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

2022-05-16 02:35茍廷洋
電子樂園·下旬刊 2022年6期
關鍵詞:基礎處理水利水電施工技術

茍廷洋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不管是社會的商業和民用,對電力和水利的需求都在日益增長。于是,為了滿足人民對水力發電的需要,出現了水利水電項目。在科技的發展與革新中,許多技術的創新運用,也推動了水利建設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通過對水利水電工程地基處理施工的簡單論述與介紹,對地基處理施工技術方法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具體運用進行了探討。本文旨在為我國水利水電事業在大力發展的今天,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為我國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水利水電;基礎處理;施工技術

引言:在水利水電工程中,要使工程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地控制。這就要求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最關鍵的地基處理建設上進行有效地開發和創新。

1.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處理的概述

水利水電不僅是一項簡單的能源項目,更是一項生態工程,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建設項目。水利水電基礎施工是整個工程的基礎,它的施工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后續工程能否順利進行和保證工程的質量,而地基的施工條件又非常復雜,要做好地基的建設,首先要對地基進行調查,并根據現場數據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基礎施工方案,并據此選擇較為合適的施工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水利水電地基往往是在地下進行,施工環節比較隱秘,一旦質量檢查不到位,很可能會造成安全隱患,而且,施工的時間也要掌握,因為水利工程的地基位于河道密集的地方,而且水流比較急,因此,必須要做好防災工作。

2.基礎處理施工中常見問題

水利輸變電工程在實際施工中的質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在水利樞紐工程中,由于地基的存在,會對其穩定性產生影響,從而降低其穩定性,從而影響工程的整體穩定性。當地基發生滲漏時,將會對地基的結構產生不利的影響,而某些情況較嚴重的,則會引起安全隱患,危及人民的生命。在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較差時,會影響地基的地基,引起地基的沉降,從而影響到水利水電工程的結構,從而導致結構的變形,從而導致工程的破壞,從而影響到整個工程的進度。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實踐中,存在著許多的地基問題,有待于相關部門的進一步研究。因此,要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必須對地基處理的施工技術進行深入地探討。

3.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3.1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的應用

預應力管樁的施工工藝分為前張拉法和后張拉法兩種,它們在水利水電工程地基處理中起著不同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鋼管樁的施工工藝也在不斷地改變。靜壓技術是利用樁機對預應力管樁施加的壓力,將管樁壓入地基;錘法則是采用錘擊法將管樁打進地基,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從而大大提高了地基處理的工作效率。

3.2錨固施工技術的應用

大多數的水利工程都會在人煙稀少的地方進行建設,既可以節省土地,又可以方便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水力發電項目必須要面對嚴峻的挑戰,所以,就有了錨桿施工技術。這種方法是將一根受拉桿的一頭固定在斜坡上,或地基的巖石或土壤中,而另一頭則與工程相關的建筑相連,這樣可以增加建筑的抗土壓力和風壓,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另外,采用錨固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工作量,節省人力。錨固技術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技術,它可以用于基礎的加固,也可以用于堤壩、輸電塔、公路邊坡等工程,從而保證地基的穩定性。

3.3灌漿施工技術

注漿技術是將有關物料按比例混合制成漿料,然后壓入水利水電基礎的裂縫和斷裂段,使其處于凝固狀態,以便加固地層,堵漏防滲,加固地基,增強地基的穩定性和強度,保證工程結構的安全。這一技術的重點在于漿料的配制和灌漿。要根據最佳配比和配比進行配制,以保證灌漿結束后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在注漿施工中,多數采用自上而下的封閉注漿方法,準確地測定鉆孔的深度和傾斜度,并確定允許的誤差幅度。另外,隨著鉆孔深度的增加,可容許的誤差精度也會持續地增加。當地層滲流比較大時,為了提高注漿效率,采用篩漿法是可行的。在此基礎上,應對注漿初期的壓力進行嚴格控制。

3.4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軟土自然水分高,又有大的自然孔隙,又有很大的可壓縮性,因此一般都是以軟塑料或流塑的形式存在。因此,在較高的壓力下,它很容易發生變形、滑動等,而要保證高層建筑的穩定性,就需要采用相應的軟基施工技術。具體來說,可以采用的施工工藝有以下幾種:首先是排水固結法。采用人工方法,可以增加土壤的承載力,通過對土壤進行壓力和排水的處理,從而增加土壤的排水和固結,從而增強土壤的強度。如果地基比較薄的話,可以將地基挖開,再用水泥、煤渣、沙礫等綜合性能更好的材料填入地基。此外,采用沉箱基礎等方法進行地基處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軟土厚度較大的情況下,開挖的難度較大,可以采用樁基礎加固法加固地基;采用上述注漿法,可以保證軟弱地層的穩定性。

3.5水泥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工藝以傳統的施工工藝為主,保證了整個水利水電工程的高質量。利用混凝土與水的混合,可以形成高強度的水泥土,以改善基礎的穩定性。通常情況下,水泥砂漿的深度在50公分左右,既可以提高基礎的穩定性,又可以降低工程的垂直荷載。另外,對水泥土的質量要求也要高,必須對水泥土質量、土壤質量、密度、水泥用量等進行嚴格的控制,才能確保工程質量。

結束語

結合上海水利水電建設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在工程完工后,地基穩定性、地基沉降、地基滲漏等問題,將嚴重影響項目的正常運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提出了在水利水電工程中,要實現高質量、高效率、高強度、高耐久性、高穩定性的要求,必須在施工過程中充分利用錨固、預應力管樁、水泥土防滲技術。因此,科學合理地使用基礎處理技術,對于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于博,李鳳鳴.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探析[J].科技與企業,2014(21):114-114.

[2]張麗華.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6):225-225.

[3]彭聲輝.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的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24):26-27.

猜你喜歡
基礎處理水利水電施工技術
基于數據庫技術的現代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研究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探討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投資風險管理探討
淺談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
淺談舊磚房加固、增層改造技術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對完善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的探究
袖閥管法灌漿施工技術在倒虹吸基礎防滲中的應用
丹東大閘碼頭工程施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