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方法及實踐研究

2022-04-19 17:32范育純
考試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課堂練習優化設計小學數學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練習屬于重要組成,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進行課堂練習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存在的問題針對性講解。新課改實施背景下,教師應注重改進教學體系、教學方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發展。通過對課堂練習優化設計展開深入研究,可以使教學效率獲得極大程度保證。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3-0063-04

根據學生課堂練習表現,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并對學生展開事實評價,科學調整教學策略,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保證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質疑反思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設計課堂練習基本原則

(一)體現主體

設計練習的出發點為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使學生潛能獲得充分挖掘,推動學生能力發展。同時重視學生學習需求,這是練習設計在實施時的主要依據。同時需引導學生發揮自主性,促進學生創造性發展,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練習中。

(二)把握起點

學生個體之間會存在一定差異性,認知能力有所不同,知識掌握需經歷認識到應用,教師設計練習時,應對其進行科學把握,體現出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實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靈活運用。

(三)找到重點

每個數學知識都有自身重點,教師應結合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找出教學重點,進而在練習時將教學重點作為主要內容,保證練習設計時的適當性。

(四)突破難點

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在理解能力、生活閱歷等多個方面均比較欠缺,接受新知識時會存在一定難度。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了解學習中涉及的難點,合理設計難點練習,引導學生逐漸領悟新的知識,并且加強對技能的掌握。一般來講,不容易被掌握的內容便是難點,練習設計中需重視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將難點突破。

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當前實施現狀

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教育體制也對應進行了改革。小學數學展開教學活動時,應適當做出改進,將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發展作為主要目標,逐漸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就當前小學數學展開課堂練習設計時,存在這幾方面的問題:首先,練習模式缺乏完善性。部分教師設計練習時,并未完全擺脫傳統模式束縛,會基于概念講授公式,運用舉例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公式,利用課堂練習鞏固。教師安排的數學題練習量比較大,學生雖然可以在題海練習中獲得一定學習成果,但是大量練習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枯燥感,逐漸失去數學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難以主動研究、探索知識。在此情況下,學生創新意識、綜合素養均難以提升。其次,練習設計安排不合理。課堂練習中,教師往往會運用統一練習方式,對于學習能力較強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并沒有做出區分,造成學生練習參與度并不高,影響練習效果的發揮。再次,練習形式具有單調性。部分教師在設計練習內容時,主要將教材習題、輔導材料等作為依據,形式上比較單一,創新性題目比較少,學生進行練習時,主要通過機械模仿形式。并且題目形式主要以口頭練習以及書面練習為主,操作練習較少,學生難以進行動手實踐。最后,缺少有效性激勵機制。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學質量和學生獲得的學習成績之間往往會直接掛鉤,比較重視結果,但是對過程有所忽視。這就造成了教師在教學中對激勵機制的構建有所忽視,難以將練習設計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三、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有效實施對策

(一)練習設計體現生活化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在實施時,應有計劃性、意識性展開實踐性教學,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存在的內在聯系,認識到數學的整體性,使問題解決策略可以不斷豐富,實現問題解決能力的有效提升。通過實踐對課堂知識拓展與延伸,與學生樂于探索,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的身心發展特點相適應,也能實現寓教于樂。同時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接受課本知識,也能實現對課本知識的補充。在進行課堂練習設計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教材知識對應延伸內容的挖掘。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知識時,學生需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并且感受不同三角形的特點,教師可能會設置三角形按角分類分為________三角形、_______三角形和________三角形;三角形按邊分類分為_____三角形、_________三角形和_______三角形等問題,問題設置主要是基于不同三角形的定義。這種方式難以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形成直觀且形象的認識,這時教師就可以將這部分知識結合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如門的四個角能夠構成什么三角形?切蛋糕時,切完的小塊一般是什么角?教師在提出問題以后,學生會針對問題進行激烈討論,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充分表達出來,有的學生認為門的四個角能夠構成直角三角形,有的學生認為門的四個角能夠構成等邊三角形。有的學生認為切蛋糕時,切完的小塊一般是銳角,有的學生認為切蛋糕時,切完的小塊一般是直角。這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系統驗證,驗證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數學知識在學習時,運用死記硬背方式往往難以獲得比較明顯的效果,應盡量在理解基礎上學習,通過運用實現知識深化與鞏固。因此在優化設計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知識練習時,教師讓學生對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形成清晰、全面地認識,進而在產生深刻印象基礎上靈活運用,促進課堂練習設計內容的不斷優化。

