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民族傳統體育與小學學校教育融合的困境與對策

2022-05-23 04:47李星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6期
關鍵詞:融合對策民族傳統體育雙減

李星

關鍵詞:“雙減”政策;民族傳統體育;小學學校教育;融合對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前言:

中國傳統體育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優良文化,它是我們民族的文化血液和精神家園,是中國“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力量。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民族傳統體育,實現學校教育的近代化,實現體育強國、文化強國的最好途徑就是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教育的良性互動?!半p減政策”的實施,既緩解了當前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又為民族傳統體育與學校教育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契機,但機遇的出現也伴隨著未知的挑戰。

一、當前的小學體育活動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體育活動的教學缺乏目標針對性

教師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經常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從而使其無法正常進行。比如,由于學校體育設施不健全,致使一些體育活動不能進行,或者是形式上的單一。同時,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也存在著一些局限,無法真正地反映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影響到整個小學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相關研究發現,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使用單一的運動項目,會降低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使他們喪失對運動的興趣。

(二)部分體育活動的教學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體育課程評估體系,既能促進教學過程的標準化,又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然而,在當前的教學中,有些老師僅僅是將體育活動當作一種熱身運動來調節課堂的學習氛圍,并沒有對其進行科學的評估。

二、開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課程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民族傳統體育的優勢,把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這將改變我國傳統體育項目開展、傳承的零散、隨意,使其有序、有效地開展和傳承。比如,我們把板鞋,踩高蹺,滾鐵環,跳長繩,背簍繡球,這些都是我們學校的基礎運動。同時,為使民族傳統體育得到更好的傳承,我們將按照各階段的特點,設置1-2個必修課,1-2個可選擇的課程。通過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全面、系統的學習,使其在小學階段完成了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全面、系統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特點,采用批判思維,在教學中不斷創新,使其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元素,以更好地實現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同時,通過改革民族傳統體育,將具有現代性的體育元素、符號等元素融入到民族傳統體育中,使其煥發出時代的光輝,推動民族傳統體育的新發展。

三、展現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魅力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組織一些比賽,以激發小學生的競爭意識。為了使其與小學體育教學保持較高的一致性,必須在繼承與發展中不斷擴大。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比賽,提高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識,形成了濃厚的傳承與發展氛圍。以“踩高蹺”為例,在學校的體育教學中,我們組織了“踩高蹺”比賽,以使其在傳承與發展中的影響力與滲透性得到加強。利用課堂微平臺,體育老師為孩子們提供教學方法及技術指導,并與家長共同完成游戲所需的運動設備。此項賽事既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機結合,又能激發家長、同學們的興趣,讓孩子們有機會參與到體育項目中來。在網絡上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了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感性認識,從而充分展示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魅力。

四、全面滲透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社團與興趣班是由同學自發組成的,他們具有相同的興趣和追求。因而,在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中,社團組織具有很強的聚集性,對傳統體育活動的繼承與發展有著特殊的優勢。它突破了單一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由教室向校外延伸,提高了民族傳統體育的滲透能力,開辟了一條立體的民族傳統體育傳播與發展道路。比如,針對小學各年級開設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我們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名稱,設置了板鞋、高蹺、滾鐵環、跳繩、背簍繡球等社團(包括趣味課),并與課程內容緊密配合,并進行各種社團活動。在此基礎上,將民族傳統體育與社團運動相融合,將其與學校的社團活動相融合,并在課程中運用運動方法和運動技術的指導,使其成為學生的運動技術和方法的演練場,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消化和吸收。此外,學生社團的活動形式多樣,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更好地激發了他們對民族傳統運動的興趣,提高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自信。

五、做好項目傳承發展配套工作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我國小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與發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種系統化的過程。這就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的資源,并構建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比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板鞋、高蹺、滾鐵環、跳長繩、背簍繡球等活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同時,要從傳承民族傳統體育的角度出發,突破民族傳統體育的局限,使其更多地了解民族傳統體育。在完善項目資源的同時,學校也要做好體育設施的準備和場地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點。教師是國家傳統體育的直接組織者,其素質與其繼承與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結束語

因此,在“雙減”政策下,小學體育教師應積極轉變體育教育理念,樹立“大體育教育觀”,把“雙減”政策下小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積極探索“雙減”模式下小學體育項目傳承和發展的立體化途徑,使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并成為雙減政策下小學體育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武斌鵬. 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小學體育課的運用研究[C]//.2021年全國武術教育與健康大會暨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二).[出版者不詳],2021:97.

[2]邱琳.對民族傳統體育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思考[J].快樂閱讀,2021(20):52-53.

[3]余琪航. “雙減”政策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的校園文化空間建構研究[J]. 體育畫報,2021(20):129-130.

猜你喜歡
融合對策民族傳統體育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與中職德育的融合策略
試析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的融合
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融合對策探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對策研究
吉林省區域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研究
民族傳統體育與跳躍投擲類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