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牧區組織化振興的路徑分析

2022-05-30 10:34尕藏柔旦
新西部 2022年10期
關鍵詞:德吉農家樂村民

尕藏 柔旦

鄉村社會組織是鄉村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深入了解鄉村社會組織,有利于更加科學有效地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本文以青海農牧區尖扎縣昂拉鄉德吉村為例,通過田野調查和入戶訪談的形式,研究青海農牧基層社會組織的結構與運行模式,試圖為農牧區鄉村社會組織振興提供可資借鑒的路徑。

本文田野點位于青海省東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北部的尖扎縣昂拉鄉德吉村。尖扎縣轄3個鎮、6個鄉。其中,昂拉鄉地處黃河以西,三面環山,東與化隆縣德恒隆鄉毗鄰,南與當順鄉接壤,北與馬克堂鎮為鄰。德吉村距縣城8公里,是由尖扎縣7個鄉鎮的30個村的低保家庭組成的一個易地搬遷村。德吉村現有251戶,946人,其中家庭結構分別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聯合家庭、單親家庭和單身家庭等五種類型。

2016年,尖扎縣委、縣政府為切實解決淺腦山區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問題,提出了“山上問題,山下解決”的思路,投入6730萬元修建住房251套,總建筑面積19076平方米,將生存條件惡劣的兩鎮五鄉的農牧戶251戶946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26戶866人進行集中安置,2017年11月正式搬遷入住。2017年搬遷完成后,德吉村依托區位優勢,積極探索扶貧易地搬遷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培育以鄉村旅游為龍頭,文化、光伏等產業深度融合的扶貧特色產業,如休閑廣場、碼頭、露天沙灘、花海、農家樂、小吃廣場等旅游產業項目一應俱全。2020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了第二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德吉村名列其中,成為當地的旅游名片。尖扎縣委、縣政府依托德吉村依山傍水的獨特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群眾脫貧致富為目標,提出了“文化旅游+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在村內打造了水上樂園、沙灘垂釣等景觀設施。培育了30戶農家樂,積極引導群眾發展農家生活和民俗風情,體驗觀光水上娛樂采摘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業,德吉村正努力打造成全省鄉村振興戰略易地扶貧搬遷鄉村文化旅游發展涉藏地區社會治理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示范點,逐步讓搬遷群眾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德吉村社會組織及其現代化路徑分析

德吉村自2017年建村以來,在尖扎縣委、縣政府的長期關懷和當地村民的社會實踐中摸索出了適合本村實際情況的發展模式。通過政府主導下的社會組織和本村群眾自發組織的民間組織,進行定期和非定期的村務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德吉村作為一個新型的鄉村社會,其不同于傳統的社會組織模式在當地社會中帶來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積極參與相關的社會活動,可以說是相對成熟、比較成功的鄉村社會振興案例。

(一)在村黨組織帶領下,創新“文化旅游+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發展路徑

2019年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規定村黨組織領導和推進村民自治、領導本村的社會治理等,賦予村黨組織領導鄉村治理的職責,明確了通過村黨組織思想引領、組織保障、成員帶動等方式在鄉村治理中發揮核心作用。德吉村黨組織通過發展村社集體經濟,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而且提升了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突出村黨組織在各項工作中的領導核心,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青海地區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善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8年10月,在基層設施完善等外部條件逐漸成熟的基礎上,德吉村黨組織正式成立,隸屬于昂拉鄉黨委統一管理,但這并不意味著原先村級單位領導的基層黨組織的解體。德吉村的人口來自于尖扎縣內淺腦山區的基礎設施落后、生存條件艱苦的7個鄉鎮的農牧民貧困家庭,共有251戶人家的946口人。其中黨員41名,平均年齡為50.2歲。2018年10月份開始設立德吉村黨支部,由昂拉鄉黨委統一進行雙重監督組織管理。尖扎縣委、縣政府充分利用德吉村的地理優勢和脫貧目標,創新了“文化旅游+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布局和發展理念,在黨支部的帶領下聯合當地有能力的實干派,有效組織當地社區資源,充分發揮新媒體和信息化的方便快捷,創建多種必要的微信群和網絡平臺,科學監督和管理當地社區的發展動態,實現了社會組織管理模式的科學化、民主化和信息化。

(二)在政府部門和村黨組織的帶領下,開發傳統文化資源與文旅產業化路徑

德吉村的原村民生產生活困難,經濟收入主要以種地和放牧為主,加之居住在周邊高山深溝地區(淺腦山地區),腦山地區大部分地區在海拔3000米左右,處于滑坡帶,年均氣溫0度以下,冰雹和霜凍災害頻繁,農作物年產量低且極不穩定,十年九災。受地形影響,降水量在空間和時間分布上有較大差異,經常少雨春旱、多雨春澇,影響農作物及時播種,加之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

