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齡化背景下輔助器具研究綜述

2022-05-16 16:37周青杉
錦繡·下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產品設計老年人

摘要:老年輔助器具對于補償老年人的身體功能退化和缺損,維持原有的生活狀態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輔助器具也進行了相應的發展,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對近年來國內外涉及老年輔具的概念介紹、需求分析、影響因素、使用行為、及相關研究的文獻進行了回顧和評述。

關鍵詞:老年人;輔助器具;無障礙;產品設計

一、研究背景

中國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總人口14.1億,其中60歲以上老人2.64億,占總人口18.7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

中國老年人余壽的增加伴隨著失能時間的延長,老年人口數量的迅速增長和壽命的不斷延長將導致老年人照料負擔的日益加重(張文娟、杜鵬,2009)。雖然目前家庭是老年人獲得長期照料的最主要依靠,但是隨著家庭養老功能的減弱,老年人對于家庭的依賴將難以維持。失能老年人數量日益龐大,照料負擔加重,中國將由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轉變(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2011)。

二、輔助技術與輔助器具概況

(一)輔助技術與輔助器具

輔助技術是美國1988年公共法PL100-407提出后10年,正式立法為“1998年輔助技術法案”(Assis- tive Technology Act of 1998),并被定義為:“用于輔助技術裝置及輔助技術服務中的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國際康復工程與輔助技術著名專家Cook明確指出:“幫助個人進行功能性活動的技術被稱為輔助技術”,可見輔助技術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康復醫學和康復工程學。

康復輔助器具,也稱為輔助器具、輔助產品,該概念在我國最早見于1988年國務院批轉的《中國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1996年,采用國際標準ISO9999Technical Aids for Disabled Per- sons-Classification第1版的國家標準CB/T16432-1996《殘疾人輔助器具——分類》發布之后,該稱謂得到廣泛應用。輔助器具一方面能夠彌補殘疾人的部分身體功能,提升生活活動和社會參與能力,另一方面還能阻止或延緩殘疾過程,對殘疾人的康復發揮積極作用。

(二)老年輔助器具與助殘輔助器具的區別

老年輔助器具與助殘輔助器具的區別主要包括:1、適用對象不同:前者適用于60歲以上老年人,后者適用于殘疾人;2、康復目標不同:前者輔助提高老年人獨立生活能力,后者輔助殘疾人生活自理、回歸社會和職業重建;3、適用環境不同:前者是在一個相對靜態的居家環境,后者是對殘疾人在整個社會環境中進行輔助;4、個性化方式不同:前者95%通過直接適配即可實現個性化,后者需要先適配后評估實現個性化;5、輔助主體不同:前者的輔助主體是老年人所需的環境安全、尊嚴和效率,后者的輔助主體是殘疾人個體。

三、老年人輔助器具與輔助技術的作用

(一)老年輔助器具的作用

高齡老人很大一部分患有疾病,生活生需要護理員對他們進行疾病護理和康復訓練。介助老人中65%是由于肢體運動障礙導致他們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相應地也會增加護理負擔,如洗漱、如廁、沐浴等。老年輔助器具的應用,可以保護護理員的安全、提高護理效率、維護自身尊嚴,也能維護老人自身尊嚴、安全、減緩失能過程。

(二)老年輔助技術的作用

老年輔助技術可以適應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征,輔助老年人克服因身體功能老化帶來的感官退化:1、視覺衰退;2、聽覺衰退;3、觸覺衰退;4、味覺衰退;5、嗅覺衰退。

輔助老年人克服神經系統退化帶來的影響:1、記憶力減退;2、認知能力下降;3、智力障礙。輔助老年人克服運動系統退化帶來的不便:1、肢體活動度降低;2、肌肉力量下降;3、骨骼變脆、易骨折。此外,老年輔助技術還可輔助老年人克服免疫功能衰退。

