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個體觀視域下對“單向度的人”的批判與重構

2022-05-30 07:29和帥
理論觀察 2022年8期
關鍵詞:馬爾庫塞馬克思

和帥

摘 要: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中描述了一個新型的極權主義社會,在這個社會中科技的發展壓制了人們內心的真實向度,使人們淪為“單向度的人”?,F代社會正處于以技術控制實現對人的統治的階段,技術混淆了人們內心的真實需求,實現了對大眾的欺騙,以一種表面的自由掩蓋了事實上的不自由。馬克思一生致力于追求人的解放,主張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以馬克思“自由個性”的個體思想為指引,有助于消解現代人面臨的“單向度”發展困境。

關鍵詞:馬克思;個體觀;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

中圖分類號:A81;B7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2)08 — 0053 — 05

赫伯特·馬爾庫塞(H.Marcuse)是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已經關注到極權主義與科技之間的關系,科技極權主義批判則是其在六十年代的核心思想。馬爾庫塞指出,隨著科技的發展,發達工業社會早已成為一種新型的極權主義社會,人的發展愈發機械化、一體化與被動化,社會變成了單向度的社會,社會中的人則變成了單向度的人,人們失去了對于事物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只滿足于現有的物質生活,不再追求自己內心的真正需要。正如其在《單向度的人》一書中所寫,“一種舒舒服服、平平穩穩、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發達的工業文明中流行,這是技術進步的標志?!盵1]3這與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相距甚遠,二者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勢,“單向度”應當被消解和轉化。

一、“單向度的人”的本質內涵與表現

“單向度”即一個方面、一個維度。馬爾庫塞認為,在發達工業社會里,新型極權主義成功地抑制了社會中的反對情緒,壓制了人們內心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向度,把人們變成麻木的、安于現狀的“單向度的人”。然而,現實中的人應當是具有批判精神和想象力的群體,對于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并非一味地肯定或無盡的接受,而要敢于否定現實、質疑當下,成為一個雙向發展的人,即一個集批判和超越為一體的“雙向度的人”。根據馬爾庫塞關于“單向度的人”的定義,可以將其內涵歸納為如下方面:

第一,“機械化”發展。在發達工業社會,科技的加持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們可以通過生產滿足自己的眾多需要,看似已經實現了馬克思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設想,人的需要得到充分滿足。但是,在科技極權主義的控制下,人們所滿足的需要僅僅是“虛假的需要”,真實的需要被掩蓋和壓制,人們無法準確區分二者的界限,陷入機械化的發展之中。馬爾庫塞認為,“‘幸福意識,即相信現實的就是合理的并且相信這個制度終會不負所望的信念,反映了一種新型的順從主義,這種順從主義是已轉化為社會行為的技術合理化的一個方面?!盵1]73

第二,“一體化”發展。馬爾庫塞指出,“隨著工業社會日益發展的一體化,這些范疇正在喪失它們的批判性涵義,而趨于變成描述性、欺騙性或操作性的術語”。[1]導言5他認為,在科技主導的發達工業社會中,技術的進步給社會生產與現實生活帶來的變化集中表現在它通過科技控制著整個社會的運轉,“生產機構趨向于變成極權性的,它不僅決定著社會需要的職業、技能和態度,而且還決定著個人的需要和愿望?!盵1]6科技使人與人之間、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對立得到消除,社會以一種新的、更有效的方式維持著團結與和諧。工人階級與資本家之間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在發達工業社會中得到了緩解,科技的廣泛應用給工人階級帶來一種錯覺,仿佛現今的勞動方式已經消除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與壓迫,社會處于一體化發展的階段,任何不公和反對意見都將不復存在。然而,一體化意味著批判性的喪失,社會變成“無反對派”的單向度的社會,人們不再反思社會的弊端,全盤接受既定的事實,社會生活墨守成規,失去了應有的朝氣。

