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

2022-05-28 07:09謝玲玲王倩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2年4期
關鍵詞:海洋經濟環境規制區域差異

謝玲玲 王倩

摘要:為促進我國海洋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文章運用系統 GMM 實證檢驗海洋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提出發展建議。研究結果表明: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顯著促進海洋經濟發展,且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的促進作用顯著,而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的促進作用不顯著;海洋勞動力投入對海洋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對外開放程度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顯著;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顯著促進東部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海洋經濟發展且促進作用東部大于北部,但對南部海洋經濟圈的促進作用不顯著;未來應進一步完善環境規制政策、加快海洋科技創新、因地制宜發展、建設海洋人才隊伍以及升級對外貿易結構。

關鍵詞:環境規制;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經濟;區域差異;命令控制型

中圖分類號: F06;X196;P7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5-9857(2022)04-0082-07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Marine EconomyDevelopment Under the Path of Marine Science andTechnology Innovation

XIE Lingling,WANG Qi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ine econo- my,this paper used system GMM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under the path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kage between environ- mental regulation and marin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and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command-and-contro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as obvious, while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market-base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as not obvious. Marine labor inpu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 had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The linkage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the eastern and northern marine economic circles, and the promo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region, but the promotion in the southern marine economic circle was not significant.In the future, th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olicy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e accelerated and developed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marine talent team should be built and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be upgraded.

Keywords: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MIarin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rine econ- omy,Regional difference,Command-and-control

0引言

海洋經濟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自21世紀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力度開發海洋和落實各類涉海項目。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海洋經濟增速不斷加快且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以及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海洋經濟發展進入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然而過去低效和粗放的發展模式引發海洋環境污染嚴重、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和海洋生物資源銳減等各種問題,嚴重阻礙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解決海洋環境污染問題,2016年《關于全面建立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的意見》提出海洋生態紅線區面積、海島自然岸線保有率、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和海水質量等控制指標標準。2017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施行后,各級地方政府紛紛探索海洋督察制度、“灣長制”和海洋生態補償制度。環境規制的實施表明國家對海洋環境治理的決心,旨在通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強制減排以及通過市場激勵手段促進減排,從而減少海洋環境污染。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科技創新能夠帶來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的雙重收益,是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關鍵。因此,在當前我國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背景下,發揮環境規制和科技創新的雙重推動作用,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而實現我國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轉變,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文獻綜述

對于環境規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存在3種不同的觀點。①環境規制抑制經濟發展,即在實施環境規制后,企業治理環境污染的成本會增加,進而削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1];②環境規制促進經濟發展,即環境規制能夠正面引導消費者選擇偏向、企業主體行為和政府治理[2];③環境規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呈“U”形,即環境規制影響經濟發展的方式非線性,而是先抑制后促進[3]。

隨著對環境規制和經濟發展關系研究的深入,國內外學者逐漸關注環境規制、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安ㄌ丶僬f”認為環境規制促進科技創新,進而促進經濟發展[4],該假說的提出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并形成3種觀點。①支持派認為合理和適度的環境規制有利于企業的科技創新[5-6];②反對派認為環境規制在提高社會福利的同時,在無形中提高治理成本,進而阻礙科技創新[7];③中間派認為環境規制對科技創新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既可以是正向影響也可以是負向影響[8]。

目前關于環境規制影響海洋經濟發展的研究成果較少,已有研究集中在環境規制對海洋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主要結論是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對海洋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表現為先抑制后促進,而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的影響不明顯[9]。在海洋金融支持的作用下,環境規制和海洋金融支持的聯動對海洋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有限,而不同海洋經濟圈中的環境規制和海洋金融支持對海洋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也存在差異性[10]。此外,在環境規制促進海洋產業轉型的過程中,海洋科技創新發揮中介作用[11]。

一些學者驗證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綠色要素生產率的影響,主要結論為環境規制、自主創新和境外技術引進促進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12],且三者之間的動態關系存在區域差異性[13]。然而海洋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尚不多見。本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研究:①從海洋科技創新的角度出發,將環境規制分為命令控制型和市場激勵型,利用熵值法計算環境規制綜合強度,并分析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②由于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環境規制強度和海洋科技創新水平均存在差異,分析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影響的區域差異性。

