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的網絡輿情分析及其應對

2022-05-23 14:21于鳳媚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2年2期
關鍵詞:輿情環境時代

于鳳媚

摘要:在目前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衍生出了信息化的新媒體時代,對應廣大人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深遠影響,并且改變了輿論生成的方式與傳播方式,形成了全新的媒體格局以及輿論生態。因此應當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管控,本文將從網絡輿情概念主要出發點,分析當前網絡輿情現狀,并且采取對應的應對策略,凈化社會網絡環境。

關鍵字:新媒體時代;網絡輿情分析;應對策略;

在當前社會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媒體逐漸被取代,目前新媒體已經活躍在了網絡環境中,做好網絡輿情管理成為了工作的關鍵,是保證新媒體健康發展的重要策略。因此需要全面分析當前網絡輿情,探索有效的手段與策略,提升網絡輿情管理水平。

一、網絡輿情的概念分析

網絡輿情主要就是利用互聯網這一載體來表達與傳播的主要形式,更加具體的分析就是公眾對自己關心或者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各種公共事物所持有的多種情緒、態度以及情感的綜合體。

在傳統的媒體時代下,網絡輿情的表現形式基本都是通過論壇、貼吧 、博客等。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所衍生出來了新媒體時代下,網絡輿情的表現形式也發生了全面的變化,其主要是通過在微博以及微信等APP實現對新聞的評價,并且還可以實現各種新聞轉載以及跟帖。在目前網絡大環境下,網絡輿情對于一些重大中公衛生事件影響嚴重,將會引發大眾的不良情緒,進而將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管理。

二、新媒體時代的網絡輿情現狀

根據最幾年網絡輿情熱點進行分析,其關注度比較廣泛的事件類型主要包括了官員的貪腐類、環境暴露類、日常生活類以及暴力恐怖類等等,而社會矛盾在網絡環境下所人們的關注重心基本醫患關系、勞資關系、買賣關系以及貧富關系等等。當前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輿情受到了廣大群眾們的關注,內地輿情此起彼伏,境外輿情也是千變萬化。

根據每個網絡輿情爆發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沒有任何規律性可言,其中涉及到所方面因素,比如深刻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與社會背景等。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互相“給力”,成為了當前輿論熱點形成的關鍵性原因。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配合下,實現了互動,進而直接使傳播效果發揮到最大,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推動網絡輿情特點的生成以及輿論格局的走向。微博的崛起直接成為了輿論輿情特點的關鍵性力量[1]。因為微博實時且持續的移動的傳播方式,不但可以拓展熱點實踐的信息源頭,同時還可以促進網絡輿情的形成與發展。一些地方政府的執行能力欠缺或者是部分官員的不當行為,將會直接成為輿情特點的導火索。少數基層政府官員沒有樹立起對應的執政理念等,與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相違背,將會引起輿情的強力反應。

三、新媒體時代下網絡輿情應對策略分析

1.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

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并沒有認識對網絡輿情管理的重要性,對于網絡輿情的實際管理的水平過于落后,特別是一些領導干部具有本領恐慌,面對著當前復雜的網絡環境,將網絡輿情視為了洪水猛獸,所以基本都是采取手段將進行封堵,但是所造成的后果將會更加嚴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忽視網絡輿情,并沒有采取有效解決措施的情況出現,進而措施了正向引導與處理的重要實際,使原本可以控制的事情變成了不可控的現象。例如烏魯木齊7.5事件在第二天,境外記者就到達了事發地,能夠充分彰顯出中國政府公開透明的信息與決心,直接得到了廣大群眾們的一致好評。所以,各地方政府以及領導干部需要消除對網絡輿情的恐懼心理,在面對著一些突發事件時,不應當存在僥幸的心理與封堵思想,而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公開事件的詳細情況,并且能夠主動尋找媒體實現配合[2]。

3.2提升民眾媒介素質,實現自律管理

在當前互聯網這一大環境下,廣大群眾可以通過新媒體媒介發表自己的言論,并且每個人都具有自由發表言論的權利,而這并不表示網友們能夠在互聯網上為所欲為,進行肆意妄論。作為素質公民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保證能夠樹立起良好的媒介意識,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以免成為互聯網上的鍵盤俠。除此之外,網絡監管部門也需要加強網絡監管,加強對網友不良言論的制裁,實現對網絡環境的自律管理,并且及時做好網絡輿論導向的發展,進而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和諧的網絡社會。

四、結束語

根據上述文章敘述,在當前大數據智能化時代下,已經成為了網絡新媒體時代,促使大眾生活以及信息獲取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并且為廣大網友們提供了自由發表言論的 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將會使網絡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因此需要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凈化網絡環境,為國家的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馮超.關于新媒體時代的網絡輿情分析及其應對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30):119-120.

[2]李向東,王曉黎,李勤峰.論新媒體時代涉檢網絡輿情及其應對[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5(03):62-65.

猜你喜歡
輿情環境時代
環境清潔工
消費輿情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漫觀環境
月度最熱輿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熱輿情事件榜9月
論環境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