第三,“被動化”發展。馬爾庫塞認為,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應當是具有超越性的能動的個人,即對于現存秩序和既定框架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氣和決心,然而,“發達工業社會的顯著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即要求從尚可忍受的、有好處的和舒適的情況中擺脫出來的需要,同時它容忍和寬恕富裕社會的破壞力量和抑制功能?!盵1]8在這樣的社會中,人們的自由不能自行選擇,屈從于社會的既定現實,服從社會的既定分工,“社會控制已被潛化到這樣的地步,甚至連個人的抗議也在根本上受到影響?!盵1]10人們逐漸喪失了反抗的勇氣,甚至毫無反抗意識,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僵化為科技極權主義的操控增添了一分合理性。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理應對現有社會秩序和生成機制進行不斷地反思與超越,卻最終淪為規則制定者的附庸,失去了超越的可能。

現代社會中的單向度發展是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一種背離,科學技術以異化的形式從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生產等方面實現對人的控制,使人變成了生產和消費的奴隸。人不再占據主體地位,逐步淪為了科技的仆人,科技成為了壓抑人、統治人的外部力量與人相分離。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第一,思想上的“單向度”發展??萍籍惢诋斀裆鐣钪匾谋憩F就是對于意識形態的侵略,統治階級利用科技對人們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地滲透,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其價值理念并對其產生認同,社會按照自己的方式統治著人們,但人們不再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選擇生活。當前,大數據席卷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信息的自動化篩選意味著我們所接觸到的所有信息都離不開技術的加持,“你所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數據庫會根據瀏覽記錄為人們提供所需要、所感興趣的信息,因此人們接觸到的信息和事物就會變得越發狹窄。信息時代也意味著“快”時代,信息的爆炸式只能增長使得人們不再做過多的思考,變得沒有主見、跟隨大流,一味地接受他人的觀念,對于相矛盾的地方也不再予以反抗,逐漸喪失否定性和批判性,成為一個單向度的人。話語領域的封閉性使得人們在思想、意識形態方面逐漸具有標準化、一體化的特點。

第二,生產方式上的“單向度”發展。在不發達的工業社會里,生產力低下導致工人的勞動力被資本家無情地壓榨與剝削,勞動帶給工人的只有身體上的痛苦,他們只有在短暫的休息時間里獲得些許自由。但是在發達的工業社會,機器的出現替代了許多的工人勞動,自動化與半自動化的生產方式盛行,工廠依靠機器進行大批量的生產、加工及運作,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勞動者的勞動強度,改變了重體力勞動的特點,勞動者的地位得到提升。在此狀態下,工人們仿佛獲得了自由,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減負與解放。但可怕的是,人們在此過程中正在逐漸喪失其自主性,并且這一切的發生都來得悄然無息,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灌輸,認為機器的出現改善了生產與生活方式,自愿接受機器的支配。盡管勞動中的剝削與壓迫依然存在,但人們所感受到的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正在被弱化,反抗意識也逐漸削弱。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社會生產力,人們的生產活動必定會離不開機器的輔助,與此同時人們也在逐漸喪失其作為勞動者的主體地位,成為了機器的附庸,人們習慣于這樣的生產模式后便不再進行批判性思考,屈從于當下,以另一種不自由掩蓋著看似的自由,成為了被抬舉的奴隸。

第三,社會交往上的“單向度”發展。馬克思在《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中提出了“勞動異化”的概念,并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具體解釋,其中就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異化。人與人之間本應當是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但是在異化勞動中勞動產品不屬于勞動者而是屬于他人,勞動產品甚至還會作為一種異己的力量與勞動者相對立,當勞動者不再從勞動中獲得滿足感和快感反而感到疲憊和沮喪時,必然會有他人從中獲得快樂,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生了異化。馬克思認為,生產中的物質關系實質上是人與人的關系,異化勞動的實質是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剝削與壓迫。工人階級無法從勞動中體會到作為人而存在的機能,勞動使得他們筋疲力盡,工人對勞動充滿著畏懼。但與此相反的是,資本家在不斷壓榨工人的過程中持續獲利,進行資本的積累,他們高高在上的獲得了整個社會的勞動產品,而生產勞動產品的工人卻一貧如洗,這無不體現著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體現著人與人之間的異化。相同的是,科技的發展使人們的社會交往產生嚴重的疏離感,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不再是純粹的面對面溝通與交流,人們借助機器設備進行著遠距離的聯系,科技以一種新的異化形式控制著社會交往關系的展開,人們不再是科技的生產者與使用者,更是科技的操控對象。至此,人與人的交往間多了一分疏離,少了幾分親密。

