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歐“戰略接近”尤須以史為鑒

2022-05-16 15:13項昊宇
環球時報 2022-05-16
關鍵詞:印太對華秩序

項昊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前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第28次日本歐盟定期峰會。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既表露出日歐謀求抱團引領國際變局的“戰略雄心紛”,爭也反的“映危出雙險試方探企”圖聯手介入地緣。針對炒作涉辜議題的內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3日表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

事實上,日歐互動由來已久,只是由于相距遙遠,彼此關系長期不溫不火。近年來,以2018年生效的日歐自貿協定為標志,雙方加速戰略接近,彼此關系也從傳統的經貿領域加速向政治安全領域延展。俄烏沖突背景下的此輪日歐互動,有三大動向值得關注。

一是戰略自主驅動下的“第三極雄心近年來,日歐將彼此關系定位為“全球伙伴”,標榜作為“成熟民主國家”和“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捍衛者”,要維伊所謂“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從此輪互動看,雙方著力渲染俄烏沖突和“印太”變局對國際秩序的沖擊,賦予雙方合作以全球層面的戰略意涵。.從合作內容看,呈現全方位、寬領域的特征,顯露出聯手塑造國際新秩序的“戰略雄心驅動這一定位的底層邏輯是雙方戰略目標的契合,既隱含著規避“單吊”美國安全承諾風險的考量,也是雙方認識到各自難以單獨承擔全球領導權,需要通過抱團形成中美以外的“第三極”力量,從而在全球格局演變中搶占有利位置。

二是美國指揮棒下的“印太”戰略聚焦。當前俄烏沖突不改美國以“印太”為重的對外戰略取向。美國的“如意算盤”是俄羅斯被削弱后,更傾向推動全球同盟伙伴走向“遏華”前臺。日歐戰略接近背后,美國的“指揮棒”若隱若現。作為美國全球霸權的東西兩翼,日歐的外交行動難以脫離美國預設的軌道。日歐戰略接近既有替美國減負的作用,客觀上也能填補美國戰略收縮帶來的“權力真空”,維護西方陣營的主導地位。

歐洲逐漸認同,“印太”正在成為世界經濟和地緣政治重心,未來其全球角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在該地區影響力投射。歐盟須積極參與該地區的大國博弈,否則可能被邊緣化。歐洲選擇日本,一方面源于相近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是日本具備較強經濟實力以及軍事安全潛力。

三是以維護“國際秩序”為名聯手制衡中國。盡管自家“后院失火”,歐洲深陷地緣危機,歐盟并未放松對華關注。此次日歐“聯合聲明”以相當篇幅聚焦涉華議題,大肆渲染涉臺、涉港問題,公然干涉中國內政,對外發出了極具挑釁意味的對華示強信號。去年以來歐洲大國接連軍事介入亞太,美國跨大西洋和亞太同盟體系在中國周邊大有形成“合流”之勢。

需要看清的是,日歐關系中的涉華消極動向呈現“日主歐從”特征。從維護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出發,雙方都希望“規制中國行為、制衡中國影響”,但存在明顯溫差。首先,日歐對華安全關切不同。日本事實上已將中國定位為'“重大威脅”,而中歐間不存在地緣利益沖突,日本一廂情愿要拉歐洲對抗中國,歐洲不會輕易在東海、南海和臺海問題上“火中取栗”。其次,日歐在經濟上都與中國關系密切,對華利益訴求有別。日本國內正在制定“經濟安保戰略”,其一大目標是減小對華經濟依賴,強化對華科技產業競爭力,此次誘拉歐盟就強化供應鏈、產業鏈及數字經濟合作達成協議,也有此用意。而歐洲當前正面臨俄烏沖突帶來的經濟沖擊,不愿以犧牲在華利益為代價來對抗中國。

必須指出的是,近一段時間日本對歐外交動作頻密,積極推動軍事安全合作,一方面出于聯手對俄施壓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國內政治考量。日本自民黨政權正積極利用俄烏沖突渲染外部威脅,推動修憲強軍,以加快“擺脫戰后束縛”。日本積極推動對外防務安全合作,也意在繞開國內民意和法律制約,變相突破戰后軍事禁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歐從戰爭廢墟中艱難實現重建復蘇,盡管身處美蘇冷戰前沿,日歐專注經濟發展,軍事安全上保持克制,冷戰后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和平紅利”的主要受益者。如今國際地區秩序正面臨深刻變革,陣營對抗危險重現,人類社會再次來到“戰爭還是和平”“沖突還是合作”的十字路口。日歐雙方更必須以史為鑒,切莫給地緣矛盾火上澆油,成為本已復雜的東亞安全事務的攪局者?!ㄗ髡呤侵袊鴩H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

猜你喜歡
印太對華秩序
揚州市與西班牙塞維利亞結對華校奧數云授課正式啟動
拜登政府“印太戰略”解析
拜登政府“印太戰略”解析
本期導讀
秩序
印太戰略:深化與勾連
心靈秩序
警惕印太戰略“實心化”
老師來審題
商務部:東盟對華投資下降是正常的市場和企業投資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