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樹洞救援

2022-05-23 02:26☉劉
讀者 2022年11期
關鍵詞:受助者樹洞救援

☉劉 曄

黃智生

“AI樹洞救援計劃”

“第一次知曉‘樹洞’的含義,是在2018年4月?!鄙頌楹商m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人工智能系終身教授的黃智生在瀏覽信息時,偶然讀到一篇關于微博樹洞的報道,才知道網絡上存在一個有自殺傾向人群聚集的角落。黃智生發現,微博樹洞的每條留言背后,都可能藏匿著一個需要被拯救的生命。他隱隱覺得,為“樹洞”加載AI技術是個值得探索的方向。

2018年4月,黃智生在一個醫學人工智能微信群里發起了“AI樹洞救援計劃”:通過開發一個以語義技術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對微博樹洞下的留言進行24小時監測,經過語義分析,篩選出有自殺傾向的人,并將相關信息發送到“樹洞行動救援群”,進而實施人為自殺干預。與此同時,“樹洞救援團”成立。

3個月后,樹洞機器人001號誕生。程序上線的第二天,第一條監測簡報成功生成。

用AI技術尋找“輕生者”

樹洞機器人可以自動檢索微博評論中的關鍵詞并進行語義分析,之后分級生成監測簡報。根據越準確的知識圖譜,越能夠準確抓取信息。最初,黃智生將判定自殺風險的標準分為10個等級,數字越大,代表自殺風險越高。0級表示未見生存痛苦表達,5級表示有自殺欲望,但沒有明確的自殺地點、時間與方式,最危險的10級意味著自殺可能正在進行。5級以上,都被納入監測范圍。

“炭已經燒起來了,這個世界再見了?!倍潭淌畮讉€字,就達到了10級自殺風險標準。救援刻不容緩,黃智生隨即將信息轉發給樹洞救援團,成員立即行動,從用戶之前發布的微博中找到了他注冊的公司,獲得了電話號碼。這是救援過程中的常規操作,微博內容可能包含被救援者記錄的生活片段、社交行為等。

“電話打過去的時候是他母親接的,我們非常緊急地告知她,她兒子準備要燒炭自殺呢!他母親還不相信,說他正在屋里睡覺呢。我們不斷催她去看看,她這才去了房間,發現了正在燒炭的兒子?!秉S智生回憶道。

每一個輕生者的痛苦各不相同,當一個人想自殺還給外界留下信息時,這可能是他發出的最后一次呼救。樹洞救援團就是輕生者抓住生還希望的最后機會。

在他最初的設想中,研究出樹洞機器人,篩選信息,找到自殺者和其親友,救援就結束了。但在救援過程中他發現,在很多緊急情況下通知親友時,他們常會表示不理解、不相信,認為孩子有吃有穿,生活無憂,不會做傻事,只是不想努力,整天胡思亂想而已。

因此在很多時候,團隊成員需要付出大量精力進行救援。2020年5月,一個想輕生的女孩發了一條微博,得到一個男孩的回應,二人相約一起自殺。為了盡快得到他們的行動時間、地點,救援團成員偽裝成輕生者與他們取得聯系。

得知他們前往武漢后,救援團成員買了同車次的票找到女孩,從晚上10點到第二天凌晨五六點一直在暗中保護她。另一批成員在漢口火車站守候男孩,最終兩個人被成功勸說,放棄輕生。為了這兩個年輕的生命,由15人組成的救援小組奔波了整整兩天。

遇到聯系不上輕生者和其親友的緊急情況,救援團會選擇尋求警察協助。令黃智生感慨的是,警方一開始將信將疑,而現在和救援團積極配合,可見“樹洞救援行動”已經得到了警方的認可和支持。

在樹洞救援團參與的數千個案例里,絕大多數被拯救的人從痛苦中走了出來?!拔覀冏柚鼓銈冞x擇自殺,并非要剝奪你們選擇死亡的權利,而是希望你們放慢腳步,不要輕易選擇死亡這樣一個不可逆的生命結局?!秉S智生說。