(二)練習設計體現開放性

為使人才培養與社會實際需要之間相適應,教學中應給予學生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充分重視。就創新能力來講,屬于現代教育進行人才培養時應完成的基本任務,需在教與學的整個過程中有所體現。學生在發現問題并且提出問題情況下,才能進行獨立思考,創新中獨立思考為核心,要想使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教師在設計練習問題時,就應注重開放性的體現。在學習《圖形的拼組》這部分知識時,需通過直觀形式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邊的特點;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能辨別、區分這兩種圖形。教學重點為通過操作讓學生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點。教學難點為能夠根據各自的特點進行簡單區分與判斷。為保證學生整體學習效果,加強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教師可以運用折紙方式為學生呈現出一個小鴨子圖片,然后讓學生對小鴨子主要由什么樣圖形,以及一共有幾種圖形構成進行自主判斷。通過這種方式運用,能夠使學生在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時更加靈活,思維能力獲得不斷發展,創新意識獲得較好培養。

(三)練習設計體現自主性

對于小學生來講,在他們心中探究需要十分強烈,在新課標中也指出,需對學生合作能力、自主意識、探究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實際教學中,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將學生內在創造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幫助學生通過練習獲取成功體驗,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小數的大小比較》這部分內容時,學生需了解小數在比較時的方法,并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與知識類推能力進行培養。為優化練習設計,將練習自主性充分體現出來。教師在正式講授這部分內容時,可以為學生布置作業內容,在超市購買薯片時,大超市的標價為4.99,小超市的標價為4.9,哪個超市比較便宜呢?你能在水果店中對比不同的水果價格以后,找出相對便宜的水果嗎?練習設計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揮,使學生掌握練習主動權,進而使學生在練習中可以獲得更好發展。同時教師不僅需注重預習練習設計,也需給予復習練習設計充分重視,在設計時,需幫助學生回憶之前學習過的知識,并且梳理知識和知識之間的聯系,針對給出的反饋進行梳理。設計時,應盡量體現出生動性、形象性,進而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將自身作用與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四)練習設計體現思辨性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謂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所謂辨析指的是對事物的情況、類別、事理等的辨別分析。數學具有抽象性、系統性和邏輯性,數學不是知識性的學科,而是思維型的學科。因此,數學試題靠機械記憶,只憑直覺和印象就可以作答的很少,為了正確解答,就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和推斷能力。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在知識未能完整掌握,或者是未能清晰審題,不能保證思維嚴密的情況,導致問題解決錯誤,因此教師在進行練習設計時,應充分了解學生經常容易出現錯誤的問題,將容易出錯問題作為主要切入點,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避免學生再次出現相同問題,提升學生思辨意識和思辨能力。在學習小數問題時,就可以設比3千米短0.5千米的為多少千米,比2千米短0.5的為多少千米,學生在審題時,需保證認真、細致。對于思辨性練習來講,其在形式上具有多樣性,其中包括選擇題、判斷題等,雖然問題類型有所不同,但是在訓練目標上卻具有一致性,即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培養學生創造思維,保證學生思維整體靈敏度。思辨能力形成,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應注重思辨性的實現。

(五)練習設計體現趣味性

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是以興趣開始的,由興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體驗中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成功。但數學的抽象性和嚴密性往往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體會到數學是那么生動、有趣、富有魅力,強化數學練習的趣味性十分重要,在設計數學練習時,教師應注重趣味性的體現,通過趣味性發揮對學生的內在驅動作用。在講授《乘法交換律與結合律》這部分知識時,設計練習內容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其中,體現出練習在設計時的趣味性。具體實施時,教師可以將練習內容設置為闖關形式,練習會逐漸由淺入深,學生在闖過上一關情況下,才能進入到下一關。學生在闖關成功以后,可以為他們展現卡通人物形象作為鼓勵。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參與熱情得到調動,競爭意識得到激發,更樂于參與到練習中,并且學生在闖關練習中,也能了解自身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情況,結合練習給出的反饋,及時對自身學習方法進行調整,認識到自身在學習中的薄弱項。同時這種形式也能避免整個練習過程過于枯燥乏味,使學生在練習中產生輕松感和愉悅感,保證練習內容更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六)練習設計體現層次性

