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崢嶸歲月淬煉的友誼

2022-05-12 08:27鄭煒昊
民主 2022年4期
關鍵詞:小說月報鄭振鐸公理

□鄭煒昊

葉圣陶先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文史大家,常年深耕文史教學和編輯工作,是教育過幾輩文化人的一代宗師。作為20 世紀中國文化界的一座巍峨的高山,葉圣陶在革命歷史的書頁里是一位全身心投入文化復興與強國的文人志士,在眾多學生的眼里是一位傳遞智慧的長者,而在他的朋友們看來則是一位風趣幽默又不失俠肝義膽的摯友。在那崢嶸歲月里,曾有無數戰友與他并肩奮斗,而這其中,鄭振鐸先生與葉圣陶先生的友誼,就見證了近代中國覺醒的滄海桑田。

緣起文學研究會

葉圣陶一生的諸多朋友中,交情最篤的莫過于沈雁冰與鄭振鐸了。葉圣陶與鄭振鐸的交往早于沈雁冰。1919 年2 月,鄭振鐸在《新潮》雜志上讀到葉圣陶的新詩《春雨》后就寫信認葉圣陶作朋友。在這之后的一段時間內,二人雖然一直未曾謀面,但是鄭振鐸一直與葉圣陶保持書信往來,并且共同參與創辦了新文學運動中成立最早、影響和貢獻最大的文學社團之一:文學研究會。

鄭振鐸、沈雁冰與葉圣陶等人是決定發起文學研究會的幾位骨干,而奠定了幾人深厚友誼的契機也正是文學研究會的成立。1920 年12 月4 日,在北京萬高蓋胡同的耿濟之家中,文學研究會的幾位同志開會并討論通過了鄭振鐸起草的《文學研究會簡章》和周作人起草的《文學研究會宣言》,其宗旨是“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雖然葉圣陶并未出席此次會議,但是仍然被幾位朋友認可為發起人和骨干。1921 年1 月4 日,文學研究會正式成立于北京中山公園來今雨軒,主要發起人包括周作人、沈雁冰等,其他發起人有鄭振鐸、葉圣陶、耿濟之、王統照、許地山、郭紹虞、孫伏園、瞿世英、朱希祖和蔣百里等。正如文學研究會的發起宣言所說,其產生是為了“聯絡感情”、“增進知識”和“建立著作工會的基礎”。

文學研究會得到商務印書館等出版機構的支持,將以發表鴛鴦蝴蝶派作品為主的《小說月報》改版,使之成為“文學研究會”的機關刊物。文學研究會在北京成立的時候,葉圣陶還在蘇州鄉郊的甪直五高任教。是鄭振鐸的一紙函約,使他成為該會十二名發起人之一。 適逢老牌的上海商務印書館在五四文學新潮沖擊下決定用時興的新文學爭取讀者,正在考慮全面改革創刊已近十年的重要文學刊物《小說月報》。1920 年10 月23 日,鄭振鐸先后拜訪商務印書館的張元濟與高夢旦,表達了他們想要成立文學研究會并創辦文學刊物的想法,根據胡愈之的回憶,鄭振鐸在會面時推薦沈雁冰為新任主編。同年11 月,商務印書館任用正在擔任《四部叢刊》總校對的青年文學家沈雁冰接任《小說月報》主編。此后十年,《小說月報》成為文學研究會“踐行”新文學的主陣地。在沈雁冰之后,鄭振鐸和葉圣陶都曾主編過該雜志?!缎≌f月報》也見證了三位朋友深厚的友誼。

葉圣陶與鄭振鐸的友誼也自此漸漸從最早的惺惺相惜和互相欣賞,逐漸轉變為一同奮斗的事業上的戰友。出于對好友信任的珍重與對囑托的責任,葉圣陶自具名加入文學研究會以后,就把自己的全部事業同文學研究會密切地聯結在一起。1922年的《詩》月刊本是他和朱自清等幾位朋友創辦的,出版3 期之后,他們便自覺自愿地將其改為文學研究會的出版物,組稿編輯,出版發行,勞務自己承擔,影響歸于社團。1923 年底,葉圣陶移家到寶山路順泰里一弄一號,寓所門口便正式掛起藍底白字的“文學研究會”的搪瓷牌子。對于研究會的日常事務、信函往復等工作也自覺自愿地承擔起來,還兼辦文學研究會發售的外國作家明信片的郵購事務。他在此間出版的幾種小說、童話、戲劇及與他人的合集,也都分別列入文學研究會系統的《文學研究會叢書》《文學研究會創作叢書》《文學周報社叢書》《小說月報叢刊》,壯大了陣容,提高了品位,顯示了創作的實績,擴大了文學研究會的聲勢與影響。這些是文學研究會極其珍貴的史料,也是葉圣陶參與文學研究會領導工作的見證。從此,葉圣陶、沈雁冰和鄭振鐸成了文學研究會的核心人物。

