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排樁治理邊坡的數值模擬研究

2022-05-25 13:30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22年4期
關鍵詞:結果表明風化彎矩

常 強

(山西澤城西安水電有限公司,太原 032600)

0 前 言

隨著國家基礎建設的不斷加劇,越來越多的工程采用雙排樁進行支護,對此學者們也進行了研究,張昌太等結合一實際基坑工程,提出遇到硬巖后可適當將微型樁向下接長的方式,以此提高工程的安全性,達到控制變形的目的[1]。楊仲洪等利用Plaxis 3D對淤泥質軟土條件下的雙排樁工程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增大樁長可控制基坑的形變。張松波等結合武漢一基坑工程,提出了無支撐雙排樁的設計理念,并通過數值模擬和現場監測對雙排樁的支護效果進行了評價,研究結果表明:施工過程中旋挖鉆機施工角度采用15°傾角,更利于雙排樁的施工[2-3]。王宏明等以高填方邊坡為例,對雙排樁加固治理效果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增加冠梁和鋼架梁的面積,可達到提高支護措施安全系數的目的[4]。譚恒結合雙排樁工程,提出了樁錨相結合的支護形式,并對此支護形式進行了計算,計算結果表明:樁錨支護形式能夠更好的起到支護的效果[5]。黎子榮認為比較于懸臂支護結構,雙排樁結構具有更好的剛性和抗彎性能,并通過實際工程案例闡述了雙排樁的計算模型及其優點[6]。歐孝奪等以南寧某深基坑為研究對象,利用數值模擬對雙排樁的支護效果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基坑的深度對雙排樁的支護效果有較大的影響[7]。鄭剛等以某基坑工程為例,對雙排樁抗傾覆效果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傾覆區主要發生在超挖區域,冠梁并不能阻止基坑的傾覆[8]。吳越等對拱形雙排樁的支護形式進行了研究,并結合土拱效應對雙排樁的支護效果進行了評價,研究結果表明:雙排樁結構能夠有效的減小樁頂水平位移[9]。徐量以泵閘工程為例,對雙排樁的設計方案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雙排樁在水利工程中的支護效果較單排樁佳[10]。

以上的研究多關注雙排樁的設計方案,沒有對雙排樁支護邊坡的效果進行評價,對此文章采用雙排樁支護結構,利用數值模擬對雙排樁的支護效果進行研究。

1 工程概況

該邊坡位于山西省內,該邊坡坡腳處在長期降雨的作用下出現了裂縫,結合剩余下滑力的計算可知,單樁不能抵抗邊坡推力的作用,經設計人員計算采用雙排樁進行支護,文章暫不考慮土拱效應。

邊坡的巖土體如圖1所示,經過地勘察可知,邊坡主要由風化土、風化巖和硬巖組成,巖土體的物理力學參數如表1所示。

圖1 邊坡的巖土體示意

2 數值模擬

2.1 模型的建立

數值模擬的建立如圖2所示,為保證計算的有效性,將風化土和風化巖按照1m進行網格劃分,硬巖區域結合模擬經驗按照2.5m進行網格劃分,同時網格之間相互進行耦合,在坡腳處設置雙排樁,為方便對雙排樁進行研究,將前排樁命名為1號樁,后排樁命名為2號樁.。

圖2 數值模擬支護實體圖

2.2 模擬的結果

2.2.1 位移分析

數值模擬計算至平衡時停止,邊坡的水平位移和總體位移如圖3和圖4所示。

如圖3所示,邊坡水平位移主要集中于風化土區域,最大的水平位移數值為7.6mm,所占巖土體約2.4%,75%的巖土體水平位移不超過5mm,邊坡超過50%的巖土體位移約為3.4mm,以上位移均不超過10mm,滿足邊坡工程的要求,因此可認為雙排樁支護在水平位移方面是滿足工程要求的。

圖3 支護后邊坡的水平位移(單位:m)

圖4 支護后邊坡的總體位移(單位:m)

如圖4所示,邊坡總體位移主要集中于風化土區域,最大的總體位移數值為8.4mm,所占巖土體約2.1%,72%的巖土體總體位移不超過6mm,邊坡超過52%的巖土體總體位移約為4.6mm,以上總體位移均不超過10mm,滿足邊坡工程的要求,因此可認為雙排樁支護在總體位移方面是滿足工程要求的。

2.2.2 受力分析

雙排樁所受的彎矩如圖5和圖6所示。

圖5 Y軸彎矩值(單位:kN·m)

