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爺爺奶奶和他們五個兒子的往事

2022-05-30 01:14姚玉安
當代作家 2022年11期
關鍵詞:四叔龍口

姚玉安

我的先祖在1416年前后,從山西洪洞縣移民至黃縣南山腳下。因先祖燒瓦罐為生,后來起名罐姚家村。約三百年前,先人姚凌云攜全家遷至泳汶河西畔的中村北1公里處,后來村名叫中村后小姚家村,1977年迀至中村北村(后莊子),今稱龍口市中村河畔華苑。

我的曾祖父叫姚福星,他有兩個弟弟分別叫姚祿星和姚禧星。曾祖母是西三甲村人仲氏,

我的爺爺姚熙海(1889一1939),1889年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清朝時期龍口人有鬧關東做生意的傳統。1902年,由于家中生活艱難,爺爺姚熙海14歲時,獨自從龍口漂洋過海闖關東,到遼寧營口的商店做學徒工。由于勤苦好學,幾年后爺爺與龍口老鄉廒上村的孫承樹和王格莊村的劉兆佳在營口結拜兄弟,合伙經營燒酒、面粉和茶葉生意。爺爺姚熙海是“同生泰”茶莊總經理。他為人厚道、管理有方,業務精湛,對茶葉的研究具有很高的造詣,不管什么品牌的茶葉,經他細細品嘗后就能分辨出產地和價位,被人稱為“茶仙”。因合作融洽、凝聚力強,加之善于經營,幾年后便發展成為有著87名伙計的茶葉零售兼批發商,產品暢銷東北三省,并在哈爾濱、大連設立“同生泰”分店,在龍口設立“美華同”分店。

1935年,我家已經是一個十幾口人的大家庭了。爺爺和奶奶劉兆梅(1896-1979) 共養育了五子二女:大姑姚鳳榮,大伯父姚鳳仁,二伯姚鳳義(又名姚宜民),父親姚鳳禮,二姑姚鳳蓮,四叔姚鳳智,五叔姚鳳伍;一家人過得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爺爺姚熙海常年在外經營生意,家里的一切事情由祖母打理。奶奶要養育七個兒女,里里外外靠她一個人,十分艱辛。奶奶是舊中國典型的賢妻良母,她話語不多,能吃苦耐勞。雖然目不識丁,但她目光長遠,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文化教育,先后將大伯、二伯送往黃縣縣立中學和崇實中學讀書,送四叔去根據地上黃(縣)招(遠)師范學習,后又陸續送大伯、二伯、四叔參加革命,送五叔上大學。爺爺和奶奶的五個兒子為新中國的創立和國家建設分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大伯父姚鳳仁(1920—1949),7歲時入私塾讀書,1934年在黃縣縣立中學讀書時,與建國后成為開國少將、曾任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的仲曦東是同窗好友。畢業后,大伯父受聘到中村尚德小學任教員,1937年到1938 年任該校校長。1937年12月1日,在濟南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參加了抗日組織的仲曦東,回到黃縣,與叢鶴丹、范心然等十三名愛國人士組織成立了抗日救亡團。他們走向社會,廣泛宣傳抗戰的重要意義,呼吁民眾拿起武器,不當亡國奴,把日本鬼子從中國趕出去。

受仲曦東等革命志士的影響,大伯父同本校教員孫執中(1941年當選黃縣民主政府縣長、孫毓泉(又名馬爾東,抗戰時期曾是上將許世友麾下的一員猛將)一起參加黃縣抗日民主政府舉辦的國防教育培訓班,隨后共同加入“民先”組織成立的黃縣教育救國會,并擔任會長,其間大伯呼吁教育系統教職員工,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隨后有很多教師加入了抗日民主政府,成為抗日民主政府的骨干力量;很多教師走向了抗日戰場,成為我軍卓越的指揮員。

大伯父姚鳳仁思想進步,1945年與二伯父姚宜民共同商議把龍口的茶莊和會閑街的房產捐獻給了龍口特區政府,用于籌建龍口抗日烈士紀念碑;于1946年把中村家中的十幾畝地捐獻給當地政府。大伯父為抗日救國殫精竭慮,積勞成疾,于1949年逝世,時年30歲。