由于德吉村所轄的區域地理位置具有獨特的優勢、民族文化底蘊深厚,開發文旅產業是大勢所趨,前景可觀。當地政府利用這些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創新和開啟了“德吉村”模式,即結合五彩神箭、鍋莊舞、民俗活動等獨特的傳統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與現代旅游業高效快捷的人性化服務有效結合,建設了具有尖扎地區民族特色的藏式搬遷住宅群,同時還有湖畔沙灘和游艇、皮船,花海和婚慶攝影基地,休閑娛樂廣場和碼頭等項目,農家樂和小吃廣場等,實現了文化傳播與農民增收雙贏的可喜成就。

(三)構建新型農牧區經濟組織合作化——以卡哇尕布種植合作社為例

卡哇尕布種植合作社于2018年注冊成立,由當地20戶村民在當地政府投資50萬元資金的基礎上,每戶自籌2萬元進行運營。主要以種植售賣樹苗盈利,樹苗品種可以多樣化,培育周期一般為三年,經濟效益可觀。據當地村民A家的入戶訪談,他們2018年至2020年期間在200畝土地上總共種植了33萬棵樹苗,期間沒有盈利,但得到了政府一畝地1800元的補貼。這樣的種植規模,估計在3至5年內收益將達到約100萬元人民幣。這對當地村民而言,是一筆豐厚的經濟收入,他們對此也是信心滿滿。

(四)構建新型農牧區經濟組織個體化——以農家樂為例

農家樂作為近幾年旅游業帶動的新型家庭經營模式,對當地村民的經濟收益帶來了很多便利。據N女士家的入戶訪談,我們了解到,2018年她在當地村里經營了一家農家樂,由她和聘請的大廚二人經營。2018年和2019年的收入還比較可觀,2020年開始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經濟收益明顯降低。N女士的農家樂還接受了當地政府部門組織的相關村民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得到了一些額外資金補貼。

(五)著力推動公益性組織事業繁榮發展路徑

1、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舞蹈隊

鍋莊舞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國內受到廣泛喜愛,是藏族聚居地全民熱愛的文藝活動,尤其在旅游地區已經成為吸引國內外游客的重要文藝活動。在德吉村也有同樣的鍋莊隊,由當地村民和黨組合作組織而成,同時為承包德吉村外灘旅游服務的公司進行演出,鍋莊隊成員主要由社區人員(平均年齡為30-40歲)組成,原則上屬于公益性組織。據當地村民M女士的訪談,這支鍋莊隊對加強社區內部成員的互動、凝聚和團結具有重要的作用。

2、本土特色文化的培訓班

作為尖扎縣本地的特色手工藝術作品,五谷畫以低碳綠色的制作工藝、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在民間和市場上同時受到了青睞。在推廣和傳承本地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為當地普通民眾提供了良好的就業平臺,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德吉村通過在本村開展這一手工技藝的培訓,鼓勵本村村民在經營自家民俗客棧的同時,利用閑暇時間制作五谷畫。據村民M女士說,五谷畫在德吉村進行過三期培訓,每一期為期十天,每次有40位村民參加。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村民們基本上都能做出一些手工作品,賣給游客,賺取一定的費用,參與的積極性較大。

(六)在政府部門和村委會的帶領下組成的環衛組織

德吉村垃圾清理隊是昂拉鄉政府帶頭由本村村民組成的環衛組織,該環衛組織由100人組成,分為兩組,每組50人,一組負責對尖扎縣冬果林場進行定期的環保工作,另一組負責對本村進行長期的清潔衛生工作。此舉對德吉村整潔良好的村容建設具有積極意義。組內成員每人享受的資金補助為每人1800元人民幣(年均)。據當地村民C女士的訪談,2019年由于德吉村榮獲了省級“最美鄉村”的榮譽稱號,她代表德吉村環衛組織到天津去參加相關活動,并以演唱當地民歌表達喜悅和感謝之情。

(七)聯合村內外的社會組織解決村民就業問題

德吉村的建立就是扶貧搬遷的一次創舉,是實現本地區人民群眾脫貧脫困的社會實踐?!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钡录宓男陆芙o當地人民群眾帶來什么樣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與當地實際情況密切相關,但社會就業率可以比較直觀地體現扶貧搬遷的實際效果。德吉村村委會通過市場化運營和招商引資的方式聯合省級旅游公司項目,同時又扶持本地合作社經營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實現了當地人民群眾就近就地就業的目標。就業崗位類別及從業人員數量主要有:生態公益性崗位181名、旅游業服務員22名、環衛工人15名、光伏管理員15名、保安10名、村警2名以及其他崗位7名,總共提供了352名人員的就業崗位。除此之外,由德吉村村民經營的農家樂有30戶,對60多名人員進行了廚藝培訓,引導38戶人家經營昂拉土燒饃、牦牛酸奶和釀皮等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美食??傊?,德吉村的模式給當地人民群眾創造的就業崗位是空前的,帶來的經濟收益更是豐厚的,當地村民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國內疫情還未暴發之前的兩年更是創造了當地的歷史記錄,2018年創造的經濟收益是215萬元,2019年創造了110萬元的經濟收益。獲得了“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的榮譽,同時被評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示范點”。