1921 年3 月,葉圣陶和鄭振鐸與沈雁冰第一次相會。葉圣陶曾說:“到了上海,就到他(沈雁冰)鴻興坊的寓所去訪問他。第一個印象是他的精密和廣博,我自己與他比,太粗略了,太狹窄了。直到現在,每次與他晤面,仍然覺得如此……振鐸兄已經從北京到上海來了。我們同游半淞園,照了相片。后來商量印行《文學研究會叢書》,擬訂譯本目錄,各國的文學名著由他們幾位提出來,這也要翻,那也要翻,我才知道那些名著的名稱?!蔽膶W研究會總會名義上設在北京,卻并無會址。由鄭振鐸和沈雁冰在京滬兩地負責總聯絡。1921年3 月,鄭振鐸從北京鐵路??茖W校畢業,被分配到上海鐵路南站見習,5 月正式調進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創辦兒童文學刊物《兒童世界》。鄭振鐸到上海后,文學研究會上海分會實際上成了“總會”。

1922 年到1923 年,鄭振鐸在商務印書館創辦《兒童文學》雜志,并任第一屆主編期間,葉圣陶劃時代的童話創作就是在該刊脫穎而出,引起了文學界的強烈反響。葉圣陶說過:“鄭振鐸兄創辦《兒童世界》,要我作童話,我才作童話,集攏就是題名為《稻草人》的那一本?!彼牡谝黄挕缎“状钒l表在《兒童世界》第一卷第九期上。1922 年他共在該刊發表了19 篇童話,以后又寫過20 多篇。這些童話分別結集為《稻草人》(1923年)與《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年)。鄭振鐸認為《稻草人》“在描寫一方面,全集中幾乎沒一篇不是成功之作”。

1923 年到1927 年鄭振鐸在商務印書館接替沈雁冰擔任《小說月報》主編一職,適逢葉圣陶也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做編輯。于是從1923 年起,無論葉圣陶還是鄭振鐸的日記、年譜或與他人書信中,可讀到他們時常提及與對方及其他在上海江浙地區的摯友們相聚于各處。他們或談天說地,或餐飲聚會,或游逛書店,或討論時政,這段時間很是愜意,而他們的友誼也在隨后到來的巨變中得到了考驗。

共辦《公理日報》

1925 年5 月30 日,上海南京路發生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約2000 名上海工人和學生加入了一場充滿激情的反帝運動中,抗議帝國主義壓迫并要求徹底廢除不平等條約。隨后,英國警察以暴力鎮壓示威者,造成13 名中國人死亡;6 月1 日,又有超過20 名中國人被殺害或受傷。而當時上海各報屈從于租界當局的壓制,對如此慘案,竟不肯說一句應該說的話。作為一名記者,葉圣陶當眾指責道:“為什么新聞記者們如此無情地對這起駭人的血案熟視無睹?為什么他們這么害怕真相?”6 月1 日,鄭振鐸與葉圣陶、胡愈之、王伯祥、樓適夷、應修人等磋商,決定邀請十多個團體成立上海學術團體對外聯合會,并以該會名義創辦《公理日報》,為伸張公理進行吶喊。6 月3 日,《公理日報》的創刊號出版發行,《公理日報》報頭由葉圣陶題寫,每期8 開4 版,報社社址設在天通庵路三豐里24 號?!豆砣請蟆穲笊缱谥际牵骸鞍l表我們萬忍不住的談話,以喚醒多數的在睡夢中的國人?!?/p>

《公理日報》見證了鄭振鐸、葉圣陶等人書生報國的義氣,堅實了兩人的革命友誼。雖然是義憤填膺的吶喊,但是憑借著活潑的版面設計,《公理日報》很快就在社會各界引發了巨大反響。 鄭振鐸、葉圣陶等人利用這份文字精湛的報紙,揭露帝國主義的血腥屠殺,報道海內外支持五卅運動的消息、文告,并且強有力地抨擊了有關方面的曖昧態度。 在這份報紙的各大欄目中,“社會裁判所”編得最有特色,以鼓勵讀者表達他們對社會的觀點和看法。這份報紙,起到了對專制政權的監督作用,同時在中國現代社會的早期啟蒙了“新聞自由”的觀念。

鄭振鐸夫人高君箴曾在《“五卅”期間的一張報紙》一文中,回憶鄭振鐸與葉圣陶等人主辦公理日報:

