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臨床護理研究進展

2022-05-10 05:24莫送弟
中國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0期
關鍵詞:臨床護理研究進展

關鍵詞: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臨床護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5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0--01

多器官功能衰竭指的是至少2個器官出現功能障礙,對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威脅,而且病程漫長、病情嚴重。兩個器官衰竭的患者死亡率為45 %~55 %,三個器官衰竭的患者死亡率為80 %,四個及以上器官衰竭的患者存活率極低[1]。一旦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就要進行積極的治療,要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對于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尚缺乏有效治療手段,主要治療目的是去除原發病,避免和消除誘發因素,糾正器官功能障礙已經造成的生理紊亂,防止器官進一步損害[2]。研究發現,在治療過程中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促進病情轉歸[3,4]。本文將對近年來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今后的護理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1 生命體征的監護

體溫、血壓、呼吸、脈搏這些生命指標的變化常反映患者病情的進展程度與轉歸,對早期評價各臟器功能以及識別多器官功能衰竭有重要意義[5]。如低體溫為嚴重創傷后的常見表現,尤其是老年和小兒更易出現低體溫,會引起凝血功能障礙和心功能不全;體溫升高至38℃~40℃,伴有白細胞水平升高則提示患者可能出現全身感染;觀察呼吸時要注意是吸氣性還是呼氣性呼吸困難,有無“三凹征”,淺快的呼吸預示有呼吸窘迫的存在;血壓過低提示可能合并休克,表現有氣短、呼吸困難、心率快、或周圍灌注不足,血壓低者還應想到有心臟功能衰竭的可能;意識及瞳孔變化多提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6]。

2呼吸系統監護

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時,呼吸系統往往是最先受到損傷的系統或器官。呼吸功能衰竭會導致患者發生嚴重的低氧血癥,由于患者不能維持自主呼吸,常需要用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予以糾正[7]。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呼吸機工作參數是否與病情相適應,所采用的呼吸模式是否發生人機對抗,還要注意氣管導管位置有無脫出、斷裂、導管套囊的充氣情況和胸廓的起伏幅度等。密切監測血氧飽和度(SaO2)的變化,發現SaO2下降時,應仔細尋找原因,及時處理。在機械通氣療法中,濕化可預防與降低并發癥出現,也是確保呼吸道通暢的重要手段[8]。為避免患者的心肺功能受到損害或者是血氧分壓低的患者霧化后缺氧,可運用小霧量、短時間、間歇霧化法。以聽診為依據,開展吸痰管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因為頻繁吸痰而導致的氣道損傷、缺氧等并發癥。對于清醒的患者,需要一邊拍背一邊鼓勵其咳嗽。另外,還可以指導患者運用膈肌做深緩呼吸鍛煉,降低呼吸功耗,增加肺泡的通氣量[9]。

3 循環系統的監護

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患者需保持絕對的臥床休息,并實施心電監護[10]。心電監護可持續觀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壓變化,特別是中心靜脈壓的變化,它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加強床旁監護,監測患者的中心靜脈壓、血壓等血流動力學的變化,了解有效血容量。遵醫囑用藥,及時補充水電解質、血漿、全血;做好靜脈置管的護理,嚴格控制輸液劑量與速度,使用輸液泵輸注血管活性藥物,記錄藥物的余量。

4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監護

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大小、對光反射、肢體活動的變化,并加強顱內壓監護。對躁動的病人應給予鎮靜劑,以免影響顱內壓的穩定。亞低溫治療可保護患者的腦細胞,且不會增加其他組織器官的損害[11]。在應用亞低溫治療時,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皮膚的監護,若患者出現皮膚花斑,說明末梢血液循環差,可使用擴張血管藥物和血管解痙藥物,同時加強體表的按摩,防止褥瘡發生,復溫期間要注意觀察血壓下降及心律失常。

5 腎功能監護

尿量是反映腎臟血流灌注情況的主要指標,因此,護理人員需注意監測患者每小時尿量和顏色,定時檢測尿常規、尿比重、肌酐、尿素氮、血鉀、血鈉等腎功能各項指標的變化,及時調整液體及成分,如連續6 h尿量<20 ml/h,且出現血肌酐明顯升高時,有腎衰發生的可能[12]。盡量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毒性的藥物。急性腎衰竭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可行床旁血濾,對血液進行濾過。床旁血濾是連續進行的,更接近于腎小球濾過功能與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可維持患者機體的酸堿平衡并清除有害物質。由于患者進行床旁血濾治療的時間較長,導致其發生壓瘡的風險較高,因此護理人員需定時協助患者翻身,做好壓瘡護理,并做好要保暖工作;注意觀察血濾器通道及濾過血液,并根據跨膜壓更換濾器;注意觀察并記錄患者的心率、血壓,若血壓過低可調慢濾過速度,以維持患者電解質、體液平衡。床旁血濾治療結束后,應用肝素封管,若管路發生堵塞,需以尿激酶沖洗;注意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心率、血壓等,觀察其是否出現血腫、出血等情況,避免病情加重[13,14]。