二、馬克思個體觀的主要內容

馬克思指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質”,“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對于人類的認識與理解要從具體個體出發,涵蓋個體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個性變化與發展,聚焦個體本質問題對個體生存狀態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其個體思想的整理歸納,認為個體具有如下特質:第一,個體具有唯一性和差異性;第二,個體具有能動性與現實性;第三,個體具有獨立性與豐富性。馬克思關于人的問題的研究,始終以人的解放為最終目的,在他看來,人應當是自由全面發展的豐富個體,而非“單向度”的存在。

(一)個體需要的充分發展

在馬克思看來,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的發展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他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盵2]個體需要的豐富及多方面滿足是其最高境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人的真正需要的壓制造成了個體發展的片面性,以至于無法真正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個體需要在其結構上包括生存的需要、勞動的需要、發展的需要、幸福的需要等,只有當個體需要得到充分滿足時,個體的本質力量才能得到確證,以此推動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的需要得到充分滿足為前提,在共產主義社會,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在滿足人們基本物質需要的同時,為其他層次需要的滿足提供了可能,人們在真正意義上對自身的存在價值有了切實的理解,人的主體地位受到重視和發展,不再只是為了生存而生存的盲目的個人。

(二)個體交往的平等發展

馬克思指出,“人對自身的任何關系,只有通過人對其他人的關系才能得到實現和表現?!盵3]個體交往作為人與人之間的實踐活動,既是個體存在的根據,也是對個體在社會中的演進與發展的反映。一切社會關系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大多形成于人們互相的交往活動中。個體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會存在物、類存在物,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個體與社會之間乃至個體與類之間的交往互動既是推動個體全面發展的前提,也是促進豐富社會關系的形成及人類整體和諧發展的關鍵。在馬克思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構想中,個體是擁有“自由個性”的個體,是獲得獨立、自由與解放的個體。個體間的交往關系也將實現平等、自由、主動的狀態,擺脫因個體差異帶來的社會交往的不平等性,人與人之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互動,這既是生命的平等,也是社會地位、財富分配、思想觀念上的平等,人與人之間不再有依附與被依附、奴隸與被奴隸、剝削與被剝削的階層或階級關系的束縛,個體在真正意義上獲得了主體的平等。與此同時,個體之間也實現了關系上的自由狀態,沒有來自資本或政治上的關系束縛,個體之間可以依據自身需要和意愿廣泛且自由地建立交往關系,化被動為主動,從自身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交往對象和形式,以此構建和諧的社會關系。

(三)個體勞動的全面發展

勞動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更是關乎人的存在方式的哲學概念。馬克思認為只有在消除了自然分工的社會狀態中才有可能實現人的真正自由?!拔以趧趧又锌隙俗约旱膫€人生命,從而也就肯定了我的個性的特點”。[4]“異化勞動”是私有制和社會分工的產物,是對個體本質力量的分裂,是一種非自由的、孤立的勞動形態。在私有制下,勞動者和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勞動者和勞動活動相異化、勞動者與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人同人相異化,工人在勞動過程中感受到的是對自己的一種否定力量而非肯定力量,勞動帶給工人的不是幸福與快樂,而是一種束縛和壓迫。只有在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中才能對私有財產進行積極的揚棄,消滅異化勞動,生成“自由自覺”的勞動,從而實現人的本質的復歸。馬克思主張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實現個體勞動的全面發展,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勞動的內容與方式,在勞動過程中創造新的力量,尋找人的價值。

