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彩流光 成都漆藝

2022-05-29 02:42白英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銀絲大漆漆藝

白英

在四川省成都市寬窄巷子對面蜀華街深處,林蔭路上隱藏著一座爬滿藤蔓的“井”字形布局3層老式樓房,成都漆器工藝廠就在此間,四周很安靜,踏進大門的瞬間有種時空穿越的感覺,里面的陳設完好地保持著20世紀七八十年代廠房的模樣,仿佛被時間凍住。墻上銹跡斑斑,只有屋頂下“成都漆器”4個字仍趾高氣揚。漆器工藝廠像是在鬧市中修行的匠人,傳承著傳統漆藝最精妙的技術,飽經風霜,返璞歸真。(圖1)

成都漆器廠外表滄桑,而其中的產品卻是光華四射,漆彩流光,產品展室里數十件漆器作品分門別類地擺在博古架上,種類齊全,漆彩紛呈,既可高懸于廳堂之上以彰顯華貴,又可充當精致耐用的日常用品。裝飾漆器藝術感強,韻致獨特,雕銀絲光暈彩《虞美人》花瓶(圖2)造型優美流暢,制作精致細膩;雕漆隱花海棠花圓盤、雕銀絲光暈彩銀杏圓盤、三羊開泰圓盤等作品絲光閃爍,光華靈韻;拉刀針刻首飾盒含蓄古樸,亮而不浮,充分體現了天然漆的自然質地之美。實用漆器打磨光滑,色澤自然,工夫茶具意境悠遠,氣質優雅。杯碟碗盤盒盞墊最為常見,但細看每一只器物上耗的工夫,又絕不只是為了讓實用器更美那么簡單。還有新開發的文創產品筆筒書簽鎮紙,巧妙地選取了中國國寶大熊貓、成都市市樹銀杏、成都市市花芙蓉為裝飾圖案,集歷史題材、文化元素、天然原料于一體,文化創意中自帶古典氣息。目之所及的一件件器物上展現著極富地域特色的髹飾(xiūshì,是古代在藝術品上采用的一種傳統工藝)技藝,漆藝包容精致,漆色溫和靜穆,將天然大漆的靈動之美展露無遺,給人以大度而素雅的美感享受,可謂薄薄一層漆中可翻開厚厚的時間,一眼千年。

“雕鏤扣器,百伎千工。東西鱗集,南北并湊?!蔽鳚h的揚雄在《蜀都賦》中曾這樣描寫當時的漆器之盛,從中可見,遠在漢時,成都漆器已經揚名。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造就了這朵工藝奇葩,悠悠數千年間,漢的夾纻,唐的堆漆、金銀平脫,宋的素髹與雕漆,清的脫胎,歲月流淌積淀中,一脈相承的成都漆藝,逐步形成了如今謙和含蓄、深沉內斂、厚重典雅的獨特風格。2006年成都漆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入選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雕銀絲光、雕花填彩、雕漆隱花、拉刀針刻,“三雕一刻”的裝飾技法獨特,極富地域特色,在幾千年前就已達到很高的水平。今天穿越歷史風塵仆仆而來的大漆藝術依然鮮活,“漆”待與時光更燦爛的相遇。

“漆從西蜀來?!惫粝壬娭羞@樣寫道。天然大漆,有很好的附著性,具備黏合性和防腐性,在木胎、陶瓷、金屬上進行刷漆工藝后可長時間保持光亮色彩且不變色。自古以來,四川就是天然大漆的主產地,漆樹需成長近10年方可割漆,一棵漆樹整個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千克生漆,割漆時的刀口還不能超過10刀,每割10天需歇10天,每割1年需歇1年,采集1千克生漆需3 000棵漆樹,故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說法。大漆從樹上割下來以后,生漆要用紗布過濾,濾過的漆的品質要達到“清如油,明如鏡,扯起金鉤子,照盡美人頭”,方為優質,此后還要經過晾曬、脫水、去雜質、加顏料等程序,而這復雜的制漆過程僅僅是基礎,要做一件漆器,至少需要經過選料、制胎、揉漆、裱布、上灰(圖3)、上漆、打磨、雕刻、鑲嵌、推光等7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來不得半點閃失,最后的作品才能呈現出既精致又立體的視覺效果。

裝飾車間里,是年輕的姑娘們居多,她們專注裝飾著手里的器物,不厭其煩地絲光、描畫、暈染……坐在工位上的張小波(圖4)白凈秀氣,略顯靦腆,并不像印象中“川妹子”的火辣模樣,別看小波文靜如水言語溫柔,年紀輕輕卻已是四川省級的工藝美術大師了。在打磨漆器的過程中,她也打磨了自己的心性,逐漸成長為漆器廠裝飾車間的技術骨干。她正在制作一批“熊貓銀杏盤”,雕銀絲光、暈彩,漆藝在她的手中駕輕就熟,亮麗的紅漆底子上,一枝金黃的銀杏樹枝上,一只軟萌可愛的熊貓寶寶正在玩耍。針筆起落間,銀片上絲出的國寶大熊貓毛發細膩,銀光閃爍,栩栩如生似乎有了生命,而暈彩的深秋銀杏,濃淡不一的色調,將秋之靜美展現得淋漓盡致,韻味悠遠。