6 營養支持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營養攝入能力降低,營養狀態差,體重下降,營養不良又增加了能量代謝障礙的風險,不利于疾病轉歸[15]。每日予以患者輸注營養液前,護理人員需抽取患者胃液進行檢查,若存在胃內儲留>200 ml,則需予以患者服用促胃腸動力藥物,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營養輸注[16]。護理人員在輸注營養液過程中,需嚴格遵循濃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原則。輸注腸內營養液期間,協助患者取仰臥位,指導患者將頭部偏向一側,避免營養液倒流。另外,還需要密切觀察患者口腔情況,定時為患者清理口腔分泌物。護理人員需將導管妥善固定,密切觀察導管情況,避免扭曲、移位或滑脫等情況,保持導管通暢[17]。在腸道營養不能實現時,可應用非腸道營養支持。需要注意的是,營養液靜脈通路必須專用,不可同時給藥、輸血,防止脂肪乳與某些蛋白質結合形成凝聚物堵塞針頭引起脂肪栓塞。

7早期預防感染護理

在對危重病人進行搶救時,需建立各種管道,這些管道與外界相通,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在護理操作過程中,要嚴格無菌操作,加強各種有創導管的細菌培養與監測,并定期更換,對氣管插管、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做好氣道的護理,預防肺部感染[18]。密切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判斷其變化是否與感染有關,定時監測白細胞計數,按醫囑及早足量應用抗生素。

8 皮膚護理

在俯臥位期間,指導患者定時放松易受壓的部位,并在易受壓部位及管道固定處放置棉墊或海綿墊,以減輕皮膚的壓力。對于已經發生壓瘡的患者,需保持患者的床單整潔干燥、舒適[19];需清潔患者的創面及周圍皮膚;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拍背,掌握正確移動患者的技巧,操作過程中,運用體位管理避免拖、拉、推、拽等動作,妥善安置體位[20]。除病情或治療需要外,避免患者長時間處于床頭抬高超過30°體位;側臥位時保持背部與水平床面成30°~40°夾角。安置體位時應避免皮膚與醫療器械直接接觸?;颊咴谥委熎陂g出現發熱,需給予物理降溫聯合藥物降溫,患者體溫控制較好,在使用物理降溫時應加強觀察患者皮膚有無出現凍傷的情況。

9結束語

綜上所述,采取全面性、優質性與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嚴密監測老年多器官衰竭患者的心、肺、腎、腦等重要臟器功能,可消除影響病情轉歸的危險因素,輔助臨床治療,進而促進病情轉歸,提高生活質量及生存率。

參考文獻:

[1]貢歌,張興虎,張瑗,等.連續靜脈-靜脈血液濾過對高齡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療效[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1,20(10):745-748.

[2]賀慈.ICU老年重癥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臨床診治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2):37-38.

[3]呂金紅.全方位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05):180.

[4]王彥兵.重癥監護室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臨床分析[J].臨床研究,2018,26(01):79-80.

[5]王艷.血漿置換聯合連續血液濾過治療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及護理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18(24):66-67.

[6]張靜靜.細節護理干預在老年重癥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22):4202-4203.

[7]駱艷妮,謝梅,吳媛,等.臨床路徑在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11):150-153.

[8]關麗清,馮樹開,關貞妹,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科學,2019,9(04):146-149.

[9]張杰,王梅,黃曉.觀察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9):172-173.

[10]秦中輝,詹曉娟,李昊凌.基于心肺運動試驗的個體化運動康復處方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24):16-18.

[11]鄭暉,周人杰,全軍承,等.亞低溫血液濾過技術在呼吸衰竭合并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中的應用及風險評估[J].中國醫學裝備,2021,18(05):34-38.

[12]閻翔宇.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護理[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21):162-164.

[13]魏倩楠,陸翠玲.重癥患者連續性床旁血濾治療的療效及護理配合方法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239.

[14]莊長娟,孫賦輝,孫靖雅,等.床旁血濾機治療腎衰合并心衰患者的護理要點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28(12):1520-1521.

[15]張悅,王麗君,畢美峰,等.早期腸內營養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癥介質及瘦素的影響[J].心腦血管病防治,2021,21(02):146-148+178.

[16]章小山,劉旭光,劉國輝.危重癥患者不同途徑的腸內營養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情況的影響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8,27(02):223-225.

[17]張萍,劉寶存.集束化護理在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管道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7):120-122.

[18]仇晶磊.護理干預對大面積心肌梗死心跳驟停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護理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0):194-195.

[19]王青,王明弘.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及體會[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6):101-102.

[20]馮麗娟,黃小青.對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壓瘡預見性護理的實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5):273.

作者簡介:莫送弟(1983-03),女,壯族,廣西桂林市臨桂縣人,本科,主管護師,桂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研究方向:主要從事重癥醫學臨床護理工作

猜你喜歡
臨床護理研究進展
GNSS-PPP算法與應用的研究進展
銅失衡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進展
RNA結合蛋白與惡性腫瘤發生發展關系的研究進展
CHI3L1在神經系統相關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近十年國際STEM教育研究進展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應用效果觀察
機械通氣患者撤離呼吸機的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