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有效課堂對話,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2022-05-29 20:19李怡
數學教學通訊·小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課堂對話反思性學習研究性學習

[摘? 要] 有效的課堂對話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讓學生高效學習數學,實現新課標所指向的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文章認為,追求有效的課堂對話,可以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以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反思性學習等方式引領學生與他人對話、與問題對話、與自身對話,促進和諧交流,助力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 課堂對話;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反思性學習

課堂對話貫穿于教與學的始終,是調動積極性、激趣引思的重要載體,也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重要途徑。如何通過有效的課堂對話讓學生進行高效的數學學習,實現新課標所指向的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是值得每個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诖?,筆者展開了深入探索與實踐,以期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促進和諧交流,助力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合作學習:引領學生與他人對話

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逐步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方式,在合作學習中,師與生充分交流,生與生有效互動,這樣的多元互動的模式下,學生的主動性得以發揮,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合作學習的開展,合作學習主張的是生動活潑、自由和諧的氛圍,可以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鍛煉機會,可以為學生提供與他人對話的時空。但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的合作學習僅僅流于形式,認為分組并圍坐一起的教學就是合作學習,課堂上依舊是師講生聽的模式。試問,這樣的合作學習模式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嗎?還有一些教師為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將講解例題、歸納方法、總結知識點等關鍵性步驟完全交給學生,自己置身課堂之外。課堂上,往往容易出現個別小組因為一個問題爭執不下,或是一些知識點的理解無法達到教學目標所需要的深度、廣度和高度,又或是出現討論之后仍然無法得到正確結論的情形。以上現象均是“偽合作學習”現象,對于學生的學習并無益處。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離不開適切問題引領,離不開教師的適時點撥,離不開學生與他人對話,這樣才是有效的合作學習,才是引領學生與他人對話的內在活力。

案例1? 時、分的認識

活動1:先欣賞古代的沙漏、日晷及各種現代鐘面,再在事先準備的空白鐘面上試著進行“創造”,畫一畫自己喜歡的時間,接著組內互評各自畫得如何,最后推選出小組內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全班分享。

活動2:分小組合作學習。撥一撥帶過來的鐘面,觀察時針、分針和秒針,并思考三者之間有何關系?大格與小格有何關系?時與分有何關系?

活動3:充分想象,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并制作一個未來的鐘。

評析:以上案例中,合作學習開展于學生的興趣之上,每個探究活動的設計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教師以渾然一體的活動流程,引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與他人對話的過程中思考和表達,進而學會自我管理和與他人交流,使得對“時、分”的相關知識的掌握水到渠成。

二、研究性學習:指引學生與問題對話

研究性學習模式是在精確化引導下,充分激活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秉承科學研究的理念,積極投身到學習實踐活動中的一種學習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經歷的是 “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而問題則承載著整個科學研究媒介的角色,指引學生進行科學探索。而學生想要掌握知識和學習方法,就需要積極主動地走入充滿觀察、實踐、猜想、推理、交流等的時空中,自主而個性化地進行課堂對話,才能獲得創新性提高。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很好地指引學生與問題對話,對學生學習興趣、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提升效果顯著,為學生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廣闊空間,進而助力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案例2? 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師:我們一起來完成一道口算題1-0.63。請口述結果,并說一說你的算法。(學生各個躍躍欲試)

生1:可以把1化成小數進行計算,得出結果是0.37。

生2:也可以把0.63化成分數進行計算。

師:你們覺得剛才兩位同學的算法中,哪個更加簡便?(學生很快分化為兩個“幫派”,并各執一詞)

師:你們可以提出同類問題,全班共同參與驗證,找出最簡便的算法。(學生開動腦筋舉出實例,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和爭論,逐漸形成了統一的意見,并自主歸納出運算方法)

生:混合運算時應視具體的問題選擇算法……

評析:本節課中,教師沒有拘泥于教材,而是突破封閉的教材框框,以問題為媒介因勢利導,為學生創設了動態、主動、開放、多元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索動機,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時空內自主參與,與問題深入對話,體驗知識探究的快樂,一步步地將知識轉化為自己思考的果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混合運算的一般策略,還學會了面對具體問題時的特殊處理方式,使得靜態的教材動態化,讓學生的研究興趣盎然,讓課堂對話生機勃勃,很好地激勵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反思性學習:激勵學生與自我對話

反思性學習,就是利用好學生的反思心理,以反思為載體,以學會學習為宗旨,引導學生及時調整的一種學習方式。在經歷“反思—調整—再認識”的過程中,實現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不管是一節課之后,還是一個單元之后,又或是一個系統知識點的習得之后,都可以讓學生及時歸納、整理和反思,更好地激勵學生與自我對話,以達到“再認識”的目的。當然,反思的形式并無規定可言,可以去闡述,說一說自身的收獲和反思,闡述給同桌聽,闡述給小組其他成員聽,闡述給老師聽,闡述給全體同學聽等;也可以去筆述,寫一寫自身的體會,形式也是多樣的,如以日記的形式,以數學小報的形式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開展“思且樂”的班會活動,讓學生通過自我展示的方式去反思一個單元或一個階段的數學學習經歷,這樣一來,就可以達到共同分享交流的目的。

案例3? 圓的面積

師:新課已經學習完畢,下面大家可以反思如下幾個問題。①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②在推導的過程中,你生成了怎樣的新感悟?又有什么缺憾?③它與過去學習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及梯形的推導有何關聯?④仔細想一想,你有其他新的推導方法嗎?(由于教師給予了學生反思的方向,學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反思中,在小組反思與交流中,學生很快有了各種感悟)

生1:可以將圓進行無限次分割,拼成一個長方形(近似),再利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推導。

生2:它與過去學習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及梯形都存在著聯系,我覺得它們之間是一種可以相互轉化的關系,如……

生3:通過今天的學習,我認為長方形是最重要的圖形,因為它是推導其他圖形面積公式的基礎。

生4: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面對一個新問題時,我們往往可以將其轉化為已學知識進行解決。

生5:我的腦海中忽然閃現出一個新的想法,圓的面積是否可以轉化為三角形的面積來推導呢?

……

正因為課尾教師安排的反思環節,才賦予了學生成為思者、疑者、論者的身份,呈現這樣多元化、動態亮麗的風景線。就這樣,通過這樣多種反思性學習的方式,引領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與自我對話,在實踐中體驗反思的價值,在反思中整理和內化所學知識,從而不斷增強反思意識,拔高思維高度。正因為有了如此多的自我對話的時空,學生便可以自我檢討、欣賞、批評,以更好的學習姿態投入數學學習中。

總之,新課改風向標下,正因為有了課堂對話的融入,數學課堂才生機盎然。從學生主體出發,讓學生在與他人對話、與問題對話、與自身對話中積極參與,富有個性地主動學習,不斷促進學生富有積極意義的建構。

作者簡介:李怡(1997—),本科學歷,小學二級教師,主要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曾獲市教學設計二等獎、省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設計二等獎。

猜你喜歡
課堂對話反思性學習研究性學習
回歸語文教學本色的課堂對話策略及實施探討
數學課堂對話,給學生的自然生長助力
如何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課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語教師學習反思
高中數學教學中反思性學習的運用分析
數學教學中引領學生反思性學習的策略研究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靈活開展研究性學習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類課程研究性教學的探討
開展研究性學習深化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究
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