(四)個體個性的自由發展

個體的“個性”是馬克思個體思想的重要內容,追求人的自由個性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理性。個性指的是現實存在著的、實踐的個體在人類歷史發展歷程中經社會交往、生產實踐活動、社會條件作用而生成的特有屬性。馬克思以自由個性的獲得作為共產主義社會所追求的目標理想,以實現個體的自由個性,達到個體的獨立、自由、全面狀態為目標。個體個性的自由發展首先要在自我意識中尋求“自由個性”。個體“意識”是一種個體的精神活動,代表個體的獨立性,是個體的主觀存在。個體的自我意識可以反映出個體在不同社會歷史階段下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而導致的思維觀念變化,如從矇昧到理性的過渡、工具理性支配下的機械化狀態、個體自由自覺意志的獲得等,是對個體存在狀態的意識形態揭示。其次,要在人的解放中獲得“自由個性”。實現人的解放始終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是實現人的解放、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擺脫壓迫與剝削、追求獨立與解放的歷史,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人的自由經歷了從不確定到確定、片面到全面、虛假到真實的過渡,只有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人的解放才有可能建立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促進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因此,馬克思主張在意識和解放兩個層次上定義個體自由個性的發展。

三、“單向度的人”的解放路徑

“單向度的人”雖是馬爾庫塞對科技極權主義社會中缺乏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人的概括性描述,但是其準確反映出現代社會中人的發展的內心向度問題。馬爾庫塞所描述的人在本質上具有自然性的特征,強調人的先天生物性本能,認為“愛欲”是人的本質,從抽象性緯度探討人的存在與發展。同時,馬爾庫塞提出“愛欲解放論”,認為“愛欲”既包括性欲的滿足,也包含其他方面欲望的獲得,這種快樂具有持久性與升華性,它將人的痛苦消除,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因此,針對科技極權主義社會中科技對人的壓抑性迫害,他提出對愛欲進行解放才能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發展的觀點。而馬克思所探究的人由始至終都是社會中的人,具有社會性的特質,馬克思將個體置于社會實踐中,對現實的個人進行多維度的歷史考察,以此得出個體的真實本質?!叭说谋举|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5]人的本質會隨著社會關系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人的解放是一個歷史過程,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中,“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6]馬爾庫塞雖然指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單向度”發展困境,但并未具體表明“雙向度的人”的具體特質與實現路徑,以馬克思的個體思想對“單向度的人”進行解放與重構,能夠從本質上確立人的發展的科學路徑。

第一,堅持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主體地位。在發達工業社會中,科學技術作為具有自我意識和能動性的主體,即人所親手創造出來的異己性力量反過來與人相疏遠,支配并奴役著人們的行為。人的主體性地位受到威脅,人的需要、能力與價值未能得到真正的發展?!皢蜗蚨鹊娜恕敝詥适Я伺行?、否定性與超越性,根本原因在于外部力量壓迫并限制著人的內心向度,以一種“虛假的獲得感”填補著人們內心的需要和欲望。馬克思指出,“需要是人類展開一切活動的源泉和動力,更是人向著全面發展的目標前進的源泉和動力?!盵7]不論處在任何歷史階段,個人總是“從自己出發的”,個人需要的真正滿足推動著實踐活動的展開與歷史的發展,“虛假的獲得感”使受欺騙的人們停滯在現有狀態中,逐漸失去繼續前進的勇氣和能力,人的主體地位被替代,人的發展受到物質力量的控制。堅持“以人為中心”的原則,重視并強調人在歷史發展任何階段上的主體地位,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目標,真正實現個體需要的充分滿足、個體能力的全面提升、個體素質的普遍提高與個體個性的真正實現,以此消解人們的單向度發展困境。

