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高計劃”背景下建筑室內設計人才培養策略

2022-05-30 05:51李悅希
廣西教育·C版 2022年8期
關鍵詞:雙高計劃建設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發展現狀,圍繞區域建筑業高新技術發展需求,提出建設高水平的建筑室內設計創新與技術服務協同創新平臺、打造建筑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高地、發揮“校企行”共建的積極作用、擴大國際交流提升影響力等人才培養策略,為行業在建筑新技術、新材料、BIM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設計領域培養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關鍵詞】雙高計劃 建筑室內設計 高水平專業群 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24-0123-04

隨著建筑業工業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綠色建筑、節能建筑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建筑行業對建筑室內設計行業技術技能人才以及相關專業的辦學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半p高”建設背景下,為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辦學水平,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筆者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南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為例,探索適應專業發展的建筑室內設計人才的培養路徑,以期為建筑室內領域同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一、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發展現狀

目前,建筑行業正朝著工業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生變革,裝配式建筑生產方式成為推動建筑產業升級發展的重大推動力。其中的建筑室內行業提供許多就業崗位,成為地方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途徑。

建筑室內行業的高速發展必然對行業相關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要求,BIM信息化技術、新型建材、智能制造等新技術的不斷迭代,人才培養的定位由原本培養進行單一重復的操作人員向操作智能生產系統的應用人才、改造人才、決策人才轉變;對人才能力的培養也從單一應用向綜合交叉轉變,高新技術人才短缺成為建筑產業升級中最為突出的障礙。而在“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建筑類專業建設需要在人才培養、產教融合、教學改革、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加快補齊發展的人才需求短板。

南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原創辦于1997年,多年來不斷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在專業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果。2020年,為適應“雙高”建設要求,適時調整與整合了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專業群位于廣西首府南寧市,而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南寧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樞紐城市、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核心城市。專業群走國際化、地域性的辦學道路,依托首府南寧及北部灣自由經濟貿易區,輻射珠三角、長三角并延伸到東盟及其周邊地區與國家,以行業企業崗位需求為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民族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雙高計劃”背景下建筑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創新成為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之一。實施創新發展驅動戰略,既是對產業創新的要求,也是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要求。為促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南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加強校企全面深度合作,建設創新與技術服務協同創新平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努力打造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人才培養高地,以推進區域職業教育高質量創新發展。

(一)建設高水平的建筑室內設計創新與技術服務協同創新平臺

專業群以服務區域建筑業高新技術發展需求為導向,政校行企深度融合,引進項目實踐,在校內外打造國內領先的建筑室內設計創新與技術服務協同創新平臺,具備產、學、研、創、服等“五位一體”功能。學院建成建筑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下設協同創新中心和研究所,圍繞城鎮化建設中的新型裝配式建筑結構構件的設計開發、生產、裝配施工技術,深入開展項目技術難題攻關研究,突破傳統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和行業企業發展中的技術障礙。

第一,建設數字設計展示中心以滿足學生畢業設計、課程優秀作品、校企合作優秀案例展示的需求,滿足專業群學生進行案例教學的環境需求,也可以作為現場教學、學術交流的實訓場所與平臺。第二,建設數字化設計實訓基地,滿足數字設計課程實訓以及“1+X”技術培訓要求?;貎纫M3D打印、數字雕刻等設備,建設智能制作實訓室,滿足專業群師生進行民族建筑模型制作、家具設計實訓等教學功能,滿足與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創新實踐、對外承接社會服務等創新研發孵化轉化功能。南職還與家居企業緊密合作,在“智能家居”“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生產”“互聯網+制造”“整裝+全屋定制”等核心技術領域,建設基于實訓項目應用的課程資源和智能制造應用型課程體系。第三,成立智能家居實訓中心,下設智能家居虛擬現實實訓室、家具智能制造虛擬現實實訓室、虛擬空間體驗實訓室、聲學與照明技術實訓室等,發揮專業群在房地產智能家居領域引領與輻射的優勢,滿足專業群學生進行智能家居實訓以及設計創新研發與孵化轉化功能。第四,建設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實訓基地、裝配式裝修技術實訓基地、新型裝飾材料與工藝等實訓基地。技能訓練工位均為標準工位,建成1∶5裝配式建筑構件工業生產流水線,滿足專業群學生對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構件或半成品生產、施工安裝、新型建材等新技術和新技能的學習和實訓,并可作為建筑行業施工生產關鍵崗位技能實訓教學場所,提升專業群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第五,建設高水平BIM技術平臺,打造虛實結合的VR/AR仿真教學實訓環境,廣泛開展相關專業的BIM教學實訓活動,提升專業群各專業的BIM教學水平,探索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作為本地區建筑產業工種技能培訓和認證機構,支撐“1+X”人才培養試點,同時服務企業社會培訓考證需求,發揮應有的社會服務功能。