一條陪伴與有爭議的路

“樹洞救援團”自成立以來,已向1萬多人伸出援手,阻止了3000余人自殺。但把一條生命從死亡邊緣拉回來,只是救援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幫助受助者走出盤根錯節的過往,重拾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救援團里有80多位心理咨詢師,通常,他們會對受助者進行至少3個月的陪伴和觀察。而對那些因抑郁癥產生輕生意圖的人,基本上需要陪伴到情況穩定后才算救援結束。

志愿者周子涵是一位有著20多年從業經歷的心理咨詢師,她曾經接到一則監測簡報——一位母親在“樹洞”發布了從高處俯視地面的照片?!八且晃粠е鴥蓚€孩子的單身母親,沒有穩定收入,經濟拮據導致她抑郁并有了輕生念頭?!敝茏雍貞浀?。

“你還好嗎?”“想象一下,如果有個萬一,孩子怎么生活呢?”從最初的謹慎破冰到后來讓對方放下抵觸情緒,周子涵一步一步引導話題,通過傾聽和共情讓輕生者冷靜了下來。之后,她一直和這位母親聯系,并和救援團一起想辦法為她找了份電商工作。

對受助者而言,許多個情緒反復的深夜,都少不了志愿者的陪伴?!八麄冏罱^望的時候,傾向于聽見有溫度的聲音?!秉S智生說,“志愿者陪伴時間最長的有一年多,有的受助者后來又成了救援團的志愿者,以自己的經歷勸阻輕生者,更有說服力?!?/p>

但這條路也遭受過爭議。有人不理解“樹洞救援”存在的意義:人應該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為什么要干預別人的選擇?為了阻止自殺而“收集”別人的隱私,合適嗎?

黃智生認為,如果對方只是抒發難過的心情,沒有生命危險,他們不應該隨意干擾。而當風險被判定為9級甚至10級時,他堅定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在拯救生命的最高倫理面前,隱私應該讓位?!?/p>

專業的力量

在黃智生看來,許多自殺者有自己的邏輯,如何打破自殺者的邏輯鏈條,是救援成功的關鍵。如果不夠專業,容易對輕生者造成二次傷害。他向許多心理學專家請教,翻閱國內外的自殺研究手冊,著手撰寫自殺救援的規范流程,用一年多的時間整理出《網絡自殺救援指南》,發給各個救援小組,以確保救援人員掌握科學的救援知識,減少失誤。

黃智生至今還記得第一次救援的教訓。那時救援團要拯救的是一個輟學女孩,志愿者找到她后,每天和她談心。不久后,女孩開始向志愿者表達感激,還主動聯系學?;厝タ荚?。當所有人以為情況有所好轉時,女孩在微博上留下“拜拜”兩個字,吞藥自盡。

因為缺乏經驗,沒能真正了解女孩內心的痛苦,救援只為女孩延續了40多天的生命。談及此事,黃智生仍十分痛惜。

隨著樹洞救援團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加入的志愿者越來越多,如今團隊已發展到700余人,心理咨詢師、精神康復專家、計算機專家遍及全國各省區市。救援團分為兩個群:一個核心群,包含了200多名專業的救援人員,另一個見習群里是正在學習中的“新手”。每個星期,黃智生會組織“新手”志愿者參加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的培訓,之后志愿者會參加一次考試,通過后才能夠進入“實習期”,并逐步參與救援行動。

樹洞機器人也在更新迭代,不斷完善的知識圖譜讓它涵蓋了更廣泛的關鍵詞,語義判斷也更加精準。但在高密度的負面信息和高強度的工作下,也有志愿者感到疲憊,陸續離開團隊。對此黃智生感到幾分無奈:“我們確實是一個比較松散的組織,每個人在救援中都會感到壓力?!?/p>

“AI樹洞救援只是一個開始,如何構筑一個可持續的‘善意的循環’,仍是需要繼續探索的?!秉S智生說。

(修 能摘自《三月風》2022年第3期)

猜你喜歡
受助者樹洞救援
“受助者”助人,好樣的!
人人都該學點心理急救
人人都該學點心理急救
孔小空遇熊鉆樹洞
如何看待之“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救援物資
溫暖的樹洞
救援行動
緊急救援
幸福途中等待救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