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發達地區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

2022-05-26 10:18黃美益
廣西教育·C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建設策略

【摘要】本文以“職教20條”中對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相關要求為背景,分析高職院校建設優質專業教學資源庫的重要意義,針對當前欠發達地區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狀,從思想觀念、技術團隊、資金投入、研發思路、平臺搭建等多方面提出建設教學資源庫的策略: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組建高水平技術研發團隊、設計教學資源庫系統主體框架、做好內容的開發與收集、基于網絡的教學資源搭建實現資源共享。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高職 專業教學資源庫 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9-0017-05

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高職專業教學提供豐富、直觀、多元的教學資源,并通過各種媒體形式呈現,輔助教育者進行教學的平臺。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堅持知行合一與工學結合,建立健全專業教學資源庫,構建政府、行業、企業、職業學院、第三方機構以及其他社會力量共同建設、分享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并完善相關資源認證標準和構建相關交易機制,擴大專業教學資源庫,適應“互聯網+”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推動職業教育專業及專業群高水平、特色發展。2019年教育部也對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相關工作提出要求,指出要圍繞國家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支柱產業,服務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聚焦技術技能人才緊缺的職業領域,建立健全一批優質資源庫,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帶動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變革,為在校學生、企業員工和社會學習者提供服務。在上述背景下,注重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并持續不斷地改進,是職業院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欠發達地區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

不同地區高職院校資源庫建設的規模及成效不盡相同。目前,較發達地區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已有一定的規模和成效,如在百度以“教學資源庫建設情況”為關鍵詞進行搜索,能搜索到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2019年就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市級精品課程14門、院級精品課程69門、線上線下課程170門。與發達地區相比,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情況則不盡如人意。以廣西區內的高職院校為例,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庫建設還處于初始階段,呈現的信息局限于學院介紹、專業介紹、黨政管理、招生就業等學校管理及行政服務內容,而關于教改建設、專業教學資源等信息的呈現及共享很少。雖然有些學校引入了第三方線上教學平臺(如智慧職教云),并在平臺上傳了一些教學資料,但大部分僅限于某門課程的課件PPT、互聯網資源鏈接、少量的練習題及布置的一些作業,而且職教云上發布的這些信息僅為開設了該門課程的學生開放,不對其他學生提供資源共享及服務,這與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教學資源庫還有很大差距??偨Y欠發達地區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首先,責任主體不明確。教學資源庫建設涉及的專業及課程多,相應地,所涉及的相關部門及人員也比較多。但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部門之間的信息難以互通共享,學校在工作計劃中只是“要求各教學部門根據專業特色逐漸建設教學資源庫”,各個教學單位把任務傳達和推給專任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沒有指定牽頭部門負責跟進、督促、指導及管理,缺乏統一協調的管理機制。其次,缺乏統一規劃。教學資源庫建設是一個大工程,需要技術人員及專任教師共同協作才能完成。欠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普遍缺乏高水平技術人才,對資源庫平臺的研發能力不足,建設過程中對資源庫的規模、框架、運行、后期維護等缺乏統籌規劃,大多數是借助第三方教育平臺上傳一些教學資源。另外,對教學資源的內容組織、呈現形式、制作要求也缺乏統一標準,教師只是把教學內容簡單地搬到網絡平臺上,教學資源的歸類以及呈現形式都比較雜亂。最后,缺乏激勵制度。教學資源庫建設是耗時耗力的系統工程,資源庫的框架設計、課程設計及資源的收集與開發等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目前,欠發達地區高職專業資源庫建設的主力軍是專任教師,而學校一般只將資源庫建設工作作為專任教師日常教學任務的一部分,并沒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導致教師對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源庫建設的進度和質量。

(二)缺乏高水平技術研發團隊

專業教學資源庫內容、形式多樣,包括文本、演示文稿、圖形、音頻、視頻、動畫和虛擬仿真等多種素材,同時還要結合專業的特點及行業需求,把典型專業就業崗位、崗位能力要求、企業真實的工作場景等融入其中。要建設好這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技術研發團隊(在職教師+企業技術人員)才能完成。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任務往往由本校在職專任教師承擔,而專任教師日常教學任務繁重,精力和時間都有限,很難抽出時間組成團隊進行集中建設。另外,在資源庫建設過程中,專任教師大多只根據教學需要去收集和整理教學資源,而對音頻、視頻、動畫和虛擬仿真等素材的處理,以及對資源庫平臺的開發與管理能力有限。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校約有300位專任教師,除電子信息大類及廣告設計類理工科相關專任教師(約100人)能較好掌握圖像、音頻、視頻、動畫處理技術,其他文史教育類,如學前教育、小學教育、金融管理、財務管理、會計等專業的專任教師普遍欠缺這方面的能力,特別是缺乏資源庫平臺開發能力。因此,團隊整體技術水平較低,僅依靠學校專任教師完成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工作,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資金短缺

