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發布行政賠償司法解釋

2022-04-25 22:18法宣
黨的生活(黑龍江) 2022年4期
關鍵詞:法人人民法院違法

法宣

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確保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賠償案件,實質化解行政賠償爭議?!兑幎ā纷?022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法1997年發布的相關司法解釋同時廢止。

最高法行政審判庭負責人介紹,《規定》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和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強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行政職權對其勞動權、相鄰權等合法權益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行政機關不僅對做出的行政行為、法律行為違法造成損害要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對不履行法定職責行為和事實行為違法造成損害的,亦應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據介紹,《規定》科學界定損害賠償范疇,合理確定“直接損失”的范圍,進一步明確財產損害的賠償標準。其中明確,賠償金按照損害發生時的市場價格計算損失。市場價格無法確定,或者該價格不足以彌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損失的,可以采用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針對司法實踐中所占比例較大的違法征收征用土地、房屋導致的行政賠償案件,《規定》明確,人民法院判決給予被征收人的行政賠償,不得少于被征收人依法應當獲得的安置補償權益。

此外,《規定》進一步明確了行政賠償訴訟中精神損害賠償的履行方式及判決方式,并規定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和賠禮道歉的履行方式,可以雙方協商。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被告以適當的方式履行;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判決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對于行政賠償請求時效和起訴期限,《規定》指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之日起兩年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行政賠償。賠償義務機關在收到賠償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未作出賠償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提起行政賠償訴訟。

(根據新華網等相關報道綜合整理)

猜你喜歡
法人人民法院違法
這些行為,你以為 沒違法其實違法了
“代客操盤”系違法 盲目相信會受騙
論法人的本質
非法集資案件的受害人是否就同一事實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返還財物?
捐助法人治理結構在我國的發展
2017年廣東省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
“互聯網+”時代人民法院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加強法院法警隊伍建設的思考
廣東省第二批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有什么區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