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面向”背景下中職《園林工程制圖》課程綜合改革研究

2022-05-16 01:16周于青
錦繡·下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園林工程課程改革中職

周于青

摘要:《園林工程制圖》是培養職業教育園林專業學生識圖繪圖的核心專業課程,對于學生職業生涯具有奠基性作用。然而,在當前的課程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教學目標不匹配、教學方法不科學、教學考核不重視等問題。文章認為,應從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條件、教學考核等四個方面對課程進行深度的綜合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勞動力市場對園林專業的需求。

關鍵詞:職業面向;中職;園林工程;課程改革

課程是學校培養人才的基礎,是中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最重要依托?!秷@林工程制圖》是講授園林圖樣繪制和識讀規律的課程,是普通中職院校園林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通過教授學生基本制圖規范,畫圖及讀圖的基本步驟、要領,培養學生園林專業畫圖、讀圖的基礎知識,是從事園林工程建設的設計和施工技術人員表達設計意圖、交流技術思想、指導生產施工等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其對學生具有不言而喻的意義。但在多數院校的教學實踐中,《園林工程制圖》的教學效果卻并不明顯,其原因既在于開設院校課程設置不合理,也在于授課教師能力素質不達標,還在于學生基礎薄弱和學習態度欠佳。

《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職業院校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進行系統設計,使學生在入學初就知曉畢業后的行業所屬與職業發展去向,即職業院校的學生培養要以應用性的職業需求為導向。在“職業面向”新背景下,現有的《園林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條件、教學考核評價等各環節均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在實際操作中難以產生實效,致使中職院校學生在畢業時所獲甚少、在求職時屢屢碰壁。在新形勢下,如何對《園林工程制圖》課程改革,使之既符合教育部的要求又契合中職院校學生的認知特點成為了當下值得思考的重點問題。

一、當下中職院?!秷@林工程制圖》課程的特點與教學困境

《園林工程制圖》課程的實施總體上存在教學目標不匹配、教學方法不科學、教學考核不重視等三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匹配

當前,《園林工程制圖》課程較突出的問題是教學設定目標與教學實際目標不匹配的問題。教學目標分為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素質三個層次的目標。在專業知識目標層面,學生應掌握國家在園林工程制圖方面的標準,了解不同類別園林工程的功能、特點、圖示方法,了解幾何作圖、投影作圖的基本方法,掌握園林各要素的畫圖技法及各類園林工程圖紙的制作技能;[2]在職業技能目標層面,學生應了解園林工程圖表達的意圖,掌握圖紙閱讀能力,能夠在畢業時按要求繪制各類園林工程圖,為實際的施工提供科學依據;在職業素質目標方面,學生應養成嚴謹務實、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和工作作風,具備基本的審美創造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問題分析能力,有意識地將職業倫理貫穿于職業生涯。

然而,從具體的教學效果看,《園林工程制圖》的目標并未很好地實現。由于該課程知識點跳躍零碎、重點難點多、綜合性知識點多,最重要的在于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對于基礎較差的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顯然難有實質性突破。在知識目標方面,面對晦澀難懂的課程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導致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學生少,對于各類園林圖表達的內容理解不確切,對工程圖繪制的國家標準記憶不深刻;在專業技能方面,學生缺乏相應的實踐平臺,在課堂上的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未有效結合,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在園林設計圖、施工圖的識圖、繪圖能力方面沒有顯著提升,對各類基礎圖、結構平面圖、地形圖、軸測圖、園路施工圖的基礎知識掌握甚少;在職業素質目標方面,由于學生年齡小,心智不成熟,在學習態度和職業素質養成方面仍有諸多不足。

(二)教學方法不科學

在理論教學部分,教師多采用傳統面對面的講授法和案例教學法,在課堂中以“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知識輸出模式為主要方式,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教學安排完全取決于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未有效在課堂上實施,這種單向度的“填鴨式”教學容易消磨學生的全過程參與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加之《園林工程制圖》課程內容的龐雜,教師不停地趕進度,這種“密集式”或“強灌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延續情緒激增,上次課的內容未消化,又新增了大量新知識,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挫傷。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園林工程制圖》以往的線下教學活動難以實施。學校對這類需要大量動手練習的課程采取集中授課以壓縮教學時間,這種高強度的排課要求教師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教學內容,導致教師疲憊不堪,“灌輸”式教學也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也反映了陳舊的教學方法不能順應信息化時代步伐的弊端。

(三)教學考核不重視

雖然在理念上《園林工程制圖》樹立了“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但在教學上并未細化配套評價教學效果的標準體系。學期末,教師重視教學任務的完成,對于如何科學檢測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并未體現。教師的考核方式與設定的教學目標不匹配,教師主要重視對學生崗位操作能力即識圖制圖能力的考核,而忽略了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的考核,尤其是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己四繕瞬磺逦鷮е陆虒W方向迷失,難以給教學設計提供科學指引。

二、“職業面向”背景下《園林工程制圖》課程改革的內容與方向

(一) 教學體系改革

《園林工程制圖》改革首先應樹立統籌全局的觀念,對教學體系進行綜合改革。

首先,應遵從園林專業的學科特點,注重課程的實踐性與應用性。以“目標倒推法”對課程內容進行研究,形成“KSA”(Knowledge Skill Attitude)目標清單明細表。從園林專業的職業能力入手,充分調研當下勞動力市場對園林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需求和要求,細化知識、技能、態度的培養目標,在不同學科需達成的教學目的,在考核制定衡量該類目培養目標的標準,并采取相應的考核方式。[3]

