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布里病一例

2022-05-14 02:59趙梓綱趙紀敏周亞光
實用皮膚病學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糖苷酶丘疹病患者

于 水,趙梓綱,趙紀敏,周亞光,周 勇

法布里?。‵abry disease)又稱Anderson-Fabry綜合征,由兩位皮膚科醫生威廉·安德森和約翰內斯·法布里于1898年首次描述[1]。此病是X染色體連鎖遺傳的α-半乳糖苷酶缺乏性疾病,致病基因定位于Xq22,編碼了蛋白α-半乳糖苷酶A(α-GalA),皮膚主要表現為彌漫分布的血管角皮瘤。本文報道1例以皮膚血管角皮瘤、少汗、腹瀉20余年為主訴的患者。

臨床資料

患者,男,28歲。因全身紫紅色斑丘疹,雙側手足感覺異常、觸痛及少汗22年,于2017年6月就診。22年前,患者腰部和膝部出現散在針尖大小、紫紅色丘疹及斑丘疹,同時雙手足出現陣發性僵冷、指尖觸痛,軀干及手足少汗,伴無規律腹瀉等癥狀,丘疹逐漸蔓延至胸部、臀部、陰囊及手指?;颊吒赣H既往體健,母親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史,家族無其他類似患者。系統查體未見明顯異常。皮膚科情況:全身多發簇集性紫紅色針尖至粟粒大小斑丘疹,表面略粗糙,壓之無褪色(圖1);口腔黏膜無異常。背部丘疹組織病理示:表皮部分萎縮伴基底層色素顆粒增多,真皮淺層局灶血管擴張、充血,真皮下方纖維組織增生(圖2)。眼底及聽力檢測未見異常。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血漿α-半乳糖苷酶0.1 nmol/(h·mgPr)[正常值 29.0~ 64.4 nmol/(h·mgPr)],β-半乳糖苷酶 189.7 nmol/(h·mgPr)[88~ 220 nmol/(h·mgPr)];顱腦磁共振成像提示雙側頂葉皮層下可見小的點狀缺血灶(圖3);肌電圖提示左側上下肢皮膚交感反應測定波幅降低,上肢潛伏期延長;胃腸道內窺鏡檢查提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心臟、腹部、四肢血管超聲多譜勒檢查均無異常。在患者簽署送檢同意書的情況下,采集靜脈血 2 ml,置于含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試管中,送往北京康旭醫學檢驗所進行Fabrydisease Panel檢測?;驒z測示患者 GLA基因核苷酸變異c.779G>C(編碼區第 779 號核苷酸由 G 突變為 C)導致第 260 號氨基酸由甘氨酸變為丙氨酸(p.Gly260Ala)。該錯義突變可能導致蛋白質功能受到影響,與法布里病相關。診斷:法布里病。建議患者父母進行基因檢測,但因其父母無癥狀,未檢。治療:囑患者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針對患者腹瀉癥狀采取口服益生菌等對癥處理;定期復查尿蛋白、顱腦磁共振等,并進行遺傳咨詢。截止發稿時止,已隨訪3年,患者病情無明顯進展。

圖1 法布里病患者背部皮損

圖2 法布里病患者背部皮損組織病理

圖3 法布里病患者顱腦磁共振成像

討論

法布里病作為一種罕見的X連鎖遺傳溶酶體貯積癥,其確切的患病率目前尚不清楚,普通人群中預估患病率為1/10萬。因位于Xq22.1的GLA基因突變,導致其編碼的α半乳糖苷酶A(α-galactosidase A,α-Gal A)活性降低或完全缺乏,造成代謝底物三己糖?;手迹╣lobotriaosylceramides,GL-3)及其衍生物脫乙?;鵊L-3(globotriaosylsphingosine,Lyso-GL-3)在腎臟、心臟、神經、皮膚等大量貯積,沉著于細胞胞質溶酶體內,特別是血管內皮細胞及周圍細胞中級溶酶體內,引起相應的多臟器小血管病變。法布里病患者在兒童時期就會出現持續數分鐘到數天的肢端神經痛,通常發生于運動后體溫升高、發熱或溫熱環境?;颊呓洺0橛谐龊巩惓?,最常見的是無汗或少汗。其他表現可有泛發的皮膚血管角皮瘤、生長阻滯和青春期延遲,累及心血管系統可出現高血壓、左心室肥厚、左室間隔增厚、心絞痛、心肌梗死、心瓣膜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累及消化系統可有腹痛,發作性腹瀉、惡心、嘔吐、里急后重;累及神經系統可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中風、癲癇等;病情嚴重者可由于累及泌尿系統形成終末期腎病,導致過早死亡?;颊邫C體所有組織細胞內均可見鞘糖脂沉積,血漿和尿沉淀出現?;拾按既禾牵℅B3)和鞘氨醇球蛋白(globotriaosylsphingosine,lyso-GB3)升高[2]。法布里病的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酶活性、基因檢測、生物標志物等多項指標。本例患者病程長達20余年,臨床癥狀明顯,基因檢測及酶活性檢測均有明確的陽性結果,是典型的法布里病。

目前臨床上針對法布里病,主要有兩種治療方法:酶替代療法和分子伴侶療法[3]。酶替代療法通過定期靜脈注射人工重組a-GalA進行治療,該酶可在細胞外通過和6-磷酸-甘露糖受體結合,有效水解溶酶體內沉積的GB3。重組人a-GalA的藥物現有兩種:agalsidase-α和agalsidase-β。這兩種制劑均具有相似的糖基化模式、特異性活性和酶動力學,且均已被證明具有臨床療效[4]。但由于價格高昂,其在臨床中的使用受到限制。分子伴侶療法是通過一個小分子伴侶與突變酶蛋白結合,穩定蛋白構象或促進酶蛋白多肽的正確折疊。分子伴侶藥物migalastat對GLA基因突變患者具有臨床療效,且最近已批準在美國使用[5]。其它治療策略,如底物減少療法、底物毒性干擾療法和基因療法,也正在研發中。對本例患者筆者主要采取定期復查,對癥治療等方法,目前患者各項指標穩定,病情未見明顯進展。

猜你喜歡
糖苷酶丘疹病患者
茶條槭葉化學成分的分離鑒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高產糖苷酶非釀酒酵母菌株篩選、鑒定及其發酵過程中酶活性變化
微泡菌ALW1重組β-半乳糖苷酶的異源表達和酶學性質
131I治療Graves病患者的療效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為罕見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得了丘疹怎么辦?了解這幾點治療方式很重要
花露水治蚊蟲叮咬?治標不治本!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聯合常規方法治療玫瑰痤瘡療效觀察
淺談β-葡萄糖苷酶及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淺談老年咳喘病的臨床護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