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覺得“累” 可能進入“精神內耗”了

2022-05-10 01:07于荷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22年3期
關鍵詞:內耗自卑狀態

于荷

你是否也有過這種體驗:遇見一件事時,心理會出現兩個打架的小人,他們觀點不同、想法不同,相互“吵”的不可開交。一個可能是認可自己的,而另一個像是專門“挑毛病”的,所以你開始恐慌,自己能否勝任,做不好別人會怎么看……時間長了,會感覺特別累,可能不只是身體上的倦怠,而是進入了“精神內耗”帶來的負擔。

“精神內耗”會讓人疲憊

什么是精神內耗呢?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付堯說:精神內耗,又叫心理內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人就處于一種所謂內耗的狀態,內耗的長期存在就會讓人感到疲憊。

“精神內耗”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但它卻實實在在地能影響每個人。比如在某個時間段即使工作量不那么大,休息時間也不少,但你還是會感覺到特別的累,疲憊感無法釋放,這種疲憊并非身體勞累導致,而是一種心理上的主觀感受,是個體在心理方面損耗導致的一種狀態。

“耗”盡活力,引發多種疾病

現在“內卷”這個詞特別流行,但其實內耗比“內卷”更可怕,畢竟“內卷”是與別人的競爭,而內耗更像是自己與自己的斗爭,爭著爭著能量就消耗殆盡了。

什么樣的表現可能提醒你進入“自我內耗”狀態了?付堯說:一般精神內耗的外在表現會是,感覺疲憊、行動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內在感覺緊張、焦慮、自卑等等。精神內耗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巨大的,它影響情緒狀態,影響身體健康,導致生活節律的紊亂,惡性循環導致心理失衡……長期的精神內耗會讓人失去活力,持續性情緒低落,讓學習和工作效率下降。積累多了,會引發多種常見的身心疾病,例如失眠、頭疼、經常做噩夢,一定要引起重視。

內向的人更易產生“內耗”

什么樣的人容易被“精神內耗”盯上?付堯表示,在以往接觸的“精神內耗”人群中,一般來說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產生精神內耗,而外向的人,其精神內耗則相對較少。當然這只是個相對的比例。

(1)自卑、敏感的人容易是“精神內耗”的“易感人群”

當我們內在自卑、敏感時,就更容易在日常交往中不自覺的去收集他人對自己的負向信息,或者將他人不經意的動作言語歸為對自己的負向評價,因外在反饋對自我產生懷疑,這樣內心矛盾糾結會耗費大量的心理能量。

(2)“討好型”的人容易進入“精神內耗”的狀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老好人”,有一部分就有“討好型”人格,這類人習慣用“自我犧牲”的方式來成就與他人的關系,個人的價值感與情感體驗支點放在他人的情緒變化上,自己內在長時間處于矛盾與壓抑之中。

(3)完美主義者也容易“精神內耗”

想法多,要求高,在自己內心總是形成無形的壓力,感覺自己怎么做都不足以達到要求,不斷在高要求的壓力和不夠完美的否定中糾結,從而消耗大量的心力。

如何終止“精神內耗”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過這種沒來由的“累”,面對“精神內耗”的“瘋狂進攻”,如何去改變這種狀態呢?付堯給出了4種方法:

方法1:學會正面的自我接納,減少負面的自我評判

想要停止這種精神內耗,第一步就是認識自我,正視自己的優缺點,學會從多角度看待自己,解開自我否定的“自動思維”,學會接納自己,悅納自我。

方法2:樹立自己的準則,避免討好

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社交關系,停止討好,樹立自己的標準。不必因為想要保持某種關系,在刻意迎合他人看法的過程中為難自己;也不必因為過分關注他人看法,而使自己束手束腳。

方法3:拋開絕對完美主義,接納真實的世界

當我們習慣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做事力爭達到完美的時候,要告訴自己完美的存在畢竟是少數,學會接受不完美,就不會強迫自己過多幻想不存在的困難,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事。不對自己要求過高,也是善待自我的方式。

方法4:行動起來,拒絕拖延

陷入情緒內耗的我們會用大量時間“做準備”,反復糾結是否該做、該如何做、會遇到多少困難和問題,這些漫無目的的思考和幻想導致我們不敢行動,或錯過最佳行動時間。如此一來,因為在思考和糾結上花費大量時間,只能在完成事情上壓縮時間,結果并不能如意。正確的做法是,思考后立即行動,避免無序思考帶來的困擾,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控生活。

付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完形心理治療執行師,國家首批家長團訓指導師,沙盤游戲指導師,遼海講壇父母道大講堂特聘講師,沈陽市鐵西區婦聯特聘心理專家。

猜你喜歡
內耗自卑狀態
材料作文“精神內耗”導寫
追求卓越,拒絕內耗
如何停止精神內耗
自卑的三個真相,你知道嗎
智珠二則
戰勝自卑,讓生命之窗開出自信之花
自卑,本質上是自虐
自卑的地方
“牛頓第一定律”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