二伯父姚風義,字宜民,1922年7月2日生。7歲入私塾,1936年就讀黃縣中學。

1938年,因戰爭黃縣中學解散,二伯父來到中村小學,做了一名義務教員。當時他只有“名”,沒有“字”,便請學校的一位老教師為其冠字。那位老教師說:“《中庸》上講‘義者宜也,宜兄宜弟、宜民宜人,就叫宜民吧。民是沒有地位的人,為民眾服務吧?!倍噶⒅咀鲆粋€為民眾服務的人,做有益于民眾的事,所以從那時起,姚宜民這個名字開始叫起來了。

1939年,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三大隊在黃縣地區開展抗日救國活動。此時受聘于海云寺小學的二伯父受仲曦東的影響,毅然投筆從戎,帶著家中唯一的一支手槍參加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三大隊,隨部隊駐扎在二行署駐地黃縣庵夼村。當時部隊生活十分艱苦,經常吃不飽肚子,他便時常帶領十幾個八路軍戰士夜里徒步十幾公里來到家中弄吃的。每次到家,就叫家人做幾鍋干糧帶走。我家離中村的日偽據點很近,經常發生緊急情況,有時部隊匆忙撤離,不得不把手槍、手榴彈留在家中。家人都是趕緊收藏起來,等戰士們下次來帶走。

1943年,二伯父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被組織派到龍口從事地下工作,先后任龍口新華書店經理、龍口小學校長。

1945年10月至1947年3月,二伯父先后任中共龍口特區工委秘書處秘書、中共龍口市委工委秘書處秘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但駐龍口日軍拒不投降。我抗日軍民在前方司令部總指揮孫端夫的領導下,于1945年8月17日上午8時開始攻打龍口,29日將守敵全部消滅。在這次戰斗中,我軍共犧牲37名戰士,加上此前在抗日戰斗中犧牲的37名戰士,龍口共有74名烈士。為紀念光復龍口而犧牲的抗日英雄,中共龍口特區工委決定向社會發出倡議,呼吁各界人士踴躍捐款捐物修建龍口抗日烈士紀念碑。二伯父以身作則,回到家中做大伯父姚鳳仁的思想工作。大伯父是革命志士仲曦東的同學,思想進步,當即決定把龍口維新大街的二層樓茶莊和會閑街的房產一并捐獻給龍口特區政府。這是家人為緬懷抗日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所作的重要義舉。

1945年12月16日,龍口抗日烈士紀念碑落成。19日,二伯父主持召開了由龍口黨政軍各界人士參加的龍口抗日烈士紀念碑落成典禮。

1946年,二伯父又回家動員大伯父把家中的十幾畝地獻給了黃縣龍東區政府。

1947年3月,二伯父奉命去濟南地區集結,然后赴遼寧參加第四野戰軍舉辦的新華社記者培訓班。培訓結束后,作為新華社前線記者,他隨部隊回濟南加入第三野戰軍,從濟南轉戰河北、山西、湖北。1949年冬,二伯父隨新編19軍轉戰陜西,冒著槍林彈雨到前線采訪,撰寫戰地報道。

有些報道二伯父一直保存至今:1949年11月27日,安康解放,二伯父姚宜民撰寫了《安康人民的歡騰》《安康人民的血海深仇》,報道了安康人民歡呼雀躍歡迎解放軍進城的熱烈場景,深刻揭露了胡宗南匪徒在秦關犯下的滔天罪行;1949年12月6號,漢中解放,二伯父撰寫了《漢中已告解放》,記敘了漢中市民燃放鞭炮、掛紅燈籠、夾道歡迎解放軍的動人場景。

漢中解放后,部隊繼續向大西南挺進。二伯父則留守漢中,任漢中市軍政委員、《陜南日報》社長;之后任陜西省漢中地區宣傳科長(當時不設宣傳部)。1954年,二伯父當選陜西省政府委員、漢中市委副書記、漢中市市長,時年32歲。