發達地區高職院校通常會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教學資源庫,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在建設《建筑智能化技術》這門在線課程時經費預算為3萬元;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在2014年的課程與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中,“物聯網技術專業(群)建設”1項預算為24萬元、“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群課程及教學資源庫建設1項為4萬元、市政專業(群)課程及教學資源庫1項為5萬元;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在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專業教學資源庫課程建設項目中,《財務大數據》《財經通識》《審計》《財務管理》等21門課程的設計、錄課拍攝、課程后期制作等共預算投入230萬元。與發達地區高職院校相比,欠發達地區的高職院校獲得的基金支持項目較少,經費來源渠道相對單一。主要是這些地方的企業較少,社會投入偏低,辦學經費相對短缺,學校在保證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沒有更多經費用于其他方面的建設。因此,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要建成有規模、有成效的專業教學資源庫難度較大,這也是欠發達地區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少有成果的主要原因。

二、欠發達地區高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

首先,明確責任主體,成立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工作領導小組。由學院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教務處主任、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擔任副組長,各教研室主任、專業負責人、專任教師為小組成員。所有成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各司其職,保證教學資源庫建設有序有效開展。其次,教學資源的收集與制作要統一標準。教務處作為資源庫建設的管理部門,應對每類資源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圖像素材等,制作統一的格式模板,要求所有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均按照統一格式進行整理和制作,確保教學資源庫內容的規范,避免雜亂無章和翻工反復工作。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設置教學資源庫建設專項資金。除了用于教學資源庫基礎設施建設及必要的開支,對參與教學資源建設并做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隊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另外,將教師參與教學資源建設的情況納入期末教師教學工作質量考評范疇,年終考核時,教師參與教學資源庫建設可視為完成當年學校規定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在職稱評聘、崗位晉升等方面可作為優先考慮的對象,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

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校以教育部提出的“做好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相關工作的要求”為目標,把教學資源庫建設作為提升教學信息化水平,促進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改革的抓手,將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納入學校發展規劃的重點內容。從2020年起,學院組建了教學資源庫建設領導小組,由學院分管教學的院級領導擔任組長,教務處、網絡信息中心負責人、思政部主要負責人、各系管教學的負責人等擔任副組長,各系各專業負責人及校企合作技術員為組員,逐級負責督導,責任到人,有序推動教學資源庫建設。目前,學院通過多渠道籌得資金,設立了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專項經費。實施過程中先選擇部分專業的核心課程作為校級教學資源庫建設立項項目,每門立項專業課程給予1萬元資助經費,要求課程開發團隊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獲得立項的專業課程團隊視為完成當年及項目完成年的科研課題任務。在這樣的激勵機制下,教師參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有很大提高。目前,院校已初步向專家審核組提交了6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30門專業課程標準、114個教學設計、249個PPT課件、295張圖片、177個視頻等教學資源。

(二)組建高水平技術研發團隊

建設教學資源庫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為了有序、高效開展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必須組建一支高水平的項目研發團隊。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梢酝ㄟ^“引、育、留”引進人才、培育人才?!耙奔磳W校引進有豐富資源庫建設經驗的企業技術人才和專家??舍槍虒W資源庫建設項目技術需求重金引入技術人才,也可以通過優待政策,如低職高聘、服務期內免費提供住房、設立高額科研項目經費、職稱評審傾斜等吸引社會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來校就業?!坝奔磳π仍诼殞H谓處熯M行培養??赏ㄟ^組織專任教師參加教學資源庫建設相關培訓或邀請專家到校指導、制訂資助政策鼓勵教師深入企業實踐學習等,不斷提升在職專任教師的項目研發能力?!傲簟奔戳糇W校在職高技能教師,防止原有人才流失。高職院校要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肯定他們的工作能力及成果,為他們提供發揮專長的空間,如成立學校名師工作室,讓他們能安心工作。

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教學資源庫建設初期,為了讓教師了解教學資源庫建設一系列工作及政策要求,學院多次邀請區內外負責國家級、省部級在線精品課程及教學資源庫審核的專家到校進行講座;組織教師參加線上資源庫建設培訓,邀請企業技術人員開展教學資源信息化處理技術培訓等,大大增強了教師的資源庫建設能力。目前,學院組建了一支多部門、多層次、高水平、綜合實力強的研發團隊,成員由深圳國泰安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研究院專家、北京中唐方德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學院領導、教務處主任、網絡信息中心主任、思政部主任、系部分管教學副主任、課程負責人及相關專業一線教師組成。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作用,保證資源庫建設工作高效順利完成。

(三)設計教學資源庫系統主體框架

要明確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用途與定位。根據需求統一設計教學資源系統總框架,系統應包含多個子資源庫,如專業教學基本信息子庫、課程資源子庫、在線虛擬仿真實訓子庫、職業技能培訓認證子庫等。教學基本信息子庫又可分為教學端和學生端,其中,教師端的設計可分為課程上傳、教學資源發布、課程中心、資源中心、授課中心、技能訓練發布、作業發布、學習質量分析、班級管理等版塊;學生端的設計包括我的課程、課程表查詢、課程中心、學習資源、課程評價、技能訓練、完成作業等版塊。其他子庫也依次按照相同的設計思路展開。