德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困境

(一)疫情的影響

2019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國內外幾乎所有地區無一例外地均受到了嚴重沖擊。德吉村也不例外,根據一段時間的田野調查和入戶訪談,當地村民表示,相比于前兩年,2020年開始游客人流量急劇下滑,經濟收益明顯減縮。

(二)能否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也是社會良好運行的基本保障。國內很多大工程大項目最終敗在了可持續發展的艱苦考驗之前。易地搬遷是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不僅僅是這一代人,還有千千萬萬子孫后代的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問題。這一偉大工程一旦落實得好,運行得好,并且能夠長遠地執行下去,就是為國家立大功,為人民立偉業,為后代謀大略,但若不能可持續發展,則會引起相反的社會經濟發展效應。

(三)耕地與食材資源的欠缺

耕地對人民群眾來說是生存的根本,是一個地區發展的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物質資源。由于德吉村的人口來源基本上都是農牧區普通百姓,他們最擅長的也是務農、畜牧等傳統的物質生產方式。在德吉村,旅游業的旺季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這一時間段,除此之外,旅游業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就會季節性地收縮,當地村民的收入來源相對單一,因此其他季節只能從事其他勞動來維持生計。據當地村民老奶奶L的訪談,他們家之前生活在山區時,雖然條件艱苦、交通不便,但山上有足夠的耕地和廣闊的牧場,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肉喝奶,而這里雖然飲食美味多樣,但物價昂貴,消費困難。她表示沒有農田,心里就不踏實,吃糧也要省吃儉用。一家農家樂經營戶也表示,德吉村沒有一家蔬菜店,導致他們的菜價高,不能給游客提供新鮮的蔬菜。

德吉村社會組織長足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鼓勵本地大學畢業生參與

據當地村民Y的訪談,德吉村村民大多數由于文化水平低下,與外地游客溝通交流困難,學習新型技能比較吃力,導致大量游客來到德吉村基本上除了在沙灘上拍拍照、簡單游玩之外,既不入住民宿,也不用餐。除了幾家裝修大氣的民宿及農家樂尚能維持外,大多數普通民宿及農家樂都成了擺設。根據村民Y的訪談,可以了解到經營戶的個人素養和技能是關鍵,但短期內無法提升村民的文化知識素養和專業技能。因此,鼓勵本地大學畢業生參與是上上之策。一方面是因為大學畢業生具備最基本的語言交流和人際溝通能力,能夠勝任日常工作的任務。另一方面鼓勵和資助大學畢業生,給他們提供就業崗位的實質就是對社區內部的自我投資,就是輔助社區自我提升和成長,這在一定意義上是社區現代化人才隊伍建設,是德吉村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借鑒外地新型鄉村的發展經驗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文化資源豐富多樣,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底蘊,只有充分發揮本地優勢,才能實現長遠的發展目標和利益。當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大背景下的今天,僅僅依靠本地有限的資源也難以平衡社會生活中的諸多需求。因此,在充分發揮本地優勢、充分挖掘本地資源的基礎上,對省外甚至是國內外的新型鄉村社區的發展模式進行考察學習是明智之舉,尤其是在國內經過長久的社會實踐,已經摸索出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在這些案例當中有很多值得參考和借鑒的寶貴經驗,可以通過間接性地嫁接于德吉村的發展快車道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發展彎道,從而實現德吉村的可持續發展。

結 論

德吉村模式是青海農牧區一次偉大的發展創舉,實現了尖扎縣艱苦地區的貧困農牧民家庭脫貧目標,是黨和政府脫貧攻堅偉大實踐的又一成功典范,極大地提升了當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該村有效調動傳統社會資源和新型組織模式,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成為當地村民積極參與、外界社會廣泛認可的鄉村社會振興案例。如何在鞏固現有發展成果的基礎之上持續推進各項工作,是德吉村需要思考和面對的現實問題。

作者簡介

尕 藏 青海師范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博士,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師范大學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柔 旦 青海師范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德吉農家樂村民
德吉行醫
潤心育人 靜候成長——丑小鴨變形記
農家樂里去休閑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杜鵑花紅農家樂
歡迎來咱農家樂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讓農家樂再樂起來
仁心村支書德吉央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