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介入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臨床護理觀察

2022-04-28 22:06張麗
婚育與健康 2022年5期
關鍵詞:缺血性腦血管病圍術期護理臨床護理

張麗

【摘 要】目的:探究并總結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給予神經介入治療護理措施。方法:選擇2020年1月至12月50例患者,將所有患者按照護理措施差異進行組別區分,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25例),分別執行基本護理和臨床圍術期護理。所有患者在接受護理后,將其結果中的并發癥計數、血管再通率以及患者在接受護理前以及護理后的卒中和生活水平評分作為組間患者在實施護理下的效果對比標準。結果:組間的并發癥率統計顯示: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符合統計學差異指標(P<0.05);組間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的血管再通率統計顯示: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可計入統計學標準(P<0.05)。結論:將圍術期護理應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神經介入治療,可有效降低病癥手術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可有效疏通血管,提高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神經介入治療;缺血性腦血管??;臨床護理;圍術期護理

Clinical Nursing Observation on Neural Intervention Therapy for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ZHANG Li

Caofeidian District Hospital, Tangshan, Hebei 0632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neuro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thods:A total of 5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an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nursing measures.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25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25 cases), and performed basic nursing and clinical perioperative nursing respectively. After all patients received nursing, the complication count, vascular recanalization rate,the stroke and living standard scores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used as the comparison standards for the effect of nursing between the groups. Results:The statistics of the complication rate between the group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met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dex(P<0.05); The statistics of the vascular recanaliza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after receiving nursing between the group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c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tatistical standard(P<0.05).Conclusion:Perioperative nursing can be applied to neuro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diseas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dredge blood vesse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promotion.

【Key?Words】Neurointerventional therapy;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nursing; Perioperative nursing

臨床腦血管疾病作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病癥,于中老年患者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其發病率、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均較高,需要患者及時就診進行治療。該病癥往往受多重因素影響引起病癥產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重生存負擔。目前針對該病癥的治療主要有手術、藥物和血管介入治療,治療的整體預后質量較高,同時通過科學的手術以及藥物治療可保證小創傷率和高有效率[1]?,F為探究有效的神經介入治療后護理措施,計入50例患者進行分析,有以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至12月50例患者,將所有患者按照護理措施差異進行組別區分,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25例)。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47歲~82歲,平均年齡(61.27±4.36)歲;觀察組,男13例,女 12例,年齡45歲~80歲,平均年齡(62.03±4.41)歲。資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采用基本護理,依照醫囑為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可包含健康知識教育、病癥知識講解、病房環境清理、心理干預、飲食護理以及用藥干預等。

1.2.2 觀察組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1)術前護理:①心理干預,多數患者不良情緒的產生均是由于對病癥的了解程度不高,由此導致患者形成緊張或恐懼感,影響患者自身的配合度,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情況為患者提供心理指導;②控制血壓,減少血管痙攣。高血壓患者需及時提醒醫生進行用藥,術前需建立靜脈通道,采用預防腦血管痙攣的藥物進行持續泵注,隨后根據患者血壓指標調節注射速度,期間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血壓指標以及面部顏色變化等現象。(2)術后護理:①病癥觀察:定時做好患者的生命體征記錄,其中主要針對患者的心律和血壓進行記錄,心律減緩和血壓下降是引起患者術中或術后支架釋放刺激動脈壓力感受器反射的前提,護理人員需定時對患者的呼吸、心律以及血壓等指標進行檢測,平均30min進行一次檢測。同時在檢測過程中注意患者的足背動脈脈搏、皮膚溫度、顏色、肢體活動情況;②對患者穿刺部位進行全面護理,伸直患者踝關節、適當彎曲小腿、保證健測下肢的正?;顒?。保證患者充分的休息,術側制動并伸直24h,于穿刺部位放置沙袋壓迫6h~8h,并觀察是否存在滲血、血腫等不良反應。所有患者在進行手術后需保持患側肢體8h或8h以上的制動狀態,期間患者可能產生酸痛現象,另外由于長時間臥床并制動可能產生不良情緒;③并發癥護理:患者術后恢復至一定程度可拔除動脈鞘管,完成后可進行早期下床活動,術后活動期間嚴格檢查患者患肢穿刺位置是否存在滲血以及腫脹等不良反應,術后護理期間保證患處位置的清潔,避免感染情況產生。另外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檢查患側的血液流動情況,查看患者足背動脈的搏動現象,若存在停搏、患者存在麻木感的情況下需要考慮血管堵塞的可能性,醫師及護理人員需將動脈壓迫止血器減壓,并囑咐患者患側制動4h~6h;④術后飲食調節中,嚴格監控患者血糖以及血壓指標,多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減少油膩、辛辣、生冷、過硬食物的攝入,鼓勵患者多飲水,增加造影劑的排出量。

1.3 觀察標準

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神經介入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包含滲血、心律減緩、血壓下降等。

統計對比組間患者在接受相應護理后的血管再通率,效果判定,完全再通:患者護理后意識清晰,可保持部分交流,無抽搐、昏迷等病癥表現或趨向;部分再通:患者在護理后可保證清晰的意識,但存在明顯的功能受限,無法交流;未通:患者接受護理后其表現較接受護理前無明顯的變化,部分患者意識模糊,功能受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計數統計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組間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統計

觀察組血管再通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缺血性腦血管病癥作為目前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癥,其危險性較高,病癥患者的腦動脈狹窄會逐漸降低顱腦血流灌注,最終引起閉塞導致神經功能受損。通常情況下人體腦組織血流速率為54mL/(100mg·min),在低于20mL/(100mg·min)的情況下則會產生功能障礙,進一步降低則可能引起死亡。目前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癥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腦供血動脈的粥樣硬化,其病癥促使患者血管腔狹窄,最終由于血管阻塞導致無法對腦部進行有效的供血,進而形成病癥。而現針對病癥的治療措施中,神經介入治療作為目前的主要治療方式,對患者創傷較小,但手術的預后質量受術后的護理措施影響較為明顯,由此需要對病癥患者以優質護理干預措施保證患者預后質量,進而規避患者的預后風險,提高患者存活率,加快病癥的恢復[2]。

本文以50例患者分析的結果:組間患者并發癥計數差異: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符合統計學差異指標(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血管再通率差異對比,前者高于后者,差異可計入統計學標準(P<0.05)。分析指出通過針對神經介入治療的患者執行圍術期護理干預,可減少患者的并發癥,另外,其效果對比基本護理措施情況下,患者的缺血阻塞情況可得到良好的改善,保證血管再通率,針對卒中評分的改善效果更為顯著,可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整體使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針對神經介入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患者以圍術期護理干預具有更高的效果,對患者的病癥改善、提高血管再通率、促進活動功能的恢復具有顯著的使用效果,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鄭卜毅,鄭偉明.神經介入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臨床療效[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3):325-327.

[2] 楊揚,張寧.神經介入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近期與遠期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2):48-50.

猜你喜歡
缺血性腦血管病圍術期護理臨床護理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行玻璃體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體會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部血管超聲特點分析
探究中西醫結合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療效觀察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
快速康復外科對結直腸癌患者圍術期護理的指導意義分析
腹主動脈瘤75例圍術期護理思路構建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應用效果觀察
機械通氣患者撤離呼吸機的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