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按照資源庫系統設計框架,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教學基本信息子庫集中建設。由學院先選定每個專業的2-3門核心專業課程進行集中資源建設,這一階段已初步完成校級部分核心課程教學基本信息子庫的資源庫建設。第二階段,其他資源子庫逐漸增加、完善、應用及推廣建設。校級資源庫建設完成后,先開放給本校師生應用,收集師生在應用過程中反饋的問題,并不斷完善。當師生對資源庫的應用有滿意的體驗后,再繼續開展更多課程資源建設,并選擇其中的優秀課程資源推廣到全區及全國同類院校,讓更多高職院校的師生在資源庫共享應用中受益,欠發達地區的高職學生也能因此獲得全面、豐富的學習資源,提高專業技術水平,而教師同樣能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第三階段,資源庫不斷優化與更新。第一階段的教學資源庫建設針對少數專業核心課程進行,當教學資源庫建設條件成熟后則要一邊應用一邊增加、優化、更新、完善、維護,使教學資源不斷適應專業技術的發展變化和教學需求,保證教學資源庫建設可持續發展。

(四)做好內容的開發與收集

教學資源的開發是資源庫建設中最重要的環節,在內容收集、整理和制作開發過程中,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資源庫的建設要對接職業標準、技術標準,貫徹國家專業教學標準,與企業共同制訂并實施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專業課程體系。二是基本資源。涵蓋專業教學標準規定內容、覆蓋專業基本知識點和技能點,顆?;潭容^高、表現形式恰當,能夠支撐標準化課程的資源。三是培訓資源。資源庫的建設應涉及各專業培訓資源,遵循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服務校內學生及社會學習者的技術技能培訓。結合正在開展的“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開發符合相關標準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資源和課程,使學生通過資源庫學習,獲取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高技術水平和就業競爭力。四是資源類型。資源類型一般包括文本類素材、演示文稿類素材、圖形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和虛擬仿真類素材等,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提高庫內視頻類、動畫類、虛擬仿真類資源的占比。五是支持服務。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專業介紹、教學文件、職業標準、技術標準、作業及測評系統、習題庫(試題庫)、企業案例、就業與崗位、產品及文化展示、就業創業平臺、企業網站鏈接以及導學助學系統等。六是收集途徑及方法。包括:根據內容需要自主研發及制作;主要收集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一線專業教師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課件、教學微課、教學實錄、教學反思、教學試題、教學素材等,并進行優化;從網絡中搜集優秀的教學資源(版權允許的情況下)補充校內資源的不足;對開發和收集的資源進行整理歸納,對庫內的素材(最基礎的、顆?;馁Y源單體)、積件(以知識點、技能點為單位,由多個內在關聯的素材組合形成)、模塊(以工作任務、技能訓練項目等為單位,由多個知識點、技能點的積件組合形成)和課程等不同層次內容進行分層歸類;校企合作,課崗融合,融合當前企業的崗位需求、行業標準、真實服務項目與教學實際,使教學資源能反映課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體現資源庫在教學和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五)基于網絡的教學資源搭建實現資源共享

教學資源庫建設的作用是助教助學,只有通過互聯網搭建教學資源庫平臺并實現資源共享,為師生及社會服務才是資源庫建設有成效的體現。教學資源網絡平臺的搭建可通過兩種途徑實現:一是學校教師如果有能力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及特點開發符合本校特色的資源庫平臺;二是借助第三方網絡教學平臺,如智慧職教云、慕課網、云班課等。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由于學院自主研發的教學資源庫平臺還處于初級開發階段,系統還未上線使用,目前主要采用第二種,即引入智慧職教云平臺進行校級教學資源庫二次開發。課程教學資源庫從專業介紹、專業園地、課程中心、微課中心、培訓中心、素材中心、技能訓練等版塊進行搭建,其中每個版塊又分有子版塊,把歸類的資源上傳至平臺對應的子版塊中。具體的資源搭建邏輯如圖1所示。

一個好的教學資源庫能影響一個專業或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也能影響一所學校的人才培養方向及質量。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并實現資源共享,有助于促進校與校間的教育協作、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是發展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要建好教學資源庫,應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注重團隊協作,做好整體規劃,不斷開發和完善教學資源庫的框架和內容。

參考文獻

[1]朱春俐.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意義價值及路徑[J].職教論壇,2020(10).

[2]楊浩,付艷芳,楊陟卓.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7(2).

[3]孫善學.準確把握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意義[J].中國教育報,2018(1).

[4]張啟明,李禮,李曉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過程中的若干問題探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0(23).

[5]呂延崗,張強,霍平麗.我國教學資源庫管理變遷、特征分析與發展策略[J].教育與職業,2021(2).

[6]楊明.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發展的歷史背景及意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0).

注:本文系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立項項目“基于校園網絡下的高職計算機專業校本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與實踐(GXXDYB202039)”、2021年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兩體三能四階’一體化的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探究(GXGZJG2021A0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黃美益(1975— ),廣西河池人,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及人才培養研究。

(責編 蔣海蘭)

猜你喜歡
建設策略
小學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級的文化建設
論高職院校保衛工作信息化建設
高校醫學科研機構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策略
數字化時代下國有大型企業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策略
我國政府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探析
鄉鎮中心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略探
農村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