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科爾沁沙地白蠟播種育苗技術

2022-04-26 09:37包澤輝李永樁史月云鄭升張默涵趙玉海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2022年1期
關鍵詞:白蠟條播通遼市

包澤輝,李永樁,史月云,鄭升,張默涵,趙玉海

(1.通遼市扎魯特旗好老林場,內蒙古 扎魯特旗 029100;2.通遼市科爾沁區林業工作站,內蒙古 科爾沁區 028000;3.通遼市科爾沁區慶和鎮綜合保障與技術推廣中心,內蒙古 科爾沁區 028000;4.通遼市科爾沁區余糧堡鎮綜合保障與技術推廣中心,內蒙古 科爾沁區 028000;5.通遼市園林綠化管護中心,內蒙古 通遼 028000;6.通遼市林業和草原種苗站,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白蠟(Fraxinus chinensisRoxb.),落葉喬木,在我國栽培范圍廣泛,在東北、華北、西北、華南等地均有栽培。白蠟為陽性樹種,是科爾沁沙地的優良鄉土樹種之一,在防風固沙、園林綠化中應用廣泛。在科爾沁沙地,白蠟播種育苗技術日趨成熟,并廣泛應用。

1 種實采集

科爾沁沙地白蠟種子的成熟時間為每年9月中旬至10 月上旬,當白蠟樹翅果由綠色變為黃褐色、種仁變硬時種子成熟即可采摘。白蠟成熟翅果在翌年春季脫落樹體前均可采集,在冬季農閑時節采種可緩解勞力緊張壓力。選擇生長健壯、結實量大、無病蟲害的優良母樹進行采種,樹齡以20~30 a生為宜[1]。選擇陰涼通風的硬化場地將采集后的果枝攤開晾曬,自然曬干后清理果翅,去除雜物,調制好后將種子裝在編織袋,貯藏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環境。種子含水量降低到10%以下的安全貯藏含水量時,貯藏在通風、干燥、陰涼的場所,種子的發芽力能夠延遲3~5 a[1]。

2 育苗地選擇

白蠟苗木喜光照、喜水肥,育苗地要選擇交通方便、背風向陽,水源條件好、地勢平緩的地塊,要求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便于灌溉,土壤為壤土或沙壤土。

3 整地作床

3.1 整地

一般在播種前一年秋季或播種當年春季進行細致整地,對土壤深翻細耙,翻耕深度20~25 cm,清除育苗地內的雜草、石礫等雜物,打碎土塊,耬平床面,達到土碎、地平、肥均的標準。如果育苗地為沙土地或粘土地,必須進行土壤改良,沙土地要施入足量的有機肥料,粘土地則要混入足量的客土或沙,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狀。結合整地在育苗地均勻施入腐熟農家肥和復合肥,農家肥施肥量45 000~60 000 kg/hm2、復合肥施肥量375~450 kg/hm2。

3.2 作床

一般采用高床條播或大壟壟臺條播,高床條播苗床規格以便于播種和撫育管理為原則,春季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布設區劃苗床、步道,為了有效排澇和防風,在育苗地四周要挖排水溝,設置防風障。高床條播苗床寬度100~120 cm,高度15~20 cm,長度20~30 m或依育苗地地形而定,步道30~50 cm。大壟壟臺條播的壟寬60~70 cm。

3.3 土壤消毒

結合整地進行土壤消毒殺蟲處理,預防立枯病、蠐螬、地老虎及螻蛄等病蟲危害。將5%辛硫磷顆粒劑均勻摻入細土,在圃地均勻撒開后翻耕,辛硫磷施用量0.15~0.2 kg/hm2;將硫酸亞鐵混入20倍細土,施用量為1.0~1.3 kg/hm2,均勻撒入苗床;播種前對苗床進行殺菌處理,用500 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藥液噴灑苗床,用藥量1.5~2.0 kg/hm2。

4 種子處理

4.1 低溫層積催芽

土壤封凍前選地勢較高、背風陰涼、排水良好的地方挖貯藏溝,種子貯藏溝規格為深80~100 cm,溝寬60~80 cm,長度視種子的數量而定。將種子放在常溫水內浸泡24 h左右,12 h左右換1次水,種子與水的體積比為1∶5,撈出后用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消毒30 min 左右。先在溝底鋪一層厚度10~15 cm的濕沙,將白蠟種子與濕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勻后放在濕沙上,種沙鋪放厚度50~70 cm,鋪到距地面10 cm左右時加蓋濕沙,最后覆土頂部呈屋脊狀。為便于通風透氣,在頂部隔70~100 cm 放一捆秸把,低溫層積催芽60~80 d。

4.2 快速高溫催芽

沒有經過低溫層積催芽的白蠟種子,可在春季播種前用溫水浸泡,水溫度40~45 ℃,自然冷卻后用常溫水浸泡2~3 d,要求每天換水1次,浸泡好的種子撈出后混拌濕沙,種子與濕沙比例為1∶3,放在溫度20~25 ℃的炕上催芽,每天翻動1~2次,保持濕潤,20 d左右種子咧嘴數量達到總數的30%左右時即可播種。

