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2022-05-22 22:26郟雁飛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8期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學活動幼兒園

郟雁飛

摘要:幼兒教育中不能只重視文化知識教學,而是要著重培養幼兒的行為意識和生活習慣,從而為幼兒的后期成長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需要采用最為合適的行為習慣教育方式,確保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關鍵詞:幼兒教育;行為習慣培養;幼兒園;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幼兒教育階段是幫助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黃金時期,更是幼兒思想啟蒙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必須采用正確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才能達到幼兒教育的目的。下文主要從創造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環境、運用實踐活動培養幼兒行為習慣和推行家校共育模式三個方面,展開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為提高幼兒教育,提供良好的幫助。

一、創造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環境

良好的教育環境可以潛移默化的,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所以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創造良好教育環境的方式,幫助幼兒養成正確的行為意識和生活習慣[1]。首先,教師作為幼兒教育中的靈魂人物,應該為幼兒樹立正面的榜樣,所以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尤其是在于幼兒交流時,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語氣、語言和動作等。其次,園區是幼兒主要的活動學習場所,所以一定要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受教環境,以便對幼兒的行為習慣,做出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例如,在教師方面,每天幼兒都會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幼兒園,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舉止,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教育。如,當教師看到家長和幼兒到來時,要熱情地迎接和打招呼,并且要多使用禮貌性的語言,像是“你好”、“謝謝”、“很高興見到你”、“再見”等。如此一來,幼兒在此種環境下,必然可以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又如,在園區方面,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環境,如根據幼兒喜歡動畫的特點,教師就可以將正確的行為習慣,以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并且張貼在園區的各個角落,像是勤洗手的圖畫、主動排隊的圖畫、互相幫助的圖畫等等。通過營造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環境,能夠使幼兒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下,形成正確的行為意識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運用實踐活動培養幼兒行為習慣

實踐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所以教師要想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就可以將實踐活動作為教育的載體[2]。首先,實踐活動的內容應該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主要是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各方面能力較為有限,如果實踐活動難度和強度較大,就會導致實踐活動失去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其次,既然是實踐性的教育活動,就必須具有良好的體驗性和參與性,以此確保幼兒可以在體驗的過程中,理解、掌握和應用行為習慣。最后,采用實踐活動開展行為習慣教育活動時,需要明確幼兒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應該從一個“主宰者”,轉變成一個“引導者”,并且還要確保引導的時機和方式,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

例如,有些幼兒在進餐活動中,存在交頭接耳、嬉戲打鬧的情況,針對此種問題,教師就可以運用實踐活動,對幼兒組好行為習慣教育。如,在進餐活動進行前,可以先運用多媒體功能向幼兒講解吃飯時的禮儀,像是“吃飯時不能說話”、“不能發生挑食的行為”等,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讓幼兒將學習到的行為習慣,應用進餐活動中。與此同時,教師要密切的觀察幼兒的實際表現,以便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其進行科學地引導。如有些幼兒仍然會出現說話的行為,此時教師就需要單獨對幼兒進行引導,可以著重向幼兒講解吃飯時說話的危害。同時,也可以夸獎其他幼兒的行為,以此達到激勵和引導的目的(幼兒具有虛榮心和自尊心,當夸獎其他幼兒時,就可以給幼兒一種暗示,從而使幼兒向著正確的行為看齊)。通過采用實踐活動的行為習慣教育方式,能夠使幼兒以親身體驗的形式,學習和掌握行為習慣,進而達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三、推行家校共育模式提升教育效果

教育不能只依靠學校,還要借助家庭的力量,畢竟家長是學生第一任老師,所以在培養幼兒行為習慣時,應該推行家校共育的模式,以此確保幼兒獲得更為系統和全面地教育。首先,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密切地聯系,以便相互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尤其是教師要通過家長,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不良習慣,從而針對性地制定出教育內容和方式。其次,家長對幼兒的影響是關鍵和深遠的,這就要求家長在生活中,必須重視自身的行為意識,避免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家長會,用以傳授教育幼兒行為習慣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家長聯系群,像是“QQ群”和“微信群”等。然后,教師要定期將幼兒在園區的表現,以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上傳到聯系群中,以此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動態。同時,教師還要將幼兒存在的不良行為,通過私信的形式傳達給家長,一來避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二來維護家長的自尊心和顏面。接下來,教師就需要指引家長,配合自己對幼兒開展行為習慣教育活動,從而達到家校共育的教育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能夠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意識和生活習慣,繼而為幼兒的后期成長和學習,奠定基礎的基礎。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創新出更加豐富和高效的行為習慣教育方式,以此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受教條件。

參考文獻

[1]陳道紅.幼兒園教育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J].新智慧,2020(14):143.

[2]邵媛.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策[J].中華少年,2019(18):7.

猜你喜歡
幼兒教育教學活動幼兒園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培優輔差小組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
基于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的教學活動設計
以數學類繪本為載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探究
愛“上”幼兒園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想念幼兒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