經過多年的建設,由產業群主導的創新平臺圍繞建筑行業產業升級急需的BIM建筑信息化技術、建筑裝飾材料與工藝等開展建筑裝配式裝飾工藝技術、新型建筑裝飾材料、“全屋整裝”設計方案等創新項目研究,形成創新研發課題項目;依托具體的生產實踐項目,產教深度融合,成立技術研發團隊,充分發揮人才與科研優勢,建立企業、學校、學生參與的科研對接綠色通道,促進裝配式建筑裝修技術研究成果的智力轉化和輸出,為實現區域建筑產業從粗放的傳統管理方式向精細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提供人才保障,成為區域建筑業應用技術、服務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孵化基地,帶動建筑產業的高新技術發展。

(二)打造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人才小高地

專業群積極回應“校政行企”深度合作的需求,推進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建筑室內設計產業學院、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打造高水平創新教學團隊,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建設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人才小高地,共同為建筑新技術、新材料、信息技術、創意設計等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核心領域提供高質量的人才支撐。

1.深化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南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已經通過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驗收。在此基礎上,專業群通過“校政行企”四方聯動,深化完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首先,校內外導師貫穿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全過程,學校校內專業教師與企業行業導師聯合教學。其次,構建現代學徒制企業聯合課程,結合企業崗位人才需求,按照課程企業化、內容項目化、技能標準化、項目崗位化的建設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將思想道德、專業技能、綜合素質、校園文化、職業素養、崗位能力、通用能力、企業文化互通互融;最后,人才培養過程分階遞進。南職將學生在校階段分為“在校學習、跟崗實訓、頂崗實習”這三段育人過程,實現學生“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種身份平滑轉換,最終達到人才培養畢業就業零對接、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的目的。

2.外引內培融合共享并舉,打造高水平創新教學團隊

優秀的教師團隊是專業教學質量的保證,學校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一支師德高尚、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水平雙師隊伍,以此更好培養復合類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為企業提供更具效益的技術技能服務。專業群應優化教學團隊,建立專業群教師發展動力保障機制和發展激勵機制,培養在行業有權威、國內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專業群帶頭人以及技術精良的“雙師型”骨干隊伍,構建包含能夠改進企業產品工藝、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專業教師和具有絕技絕藝的技術技能人才及高級技能人才的動態兼職師資庫。

南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在實踐上述人才策略的過程中,打破國籍、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人才流動中的剛性制約,在不改變和影響所引進人才與所屬單位人事關系的前提下,吸引校外人才,并利用靈活彈性的時間以兼職、項目合作及其他方式,柔性引進一批行業企業領軍人才、大師名匠,組織選派專業群帶頭人赴國內外研修訪學。開展創新研發和技術服務,多種途徑培育行業內有權威、具備引領專業群發展、在職教領域有一定影響的專業群帶頭人。以平臺和項目為載體,培養技藝精良的“雙師型”骨干教師。每年組織教學創新團隊骨干教師分批次赴國內外研修訪學交流,參加國際會議8人次以上,多舉措打造一支國內有權威、國際有影響力的混編教學創新團隊。同時,南職建立專業群教師發展激勵機制,進行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以目標管理和目標考核為重點的績效工資動態調整機制,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南職整體推進“以師德為先、教學為要、科研為基、發展為本”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改革,將教師績效評價與診改相融合,推進教師職務評聘機制改革。

(三)發揮“校企行”共建的積極作用

1.校企共建優質教學資源庫

南職專業群根據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結合教學實際,校企“雙元”合作開發“多媒體融合”新型教材,共同打造配套的信息化資源教學資源庫,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產業先進要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積極跟進建筑新技術應用發展趨勢,確保教學內容緊跟主流技術,還更新了專業技能課程中沿用多年的陳舊教學內容,有效緩解了原本的教學模式不能及時做到與時俱進、沒有足夠的教學資源投入、缺乏創新等問題。