四、老年人對輔助器具的需求

老年人對輔助技術的需求可以分為主觀和客觀兩類。主觀需求是指老年人對失能的自我評價和對輔具的認知??陀^需求是指專業評估人員對失能老人的評估和建議,兩者之前可能會有很大差異。例如,對7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旦出現輕微平衡障礙要及時配備手杖,這是移動障礙中最重要、最簡單的輔助技術,特別是有跌倒史的老年人,這是客觀需求。但實際上,許多老年人由于愛面子和逞能的習慣,主觀認為不需要,而導致骨折甚至偏癱的慘痛教訓數不勝數。

老年人對輔助技術需求最多的是生活、移動、交流和居家輔助技術。瑞典Eek等的調查報告指出,在日常技術中應用最多的是浴室和移動技術,用于77%瑞典85歲及以上老年人,助行器在瑞典老年人中被認為是最常用的輔具之一。Ha?ggblom-Kronlo?fa等研究瑞典老年人使用輔具情況發現,70歲以上者使用輔具占21%,而76歲時就提高到43%,86歲時達69%,到90歲時高達92%??梢?,年齡越大,需要輔助技術的種類和數量都越大。

五、影響老年輔助器具使用的相關因素

既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輔助器具的使用行為與其年齡、居住狀況、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其中健康狀況是影響老年人輔助器具使用行為的最主要因素。

針對不同受教育程度老年人使用輔助器具的差異,Zimmer. Z,Chappell. N. L (1994)等研究指出,當考慮健康因素后,老年人是否選擇助行器并未受到自身教育程度的影響。而Hartke. R. J (1998)等研究證明,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老年人使用輔助器具的可能性更大。

關于經濟狀況和老年人輔助器具使用行為的關系,Zimmer. Z, Chappell. N. L等人發現,當考慮健康因素后,收入與老年人使用輔助器具間就不再有顯著關系。但Hartke. R.J等人研究證明,經濟狀況較差的老年人更可能會使用輔助器具。而L fqvist. C,Nygren. C,Sze?man. Z( 2005)的多國比較研究結果表明,老年人使用輔助器具的差異可能源于不同國家間的福利制度。

綜合來看,既有研究中對老年人使用輔助器具的影響因素的探索僅限于老年人的基本人口特征、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等特征因素,而忽略了老年人的日常行為習慣、身體各項功能衰退引發的多樣化需求以及各種輔助器具對不同肌體功能補償效果的討論。另外,在考察老年人的日常行為習慣時,所得出的結論基本都支持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因此,在考察老年人因身體狀況差異而需要使用不同的輔助器具時,應該考慮老年人的日常行為習慣以及不同輔助器具所具有的補償功能。

六、老年輔助器具設計方法及配置原則

(一)老年輔助器具設計方法

為了避免老年人在使用輔助器具時,因為該產品的設計不當而引起他們的人際敏感特征心理,設計時需要結合輔助器具的使用特征、使用方式和使用環境等具體情況,從形態、色彩和材質等方面,靈活融入情感設計手法。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群體,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反應,這就要求在老年人的產品形態塑造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形態對于老年人的引導和影響。根據老年人的特點,老年輔具設計有以下幾種典型方法:1、通用設計法;2、個體化設計法;3、情感代償法;4、Living lab共同創新法。

(二)老年輔助器具配置原則

老年輔助器具在配置中強調“先適配后評估”,現有輔助器具能滿足85%以上的功能設施所需,我們在適配過程中強調的是購買、改制和設計,原則是“能補則補,不能補則代,不能代則適應”。補就是補償,即老年人如果還有潛能,則對其潛能進行增量式補償,比如說對聽力進行增強性補償,可以幫助他們恢復聽力;不能補則代,主要是指通過代償的形式,來支撐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比如說盲人完全失去了視覺,可以通過音響輔具和盲杖來支撐;不能代則適應,除了代償的功能以外,更加強調的是適應性,比如如何實現輪椅在一個具體生活空間中的適應性。

七、小結

隨著增齡,老年人身體功能出現衰退,而輔助器具可以在補償身體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老年人使用輔助器具的情況應得到政府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然而,目前學術界、政府和社會各方對老年人在輔助器具方面的使用情況不甚明晰。研究對象主要定位于殘疾人群體,其中以少兒人口和青年人口為主要關注人群,現有針對老年人的輔助器具使用行為進行深入分析的較少。

