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開放大學:努力成為高水平開放大學發展的領跑者

2022-05-30 10:48劉增輝
在線學習 2022年7期
關鍵詞:開放大學終身學習體系建設

劉增輝

試點建設10年來,江蘇開放大學緊緊圍繞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辦學宗旨,走出了一條守正、固本、循規、求新、明變的高水平開放大學發展之路。

關鍵詞 開放大學 終身學習 合約式管理 體系建設

“在試點建設中,我們強化‘江蘇開放大學,江蘇人民的大學的發展定位,走出了一條守正、固本、循規、求新、明變的高水平開放大學發展之路?!比涨?,江蘇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崔新有向本刊介紹了學校10年創新實踐的成果。

10年來,江蘇開放大學為建設“江蘇人民的大學”付出了不懈努力:以“合約式管理”構建大學體系,把學科專業建在產業鏈之上,探索開放教育、職業教育、社會教育融通路徑……一所新型大學在江蘇省高校群體中脫穎而出。

“我始終對開放大學充滿期待和信心?!贝扌掠姓f,開放大學目前面臨三個問題:定位問題、難入主流、一體化建設?!爸挥薪鉀Q好這三個問題,開放大學才能穩步發展,而這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p>

守正、固本、循規、求新、明變

在線學習:2022年是江蘇開放大學改革試點建設10周年。請您談談,在服務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江蘇開放大學走出了一條怎樣的發展之路?

崔新有:試點建設10年來,江蘇開放大學緊緊圍繞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辦學宗旨,把新型大學建設與“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履行“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這一光榮使命、強化“江蘇開放大學,江蘇人民的大學”發展定位,走出一條守正、固本、循規、求新、明變的高水平開放大學發展之路。

守正即守辦學方向之正。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自覺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扎根江蘇大地,面向地方、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開放”辦學,為有學習愿望、求知夢想的人民群眾圓夢,為江蘇地方發展培養數以萬計“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層人才。

固本即固大學屬性之本。學校在學科、師資、科研三個著力點上建“大學”之實,體制改革學科導向、人才建設提高標準、科學研究重點突破,以“本”為本,突出開放本科在學歷繼續教育規模和結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優化大學治理結構,切實履行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基本職能。

循規即遵循人才培養基本規律。學校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在學科專業課程建設、教學組織、支持服務等方面不斷提高建設質量和服務水平,以終身學習力的培養為中心,豐富培養層級,努力構建“高職—應用本科—專業碩士”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

求新即探求高等教育發展新路徑。為服務江蘇地方經濟特色和人民群眾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學校積極推進完全學分制改革,探索開放教育、職業教育、社會教育融通路徑,大力推進江蘇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建設,打造全國首家“開放式、集約化、社會性”職教集團,建立覆蓋江蘇城鄉的教育服務網絡,以體系化實體依托支撐江蘇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立交橋。

明變即明未來發展之變。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征程上,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任重道遠。在新征程上,江蘇要“為全國發展探路”。江蘇開放大學曾經是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新型大學的探路者,未來,我們將始終堅持“江蘇人民的大學”的發展定位,堅持“創新、開放、融合、共享”的辦學理念,奮勇爭先,努力成為高水平開放大學發展之路上的領跑者、創新者和示范者。

以“合約式管理”構建大學體系

在線學習:江蘇開放大學非常重視大學體系架構建設,并確立了“平等主體”“合約式管理”的原則。請解釋一下這兩個概念。

崔新有: 開放大學辦學體系架構與傳統的廣播電視大學體系顯然是有根本不同的。

首先,來看辦學體系的主體構成,從國家到省、市、縣各級開放大學作為辦學主體,是相互獨立的,各主體之間并不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隸屬關系,這是理解“平等主體”的關鍵,各級開放大學依法自主辦學,按照屬地原則獨立行使各項辦學權利、履行各項義務和責任。

其次,辦學體系舉辦的開放教育業務,按照主辦者政府主管部門的授權,不同層級的開放大學之間存在業務指導關系。因此,我們采取“一體化建設、合約式管理”的建設思路:“一體化建設”就是要密切各級開放大學間的合作關系,通過學科專業、科研及文化建設等推動辦學體系的開放教育實現一體化轉型和發展;“合約式管理”是通過平等協商明確省、市、縣開放大學業務范圍內的責權利,在《聯合辦學框架協議》下實現“平等參與、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利益共享”,從而激發辦學體系活力,增強辦學體系凝聚力。這就是我理解的“合作共贏”。

江蘇開放大學秉承開放的理念與格局,在中國特色開放大學體系建設當中,發揮省域開放大學應有的作用,期待與國家開放大學等各級各類開放大學廣泛開展合作,共同建設好中國特色的開放教育事業共同體。

在線學習:江蘇開放大學體系建設取得了哪些具體成果?

