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袖珍演員“重生”在皮影劇院

2022-05-30 14:41慕宏舉
文萃報·周二版 2022年43期
關鍵詞:皮影戲皮影重生

千年皮影的傳承,在一群袖珍人柔弱的肩膀上擔了起來,而他們,也在皮影劇院獲得了“重生”。

不能讓皮影失傳

王熙生活在一個皮影戲之家。2006年,33歲的她為了不讓皮影失傳,決定和丈夫林中華一起創辦一個皮影劇院。

2006年10月,夫妻二人在北京西二旗租了個三居室,請來幾位老藝人住下。他們制作皮影人物、設計皮影劇目。演出舞臺是自制的——王熙找來幾大塊布,用縫紉機把它們拼在一起,就是個簡易舞臺。

籌備兩個月,第一場表演就鎩羽而歸。12月的北京,老藝人站在寒風里敲鑼打鼓地吸引觀眾,賣力表演,但新鮮勁兒過后,人群漸漸散了,越唱人越少。

小區居民或許不是受眾,王熙又把劇院搬到了前門大柵欄。她從河北、哈爾濱、內蒙古等地請來了更多有經驗的皮影戲藝人,把場地打造成了皮影博物館,里面設立了專門的表演劇場。

但前來參觀的人十分有限。每天表演完,老藝人從后臺走出來,看著空空蕩蕩的觀眾席,心里大受挫折。

袖珍人來演皮影

2008年初,王熙無意中看到一位名叫吳小莉的袖珍人的故事,第一次了解這個群體受人歧視、找不到工作的困境,就動了請袖珍人來演皮影戲的念頭。

當時,吳小莉帶來了四位袖珍人,王熙的皮影劇院開始和袖珍人結緣。

自卑、內向,是王熙對大多數袖珍人的第一印象。但他們踏實、認真、能吃苦,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只學習了三個月,就已經能夠表演簡單的皮影戲。

2008年8月,在前門大街的皮影藝術館,袖珍人的兒童皮影劇《鶴與龜》贏得了滿堂彩。也是在那個月,袖珍人演皮影戲的消息受到了媒體關注,王熙夫婦也正式宣布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成立。

正常的戲臺高75厘米至80厘米,袖珍演員演皮影戲時雙臂要高高舉起很不方便。王熙便重新做戲臺,將高度控制在65厘米至70厘米之間。

他們在這里“重生”

2009年初,李炟橙從電視上看到袖珍人皮影戲后,覺得自己好像找到了組織。她辭掉老家的文秘工作,坐了三天三夜的綠皮火車來到北京,投奔王熙。訓練枯燥又辛苦,李炟橙卻從沒想過放棄。王熙總能看到袖珍演員身上不服輸的一面。每天晚飯后是加練時間,所有袖珍演員都主動到劇場練習掰桿和唱腔,而李炟橙則會在集體加練兩小時后再延長半小時。

“掰桿”是皮影戲的基本功。桿掰多了,手指關節處不免磨出水泡。有時掰著掰著,泡磨破了,血便順著傷口浸到桿上。李炟橙只是停下來吹吹傷口甩甩手,繼續練習。

不到兩個月,李炟橙便能登臺演出了。劇院的生活沖散了她的孤獨感,李炟橙有了好朋友,越來越開朗愛笑,她覺得自己宛若“重生”。

在這里找到自己的,不止李炟橙。

張展(化名)在電視上看到劇院的報道后,跟家人說,他一定要去。張展由于身高只有1米2左右,被周圍人歧視,高中畢業就輟學了,天天在家悶悶不樂。來到劇院后,張展主動和袖珍演員一起聊天說笑,眼里有了光。

“在這里,我就像是羊找到了羊群一般?!辈恢挂晃恍湔溲輪T和王熙說過這樣的話。王熙覺得,皮影戲帶給他們最多的,是自信。

截至目前,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先后培訓的袖珍人近300人。他們不僅在這里找到了工作,有了熱愛的事業,很多人還找到了終身的伴侶,在王熙夫婦的撮合下,已有22對袖珍演員結為連理。

如今,劇院已經搬到了海淀區上莊鎮一處近50畝的大院里,成為了一處非遺皮影藝術園。

(摘自《新京報》 慕宏舉/文)

猜你喜歡
皮影戲皮影重生
我們來演皮影戲
皮影戲
月光皮影
我愛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發現了皮影戲的秘密
微軟重生
皮影的來歷
女權主義REBORN重生
皮影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