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管理中柔性管理對教師的影響與發展研究

2022-05-16 23:41萬雨婷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柔性管理學校教師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學校管理的制度需要跟隨教育的改革而改進。學校柔性管理展示了校園發展的文明程度,能調動教師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觀今之管理制度,剛性有余而柔不足。通過柔性管理的模式,能調動教師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塑造柔性的校園文化,保證教師的職業發展和隊伍的培養。

關鍵詞:柔性管理;學校;教師

一、概念

(一)剛性管理

剛性管理以規章制度為中心,強調規章制度的管理模式。通過制訂管理制度來行使管理職權,發揮制度的約束、監督、獎懲功能,對管理對象進行嚴格的控制,它要求在實際的管理活動中,一切按章辦事,不講情面,注重效率和實際。然而,隨著知識時代的到來,人們更加重視個性發展,強調溝通與協作。因此,傳統高壓、僵化的剛性管理逐漸失去了“威力”,柔性管理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1]

(二)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通過對人們心理和行為模式的研究,運用溝通等相對柔和的手段進行管理,在被管理者心中產生一種柔化的說服力,強調以人為本。在柔性管理中,人既是管理的施動者,又是管理對象;管理要從人本身出發,最終又以人為落腳點。通過對人的心理進行把握,能有效地將理論滲透到人的內心,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目的。

二、學校管理現狀

(一)忽視教師管理。

在當前的學校管理中,管理者將時間和精力都更傾向于學生,把學生放在管理的第一位,雖然這種教學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但是卻還是固步自封,對于管理制度上沒有改變和創新,學生方面的管理是“剛性化”的管理,有嚴格的作息時間和班規班制,學生犯錯按照校規處理,所有的規則都是指向學生的。此外,學校忽視了教師也需要管理,學校管理者必須重視教師的職業發展和身心發展。教師作為學校里被管理者的一員,肩上背負著教書育人的重擔。因此,學校管理的重心也要偏向于教師的管理,為師生關系的發展做一個強有力的后盾。

(二)過分注重外在管理。

大部分小學在教育教學管理中,過分重視表面功夫的建設,把人們容易看見的外在形式表現得很漂亮,并將其作為學校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對小學文化建設、師生關系發展等方面的管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些學校將學校管理簡單地歸納為硬件管理、教學管理、行政管理等層面,而對校園的文化建設、師生精神和價值觀培養等方面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學校漠視對老師的情感、價值觀和行為標準等柔性方面的引導;過多地強調學校表面功夫,而不把內在管理放在第一位,把教師當成了只靠組織制度、經濟獎懲就能調動的“機械人”、“經濟人”,忽略了教師也是一個感性的人,需要人文的關懷和激勵。

(三)教師考核的“數字化”

現在學校管理普遍采用“數字化”管理,也就是所謂的量化考核。教師考核管理包含每周的上課次數、聽課次數,作業批改次數,公開課次數等等。這種考核明顯向“數字化”轉變,讓教師只注重數量而忽視了質量。這種強制性的規定就如剛性化的管理,量化的考核又牽扯到老師的績效工資,不利于教師把重心放在教學上,也不利于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從而導致教師隊伍質量水平有所下降,教師會更加傾向于看重自我的利益得失,而非教書育人。

三、柔性管理在學校中的建立

(一)注重教師管理

教師作為學校管理的對象,其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和道德素養,且形成了較穩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仍然沿用以往強制式、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很難獲得教師們的認同。因此,在學校管理中,應重視構建具有感化和激勵作用的柔性管理模式。[2]柔性管理之下,能聚焦教師的情感、價值觀,營造寬松的工作環境,尊重教師、信任教師、理解教師,引導老師在和諧中競爭在競爭中和諧,不是再用制度“管、卡”教師,而是使每一位教師在學校管理制度面前,感到安全和舒適,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不斷學習的信心。

(二)塑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種精神和氛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軟實力,是學校師生凝聚力的重要體現,是學校形象的展示,是學校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引導和規范教師的行為觀和價值觀,它對人的影響這是任何教育課程都無法達到的。校園文化不是指那些條條框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規章制度,而是在長時間的沉淀下總結出來的文化價值。但是,校園文化也不是照搬現套的,我們需要不斷總結校園文化建設的經驗和不足,努力讓教師在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中獲得應有的精神感召與發展,才能真正落實好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達到教育改革的目標就必須對學校管理重新定位,尋求管理上的突破,以柔性、潛在的方式對教師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他們形成責任意識和學習意識。

(三)側重剛柔并濟

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兩者的關系不是非此即彼、有我無他的,而是水乳交融、相輔相成、互補促進的。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完全沒有規章制度,那么就約束不了人的行為,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按照規矩來,實施剛性管理時,要目中有“人”;踐行柔性管理時,要心中有“制”,剛柔并濟,柔性管理才能發揮最大效應。[3]因此在現代學校管理中,我們應該將柔性管理和剛性管理相結合,規章制度中由剛性管理主導,柔性管理輔助,而觀念的培養必須是突出柔性管理,削弱剛性管理,使柔中有剛,剛中有柔,既注重法治,又注重德治,這將是學校管理應該注意的重點。

總之,對于學校管理而言,更是要重視柔性管理模式的建立,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學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習者能夠更好地成長與進步,柔性管理則是讓學習者創造成長進步的良好環境。與此同時,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也強調教師地位和待遇的問題,因此將柔性管理應用到學校管理中顯得尤其重要且必要,教師主導著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一切知識的傳授者,在全社會關注“以生為本”的教育環境下,我們同時也要關注教師的管理和發展,二者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譚元軍.學校柔性管理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觀察,2020,9(27):52-53..

[2]苗翠超,楊春麗.柔性管理在現代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產業科技創新,2020,2(25):105-106.

[3]戴繼華.學校柔性化管理模式的實踐與創新[J].教學與管理,2017(22):15-16.

作者簡介:萬雨婷(1999--),女,漢族,重慶萬州,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猜你喜歡
柔性管理學校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試論柔性管理在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美育教師
互聯網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管理策略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