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措施的研究

2022-05-13 21:26張震
科學家 2022年5期
關鍵詞:智能網汽車產業新能源

摘要:由于能源日益枯竭造成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造成的溫室效應,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世界面臨的問題。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應用率相對較低,因此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對策研究首當其沖。本文對新能源和智能網絡車輛的發展措施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

引言: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積極進展。從總體上看,產業發展已從培育期進入增長期,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新能源和智能聯網汽車與《中國制造2025》的五個項目和十個領域密切相關。因此,大力發展智能互聯車輛,為交通問題提供更安全、節能、環保、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和綜合解決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勢

1.1政策體系不斷完備

近年來,相關的政策部門出臺40余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生產區域發展的規劃等的政策措施,涉及了我國汽車設計研發、生產、推廣、監管與應用開發等相關國民經濟建設各方面。經過了多年發展和實踐探索,中國計劃逐步建立并起來完善一套適合全球范圍應用的合理科學的發展規劃體系。

1.2技術水平顯著提升

新能源汽車更容易集成智能網絡技術,最終實現無人駕駛,完全解放了人們的駕駛時間。依靠電機和電子控制,新能源汽車的整個控制過程只有30毫秒左右的延遲,幾乎可以實時響應計算機的指令。它可以緊跟其后。這是一個自然優勢,可以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此外,新能源汽車也更有利于超級計算機的布局。隨著智能車輛的增多,智能化水平也會越來越高,迭代比機械迭代更快、更安全。同時,配備智能互聯網連接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對人們更加友好。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讓汽車成為智能伙伴,更溫暖,更了解你。它還將連接所有基礎設施,用一次點擊真正解決所有問題,用一個應用解決所有問題,甚至不用響應就解決問題。

1.3企業實力顯著增強

骨干整車企業建立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車正向發展體系。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動力電池骨干企業研發投入達到8%以上,高于世界行業平均水平。2017年,比亞迪、吉利、北汽、上汽等企業進入新能源乘用車全球銷量前十。

1.4配套環境日益優化

充電網絡建設穩步推進,公共場所、住宅小區、內部單位、高速公路等重點場所覆蓋率大幅提升。截至今年7月,全國共建公共樁27.5萬根,同比增長52%。安裝率接近80%,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在全國推廣使用。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溢出效應更加明顯,吸引資金、人才、技術加速積累,帶動投資、就業、稅收和出口,孕育了巨大的潛在心臟能量。

二、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措施

一則是著力加強產學研技術項目協同配套攻關,實現產業創新的驅動和發展。我們一定要持續加強公司對產業共性基礎、關鍵通信核心技術應用的持續研發,聯合公司推進汽車新型傳感架構與設計、傳感器數據融合、車載移動計算技術平臺技術的持續開發,加快實現5G通信技術系統在高端汽車零部件上關鍵技術的產業化測試研究和規?;瘧?,以關鍵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長期高質量的發展。

二則是通過完善行業政策法規,營造了良好健康的企業發展成長環境。我們提出要通過積極協調推動相關適用于推進智能與網聯融合汽車智能化的有關法律法規制度的進一步制定,研究完善促進汽車產業技術集成研發示范和工程推廣示范應用活動的有關支持配套措施,加快交通運輸網絡基礎設施智能化的研究建設規劃和縣鄉道路實施智能化的改造,為該產業加快發展創新營造更為良好寬松的科技發展新環境困難與挑戰。

三則是進一步強化了信息網絡安全,為信息產業今后的穩定發展做好保駕與護航。要著眼進一步健全加強現有智能及網聯技術汽車產業全技術生命周期信息和安全、防護等設施,構建完整包含風險預測、防護、檢測、響應機制的完整信息及安全基礎設施保障技術體系,加快推進制定國家智能網聯技術汽車信息保障安全管理標準,研究改進汽車信息保障安全質量管理機制的對策措施,保障該產業快速健康安全持續發展。

四則是繼續加大全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活動力度。加大各種力度廣泛宣傳各種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最新性能特點和安全特點,讓市民更多地能了解并且廣泛認可新能源汽車。通過播放各種媒體廣告短片等有效方式推廣宣傳各類新能源汽車。通過推廣建立城市新能源汽車示范體驗場等新辦法,讓市民全面了解使用并真正體驗這種新能源汽車先進的性能。新能源汽車企業、擁有各類新能源汽車專業學校的有關大中專本科院校、汽車協會組織等多個部門將通力協作,做好政策宣傳服務工作。

五則加強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和自主核心研發團隊建設,著力加快建設國家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高地。 一是堅持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協調推進。 采取一系列激勵政策措施,大量引進國內外相關專業的高端研發人才,特別是要大力引進國內外信息技術和軟件科學領域的領軍人才。 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人才教育培養。 有關高校要及時建立相關專業集群,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健全企業、科研機構、高校聯合培養機制,完善高端人才供給。 二是加快建設高水平自主核心研發團隊。 要加強科研團隊的研發實力,提高整體綜合素質,立足于思維觀念的巨大轉變,從過去的傳統工業生產公司向未來的技術研發公司轉變。 要著力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實現強強聯合,加強與國家和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央企的產學研戰略合作。 與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 最后,加快建設國家級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地。 目標是建設國家級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戰略高地。 要著力建立更多與產業發展相關的國家級科研院所,助力成為新能源科技研發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強大戰略高地。

三、結束語

總之,要清醒地看到,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礎還不牢固,動力電池綜合性能仍有待提升,從資源開發到循環利用全產業鏈的發展是不夠平衡,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目前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于翻越關的階段。

參考文獻:

[1]馬均明,葛瑞原.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光明[J].安徽科技,2010(3):25-29.

[2]王嘉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分析[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3]馬盧平,龐逸筱.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分析[J].農家科技,2013(5).

作者簡介:張震,男? 江蘇省南京市 1981.10,大學本科 一級實習指導教師 汽車

猜你喜歡
智能網汽車產業新能源
5G賦能智能網聯汽車
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智能網聯硬實力趨強
迎戰智能網聯大爆發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基于SJA1000的CAN總線智能網橋設計
“新能源門”的背后
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