2研究設計

2.1機理分析

環境規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較為復雜。從科技創新的作用路徑看:一方面,在整個科技創新的過程中,企業須投入大量的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和資源成本等,環境規制的約束使企業成本提高,而由于科技創新初期具有高成本、低收益和長周期的特點,缺乏規模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受環境規制約束的企業要想良好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和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環境規制通過科技創新影響經濟發展的核心在于“創新補償效應”,即環境規制產生的“創新補償效應”須大于企業受環境規制約束所產生的成本[14]。由于不同類型環境規制工具的實施力度和實施效果不同,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機理也有所差異。

環境規制工具包括命令控制型和市場激勵型。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主要依托政策法規和行政命令等手段(包括伏季休漁制度、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和海洋傾倒許可制度等),強制性解決經濟發展中的負外部性,通過禁止污染企業進入并逐步淘汰污染嚴重和排放超標的企業,倒逼企業科技創新,從而彌補因環境規制而降低的生產效率以及促進經濟發展。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主要依托排污收費和政府補貼等手段(包括漁業資源保護補貼和海域使用金等),將負外部性的環境污染問題內部化,以市場激勵的方式提高企業成本,企業在最大利益的驅使下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生產行為,從而激勵企業科技創新。此外,由于各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產業布局和結構的差異導致要素投入、科技創新和生產效率出現差異,從而使環境規制的治理效果出現差異。

2.2模型設定

經濟發展的過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可能將所有影響因素都納入控制變量,從而產生內生性問題。為有效處理內生性問題、減少小樣本偏誤和提高分析結果的可靠性,運用系統 GMM 檢驗海洋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由于經濟發展是動態變化的過程,將被解釋變量的一階滯后項作為工具變量引入模型,構建動態面板模型:

lnHGDP =β0+β1lnHGDPi,t-1+β2(lnERi,t ×lnTECHi,t)+β3lnXi,t +μi+εi,t

式中: HGDP表示海洋經濟發展水平;HGDPi,t-1表示地區i在 t-1年的海洋經濟發展水平;ERi,t 和 TECHi,t分別表示地區i在 t年的環境規制綜合強度和海洋科技創新水平;Xi,t表示控制變量;μi表示個體固定效應;εi,t表示隨機擾動項;β0表示截距項;β1、β2和β3為待估系數,分別表示相應時空的海洋經濟發展水平、環境規制綜合強度與海洋科技創新水平的交互項以及控制變量對海洋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系數。

2.3變量說明

被解釋變量:選取沿海地區海洋生產總值衡量其海洋經濟發展水平。

解釋變量:①選取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工具(KER)和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工具(JER),以“工業污染治理完成投資額×海洋產業占比/海洋生產總值”衡量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強度,以“海域使用金征收額/確權海域面積”衡量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強度,運用熵值法賦權加總二者的綜合得分,并將其確定為環境規制綜合強度[7];②選取海洋專利授權數量衡量海洋科技創新水平。

控制變量:①外向型經濟是沿海地區吸引投資和技術的重要手段,對海洋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選取進出口總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衡量對外開放程度(OP);②各類海洋生產活動均離不開人才保障,勞動力是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選取涉海就業人員數量衡量海洋勞動力投入(PE)。

2.4環境規制綜合強度

環境規制工具包括命令控制型和市場激勵型,而多指標的綜合評價方法比單指標評價方法更加全面和科學。因此,運用熵值法計算命令控制型和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的綜合強度。具體步驟為:

(1)數據標準化。

正向指標: x'ρij = xρij - xjmin

負向指標: x'ρij = xjmax -xρij

式中: xρij和x'ρij分別表示第ρ年地區i第j項指標的原始值和標準化值(ρ=1,2, …,r;i=1,2, …,n;j=1,2, …,m);xjmax 和 xjmin 分別表示第j項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計算第ρ年地區i第j項指標的占比:

式中: yρij =x'ρij +A,即對 x'ρij 平移 A 個單位,避免 x'ρij 出現負值而影響后續運算。

(3)計算第j項指標的信息熵: ej =-k ρ iZρijlnZρij

式中:常數 k與樣本數 n 有關,通常令 k=且k>0。

(4)計算第j項指標的權重:

(5)計算第ρ年地區i的環境規制綜合強度:

2.5數據來源

考慮到海洋數據的可得性,選取2006—2016年我國沿海11?。ㄗ灾螀^、直轄市)的年度面板數據。數據來源于歷年《中國海洋統計年鑒》《中國環境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為消除異方差,對所有變量取對數處理, 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1

3實證結果

3.1總體回歸結果

為保證回歸結果穩健和可靠以及避免出現偽回歸,須對面板數據的平穩性進行單位根檢驗。本研究對面板數據進行同根 LLC檢驗和異跟Fisher- ADF檢驗,發現各指標均能在1%或5%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單位根檢驗,表明各指標數據平穩,且運用系統 GMM 估計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的結果有效。

從殘差自相關檢驗看,所有模型的一階自相關即 AR(1)的 p值均小于0.050, 二階自相關即AR(2)的p值均大于0.100,表明回歸方程不存在二階自相關。從模型設定看,將被解釋變量的滯后項作為工具變量進行估計并通過 Sargan檢驗,表明模型選擇的工具變量有效。Sargan檢驗、AR(1)和AR(2)的結果表明模型構建合理。

回歸結果如表2和表3所示。

根據回歸結果,在所有模型中,海洋經濟發展水平的滯后一期均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正,表明海洋經濟發展具有持續性,即上一期海洋經濟發展水平會對當期海洋經濟發展水平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在模型1中,環境規制綜合強度與海洋科技創新水平的交互項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正,表明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對海洋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環境規制約束下的企業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才能實現長遠的良性發展,使科技創新切實達到驅動經濟發展的初衷。海洋科技創新是正向激勵,而環境規制是反向倒逼,二者的交互作用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在模型2和模型3中,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強度與海洋科技創新水平的交互項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正,表明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對海洋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強度與海洋科技創新水平的交互項系數為正但不顯著,表明目前我國實施的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并不能顯著影響海洋經濟發展。具有嚴格性和強制性的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會淘汰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進行科技創新以提高生產效率,從而促進海洋經濟發展;而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的實施使短期內的企業資金用于環境污染治理而不是直接用于經濟投資,同時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一部分原本用于科技創新的資金可能會用于環境污染治理,導致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顯著。

海洋勞動力投入在所有模型中的系數均為正,且在模型1和模型2中顯著為正,表明海洋勞動力投入對海洋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對外開放程度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顯著且在模型3中的系數為負??赡艿脑蚴牵翰煌谝酝蠖鄶滴墨I,本研究同時納入環境規制和對外開放程度等影響因素;此外,鑒于國際貿易和全球化也是環境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國高污染和高消耗產業的出口產品占比較高,增加污染物排放和資源消耗,導致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環境負擔,進而阻礙對海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3.2區域差異性

鑒于各沿海地區的經濟基礎、區位環境和資源稟賦具有差異性,環境規制綜合強度與海洋科技創新水平也有差異,導致海洋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存在區域差異性。本研究將我國沿海11?。ㄗ灾螀^、直轄市)劃分為東部、北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經濟圈(東部海洋經濟圈包括江蘇、浙江和上海,北部海洋經濟圈包括遼寧、河北、天津和山東,南部海洋經濟圈包括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分析環境規制和海洋科技創新對海洋經濟發展影響的區域差異性(表4和表5)。

根據回歸結果,不同海洋經濟圈的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正向影響程度不同。其中,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顯著促進東部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海洋經濟發展且促進作用東部大于北部,但對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顯著。

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造成額外成本,而海洋科技創新能夠通過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環境規制帶來的成本壓力,因此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最終影響取決于二者作用力的大小。北部海洋經濟圈長期依賴重工業和資源型產業發展,而東部海洋經濟圈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吸引大量勞動力涌入,同時帶來能源投入、資源占用和污染物排放增加的問題,因此東部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海洋環境質量較差且海洋生態系統較脆弱[10],導致其更依賴于環境規制;雖然企業發展初期的經濟成本較高,但會迫使企業以更大的動力提高科技創新及其產出水平,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彌補環境規制降低的生產效率,因此東部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因海洋科技創新而緩解。南部海洋經濟圈處于我國經濟發展前沿,海洋漁業和海洋旅游服務業較發達且對環境污染的程度較低,環境規制發揮的作用可能沒有預期有效,因此環境規制的“創新補償效應”較低,導致海洋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顯著。