資源庫引進現行企業技術標準和先進案例,在建筑新技術所需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技術和核心技術之上,建成專業群通用的技術平臺課程和覆蓋建筑新技術、新型環保材料、民族建筑文化傳承創新等產業領域專業群關鍵技術的核心課程。教師團隊在更新資源庫內容時,積極對接“1+X”證書的職業技能等級認證拓展課程,確保課程內容與核心技術和崗位關鍵技能的有效對接,努力建成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或金課,打造服務建筑產業技術轉型升級的優質教學資源庫,充分發揮資源庫服務教師教學、學生輔學、企業人員自學的多功能作用以及專業群的示范和輻射效應,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

2.行業企業合作,建設特色產業學院

南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圍繞建筑產業升級,構建建筑室內設計特色產業學院,采取“產業對接”和“學科融合”途徑,通過與區內外龍頭企業緊密結合,融合政府、產業園區、行業、其他企業等多方主體、以行業(企業)的生產鏈、產品鏈、技術鏈和服務鏈為對象,建設可提供人才培養和科技服務、社會培訓的創新應用型產業學院?!靶F笮小惫餐κ巩a業學院成為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載體,促進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人才培養供需雙方緊密對接,實現校企之間信息、人才、技術與物質資源共享,使產業學院成為融合科技研發、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創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創新型多功能基地。以此充分發揮行業和企業的重要教育主體作用,培養和造就區域建筑產業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

(四)擴大國際交流提升影響力

培養面向國際的高水平建筑室內設計專業人才,需與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開展深度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專業群與知名企業合作,共同制訂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建筑室內設計、建筑工程技術等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國際化的核心專業課程,引進、開發與輸出優質建筑行業職業教育師資、課程標準、培養模式資源,制訂職業教育國際標準,實施專業群中外合作辦學,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專業教學團隊能夠有效開展中外人文交流,形成援助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的渠道和模式,能夠承接“走出去”中資企業海外員工教育培訓,輸出專業群高水平技術服務,培養企業境外員工,為國(境)外人員開展非全日制培訓,推動地區建筑設計類專業職業教育發展。

南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深化港澳臺區域交流合作,同時也加強與德國、英國、美國等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交流合作,引進、開發與輸出優質建筑行業職業教育師資、課程標準、培養模式資源,并參與制訂職業教育國際標準,進行專業群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群緊貼南寧地緣優勢,與東盟國家、非洲國家院校進行深度的專業合作,通過共建專業、組建跨國專業聯盟、跨國專業指導委員會等形式為合作學校提供建筑室內設計職業教育的國際優質資源。承接境外企業員工培訓,為建筑類企業在海外的分公司開展員工的語言培訓和技術技能培訓;承接國(境)外政府、院校、企業等各級各類單位的培訓項目,開展建筑裝飾新技術、城市綠化、民族技藝等技術技能培訓,為國(境)外人員開展非全日制培訓,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出優質職教資源和服務。

時代發展不斷推動人才培養進步,國家“雙高計劃”任務為建筑室內專業人才培養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建筑室內行業作為城鎮建設的重要支撐,應以國家“雙高計劃”為契機,及時探索制定實施策略、采取有效措施。高水平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人才培養應堅持政府主導、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的辦學理念,政校行企“四方互融”,協同發展,深化完善合作的體制建設和制度建設,各方要堅持對接產業、特色發展的原則,對接區域建筑產業鏈,面向全國建筑行業,在建筑新技術、新材料、BIM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設計等新領域,發揮“校企行”共建的積極作用,建設高水平的建筑室內設計創新與技術服務協同創新平臺,打造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群人才小高地。同時,保障專業群建設動態管理、有進有出、優勝劣汰,把辦學質量達不到高水平標準的專業調整出高水平專業群。持續保持項目建設的張力,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為培養復合型高素質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陳清勝,栗聖凱,李優.職業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27).

[2]翁素馨,鐘吉華,何誼,張錦泉.校企聯動式的民族技藝融入雙高專業群課程建設創新研究[J].居業,2021(4).

[3]彭振宇.《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的理性審視與修法建議[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1(5).

[4]蒙良柱,張光武,謝梅俏,黎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0(9).

[5]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J].教育科學論壇,2019(15).

注:本文系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廣西職業教育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及專業群發展研究基地”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李悅希(1987— ),廣西南寧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設計、室內藝術設計。

(責編 羅異豐)

猜你喜歡
雙高計劃建設策略
再論“雙高計劃”
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雙高計劃”:怎么看、如何干
“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思考
從“示范”到“雙高”:高職院?;貞洕鐣l展的邏輯機理與路徑優化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基于雙高計劃的專業文化建設研究
小學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級的文化建設
論高職院校保衛工作信息化建設
高校醫學科研機構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策略
農村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