因為學生身心特點都各有不同,在學習中就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為了促使學生更好的進行發展,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層設計練習。但是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在將知識講解結束以后,都會布置同樣的練習讓學生完成,而在對作業進行批閱時,就會發現學生的作業出現了的兩極分化的現象,有一部學生的練習完成得很好,而另外一部分學生的錯誤率比較高,實際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就要做出改變,而分層設計課堂練習就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都能有所提升。班級中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程度比較好,成績也比較優異,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就可以布置一些有難度的練習,主要鍛煉其思維以及知識應用能力,讓學生結合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升這部分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對于程度一般的學生以鞏固為主,教師應布置鞏固性的練習,讓其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而對于程度較弱的學生,就要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布置一些簡單的練習,主要以計算為主,提升其思維以及計算能力,并且對于這部分學生要多多進行鼓勵,讓其樹立學習的信心。同時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練習的梯度性,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初級、中級以及高級,從易到難,促使學生一步步攻克學習的重難點。例如在學習《四則運算》時,教師就可以先結合學生的水平進行分層,然后在結合本節課的內容設置練習,初級練習就是讓學生對四則簡便運算常規公式進行記憶,設計填空(a+b)×c=________——乘法_______律等;中級練習主要就是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練習:計算(40+8)×25;15×(40-8)等;高級練習主要就是讓學生進行拔高,完成99×201-99;24×64+48×68等。通過不同難度層次的練習,讓學生能夠一步步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七)練習設計體現針對性

在實際的課堂練習中,學生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已經做了大量的練習,但對課本中理論的知識并沒起到鞏固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設計沒有一定的針對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也就會出現一定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過程中就要注重針對性,要意識到只有練習有一定的針對性,學生才能更準確、快速的掌握書本中的內容,因此教師應結合書本上的內容對課堂練習做進一步的完善,從而增強數學的練習的有效性。以小數的讀寫為例,教師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就可以設計練習讀數這一練習,“請讀出下列的數:5.28;3.75……”當學生準確地讀出數據時,教師就可以再寫出一組數據,讓學生拿出練習本,在練習本完成,練習完成結束后,將本子上交,結合這種方法,教師就能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做進一步的鞏固,學生對于小數的讀寫也能有更加充分的認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也能得到增強。

(八)練習設計體現多樣性

現在課堂上的練習表現出來的特點是較為單一,學生在長時間的練習中會感到疲勞,很容易失去興趣,并不利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的過程中,要結合課本中的知識,多設置不同類型的題型,包括填空、選擇以及綜合練習等,讓學生在完成不同練習的過程中對本節課的知識做進一步掌握。例如在學習負數時,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負數的概念,就可以設計填空題:按照數的正負,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同時為了讓學生能夠辨別數的大小,教師就可以給出一組數據:-6;-1.5;-2.3;0;-10;7;-4.7;讓學生按照數的大小進行排列,通過同類型的練習,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進行綜合性的練習,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有非常大的幫助。

四、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對練習設計方法進行優化,教師就需對教材內容產生深入、全面的認識與理解,并且加強對學生的關注,意識到學生課堂中呈現出的動態性思維,保證課堂練習進行精心設計,促進學生在練習中主體地位的發揮,練習中更具主動性。同時重視挖掘學生潛能,增強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趣味性、實用性,不斷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姚毓鑫.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的策略實踐分析[J].中外交流,2020,27(30):186-187.

[2]婁一超.摭談小學數學課堂作業的有效設計[J].數碼設計,2020,9(3):182.

[3]肖彩艷.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的對策分析[J].魅力中國,2020(50):80.

[4]操萬超.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的對策分析[J].中外交流,2020,27(29):275.

作者簡介:范育純(1973~),女,漢族,廣東廣州人,廣州市黃埔區九龍第二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猜你喜歡
課堂練習優化設計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效率策略研究
優化課堂練習,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數學課堂練習優化設計探究
基于simulation的醫用升降椅參數化設計
簡述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優化策略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