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研究述評

2022-05-24 10:47張浩鄒志鵬
黨建 2022年5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全過程民主

張浩 鄒志鵬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用“十個明確”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涵。其中,“第三個明確”重申了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容和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理論界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展開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理論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痹谑藢弥泄仓醒胝尉值诙舜渭w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边@一重要論述提出后迅速引起了理論界的研究熱潮,發表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創新與現實意蘊》《深刻認識和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抓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個主旨》等理論文章。這一時期,理論界將該思想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作為研究重點,為該思想的繼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薄氨仨殘猿忠匀嗣駷橹行牡陌l展思想”作為重要內容被寫入了“第二個明確”,引起了理論界更廣泛的關注和更深入的研究。這一時期,理論界出版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黨員干部讀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理論專著,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宣傳普及、理論提煉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理論源頭——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對傳統民本思想的傳承與超越》《“以人民為中心”三個問題的理論界說》《論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生態文明思想》等學術文章的發表,進一步闡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來源、形成條件和創新之處,同時也推動了這一思想的理論研究向文化、生態等領域拓展。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以宏大的歷史思維,用九個“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總結了黨的百年歷史經驗和對現實的啟示。他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進一步豐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并將其寫入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內容的“十個明確”之中。在舉國歡慶黨的百年華誕的熱潮中,理論界也涌現了一大批以百年歷史宏觀敘事為手法的研究著作、學術論文和理論文章,如《新時代美好生活方式的人的全面發展尺度》《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走向富強的百年探索》《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的三重邏輯》《中國的民主》等,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行了系統性總結和拓展性研究,并推動這一思想的研究向縱深發展。

當前,理論界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研究正進入深化階段,研究的重點內容包括“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邏輯、內涵、路徑和意義”“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钡确矫?。

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邏輯、內涵、路徑和意義研究。研究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形成條件、科學內涵、實踐路徑和價值意義,是整體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基礎。

在形成條件的研究方面,理論界認為,該思想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傳統文化根基和實踐積累,既延承了馬克思主義“關注和解放人”的價值追求,又結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本”思想,還有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百年實踐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個人的人生閱歷和長期的從政履歷。

在科學內涵的研究方面,理論界分別從人民、發展、黨治國理政三個角度開展研究,認為該思想把人民當作發展的主體和目的,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方略。

在實踐路徑的研究方面,理論界的研究角度有:一是從“人民”的角度切入,通過發揮人的主體能動性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根本動力;二是從“發展”的角度切入,通過完善市場經濟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路徑方法;三是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切入,通過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從“黨的領導”的角度切入,通過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方式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根本保證。

在價值意義的研究方面,理論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論價值和現實價值兩個方面:從理論價值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反映了我們黨對于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從現實價值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每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指導,為黨治國理政指明了價值遵循,為實現民族復興凝聚了磅礴偉力。

關于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研究。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的時代依據,也是破解當前發展問題的根本立足點。理論界關于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轉化的基本依據和轉化的具體內容兩個方面。

關于基本依據的研究,主要從理論和現實兩個方面開展:在理論依據方面,有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矛盾理論是主要矛盾轉化的理論依據,經過改革開放后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GDP總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二,中國社會各領域的生產力得到了顯著提高,人民群眾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產生了新的更多樣化、更深層次的需求,“落后的社會生產”與“物質文化需要”的表述已不能準確地反映現實的基本情況;在現實依據方面,有學者認為,“新時代”的到來是“新時期”充分發展生產力的必然結果,中國正處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發展階段,必然會衍生于一個特定中心,這個“中心”就是新時代的主要矛盾。

關于具體內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個方面。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轉化,從“落后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轉化,反映了主要矛盾在需求側和供給側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許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經濟大而不強、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等問題,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要求供給側升級,通過新的發展方式不斷滿足需求側的發展變化,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也是補齊民生短板、化解社會矛盾的必然要求。

關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研究。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政治層面的生動體現。理論界關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內在邏輯和價值依歸兩個方面。

在內在邏輯的研究方面,理論界從理論、歷史和現實的三重視角進行了研究。一是理論邏輯。將民主貫穿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過程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屬性要求,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廣泛性和全過程性特征,是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一個顯著區別。二是歷史邏輯。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人民民主的百年歷程中,堅持守正創新,克服艱難險阻,終于探索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新的民主形式,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三是現實邏輯。中國的民主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民主與發展、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人民民主與國家意志而得來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民主發展道路,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偉大創造。