其次,應明確信息化時代勞動力市場對園林專業學生的能力要求。在傳統時期,傳統的園林專業的勞動力市場需要的是能夠在園林工程建設中具備設計和施工的能力,學校著重培養的是學生識圖和制圖的能力。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勞動力市場對園林專業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對學生基本職業能力要求不變的條件下,增加了對制圖軟件能力的要求,很多用人單位要求園林專業的學生會熟練使用PS、天正 CAD、草圖大師等軟件,這就給中職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學校應順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不斷調整其授課內容,培養更加契合市場需求的具有高新技術水平的新時代技工。

再次,應以學情出發設計課程內容,優化整合課程資源。中職院校的學生基礎較差、學習自律性較差,其習慣在教室內部完成學習任務,出了教室很少有主動學習專業知識的動力。教室在設計課程內容時應重視對課后作業的布置,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學習項目,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同時,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不斷優化整合課程資源,形成完整的課程資源體系。

(二) 教學方法改革

傳統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符合中職院校學生汲取知識的認知特征,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從技工院校的實際出發總結現代學徒制經驗,發揮項目制教學、案例式教學、情境式教學和模塊化教學等混合式方法的獨特優勢,在尊重學情的基礎上探索運用啟發式教學、參與式教學等方法,充分調動課堂的活躍度,引導學生全程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形成師生良性互動的學習氛圍。

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應想方設法增強教學的開放性,構建平等和諧的“教-學”關系,采用多元化的互動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參與課題的積極性。如在園林工程識圖方面,多設置新穎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在園林工程制圖方面,征求學生感興趣的施工圖進行重點授課。

善要運用現代授課工具。教師可采用“雨課堂、學習通”等智慧教學平臺,拓寬學生學習途徑,使教學時空靈活化,學習方式彈性化,學習內容多元化;以學生為中心,突出翻轉課堂優勢,打破了傳統教學“滿堂灌”的舊式,綜合運用PBL、TBL、CBL、RBL等模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

巧用項目引導和興趣驅動?!秷@林工程制圖》課程最終目標是要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技工人才,以項目引導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必不可少。教師可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項目進行有效教學。以建筑施工圖為例,教師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選擇與我們日常生活最相關的居民住房的設計施工為例,講解居民住房制圖和施工的基本知識、流程及注意事項,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完成特定項目,并對表現好的學生予以物質和精神激勵,樹立其學習信心。

多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秷@林工程制圖課程》最大的特點是實踐性,教學中應以練帶學,在勤練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動手繪圖能力。教師可以選取典型的實用題布置給學生,重點細致講解特定案例如建筑施工圖的制作,為學生打下制圖基礎。在課堂教學結合典型例題和學生作業中普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講解,如在制圖基礎的教學部分,要對尺寸標注、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大樣圖等知識進行理論和手繪兩方面的訓練,要求學生完成至少20次訓練,無論大小作業都要用三角板和丁字尺配合作圖,均要注意圖框、線型、比例、尺寸標注等國家規范的運用。通過大量練習不斷培養學生畫圖和識圖的能力;又如在園林專業圖的教學部分,要化繁為簡地夯實理論規范;在平立剖教學部分,貫徹精講多練、以練帶學的原則,通過實際結合理論使學生熟練掌握透視原理、基本畫法及工程大樣表達的技巧??傊?,對于《園林工程制圖》這樣實訓性要求較高的課程,必須要保證理論講授的同時,更加注重練習,在練習中深化學生對制圖和識圖的理解,提升其專業知識能力。

(三) 教學條件改革

整合校內外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督逃筷P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堅持協同育人,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學校內部,應建立模擬企業真實工作環境、體現中職院校特色的園林專業實訓室,切實為學生提供施展其專業能力的教學條件。例如,可根據《園林工程制圖》教學目標的要求,為學生配備專業的繪圖機和掃描儀等必備設備。

專業實習是中職學生走向職業市場的第一步,也是其接觸社會的前置環節,既能使學生掌握《企業員工守則》和《職業操作規范》對職工的要求,也能使學生切身感受真實工作條件,學習到真正契合企業需求的技能。然而,當前學校鏈接的校外專業實習基地總體資源不足,存在實習企業數量不多、質量不高的明顯缺陷,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時收獲的知識極其有限。學校應根據園林專業學生的市場應用前景,積極拓展學生實習渠道,開發校企合作平臺,為學生搭建能夠學到真正發揮理論知識的實習平臺,推行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方式,強化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在長時段的頂崗實訓練中嚴格追蹤實習效果,使學生在職業崗位上學習到真正的知識與技能。

(四) 教學考核改革

教師應深化對教學考核改革,采取“過程考核+成果考核”的復合考核模式。[4]在學生成績的評定方式上可沿用傳統試卷考試模式,但要更加注重過程考核。教師在完成某一階段的授課后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考核,分階段對學生進行考核并設定相應的權重給出合理分值,考核時段具體劃分以教學內容為劃分節點,側重教學內容的連續性,基本做到周周考核。每次考核均應作出分析研判,根據學生的表現提出差異化的提升策略,高效率完成對學生的精細化指導。

結語

《園林工程制圖》是園林專業學生走向職業必須掌握的專業課程,在教學實踐中,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與實際教學所能達成的目標還存在張力,其原因在于學校教學體系不完整、教學條件不充足、教學方法不科學,教學考核不重視、教學實踐不合理等。為實現《園林工程制圖》課程知識、能力與素質“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應系統對課程進行實質性改革,如此才能保證學生“職業面向”背景下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張淑英,吳艷華主編. 園林工程制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頁。

[2]張濤、尚林.高職園林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學周刊·職教天地,2019年9月第26期。

[3]廖偉平.淺議高職園林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2月第4期。

[4]張淑英,張社國.“過程+成果”考評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6年11月第26期。

猜你喜歡
園林工程課程改革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現代學徒制視角下高職“園林工程預決算”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新時期城市園林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淺議園林工程施工中新技術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