4結語

本研究運用系統 GMM 對2006—2016年我國沿海11?。ㄗ灾螀^、直轄市)的動態面板數據進行估計,就海洋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實證檢驗,主要得到2點結論。①從整體看,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顯著促進海洋經濟發展,且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對海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顯著,而市場激勵型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對海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顯著。②海洋科技創新路徑下環境規制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影響存在區域差異性,其中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的聯動顯著促進東部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海洋經濟發展且促進作用東部大于北部,但對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顯著。

基于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5項發展建議。①加強環境規制監管機制建設,設定科學、有效和合理的環境規制綜合強度,優化環境規制工具組合,充分發揮命令控制型環境規制的作用。②海洋科技創新是環境規制影響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路徑,應對企業進行海洋科技創新加大支持力度,搭建國內外企業的技術引進和交流平臺,將環境規制與海洋科技創新有機結合,并在環境規制的約束下提高海洋科技創新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海洋經濟發展。③在保障環境規制政策有效執行的基礎上,實施符合各沿海地區發展狀況且具有針對性的環境規制政策,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沿海地區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海洋經濟圈,實現環境規制約束與激勵并重以及環境保護與海洋經濟發展“雙贏”的目標。④加強海洋人才隊伍建設,完善高校海洋相關專業的課程設計,提高海洋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制定更有效的海洋人才引進機制,加強對涉海專業人才的繼續教育和培養。⑤優化升級對外貿易結構,控制高污染和高消耗產品出口并積極引導相關企業進行海洋科技創新,擴大高技術產品進口,改善對外貿易對環境的影響,協調貿易、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JORGENON D W,WILCOXEN PJ. 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 US economic growth[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1(2):314-340.

[2]田雪航,何愛平.環境規制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20,36(24):115-118.

[3]熊艷.基于省際數據的環境規制與經濟增長關系[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5):126-131.

[4] PORTER M E. America's gren strategy[J]. ScientificAmeri-can,1991,264(4):193-246.

[5]單春霞,仲偉周,耿紫珍,等.環境規制、行業異質性對工業行業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J].經濟問題,2019(12):60-67.

[6]斯麗娟.環境規制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基于黃河流域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20(7):41-49.

[7]時樂樂,趙軍.環境規制、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J].科技管理,2018,39(1):119-125.

[8]蔣伏心,王竹君,白俊紅.環境規制對技術創新影響的雙重效應:基于江蘇制造業動態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3(7):44-55.

[9]楊林,溫馨.環境規制促進海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了嗎?基于海洋環境規制工具的選擇[J].經濟與管理評論,2021, 37(1):38-49.

[10]寧凌,宋澤明.海洋環境規制、海洋金融支持與海洋產業結構升級:基于動態面板 GMM 估計的實證分析[J].生態經濟,2020,36(6):151-156,203.

[11]孫康,付敏,劉峻峰.環境規制視角下中國海洋產業轉型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8,34(9):1290-1295.

[12]劉祎,楊旭,黃茂興.環境規制與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基于不同技術進步路徑的中介效應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20, 42(6):16-27.

[13]杜軍,寇佳麗,趙培陽.海洋環境規制、海洋科技創新與海洋經濟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基于 DEA-Malmquist指數與 PVAR 模型分析[J].生態經濟,2020,36(1):144-153,197.

[14]汪婷婷,韓先鋒,宋文飛.中國工業環境規制政策的技術創新效應:基于面板協整和 PVECM 模型的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3(12):17-23.

猜你喜歡
海洋經濟環境規制區域差異
我國城鄉居民財產分配現狀及區域差異研究
我國工業部門節能政策效應研究
發展增強海洋經濟的策略
商貿流通業對經濟發展貢獻的區域差異分析
中國企業的環保投入與企業效益分析
環境規制下外資引進對環境治理的利弊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綠色海洋經濟發展的對策思考
城鎮化、商業化與農村金融
區域海洋經濟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海南省發展海洋經濟的金融支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