二伯父執政為民,懲惡揚善,處事威嚴凌厲,得到了漢中人民的愛戴。據《漢中市志》記載:姚宜民同志擔任漢中市市長期間,扶持農桑,興修八里橋水庫,將十幾萬畝旱地改造成水澆田,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解決了老百姓穿衣吃飯問題;主持興建了發電廠和通用機械廠,增加就業人口,促進工業發展,改善民生;重視教育,創辦中山街小學和南鄭幼稚園,讓當時的兒童有學可上;為漢中的工業、農業和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因政績突出,1959年10月國慶節期間,二伯父被國務院特邀進京參加了周總理主持的北京農展館開館儀式。

1984年,二伯父姚宜民離休。息政后他繼續發揮余熱,先后擔任漢中市書法協會副主席、主席,陜西省書法協會會員,中國老市長書法協會會員。其書法作品多次在省地市書法比賽中獲獎。他曾領導、組織、編輯出版了近代書法名家《王世鏜先生翰墨》等書籍。其傳略被輯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1999年,二伯父榮獲中央軍委頒發的紀念共和國成立50周年“獻給共和國創立者”金質紀念獎章。

2000年12月22日,我敬愛的二伯父病逝,享年79歲。

二伯父姚宜民17歲參加革命,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他熱愛的祖國和人民。他生于山東,為政漢上,殫精竭慮,政績顯著。他曾撰寫七絕一首:“秦山蜀水我天漢,龍虎風云翻波瀾。大風歌起云斷處,梁甫吟成柏參天!”這氣勢恢宏的詩句,抒發了二伯父高遠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懷。這也正是二伯父姚宜民革命生涯的真實寫照。

父親姚鳳禮(1924—1962),1924年9月11日生,7歲時入私塾讀書。16歲起同二舅老爺劉兆利在天津黃縣人開設的茶葉店鋪共事。先后做過店員、會計、采購。父親不僅算盤打得好,而且還寫得一手好毛筆字,1984年我到漢中出差看望二伯父時,二伯父就曾經對我說過:“你爸的算盤打得快速而且準確,毛筆字寫得也很好?!泵糠甏汗?,家里鄰居的對聯都是父親書寫。1941年與母親孫淑蓮結婚,1945年,從天津回家,在生產隊務農。他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1958年縣政府為促進農業發展,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項目,父親全程參加了工程浩大的王屋水庫的建設,為水利工程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1959年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村的生活極其艱苦。在佳木斯的外祖父母甚是掛念我們一家的生活狀況。外祖父在佳木斯給父母買好了房子,讓父母脫離農村的艱苦生活,到佳木斯與親人團聚。外祖父孫仁昇是晚清舉人,為此千里投書賦謎語詩一首:“女子無木不叫桃,風吹蟲聚鳥兒叫。曲芽不如豆芽好,二人抬木哈哈笑?!币馑际亲尭赣H“姚鳳禮來”東北佳木斯團聚。為了讓叔伯們在外地安心工作,父母放棄了去東北的機會,在家盡孝贍養奶奶。之后父親在中村一直投身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無怨無悔,于1962年3月22日因病去世,年僅39歲。

四叔姚鳳智(1929一2012),1929年2月10日生。1936年,入中村尚德小學讀書。他勤奮好學,各科成績都很優秀;他愛好音樂,喜歡打以籃球和跑步,業余愛好廣泛。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寇全面侵略中國。1938年8月15日,我黨在黃縣成立了抗日政府,并以南部山區為根據地,組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三大隊,在圈楊村建立兵工廠,在姜家店成立膠東黨校和膠東《大眾報》編輯部;抗日活動轟轟烈烈、如火如荼。

1944年7月,為了培養教師,我黨決定在南部山區根據地創辦“黃(縣)招(遠)師范?!彼氖鍏⒓恿藶槠趦商斓摹包S招師范”首屆招生考試,以優異成績被錄取。

當時形勢比較緊張,學校時常遭到日軍偷襲;因此學校經常把學生化整為零,組成了多個學習小組分散學習。四叔與徐士壯、王桂芬等八人分在了一個小組,他們被安排在大傅家村的農民廂房中學習文化課。學校的課程除了常規的文化課學習,還特別注重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和任務。隨著形勢發展的需要,為配合抗戰和征兵工作的順利開展,黃招師范決定成立劇團。四叔和徐士壯、傅俊、傅潔、王桂芬等許多同學踴躍報名參加。劇團在艱苦的條件下排練了許多進步劇目,深受部隊和根據地群眾的歡迎。劇團在武工隊的配合下,還深入到黃縣、招遠兩地的敵占區演出《雙喜臨門》等抗日宣傳劇目。