六月三日那天,東方剛呈魚肚色,上海寶山路寶興里小巷里就擠滿了黑鴉鴉的人群。在我們家里,一沓沓帶著油墨香味的《公理日報》已由印刷所拉來,正在緊張地分發。振鐸、愈之、圣陶他們熬了一夜,兩眼布滿了血絲,但依然毫無倦意,興奮地忙這忙那,母親在廚房忙碌著做早點和燒水給大家泡茶;我則手腳不停地給人們發報。這一天來領報的人可真多!大家爭先恐后向門里擠,有的人唯恐領不到報紙,就登上窗戶向里爬,以致把玻璃擠碎了。這樣的動人場面,我至今記憶猶新,恍如昨日。天剛亮,“報販”們興致勃勃地夾著新創刊的《公理日報》,分別擁向街頭?!啊豆砣請蟆贰豆砣請蟆?!”叫賣聲此伏彼起,吸引著上海的千家萬戶。這天起,我們家每天從早到晚,領報的、送稿的、采訪的人來來去去絡繹不絕,真可說“門庭若市”。振鐸和他的朋友們,整天忙著采訪、寫稿,沒有休息的時候,我和母親都發現他瘦了,但兩眼卻總是那樣炯炯有神,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斗志。報紙的編輯部雖不設在我家,但因振鐸是主編,朋友們經常擠在他狹小的書房里,商議著,辯論著。茶淡了又重泡,不知泡了幾遍;煙缸里塞滿了煙蒂,時而可聽見他們激昂慷慨的話語聲,那時他們都還是二十多歲的熱血男兒??!

在鄭振鐸、葉圣陶、胡愈之等人的精心經營下,《公理日報》成為工人運動的宣傳武器。其創刊號提出收回英租界、讓英政府向中國道歉、立即釋放被捕群眾、懲辦肇事捕頭及巡捕、撫恤死者、賠償傷者損失等強烈要求,并呼吁“使英人對吾人要求全數照辦而后止”。 這天的《公理日報》還刊登了顧正紅被害的經過。隨后,《公理日報》還登載《國際革命者救濟會宣言》,并援引蕭伯納等國際名人的文章,斥責五卅慘案。葉圣陶以“秉丞”的筆名發表《華隊公會的供狀》《不要遺漏了“收回租界”》《無恥的總商會》等9 篇文章,號召堅持開展反帝斗爭?!豆砣請蟆穾ь^揭露上海各報不敢報道的五卅事件真相,及時報道工人、學生的游行示威活動,受到廣大市民歡迎,社會影響很快便超過了《申報》《新聞報》和《時事新報》等大報,日銷量曾達1.5 萬到2 萬份。雖然《公理日報》以“中理而宏達”的議論贏得數萬讀者的熱烈同情,但由于經費困難,加之印刷廠受到租界當局威脅,于1925年6 月24 日出版第22 期后被迫???。鄭振鐸在《??浴防镏赋觯骸拔覀冇蛇@次的事,益明白‘公理’是要實力來幫助的。赤手空拳的高叫‘公理’‘公理’,是無用的?!?/p>

崢嶸歲月 淬煉友誼

鄭振鐸曾在生死危難關頭把自己的工作交托給好友葉圣陶。1927 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鄭振鐸參加抗議游行,在寶山路上險遭槍擊,隨后由他領銜與胡愈之等人在報上公開發表抗議信。鄭振鐸也為此被迫出國游學避難。在出國前,他把主編《小說月報》的工作交給了摯友葉圣陶,委托葉圣陶代理主編,直至1928年鄭振鐸從歐洲回國后才繼續主編《小說月報》。這一期間葉圣陶也盡托付之命,完美地完成了這中間一年多的主編工作。在這期間,《小說月報》也一直堅守在新文學的第一線,出版、發掘了一大批作家。

地理的阻隔無法阻擋兩位老朋友的友誼。在旅歐期間,通過鄭振鐸的《歐行日記》,可以看出,當時的鄭振鐸經常收到來自葉圣陶的書信問候并回復,也常??梢钥吹剿诼脷W的日記里表達出對這位好友的思念之情。僅僅《回過頭去》一篇中就八次提到葉圣陶。 再后來,抗日戰爭期間,身處孤島的鄭振鐸與日本人周旋搶救古籍善本,撤往川蜀地區從事培養下一代艱巨任務的葉圣陶則立場更加鮮明。九一八事變后,他全力投入抗日救亡活動,參加發起并成立“文藝界反帝抗日大聯盟”,抗戰期間,又參加發起并成立“文藝界抗敵后援會”,雖然相隔千山萬水,但是都秉承著同樣的書生報國的信念,用文化和思想武裝自己,并為戰后的重建工作留下一份薪火。

