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匠,還是園丁

2022-05-30 10:48陳賽
北方人(B版) 2022年7期
關鍵詞:科特園丁好孩子

陳賽

“好孩子”的危險

在我的童年時代,成人世界關于“好孩子”的標準只有三個:第一,成績好;第二,聽話;第三,不談戀愛。

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伍茲·溫尼科特認為,一個孩子要想長大并發現自身本性中最深刻的部分,他的人生中必須有一個人能夠接納他所有的攻擊性而仍然愛他?!巴甑囊饬x就在于能表達很多壞的情緒而不至于有什么惡果和報應?!彼?,溫尼科特很怕“好孩子”,因為他們做一切大人認為他們應該做的事情,而這恰恰是問題所在——他們的“好”是一種必要,而非選擇。

溫尼科特欣賞,甚至為那些會對父母尖叫、從他們錢包里偷錢的青春期少年辯護。他認為,這些“問題行為”其實是一個孩子被好好愛過的證據。正因為被好好愛過,所以他才敢于如此挑戰成人世界。他認為,這樣的破壞對一個孩子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如果父母無法容忍這種破壞,過早或過嚴地要求孩子順從,會導致一個“虛假自我”出現——對外順從,表面上很好,卻壓抑了自己的重要本能,無法平衡社會性與破壞性,無法產生真正的慷慨或愛,因為他不曾被允許充分探索自私與恨。

在他看來,那些沒有創造性、沉悶乏味的成年人,基本上都是在童年時期未曾被容許表現得像個真正的孩子,有孩子的一切不良情緒,包括嫉妒、貪婪、自私,但仍然被接納、被愛的人。

至少在我的記憶里,我18歲以前的人生幾乎完全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活著的,很少會自由地選擇什么,因此也不會對自己負責任。

過度升級的“保護”

20年過去了,我們關于“好孩子”的模型有了多大的變化呢?我們仍然對成績有偏執,盡管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就孩子的成長而言,個性的塑造遠比認知的提高重要。

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順從并不是一種好的品質。順從的孩子無法自己思考,更容易受到同儕壓力的影響,也容易被有歹意的成年人虐待。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安全”的名義下,今天的父母對孩子日常生活的監控、束縛與隔離,比起過去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生就是一個接一個的難題。一個稚弱的孩子,如何長成一個健康、獨立、有擔當的成年人,不是通過清除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障礙、挫折與痛苦,而是幫助他學會自己應對這些問題。就像身體的免疫系統,你得暴露在病原體之中,否則你的身體不知道如何應對病菌的攻擊。從心理上來說,也是一樣,孩子需要暴露在適當的不適、失敗與掙扎中,才能學會應對這些挫折,才能激發他們自我應對的“抗逆力”。

幾年前的《大西洋月刊》上有一篇長文《如何讓你的孩子長成一個心理病人》,作者是一位從業多年的心理咨詢師,她在她的來訪者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群體,他們明明有著十分幸福的童年,成年后卻覺得迷惘失落,有深深的空虛感。

最后,這位心理咨詢師將病因指向父母的“過度保護”,對于子女“幸?!钡钠珗绦宰非?,他們盡一切努力不讓自己的孩子體驗到哪怕一點點不適、焦慮或者失望。這些孩子長大之后,哪怕遭遇人生中再正常不過的挫折與失望,也會有天塌下來一般的挫敗感。

木匠,還是園丁

那么,我們到底應該怎樣愛我們的孩子?多少愛、什么樣的愛才是恰當的?父母的愛與孩子的自由之間,父母的保護與孩子的自主性之間,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在《園丁與木匠》一書中,艾莉森·高普尼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展心理學教授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她認為,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的主流媒體呈現的親子關系是一種典型的木匠思維。木匠是什么?木匠是一種工作,是根據我的想法、我的品位、我的技術、我的藍圖,制造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或者一個書架。無論你的成品是桌子、椅子還是書架,它的優劣可以用來判斷木匠的好壞。主流媒體鼓吹的“育兒”也一樣——你有一個原材料,那就是你的孩子,只要你足夠努力,技術和專業過硬,你的作品就會是一個聰明、成功、幸福的大人。在她的實驗室里,最前沿的科學研究所呈現的親子關系卻是另外一幅圖像——一個關于園丁照顧花園的畫面。

如果你是一個園丁,你就會知道,盡管你可能在花園里忙了一天,汗流浹背,就像那些一天下來覺得自己累得跟行尸走肉一樣的父母,但那些花花草草沒有一個地方是按你原來的心意長出來的?!坝行脑曰ɑú婚_,無心插柳柳成蔭”。

為什么會這樣?這里面其實有很深刻的原因。因為園丁在種東西的時候,不是想著要種出最大的西紅柿,或者最美的蘭花。他創造的是一個生態系統,各種植物可以在里面共同生長,只要你保證土壤肥沃、空間安全,花花草草就能以各種你預料不到的方式自行應對環境的變化。就應對變化而言,花園比西紅柿大棚或者蘭花溫室靈活得多。

高普尼克認為,從進化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人類童年的全部意義所在——創造和保護這種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里,各種新奇的、怪異的、有趣的、難以預測的變化都可能發生,孩子可以自由探索應對的方法,等他們長大以后,每一代人能做上一代人預料不到的事情。

所以,為人父母,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為人父母,是園丁種花,其本質是愛。這種愛沒有目標,沒有藍圖,但它確實有一個目的。這個目的不是去改變我們愛的孩子,而是為他們提供成長所需要的安全、溫暖、自由的環境,或者說,一座“花園”。在這座花園里,一個生命層層綻放,最終他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即使那條路不是我們會為自己選擇的),他會塑造自己的命運,他會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摘自2021年第23期《讀者》)

猜你喜歡
科特園丁好孩子
好孩子
好孩子
??铺丶庸ぶ行腃WK1000立臥轉換偏差的校準及補償
讓我怎樣感謝你——謹以此詩獻給辛勤工作的園丁們
我是小園丁
成都愛科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PCI—E 3.0配合NVMe第三款超級SSD來了
成都愛科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園丁vs采花大盜
退而不休的“老園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