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溝通等都離不開輔助器具。輔助器具不僅對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狀態、保持社會參與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更在維持生命存續上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由于老人老年人的殘疾和行為活動能力特征與其他群體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有必要單獨研究老年人群使用輔助器具的情況。

老年輔助器具與老年輔助技術的發展應伴隨現代養老康復事業進步而不斷發展,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目前我國老年輔助器具服務保障體系還在建設初期,相應的服務標準、行業規范還有待開發,更需要相關法律來制約,這些都需要老齡研究者與養老工作者的努力。

參考文獻

[1]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布 人口總量保持平穩增長[J].西北人口,2021,42(03):127.

[2]張文娟,杜鵬.中國老年人健康預期壽命變化的地區差異:擴張還是壓縮?[J]人口研究,2009;5:68-76

[3]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中國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1;34:2-23

[4] Cook AM, Polgar JM. Assistive Technologie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 3rd ed. Mosby: Elsevier, P4-9

[5]李高峰,朱圖陵.老年人輔助器具應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2-3.

[6] Horowitz A, Brennan M, Reinhardt JP, et al. The impact of as- sistive device use on disability and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age- related vision impairments [J].J Gerontol B Psychol Sci Soc Sci, 2006, 61(5): S274-S280.

[7]羅椅民,師昉,紀樹榮.老年輔助器具與輔助技術在養老康復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6,31(07):813-816.

[8]Mortenson WB, Demers L, Fuhrer MJ, et al.Effects of an assistive technology intervention on older adul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ir informal caregivers: an explorator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Phys Med Rehabil,2013,92(4): 297—306.

[9]Sellers DM, Markham MS.Raising awareness of assistive technology in older adults through a community-based, cooperative extension program[J].Gerontol Geriatr Educ,2012,33(3):287—301.

[10]張宏哲.銀發族與輔具[J]. 輔具之友, 2006(19): 3-7.

[11] Eek M, Wressle E. Everyday technology and 86-year-old indi-viduals in Sweden [J]. Disabil Rehabil Assist Technol, 2011, 6(2): 123-129.

[12] Ha?ggblom-Kronlo?fa G, Sonnab U. Use of assistive devices–a reality full of contradictions in elderly persons' everyday life [J]. Disabil Rehabil Assist Technol, 2007, 2(6): 335-345.

[13] Zimmer Z,Chappell N L.Mobility Restriction and the Use of Devices among Seniors[J].Journal of Aging & Health,1994,6(2):185-208.

[14] Hartke R J,Prohaska T R,Furner S E. Older Adults and Assistive Devices Use,Multiple -Device Use,and Need[J].Journal of Aging& Health,1998,10(1):99-116.

[15] L fqvist C,Nygren C,Sze?man Z,et al.Assistive devices among very old people in five European countrie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2006,12(4):181-192(12) .

[16]呂樺,李盛;倪宗瓚.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狀況及對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01

[17]顧海雁,王文祥,王飛,張小紅,李中生,王克利.上海市徐匯區老年人日?;顒幽芰徒】灯谕麎勖芯縖J].中國衛生統計,2012,29(5):747-748.

[18]姜向群.我國現階段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狀況和問題及政策分析[J].西北人口,2015,2(36):77-86

[19]喬現玲,宋?;?考慮人際敏感特征的殘疾人輔助器具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4,35(12):33-36.

[20]李輝,劉琦,李劍.基于形態體驗的老年康復輔具設計[J].包裝工程,2018,39(20):152-158.

[21]曹玉青.為老年人情感化設計[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 2012.

作者簡介:周青杉(1996——)女,漢族,浙江寧波人,單位:中國美術學院文創設計制造業協同創新中心,學歷(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老齡化社會創新設計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屬中國美術學院適老化產品設計項目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產品設計老年人
老年人行動輔助車
汽車外飾產品設計
老年人的世界越來越“小”——怎么幫他們走出出門“第一公里”
老年人常練10個動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騙
“彭大將軍”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繩結文創產品設計作品選
《長沙茶館文創產品設計》
青花·木 產品設計
中國失能老年人4年后達4200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