在價值依歸的研究方面,有學者認為,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中國獨創的民主形式,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民群眾參與到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過程的政治形式,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政治層面的反映,人民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黨領導的科學完整高效的民主運作形式,在保障人民民主權利方面凝聚了社會最大共識,從而保障了國家意志能夠與人民意愿最大限度地統一起來;其三,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目標追求、制度體系與民主實踐的有機統一,是民主與集中、過程與效率的有機統一,創造了人類政治文明新形態。

關于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研究。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目標追求,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本質要求。理論界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研究,大體可以從整體性特征及其與社會全面發展的關系兩個方面進行歸納。

在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整體性特征研究方面,有學者認為,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有多方面特征,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整體性特征。因為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是多重的,有經濟的、政治的,還有文化的、生態的,等等。只有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同人的全面發展是互為條件、互為前提的辯證統一關系,才能不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在關于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發展的關系問題方面,研究認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是把人民利益當作根本價值尺度的整個社會的全方面發展,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人在這一關系中始終起著能動的作用,人的全面發展既是社會發展的價值引領,又是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美好生活越接近,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關于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研究。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玄奧的概念,而是落實在經濟社會發展各環節、全過程的具體思想。推動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目標追求和價值引領。理論界主要從基本特征和實現路徑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在基本特征的研究方面,理論界認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源于馬克思共同體思想及其對未來社會的勾畫,產生于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而矢志不渝的奮斗歷程,形成于新時代黨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的統一。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針對少數人的政策恩惠,而是基于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作出的全局性的戰略決策;不是單向度的物質富裕,而是包含物質、精神等方面在內的更平衡、更協調、更包容的富裕;不是同時同步同等程度的平均主義的富裕,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在實現路徑的研究方面,研究認為,不同于空想社會主義所描述的“烏托邦”,中國共產黨所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完全具有實現的可能性和現實性。社會主義制度為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質基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方向引領。

黨的十八大以來,理論界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研究非?;钴S,成果豐富、成效顯著,為該思想的繼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思想和理論資源。但在一些相關領域的研究方面仍有不少提升的空間,還需要有更寬闊的視野和更深入的研究。

其一,要注重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與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相結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來,迅速引起了理論界的研究熱潮,相關的會議、著作和論文層出不窮,涉及的學科也涵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學、政治學、生態學等各個領域。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一個貫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環節、全過程的戰略思想,僅限于某個學科的研究難以全面地把握這一思想的豐富內涵。目前,雖也有一些跨學科的研究,但無論在總量上還是質量上還有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強交叉學科的發展,創新理論的研究方法,結合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和當代中國的現實實踐,準確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體系、邏輯脈絡及實踐意義。

其二,要正確處理黨的百年歷史與新的實踐特征的關系。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既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產物,又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智慧結晶。研究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能脫離時代特征,更不能忽略歷史邏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強調:“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全社會開展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強調全黨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就是為了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毖芯恳匀嗣駷橹行牡陌l展思想,必須要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百年歷史,樹立堅定的歷史自信,明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背后的領導力量、動力來源和價值意義。

其三,要不斷拓寬研究的理論視野和研究思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系完整、結構科學,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涵蓋人民立場、人民主體、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等各項內容。一方面,相關研究需要進一步從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歷史學、生態學等學科深入探討,認真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邏輯。另一方面,還需要拓寬研究視野和研究思路,從世界歷史的宏觀視野鳥瞰中西方發展理念的殊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根本區別,從“他者”的角度看待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人類文明發展的重大意義。

其四,要著重研究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實踐途徑。當前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如何結合新的時代特征探索出更科學、更實用、更具體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實踐途徑,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項時代課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群眾觀點,深入實踐、深入群眾,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切實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關注人民群眾呼聲,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推進各項事業穩步向前發展?!?/p>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王仁鋒)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全過程民主
論相對剝奪與共同富裕的關系*
全過程公開確保民生大事順利推進
共同富裕:繪就美好生活藍圖
中國式民主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確理解共同富裕
圖解:如何把學習教育貫穿全過程?青海這樣做!
舊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適共存
裝睡記
尼日利亞 民主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