第二,樹立批判意識,防范化解異化風險;馬爾庫塞指出,科技異化對人的全面發展的最大影響體現在對人的意識形態的操控上??萍嫉难杆侔l展使人們沉浸在社會進步的喜悅之中,一時之間未能正確意識到科技發展的雙重性影響。在科技極權主義社會中,人們不再具有否定性和批判性,科技的單調性、催眠性宣傳掩蓋了社會發展的矛盾,在社會范圍內形成一種非批判性的價值體系,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價值選擇。跳脫發達工業社會我們發現,科技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異化”的風險和挑戰存在于社會發展的任何階段。異化是人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我們要時刻樹立批判意識,對待新興事物保有質疑和挑戰的勇氣,防止各種類型的異化對人們思想的一體化、標準化入侵,增強自身的意識形態建設,有效抵制“異化侵略”,用理性的思維方式看待事物的產生與發展,同時強化問題意識,提高自我思考的能力,以此應對“單向度思維”發展的困境,防范化解異化的風險與危機。

第三,關注個體存在,優化人與社會關系;在馬爾庫塞所描述的科技極權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呈現疏離、陌生的發展趨勢,科技的出現加強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便利性,但減少了人與人交往的信任與親密程度,人的發展游離于社會,成為孤立無援的個體。馬克思認為,“個體”是現實生活中存在著的具體的個人,但絕不是那種割裂了類的存在的孤立的個人。他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將人的發展分為“人的依賴性”階段、“物的依賴性”階段及“自由個性”階段三大形態。在基于自然經濟條件下的“人的依賴性”階段中,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的自我意識尚未覺醒,人與人之間依靠地域、血緣等要素建立關系,人們無法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成為當下維持自身基本需要的關鍵所在。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階段,生產力水平和人的能力大幅提升,理性認識得到發展,個體獲得了相對的獨立性。但是在商品經濟的背景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漸以物與物的關系來顯現,社會充斥了資本的味道,人的物化使個體放棄了自身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個體個性無法得到真正彰顯。共產主義社會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核心目標,人們擺脫了私有制與社會分工,個體不再只是資本生產的機器,不再受到其他人或物的束縛,人與人之間形成了獨立、平等、自由的關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個性”。當前,人類社會仍處于“物的依賴性”發展階段,要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應以“自由個性”作為目標,關注個體在不同社會歷史進程中的變化,審視個體發展面臨的重重困境,從個體存在的基本需要出發,優化人與社會的關系,促進人的發展朝著正確方向進行。

結語

馬爾庫塞依據當時的社會歷史狀況,結合個體發展的“單向度”趨勢,從人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喪失的角度展開對現代性的批判。我們清楚地知道,人的異化現象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消除,“個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對個人才能的實際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為個人本身所駕馭的時候,才不再是理想、職責?!盵2]330以馬克思的個體思想為指引,展開對“單向度的人”的批判與重構,引起人們對現代社會中個體的存在狀態與發展的重視,為將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實現提供可能。

〔參 考 文 獻〕

[1](美)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12.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賀善侃.從主體結構看人的全面發展[J].社會科學,2003(08):87-92.

[8]黃皖毅.單向度的人與人的全面發展——馬爾庫塞和馬克思人學思想的比較[J].晉陽學刊,2007(05):42-45.

[9]劉爽.自由之困境:否定性的喪失——讀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3):95-96.

[10]王洪秋.全面與單向——馬克思與馬爾庫塞關于人的發展理論探析[J].學術交流,2010(11):32-35.

[11]宋元林.培育指向人的全面發展的網絡文化探討[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12):31-37.

〔責任編輯:侯慶?!?/p>

猜你喜歡
馬爾庫塞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單向度的人”與“君子不器”——比較視域下馬爾庫塞與孔子的技術理性批判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赫伯特·馬爾庫塞
從德國表演主義電影《大都會》看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從《單向度的人》解讀馬爾庫塞的社會傳播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