喜迎新中國

應中共中央邀請,葉圣陶與夫人胡墨林于1949 年1 月7 日乘永生輪秘密離滬,11 日抵香港。2 月27 日,登一掛葡萄牙旗之貨輪北上。一同乘船北上的還有柳亞子、陳叔通、馬寅初、俞寰澄、張炯伯、鄭振鐸、宋云彬、傅彬然、曹禺等多位民主人士和文藝界的老朋友。這兩位老朋友滿懷著欣喜和對未來的希望,踏上了建設新中國的漫漫長路。

葉圣陶兩人馬不停蹄趕往北京報道。鄭振鐸作為文聯代表、葉圣陶作為中華全國教育工作者代表參加了新中國成立前的政治協商籌備會。從1949 年6 月15 日召開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會議,到9月17 日召開的第二次會議,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工作,籌備會完成了各項預定任務,為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建立新中國做好了充分準備。就在這三個多月時間里,葉圣陶在他的《北上日記》中記錄了他作為新政協籌備委員會委員和起草新政協組織條例的小組成員之一,參與起草政協組織條例和共同綱領,以及參加第一屆政協會議的經過:

6 月12 日,星期日(下午)二時半,在北京飯店與參加籌備新政協之同組諸君開會。余之一組曰“文化界民主人士”,凡七人,雁冰、振鐸、歐陽予倩、田漢、侯外廬、曾昭掄及余也。如是之單位凡二十三,人數凡一百三十四。聞知大會于十五日開幕,連開四日,然后將籌備各項交與秘書處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兩位朋友都投身到國家重建的一線工作。1949 年后,葉圣陶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進中央主席等。鄭振鐸任人民政協文教組長、中央文化部副部長、文物局局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文協研究部長、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等。身兼數職的兩位朋友一同在新中國的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慟失摯友

1958 年,鄭振鐸在出訪埃及等國家時因飛機失事罹難,葉圣陶,沈雁冰等摯友非常悲慟,而葉圣陶一直希望能夠把老朋友鄭振鐸的工作整理出來。20 世紀80 年代,他的夢想最終得以實現。下文則是摘錄了葉圣陶先生為鄭振鐸的《西諦書話》做的序中的一段:

振鐸喜歡舊書,幾乎成了癖好,用他習慣的話來說,“喜歡得弗得了”。20 年代中期,好些朋友都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振鐸那時剛領會喝紹興酒的滋味,“喜歡得弗得了”,下班之后常常拉朋友去四馬路的酒店喝酒,被拉的總少不了伯祥和我。四馬路中段是舊書鋪集中的地方,振鐸經過書鋪門口,兩條腿就不由自主地踅了進去,可是看他興沖沖地捧著舊書出來,連聲說又找到了什么抄本什么刻本,“非常之好”,“好得弗得了”,我受他那“弗得了”的高興的感染,也就跟著他高興起來。我跟振鐸相識之后,在一塊兒的日子多,較長的分別只有兩回。一回是大革命之后,為了避開蔣介石屠殺革命人民的兇焰,他去歐洲旅行。這部集子里有他在巴黎的幾段日記,可以見到他怎樣孜孜不倦地搜尋流落在海外的古籍。一回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去四川,他留在上海,期間書信來往極少,只聽說他生活很困苦,還是在大批收買舊書。勝利后回到上海,我跟他又得常常見面,可是在那大變動的年月里,許多事情夠大家忙的,哪還有剪燭西窗的閑情逸致?,F在看了這部集子里的求書目錄,才知道他為搶救文化遺產,阻止珍本外流,簡直拼上了性命。當時許多朋友都為他的安全擔心,甚至責怪他舍不得離開上海,哪知他在這個艱難的時期,站到自己認為應該站的崗位上,正在做這樣一樁默默無聞而意義極其重大的工作。

整篇序言情真意切,對老朋友緬懷、敬佩之情充滿字里行間。講究謀篇布局而不露痕跡,對鄭振鐸人品的揭示寫得層次感很強。語言平淡質樸,親切自然,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文章閃爍著葉圣陶平樸誠篤的人格光芒。也為兩個人長達半世紀的友誼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在這段序言里,可以讀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垂暮老人追憶屬于他們的似水年華,還有那個波瀾壯闊時代幾位青年的家國情懷,他們不僅要把無產階級思想引入祖國為國家的后輩帶來覺醒的精神,更要從那個時代明顯腐朽的傳統文化中,篩選出真正的文化遺產。這些屬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能帶來一條通往民族認同和榮耀的道路。

猜你喜歡
小說月報鄭振鐸公理
十二點鐘
2022年《小說月報·原創版》總目錄
鄭振鐸炒股
歐幾里得的公理方法
打的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生日禮物
公理是什么
小說《這條河也留不住你嗎》被轉載
數學機械化視野中算法與公理法的辯證統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