由圖5可知,Y軸的彎矩最大處位于1號樁距樁頂1/5處,此處彎矩的最大值為3.1e5 kN·m,超過2.0e5 kN·m彎矩值的區域約占整個雙排樁的5%,結合雙排樁所能承受的最大彎矩值2.5e6kN·m可知,1號樁所受的彎矩遠小于雙排樁所能承受的極限彎矩,可確定雙排樁Y軸彎矩值是滿足工程要求的。雙排樁超過75%的彎矩值約為5.2 e4 kN·m,多分布于1號樁下側和2號樁整個區域,說明雙排樁的受力是均勻的。

圖6 總體彎矩值(單位:kN·m)

由圖6可知,總體彎矩最大處位于1號樁距樁頂1/6處,此處總體彎矩的最大值為3.4e5 kN·m,超過2.2e5 kN·m彎矩值的區域約占整個雙排樁的6%,結合雙排樁所能承受的最大彎矩值2.5 e6 kN·m可知,1號樁所受的總體彎矩遠小于雙排樁所能承受的極限彎矩,可確定雙排樁總體彎矩值是滿足工程要求的。雙排樁超過77%的彎矩值約為5.6 e4 kN·m,多分布于1號樁下側和2號樁整個區域,說明雙排樁的受力是均勻的。

2.2.3 塑性區和安全性分析

邊坡的塑性區和剪應力區如圖7-圖9所示。

圖7 支護完成后邊坡的塑性區

由圖7可知,邊坡的塑性區主要在風化土區域,且并沒有貫通,說明支護后邊坡風化土區域并未形成封閉的塑性區,可認為雙排樁的施加,致使邊坡不會發生進一步滑動,邊坡的穩定性得到了保證。

圖8 支護完成后邊坡的剪應力區

對邊坡進行拆減系數的分析,如圖8所示,邊坡的滑動面并沒有貫通,安全系數為1.40,此安全系數剛好滿足工程要求。另一方面滑動面底端穿過雙排樁頂部,一定程度上說明雙排樁的設置位置可適當往上調整,以保證雙排樁更好的發揮阻滑作用。

圖9 邊坡的潛在滑動面

利用MIDAS GTS進一步搜索滑動面可知,貫通后的滑動面影響主要位于風化土區域,與邊坡的塑性區域相對應,坡腳處剪應力較集中,說明坡腳處是防護的重點,再結合數值模擬雙排樁的位置,提出適當調整雙排樁位置的建議。

3 結 論

通過計算邊坡的剩余下滑力可知,單樁是無法滿足邊坡穩定性的要求,因此采用雙排樁對邊坡進行加固,并通過數值模擬對邊坡加固的效果進行評價,數值模擬的結果表明:

1)邊坡的水平位移和總體位移位置較為接近,主要集中于風化土區域,說明風化土區域是邊坡防治的重點,水平位移和總體位移數值均不超過10mm,滿足邊坡的位移要求,從位移的角度出發,可認為雙排樁的施加是滿足工程防護的要求。

2)雙排樁從彎矩的角度上分析,Y軸所受的彎矩和總體所受的彎矩,主要集中于1號樁上部,雙排樁其他區域的彎矩較為均勻,一定程度上說明雙排樁并沒有發揮完全抗彎功能,可進一步調整雙排樁位置,以發揮雙排樁的抗彎功能。

3)支護后的邊坡從塑性區和剪應力區域分析可知,塑性區和剪應力區主要集中于風化土區域,兩者影響范圍較為對應,安全性系數為1.40,從支護的角度上分析,雙排樁確實是起到了支護的目的。

4)進一步搜索邊坡的滑動面可知,滑動面底部僅接觸到雙排樁,說明雙排樁的位置可以適當往坡體方向調整,以便更好的發揮雙排樁的阻滑功能,并提高邊坡的安全系數。

猜你喜歡
結果表明風化彎矩
疊加法在繪制彎矩圖中的應用
一種基于樣本傳播的圖像風化方法
風化泥巖地質斷層水疏排工藝探討
關鍵點彎矩值結合各段線形的彎矩圖分段繪制方法研究
基于疊加法作結構彎矩圖的新思考
隨風化作滿天星——吳江濤詩詞讀后
梁在平面彎曲變形下截面彎矩的正負分析研究
冊亨縣雜交水稻引種試驗
體育鍛煉也重要
女性體重致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