崔新有:2012年以來,江蘇開放大學基于江蘇學習型社會的區域化發展戰略和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目標,對大學體系進行了整體性設計及區域化布局。

在開放教育體系架構方面,確立了由江蘇開放大學與市、縣(區)開放大學共同形成主體性組織架構,核心就是“一體化建設、合約式管理”的《聯合辦學框架協議》。目前江蘇全省73所市縣開放大學均已掛牌成立,推動了開放教育、職業教育、社會教育三類教育融合發展。

在職業教育體系架構方面,學校建立以市、縣(區)開放大學為主體,相關高等院校、技師學院、中等職業學校、行業協會、企業共同組成,以培養應用型人才和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為目標的緊密型聯合辦學實體——職業教育集團,為94家集團成員搭建共享資源、共同創新、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平臺。

在社會教育體系架構方面,學校不斷完善全省社區教育“5+N”的支持服務體系,縱向構建“以江蘇開放大學為龍頭、以社區大學和社區學院為骨干、以社區教育中心和居民學校為基礎的社區教育網絡”;橫向融入學習苑、游學基地、名人名師工作室、養教聯動基地、學習圈老年教育示范基地、社會教育體驗基地等“終端陣地”;線上搭建以江蘇學習在線為核心的社區教育聯盟網站系統;與江蘇電視臺合作共建的“開放大學”日播節目等電視欄目,已經播出2400余期,獲得廣泛好評。

把學科專業建在產業鏈、需求鏈上

在線學習:在學科專業建設上,江蘇開放大學把握怎樣的原則,是如何與普通高校區別開來的?

崔新有: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被喻為大學不可或缺的“兩翼”,其質量與水平是大學綜合實力與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江蘇開放大學堅持以需要為方向,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學校按照“結構合理、重點突出、特色明顯、應用性強”的總體思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核心,以適應國家發展戰略、地方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為方向,謀劃專業布局。在遵循“一級學科規劃、二級學科建設、學科專業課程一體化”發展思路基礎上,以創新發展激發學科發展活力、以協調發展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以綠色發展落實立德樹人任務、以開放發展拓展優質課程資源、以共享發展打破校際專業壁壘,力爭學科專業課程一體化建設入主流、創特色、上水平。

在我看來,開放大學的學科建設首先是要回歸大學屬性,遵循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學科知識的生產模式,以及大學學科建設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之上才是考慮與普通高校的區別,學科專業建設的方向上體現了開放大學與普通高校不同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特色。

就江蘇開放大學而言,一方面,學科規劃和專業設置緊貼產業需求,體現辦學特色,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南京江北新區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現代服務業共同發展的現代產業格局,增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現代金融、綠色健康、文化產業等應用型專業,把專業建在產業鏈、需求鏈上,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另一方面,學科專業建設服務開放教育人才培養要求,以完全學分制改革為切入點,構建基于學科體系的課程整體結構矩陣,促使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科知識同步動態更新。以課程為中心,以“規劃學科—設計課程—培育專業”為建設邏輯,重構科學、靈活、多元的開放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路徑。

在線學習:建設至今,江蘇開放大學學科專業呈現出怎樣的布局?

崔新有:截至2022年4月,學校一共規劃了工商管理、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教育學、公共管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9個一級學科,開設開放教育本科專業34個、??茖I17個,其中,農業資源與環境、環境工程、工程管理、文化產業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等17個本科專業已獲學士學位授予權。

開放大學需要妥善解決三大問題

在線學習:關于我國開放大學的未來發展,請談談您的思考。

崔新有:從2012年開始“1+5”所開放大學的10年試點探索,到2020年后全國范圍內廣播電視大學向開放大學轉型,意味著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新型大學建設已全面展開。面對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面對社會根深蒂固的認知偏見,面對教育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以及學校自身辦學數十年積累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各省開放大學都在深化改革,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和路徑。開放大學要穩步發展,仍然面臨三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定位問題。開放大學大多都同時舉辦面向成人學習者的學歷繼續教育、面向適齡人群的高等職業教育和面向社會大眾的社區教育,這是由開放大學的大學屬性、辦學條件、資源及能力決定的。但實際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仍將開放大學歸至傳統意義上的“成人高?!毙蛄?,教育部多個文件中雖然明確開放大學是“新型高?!?,但強調“新型”之余,并未指明“大學”的屬性。這就帶來了開放大學的定位問題,到底是基于舊有的“身份”還是基于新的發展使命,或者基于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而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自身以及社會層面的認識差異,導致開放大學在現有高校分類管理體制下的身份尷尬,在涉及大學主體建設和內涵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學科建設、專業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相應政策尚不配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作為新型高校的內涵發展。

二是難入主流。開放大學是高等繼續教育的專職機構,高等繼續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因此,開放大學毋庸置疑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辦學主體。并且,開放大學的學科專業、人才師資、科研發展等都按照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規律、高等學歷教育教學活動的規律來進行建設、規范化發展。但現實中,教育行政部門、普通高校和社會對開放大學的了解仍然停留在“電大”這一傳統概念,使得開放教育的社會認可度不高,學校難入主流。

三是一體化建設?;仡?0余年的辦學歷史,江蘇開放大學一直高度重視辦學體系建設,與市、縣(區)開放大學按照“一體化建設、合約式管理”基本思路,通過加大項目化支持力度、建設特色學院、加強合作交流等方式激發辦學體系的活力和優勢,與市縣開放大學共謀發展、共話未來。但由于各市縣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不平衡,各市縣開放大學的辦學定位、發展理念和利益訴求差異較大,一體化轉型發展道阻且長。利用開放的機制和模式,做大做強江蘇開放大學職教集團的工作思路已經明確,但總體尚處于起步階段,打造新型大學合作辦學體系仍需加強理論研究和加快實踐探索。

責任編輯:夏英? 郵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歡
開放大學終身學習體系建設
開放大學:過去充滿傳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河北方案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開放大學校園文化建設
唐山高新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基于終身學習理念高職財經教育品牌建設的探微
我國國家開放大學建設研究綜述
警犬使用法制化體系建設初探
臺北市社區大學的辦學特色與啟示
開放大學教師教學學術評估框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