1945年的5月,黃招師范為期一年的學習結束后,四叔和徐士壯被組織上分配到洼后田家小學當老師,分別擔任三年級和四年級的班主任,并兼任學校的體育和文藝課教師。

1946年初,四叔被組織上調往中村完全小學任學校的音樂和體育老師。6月,四叔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學校的第一個黨員。受上級黨組織委托,他積極在中村完全小學發展黨員,短時間內發展了進步老師王明安、進步學生孫淑茹、劉長本等6名同志入黨,并在中村完全小學建立第一個黨支部,成為中村完全小學第一任黨支部書記。

1947年春,我黨為了早日消滅國民黨反動軍隊,推翻蔣家王朝,保衛勝利果實,在社會上廣泛開展大參軍運動。為配合運動的開展,對廣大適齡應征青年進行憶苦思甜教育,姚鳳智與龍東區教育助理孫毓川、校長欒聘卿共同發起并組建了學校劇團。排練和演出了《解放》、《戰斗里成長》、《兄妹開荒》等劇目,極大地激發了適齡應征青年的參軍熱情,有力地配合了我黨在農村的征兵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1947年6月,四叔棄筆從戎,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被部隊送到膠東軍區抗大分校學習,與遲浩田上將是同期學員。半年學習期滿后,四叔被調到渤海軍分區政治部任宣傳隊員。1948年12月,四叔因工作積極、成績突出,被記三等功一次。1949年春,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面勝利;但山東地區還有青島市和長山列島尚未解放。為加強山東沿海的海防和城市治安,根據山東軍區轉中央軍委命令,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警備五旅。四叔先后任警備五旅文工隊副隊長、隊長,參加了解放青島、長山列島等戰役。部隊休整期間,為了配合部隊激發指戰員們的戰斗熱情,保衛和擴大勝利成果,豐富和活躍部隊文化生活,四叔不辭辛苦,親自參加指導排練《瞎老媽》、《戰斗里成長》等劇目,帶領文工隊劇團深入部隊一線和農村演出,深受指戰員和當地老百姓的歡迎,得到了部隊首長的高度贊揚,受到了旅部通令嘉獎。

1950年4月,四叔調至步兵101師政治部,先后任文工隊長、文化科干事;1953年3月,調任山東康復大隊宣傳干事;1954年12月,榮獲三等功;1955年12月,調任山東康復四院政治處宣傳干事;1956年10月,轉業至山東省戴莊醫院,擔任黨委辦公室干事;自1960年10月起,先后任濟寧精神病防治院病區支部書記、病區主任、院黨委辦公室主任、院工會副主席等職務,行政16級;1990年12月離休,享受正縣級待遇。

四叔姚鳳智16歲參加革命,在戰爭年代,他長期從事黨的教育文化宣傳工作;積極配合黨在不同時期的工作任務,利用自己的才藝特長,在解放區、敵占區以及部隊的文化教育和文藝宣傳崗位上辛勤工作,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參加演出和指導排演了大量的進步劇目,為鼓勵進步青年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鼓舞指戰員革命斗志做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后,他全身投入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中,長期擔任行政領導工作,以救死扶傷為己任,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恪守職責、兢兢業業,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善于做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強干部和職工的凝聚力,為醫院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所在的病區多次被評為先進集體,個人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2005年9月3日,在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四叔姚鳳智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金質紀念獎章。

2012年6月28日,我敬愛的四叔姚鳳智因病醫治無效,離開了我們,享年83歲。

五叔姚鳳伍,1935年10月24日生,1942年就讀于中村尚德小學,各科成績都很優秀。

1947年,學校為了配合大參軍運動,對適齡應征青年進行憶苦思甜教育,組建了學生劇團。五叔參加了劇團,在《血淚仇》、《瞎老媽》、《解放》和《兄妹開荒》等劇目中扮演了不同角色,對鼓舞適齡青年參軍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多次受到了學校的表彰。