5 播種

5.1 播種時間

白蠟春季和秋季均可播種,在生產實踐中主要采用春季播種方式??茽柷呱车貐^域春季播種一般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進行;秋季播種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進行,秋季播種的白蠟種子不需要處理,當年種子采收后隨即用于播種[2]。

5.2 播種方法

播種前2~3 d 需要對苗床灌透底水,待床面稍干后即可播種。采用高床條播方式,條中心距30~40 cm,播幅寬3~6 cm;采用壟播方式壟距60~70 cm。播種時用摟溝器或鎬頭開播種溝,溝深2~4 cm,掌握春播稍淺,秋播宜深的原則,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地播撒在溝內,播種量為120~150 kg/hm2。覆土厚度2~3 cm左右,播種后需要輕輕鎮壓,讓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提高發芽率。鎮壓后立即澆水,經常注意觀察苗床濕度,防止出現干旱缺水現象,在種子發芽期間,澆水次數和澆水量都不宜太多,保持土壤濕潤即可。

6 苗期管理

6.1 間苗定苗

播種10 d左右陸續出苗,為了保證每株幼苗都能有充足的生長空間,使根部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營養,苗木出齊后要間苗2~3次,使苗木分布均勻,密度合理。當幼苗高度長至5 cm左右時,進行第一次間苗,拔除過密苗、弱小苗和病蟲苗;第一次間苗后,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和密度要求進行第二次間苗,拔除部分幼小弱苗和過密苗;當幼苗高達到15 cm 左右時進行定苗,去劣留優,最終留苗密度45~60 萬株/hm2。間苗在雨后或灌水后進行,邊間苗邊壓實留苗根系土壤,避免透風失水,間苗定苗后要及時澆水。

6.2 除草松土

除草松土能改善苗床內的土壤結構和土壤通氣性能,為幼苗扎根提供便利,同時減少雜草對水肥的競爭,降低水分蒸發,有效防止土壤板結。每年松土除草3~4 次,達到苗清壟凈無雜草,第一次松土除草可結合間苗進行,雨后或澆水后要及時松土保墑。

6.3 澆水施肥

6.3.1 澆水

一般采用微噴方法澆水,灌水次數、時間和數量根據苗木生長、土壤墑情等情況而定。苗木生長期做到澆水適時適量,保證苗木健康生長,在生長初期,澆水掌握多次少量原則,苗木速生期,澆水掌握少次多量原則,澆水宜在早晚進行,每2~3 d 澆水1 次。雨后或積水過多要及時清溝培土,排除積水,防止造成苗木根系腐爛。在8 月下旬以后要停止灌水,提高苗木木質化程度,在科爾沁沙地區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澆1次封凍水。

6.3.2 施肥

為了保證苗木營養需要,生長期要適時適量、分期施肥,每年施肥3~4 次,開溝撒施或隨水澆施。6月份追施尿素2次,7月中旬追施復合肥1次,8月上中旬追施磷酸二氫鉀1次,每次施肥都要結合灌水進行,8月下旬以后要停止施肥,以促進苗木枝條木質化,見表1。

表1 白蠟播種育苗施肥情況表

6.4 病蟲害防治

白蠟苗期的主要病蟲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白蠟梢距甲,主要防治方法有細致整地、播種前進行土壤消毒、加強撫育管理、提高苗木抗性和藥物防治等。

6.4.1 立枯病

在發病期可噴施70%代森鋅500 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等藥液進行防治,連續噴灑2~3次,間隔7~10 d噴灑1次[2]。

6.4.2 猝倒病

在發病初期將病苗及時拔除并集中處理,然后向幼苗基部噴施25 %百菌靈800~1 000 倍液、1∶2∶200的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等藥液進行防治,連續噴施藥液2~3次。

6.4.3 白蠟梢距甲

及時剪除產卵枝梢或幼蟲危害枝梢,在成蟲發生期可早晚捕殺成蟲,并用5%的氯氰菊酯或80%樂果1 000倍液噴殺。

6.5 苗木移植

一般第二年春季移植苗木,株距40~60 cm,行距60~80 cm,定植密度2.0~3.5 萬株/hm2為宜,移植一年后視苗木生長情況,分年度隔行或者隔株進行移植,移植苗成活后要及時抹芽除蘗,加強撫育管理,逐步培育成優質、健壯的白蠟大苗[1],滿足城鄉綠化需求。

猜你喜歡
白蠟條播通遼市
不同引進白蠟品種光合日變化
王舒作品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成峰牲畜市場交易紅火
水稻不同播種方式直播應用技術研究
城市蒙古族飲食結構變遷現狀及原因——以通遼市為例
雜交稻精量條播育秧機插漏秧率與均勻度分析
機械插秧與條播對鹽粳15號生育性狀與品質的影響
洱海流域藍莓白蠟蚧防治措施初探
“兩化一結合”有機旱作農業技術成果展示(三) 小麥寬幅條播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白蠟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