成都漆藝工序繁多,制作細致,尤以雕銀絲光、雕花填彩、雕漆隱花、拉刀針刻等極富地域特色的髹飾技藝聞名于世。其中,雕銀絲光是成都漆器“三雕一刻”絕技之首,而張小波制作的“熊貓銀杏盤”(圖5)采用的正是這種工藝。技藝的施展是在三灰三漆的半成品上,用大漆做黏合劑貼上銀片雕刻出紋樣,再上漆打磨,重新把紋樣顯露出來。最后在金屬貼片雕好的紋樣上,用特殊工具戧花刻線。操作中講究行刀的角度與走向,要求點、線、面均衡結合,通過流暢剛勁、富于變化的刀法,使線條輕重緩急、頓挫抑揚各自成趣。雕銀絲光工藝(圖6)制成的漆器既有金銀平脫的鐫刻情趣,又有雕漆的抑揚頓挫;既顯金屬材質的高貴富麗,又含漆料的柔和細膩;其熠熠閃爍的光澤將漆器藝術的超凡脫俗、高雅素潔、清麗照人的藝術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磨顯、絲光、暈彩是雕銀絲光工藝中幾十道工序中的重要步驟。這些工序完成后,還要經過輕推慢擦的推光才能最后成品。推光(圖7)是以油和面粉在漆器上反復摩擦,讓漆面分子重新排列,均勻結膜,使得漆器表面平整如鏡,呈現出光澤華麗卻又溫潤如玉的效果。一件件普通的漆器,因為雕銀絲光等古老的裝飾手法的磨礪與雕琢,高雅豐腴中更顯靈氣飛揚。

裝飾車間頗具年代感,窗外有比廠房還高的大樹守著,老舊的工作臺上到處是曾經伏案于此的匠人磨損的痕跡,而與它們為伴的姑娘們戴著耳機、看著手機,又讓屋里顯出了時代的氣息。對于成都漆器廠的小伙伴們來說,遇到漆器,讓他們成為現在的自己。做漆器帶來的喜悅感是任何一份工作都比不了的,正如同用麻布、漆樹汁、瓦灰最終可以做成精美的漆器,堅持的力量同樣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他們鉆研各道工序、技法,更積極加強藝術修養和繪畫訓練,慢慢走入了美妙的漆藝世界。目前,廠里30多名員工里,“80后”、甚至是“90后”已經挑起了漆器技藝傳承的大梁,他們熟練地運用著古蜀漆藝,創作著屬于這個時代的作品。正是這些年輕的匠人們,堅守這份對漆器的執著和熱愛,同時又有更多的創新想法,讓漆器工藝的未來充滿希望。

成都漆藝起源于3 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成都是中國漆藝最早的發源地之一,享有“中國漆藝之都”的美譽。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漆器殘片現在依然文飾斑斕、色彩亮麗。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等地出土的漢代的精美漆器上,常見銘文“成市草”,可見成都在古代就是中國著名的漆器制作中心。近代的成都漆器也曾十分輝煌,像民國時期,成都就有科甲巷、小科甲巷、太平街3條街專門生產經營成都漆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直至20世紀80年代,更是成都漆器風行的黃金時代,不但被陳列于人民大會堂,還多次被作為國禮贈送外國首腦和友人,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的沖擊,20世紀90年代,成都漆藝發展和傳承面臨著重重困境。首先,成都漆藝只能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要完整掌握整個工藝,需潛心學習數年,這使得傳承難度非常高。其次,由于產品只能通過手工制作,成品市場狹小,性價比不高,面臨著沒有銷路的尷尬局面。好在多年從藝的成都漆器廠宋西平、尹利萍、鄒小屏等各級傳承人寧可守其清貧,也不愿拋棄古法,堅守對漆藝的熱愛,她們的奉獻與敬業也是對學生最好的“身教”。21世紀以來,新時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文化產業的重視,吸引了年輕人的加入,成都漆器才又打磨出越來越亮麗的光彩。

藝術源于生活,漆藝作品在不失傳統技法、底蘊的同時,時尚簡潔、輕松有趣才能貼近生活。只有讓傳統技藝真正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如今的成都漆器工藝廠,通過改制注入了活力,更注重讓漆器生活化,用漆器自身的外觀之美、實用之巧點綴生活。在古老技法中融入現代生活理念,產品涵蓋擺件系列、文房系列、飲食系列、漆畫系列、漆盒系列、文創系列等種類,更豐富、更現代的漆藝表現形式讓漆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圖8)

只有讓漆器走進大眾生活,讓更多的人了解漆器文化,古老的成都漆藝才能重獲新生。2014年底漆器廠的大門開始向社會大眾打開,為此,漆器廠專門研發了一種用于公益體驗DIY漆器項目,參與者在制作成半成品的漆器書簽上打磨、絲光、暈色,體驗漆器文化的同時還能將自己的作品帶走,2016年這個項目在成都漆器廠廣受歡迎。成都漆器文化是獨一無二的,是成都的文化名片之一。成都追求時尚和完美的底蘊非常深厚,有這個文化基礎和積淀,成都漆器一定會更好!

(編輯 高秋菊)

猜你喜歡
銀絲大漆漆藝
大漆世界:變·通
——2023湖北漆藝三年展作品選
中江掛面:銀絲飄香九百年
蒲美合作品選
春天的雨
漆藝和現代家裝的結合
奇妙的漆藝之旅
當農民畫“戀”上漆藝
青年漆藝師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閑著堅持
銀絲飄飄人年輕
—— 陜西榆林清澗老年大學校歌
大漆大人大品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