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師如何運用語言學教學

2022-05-16 23:29唐露露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語言學語言語文

唐露露

摘要:語言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內容和實施工具,語文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時,不僅要向同學們講解語言學的基礎內容,讓學生掌握語言規律,還要以語言學知識作為支架,將語言學的實際運用貫徹在文本解讀和寫作指導等方面。本文從語言學的功能、語言學對語文教學的意義和教師如何運用語言學進行語言教學這三個方面談一談語言學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語言學;語文教學

語言,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語言,而語言學就是專門研究語言,語言學與語文教學的聯系更是密不可分。

1、語言學的功能

一直以來,專家學者對語言學功能的歸納與總結各抒己見,根據前人的總結,我們一般將語言學的功能分為社會和思維這兩個方面。

語言的社會功能主要體現在語言的工具性上。語言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一切可能,以語言為基礎的一切文化活動,包括科學、哲學與文學等等都依靠語言所提供的基礎和平臺展開。一般來說,“社會”指的就是生活在同一個領域中的人們擁有同樣的生活習俗和語言背景,在這樣子的一個約定俗成的語言系統中,人們有條不紊地、充滿秩序地進行勞動生產和生活。因為語言的不同與不通,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鬧出很多笑話,不必去談出國旅游時與人交流的的不方便,光是兩個都不會說普通話、只會各自生活地區方言的人碰在一起,就夠連畫帶猜耗半天了。兩個地域的人還好,一個地域內一旦語言系統紊亂,或者是脫離了語言系統,人們的生活狀況就會發生巨大改變,尤其是人們之間的聯系會因此而斷絕,隨之而來的是這個社會也會慢慢地發生解體。所以,我們說語言能夠傳遞信息,能夠 支撐人際互動,因為語言的系統性,社會才會聯系地更加緊密。

本杰明·沃爾夫曾經提出:“語言是文化的‘共有知識背景,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和思維的工具,思維中包含著理解、掌握、分析和比較,不僅僅是一種認識現象??茖W研究表明,人類嬰孩最早的智力活動就是學習說話,學話的過程就是他們展開思維能力的過程,不同的語言在思維能力方面的習慣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2、語言學對語文教學的意義

(1)語文教學即教語言

當下,我們普遍將語文分立為語言課加文學課,語言課就是我們常說的母語教育,主要是一種語用知識的教學,稱之為“知識教育”?,F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大談“情境語文”,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訓練大家參透語文的人文性,我們訓練學生培養語感,尋找語言感覺,不知不覺中就在教學天平上發生了傾斜,我們?因為過度地關注語感,而漸漸地忽視了,或者說是淡忘了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所以說,盡管我們要注重對學生“語感”的培養,同時,我們也應該多花時間去訓練學生的“語理”。

包元真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價格別人的言語成果轉化成自己的語言能力的途徑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學總結出來的理論和規律。我們如果大談文學作品中的感情,而忽視作品中的邏輯性和理性,忽視作者對語言的架構,那就是在建一座地基不牢的空中樓閣,脫離了語言基礎,任何語文教學都是空洞的,都是不長遠的。

語言學的知識包羅萬千,涉及到語音、語系、語法、語義和語用等,語文教育界現如今大談人文性,強調學生在情感體會上的訓練。我們要通過在課堂上對語言學相關知識的教學來培養學生高超的的語言運用能力,萬萬不可將語文課變成一節只談主觀感受,而忽視語言科學規律的人文課。

(2)語文教學用語言學教

可以肯定的是,語言學是語文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活動的教學基礎和依據。語文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對語言學的靈活運用的過程。

教閱讀課的時候,要求教師能夠運用語言學的專業知識對課文進行規范的文本解讀。語文教師本身對語言學知識的了解、掌握和內化完全可以直接體現在文本解讀的方式方法上。文本解讀,要求首先可以賞析文本語言的結構和用法,從表達方式和行文規律中運用語言學的理論知識去品讀遣詞造句的內涵和特殊形式;其次教師要能夠賞析文本所蘊含的情感和主旨,領悟作者的深意。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對語言學有一定的研究,能夠運用語言學的專業知識進行文本解讀,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式解讀課文。

(3)語言學串聯小語文和大語文

語言學的價值不僅在語文課堂上,也體現在學生的社會生活中。簡單來說,學校內的語文課堂就是“小語文”,而社會就是一個大學校、大課堂,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語文”。語言學將我們常常提到的“小語文”與“大語文”串聯起來了。

“大語文”不僅僅是鍛煉學生的運用能力,還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我們不能將教科書看成全部。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語言學知識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完全體現出來。將課堂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就需要運用到語言學。比如我們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新聞的相關知識,就可以運用到新聞采訪的實踐中。教師在課堂上教新聞閱讀,讓學生掌握不同新聞文體的特點和價值,掌握不同新聞文體的閱讀方法。課后,學生在進行新聞采訪的時候,可以更快更好地確定好新聞的選題,根據老師課上講解的訪談實錄學習采訪策略,做好準備和總結,把采訪自評落實到位。

語言學幫助學生更自如地表達想法和與人交流,語言學浸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促使學生提高能力、提升素養、樹立信心。

3、教師如何運用語言學進行語文教學

(1)掌握“語言”和“言語”

王寧教授曾經在文章中提到過“語言現象”和“言語作品”等詞語。語文教師要能夠指導帶領學生從言語作品中提煉出語言規律,并將這種總結出的語言規律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同樣地,我們作為一名新時代下與時俱進的新新教師,要賦予自己和學生的“同齡人”身份。這就要求我們關注生活中的“語言現象”,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語言現象”,學習吸收,并能夠在課堂中舉例進行運用,既能夠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語言現象”和“言語作品”,又能夠走近學生的生活,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培養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

(2)聯系課文并結合情境進行語言講解

雖然我們在上文中提到不可以忽略“語理教學”,但是,“語理教學”也不是一味的語法教學。教師在教學時,不能講語文課當成一門枯燥的語法課來教,要聯系課文和情境。

(3)關注學生的言語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除了語言學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被忽略之外,學生日益衰退的言語表達能力,也是語言學在課堂中缺失與脫節的原因之一。語文課程標準中,學生對語言文字方面的學習要求都很明確。就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來看,我們確實更重視語言的“人文性”,而忽視其“工具性”。培養和形成語言能力的重要階段以及為語言理論知識打基礎的重要時期就是在中小學,語音、語法、詞匯、修辭和文字等方面都是建構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如果這方面的知識欠缺,那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就不過關。

總之,語言學與語文教學之間,不管是大的方向、還是小的角度,都有斷不開的聯系。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重視語言的教學,選取合適的方式方式,讓學生提升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也能增長語言理性。

參考文獻:

[1]蘇琦.基于語言學理論的閱讀教學改良策略[J].語文建設,2017(32):6-7.

[2]王華.語料庫語言學下的語言閱讀教學研究[J].語文建設,2016(11):77-78.

[3]何躒.從語言學的意義到語文教學的目的[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15):152-154.

[4]范穎芳.?中學語文教學語言規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5]王俊霞.大.

猜你喜歡
語言學語言語文
語言學研究的多元化趨勢分析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書訊《百年中國語言學思想史》出版
The Influence of Memetics for Language Spread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我的語文書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