識。

活動二:《美味的壽司》

壽司也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食物,活動前,通過視頻了解壽司是起源于中國后漢年代,公元700 年傳入日本,后來在日本廣為流傳,當時的配料用上了各種剌身,并名為“江戶散鮨”亦稱“握鮨”,即是現今最受歡迎的壽司。其味道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

活動中,我們一起了解壽司的制作方法與要領,選擇自己喜歡的食材:黃瓜條、火腿腸、胡蘿卜、雞蛋餅、肉松等。卷是制作壽司的關鍵,我們必須緊緊的卷起來,否則會散開。

孩子開始用壽司卷簾練習卷的動作,先放紫菜,后鋪上米飯,擺好自己喜歡的配料,小心翼翼地卷了起來。這個看似容易的動作,操作起來卻是難度頗高。就這樣在教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一條條壽司制作完成了。切壽司也是需要技巧的,要輕一些來回切,這樣不容易散或裂開。在掌握了要領后,孩子們嘗試自己切壽司,也許是刀不夠鋒利,也許是手法不夠嫻熟,導致切片壽司不那么完美,但絲毫不影響品嘗的美味心情。

活動后,師生一起品嘗美味的壽司,和同伴分享對方的壽司,說一說各自的感受。最后,大家一起整理餐具。

可將活動延伸到家庭,進行親子互動,鼓勵孩子回家跟爸爸媽媽分享壽司的制作方法,嘗試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壽司,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情感。

我園的食育活動從孩子的生活出發,讓孩子參與和體驗一切與食物有關的活動,去體會和感受食物的奇妙之處,從而重視和珍惜食物。教育就是與美相遇,讓食育走進教育的視野,它將開啟孩子的一扇窗,點亮孩子心中的小桔燈。在自主選擇操作過程中,從食知、食趣、食操、食禮四方面進行引導,有效提升孩子的自主性、操作性、社會性,激發孩子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將食育活動滲入到每個孩子的生活中,像一盞小桔燈一樣,照亮孩子童年的夢,點亮孩子未來的希望。

猜你喜歡
壽司粗糧月餅
粗糧的三種錯誤吃法
做壽司
中秋節里吃月餅
月餅
一起來做月餅吧!
粗糧養生不養胃
旋轉壽司
粗糧代餐粉
月餅你喜歡啥餡的
趣味壽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