1950年,五叔小學畢業考入黃縣一中。在校期間,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還是學校的體育標兵、?;@球隊主力前鋒,多次在黃縣和萊陽專區舉辦的田徑運動會上榮獲獎章。1953年,黃縣一中開設高中部,他成為黃縣一中高中部首屆學生。1954年,姚鳳伍轉至陜西省漢中市第一中學學習,195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北工學院(1957年因院系調整,國家將西北工學院與西安航空學院合并,組建成現在的西北工業大學),攻讀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

1961年,大學畢業后,五叔被分配至第五機械工業部第五設計院,從事國防工業工廠、院所等單位基本建設的規劃設計工作。1971年調至第六機械工業部六〇二設計研究院(現更名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工作,直至退休。

1984年,五叔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后任設計室黨支部書記。1988年2月至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機關分部學習,期滿后獲得中共中央黨校頒發的畢業證書。

五叔先后擔任設計室主任、總設計師、總監理工程師、院副總工程師等職務;是教授級研究員、專業帶頭人;先后加入中國老教授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機械學會和中國造船協會,為國防工業基本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五叔曾經到德國、瑞典進行技術考察,參加引進工藝、設備和工廠的規劃設計工作,為相關單位引進了多項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提高了產品性能和生產效率,增加和創造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設計研究院,五叔參加了許多設計項目,其中有很多項目是國家的重點工程,包括軍工廠、研究所、試驗場、高等院校、海軍項目、火工廠、蓄電池廠、機床廠等,并根據這些工程項目的要求進行規劃、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工程施工監理等工作,多次獲得國家和部級優秀設計獎。

五叔曾經參加了《艦艇工業基本建設史料集》的編纂工作,并獲得了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頒發的特別獎;曾多次在技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其編寫的《科技報告》被評為部級二級科技報告;曾編寫了相關專業的設計手冊和參考資料。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入侵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多國部隊以較少的代價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場海灣戰爭讓國人看到了強化國防力量的重要性。在當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與會代表強烈呼吁國家加大國防投入,強化我軍裝備,加快實現軍事現代化,保衛國家安全。五叔作為項目組負責人奉命帶專家組到軍工企業一線現場辦公,不辭辛苦,勇于實踐,在設計中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生產了尖端武器裝備,為加強國家國防力量作出了積極貢獻。

1992年,五叔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95年,五叔退休。為了發揮自己的特長,為國家多做貢獻,他退休不離崗,被單位聘為顧問總工程師,并擔任武昌造船廠和研究所科研辦公樓建設施工總監理工程師;之后被電工部興電監理公司聘為監理工程師,監理過中國文聯23層宿舍樓、國家地震局綜合樓和高層宿舍樓、北京國際貿易公司(國貿中心)33層的公寓樓等大型工程項目。

父輩們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挺身而出,棄筆從戎,舍生忘死,凸顯了姚家人崇高的愛國主義高尚情懷;在當地政府籌建“抗日烈士紀念碑”需要資金支持時,父輩們義無反顧、無私捐獻,彰顯了姚家人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他們為共和國的創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高度認可;在和平建設時期為國家基本建設和國防建設,勇于奉獻,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辛勤工作,成績卓越,為我們晚輩樹立了光輝榜樣。

如今姚家已經由當年的十幾口人,發展到了一百多人,分布在煙臺、北京、上海、漢中、濟寧、濰坊、長沙、青島和貴陽等地,奮戰在祖國的政界、金融、醫療、教育和工商等戰線上。作為姚家的晚輩們,正在努力發揚姚家光榮革命傳統,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繼續建功立業,續寫新的輝。

2020年9月3日

猜你喜歡
四叔龍口
“龍口”治水
小店門前
2013年龍口歸城遺址調查、勘探簡報
魚病肆虐,4000萬打水漂!洪湖龍口有水產人在行動
與再婚丈夫共斗疾病
小黑子
龍口水利樞紐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總體設計
龍口頁巖油中壓加氫精制研究
烴氣測量法在龍口鉛鋅礦區找礦預測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